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3137发布日期:2021-02-03 13:0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
空调通过氟利昂实现快速制冷,而在空调工作时,氟利昂在管道内流通,由于氟利昂中存在杂质,氟利昂带动杂质流动,很容易导致杂质堆积而导致管道堵塞,严重影响氟利昂流通以及制冷制热效率
[0003]
现有的空调过滤器通过一个连接套管,在连接套管设置有滤网,而滤网为平面时的,面积较小,导致出现杂质时,很容易将滤网堆积,导致氟利昂无法通过滤网,从而影响空调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过滤效果好且过滤网面大的过滤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5]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过滤器,包括有筒状滤网,其结构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环状固定件,所述筒状滤网的上部与环状固定件连接,所述筒状滤网的下部封闭。
[0006]
进一步,所述筒状滤网为直圆筒状。
[0007]
进一步,所述筒状滤网为圆锥筒状,筒状滤网开口大的一端与环状固定件连接。
[0008]
进一步,所述筒状滤网上部通过铆接固定在环状固定件上;或者,所述筒状滤网上部安装有卡扣,在环状固定件内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接在卡槽内;或者,筒状滤网焊接在环状固定件上。
[0009]
进一步,所述筒状滤网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朝内折叠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内封板,筒状滤网的下部前后两侧分别朝内折叠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外封板,该外封板压接在内封板上构成封闭端;或者,筒状滤网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朝内折叠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封闭端;或者,筒状滤网的下部前后两侧分别朝内折叠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封闭端。
[0010]
进一步,所述封闭端通过金属缝纫线进行封口设置。
[0011]
进一步,所述环状固定件朝向筒状滤网的一侧设置有装配开口。
[0012]
本实用新型中的筒状滤网的上部与环状固定件连接,所述筒状滤网的下部封闭,从而构成一个筒形网兜,整个筒状滤网的表面即为过滤面,能有效的过滤氟利昂中的杂质,与现有的平面式滤网过滤相比,具有一定深度的筒状滤网的过滤面积更大,即使堆积有杂质,因为筒状滤网具有一定的深度,故而不会堵塞整个筒状滤网的过滤网,从而延长了本产品的使用寿命,也延长了制冷制热设备的有效使用期。
[001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过滤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为固定部,2为过滤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
第一实施例
[0019]
参见图1,本过滤器,包括有筒状滤网2,还包括有环状固定件1,所述筒状滤网2的上部与环状固定件1连接,所述筒状滤网2的下部封闭。
[00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状滤网2为直圆筒状。
[0021]
所述筒状滤网2为圆锥筒状,筒状滤网2开口大的一端与环状固定件1连接。
[0022]
所述筒状滤网2上部通过铆接或冲压固定在环状固定