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9389发布日期:2020-10-30 21:5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



背景技术:

低温恒温反应浴广泛应用于科研、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进行低温试验,主要是利用反应浴内的搅拌子本体搅动介质溶液流动,以达到低温反应浴内温度更均匀,温度控制更精确的效果。

现有的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不能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进而由于设备的震动导致内胆内的水溢出外部和内胆内放置的烧瓶器皿摇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具有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多个第一安装块,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开槽,多个所述开槽的内部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多个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多个所述凸块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端面安装有反应浴主体,所述反应浴主体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面安装有把手,所述反应浴主体的上端面嵌入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外侧壁安装有保温层,所述内胆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部设置有磁力搅拌盘,所述磁力搅拌盘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贯穿内胆和保温层并延伸至保温层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面安装有马达,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壁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磁铁,两个所述磁铁位于保温层的下方。

为了避免使用反应浴主体过程中反应浴主体与地面不稳,并且造成万向轮损坏或者发生移动的情况,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凹槽,四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底端均安装有安装板,四个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均安装有气缸,四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万向轮。

为了方便对安装好的固定烧瓶器皿放置到内胆的内部进行冷却,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优选的,所述反应浴主体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内胆的后方,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的右侧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螺母,所述连接板与反应浴主体通过四个螺母可拆卸连接。

为了方便将反应浴主体挪放到运输装置上端,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优选的,所述反应浴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拉手。

为了方便对损坏的减震弹簧进行更换,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相对的一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分别与底板和反应浴主体通过四个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为了对水促进循环使用和排出内胆中的水,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优选的,所述反应浴主体的右侧安装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前方,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拉手的下方,所述反应浴主体的左侧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贯穿反应浴主体并与保温层连通,所述排液管位于左侧拉手的下方。

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优选的,所述反应浴主体的外侧壁安装有散热格栅,所述散热格栅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为了方便控制马达的开启和关闭,并且方便调节需要解热和降温的温度以及显示调节的参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优选的,所述反应浴主体的前端面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前端面安装有显示屏、开关和调温旋钮,所述开关与马达之间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中,对烧瓶器皿进行冷却时,拉动把手将盖体打开,接着将烧瓶器皿放置到内胆内部底端安装的放置架的上端,接着开启马达,马达带动磁力搅拌盘旋转,磁力搅拌盘可带动烧瓶器皿中磁力搅拌子旋转,使烧瓶器皿内的液体充分混合,接着内胆对烧瓶器皿进行冷却,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马达和循环泵的运行造成设备的震动,导致内胆内的水溢出外部和内胆内放置的烧瓶器皿摇晃,进而震动时凸块在开槽上下移动,减震弹簧减少设备的震动,从而达到了设备运行过程中方便减少设备震动的效果,避免了由于震动导致内胆内的水溢出外部和内胆内放置的烧瓶器皿摇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左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剖面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力搅拌盘处剖视图。

图中:1、底板;101、凹槽;102、安装板;103、气缸;104、第一连接杆;105、万向轮;2、第一安装块;201、固定块;202、开槽;203、减震弹簧;204、凸块;205、第二安装块;206、连接件;3、反应浴主体;301、内胆;3011、放置架;3012、保温层;302、盖体;303、把手;304、进水口;305、出水口;306、排液管;307、散热格栅;3071、散热孔;308、拉手;309、控制板;3091、显示屏;3092、开关;3093、调温旋钮;4、连接板;401、支杆;402、夹具;403、调节装置;404、螺母;5、马达;501、第二连接杆;502、安装座;503、磁铁;504、磁力搅拌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均匀的低温恒温反应浴,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面安装有多个第一安装块2,多个第一安装块2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1,多个固定块201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开槽202,多个开槽202的内部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203,多个减震弹簧203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204,多个凸块204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205,多个第二安装块205的上端面安装有反应浴主体3,反应浴主体3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盖体302,盖体302的上端面安装有把手303,反应浴主体3的上端面嵌入设置有内胆301,内胆301的外侧壁安装有保温层3012,内胆30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放置架3011,放置架3011的内部设置有磁力搅拌盘504,磁力搅拌盘504的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01,第二连接杆501的下端贯穿内胆301和保温层3012并延伸至保温层3012的下方,第二连接杆501的下端面安装有马达5,第二连接杆501的外侧壁安装有安装座502,安装座502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磁铁503,两个磁铁503位于保温层3012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马达5的型号为:hy,对烧瓶器皿进行冷却时,拉动把手303将盖体302打开,接着将烧瓶器皿放置到内胆301内部底端安装的放置架3011的上端,接着开启马达5,马达5带动磁力搅拌盘504旋转,磁力搅拌盘504可带动烧瓶器皿中磁力搅拌子旋转,使烧瓶器皿内的液体充分混合,接着内胆301对烧瓶器皿进行冷却,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马达5和循环泵的运行造成设备的震动,导致内胆301内的水溢出外部和内胆301内放置的烧瓶器皿摇晃,进而震动时凸块204在开槽202上下移动,减震弹簧203减少设备的震动,从而达到了设备运行过程中方便减少设备震动的效果,避免了由于震动导致内胆301内的水溢出外部和内胆301内放置的烧瓶器皿摇晃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板1的下端面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凹槽101,四个凹槽101的内部底端均安装有安装板102,四个安装板102的下端面均安装有气缸103,四个气缸103的输出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4,四个第一连接杆104的下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万向轮105。

本实施例中:当不需要移动该反应浴主体3时,开启气缸103,气缸103带动万向轮105收缩到凹槽101的内部,进而底板1与地面进行接触,从而避免使用反应浴主体3过程中反应浴主体3与地面不稳,并且造成万向轮105损坏或者发生移动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反应浴主体3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板4,连接板4位于内胆301的后方,连接板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杆401,支杆401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夹具402,夹具402的右侧安装有调节装置403,连接板4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螺母404,连接板4与反应浴主体3通过四个螺母404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对烧瓶器皿进行冷却时,根据烧瓶器皿的高度,调节调节装置403,进而将夹具402调节到相应的高度,接着通过夹具402将烧瓶器皿进行固定到内胆301的内部进行冷却,当需要对于一些安装好的固定烧瓶器皿进行冷却时,将螺母404拆卸,接着将连接板4进行拆除,进而方便对安装好的固定烧瓶器皿放置到内胆301的内部进行冷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反应浴主体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拉手308。

本实施例中:当运输反应浴主体3过程中,通过拉动两个拉手308,进而将该反应浴主体3挪放到相应的运输装置上端,从而方便将反应浴主体3挪放到运输装置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安装块2和第二安装块205相对的一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连接件206,第一安装块2和第二安装块205分别与底板1和反应浴主体3通过四个连接件206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减震弹簧203有损坏时,拆卸损坏处的连接件206,将第一安装块2和第二安装块205拆卸并对减震件进行更换,从而达到了方便对损坏的减震弹簧203进行更换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反应浴主体3的右侧安装有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5,出水口305位于进水口304的前方,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5均位于拉手308的下方,反应浴主体3的左侧连通有排液管306,排液管306贯穿反应浴主体3并与保温层3012连通,排液管306位于左侧拉手308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使用设备时,通过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5进行对水促进循环使用,内胆301内部的水通过排液管306排出反应浴主体3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反应浴主体3的外侧壁安装有散热格栅307,散热格栅307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孔3071。

本实施例中:设备运行时,通过多个散热孔3071进行散热,进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反应浴主体3的前端面安装有控制板309,控制板309的前端面安装有显示屏3091、开关3092和调温旋钮3093,开关3092与马达5之间为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该设备时,按压开关3092,进而方便控制马达5的开启和关闭,需要调节内胆301的温度时,旋转调温旋钮3093进而调节需要解热和降温的温度,调节的参数通过显示屏3091显示。

在使用时,首先将该反应浴主体3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接着开启气缸103,气缸103带动万向轮105收缩到凹槽101的内部,进而底板1与地面进行接触,对烧瓶器皿进行冷却时,拉动把手303将盖体302打开,根据烧瓶器皿的高度,调节调节装置403,进而将夹具402调节到相应的高度,接着通过夹具402将烧瓶器皿进行固定到内胆301的内部底端安装的放置架3011的上端,当需要对于一些安装好的固定烧瓶器皿进行冷却时,将螺母404拆卸,接着将连接板4进行拆除,进而对安装好的固定烧瓶器皿放置到内胆301的内部底端安装的放置架3011的上端,接着按压开关3092开启马达5,马达5带动磁力搅拌盘504旋转,磁力搅拌盘504可带动烧瓶器皿中磁力搅拌子旋转,使烧瓶器皿内的液体充分混合,接着内胆301对烧瓶器皿进行冷却,需要调节内胆301的温度时,旋转调温旋钮3093进而调节需要解热和降温的温度,调节的参数通过显示屏3091显示,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马达5和循环泵的运行造成设备的震动,导致内胆301内的水溢出外部和内胆301内放置的烧瓶器皿摇晃,进而震动时凸块204在开槽202上下移动,减震弹簧203减少设备的震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多个散热孔3071进行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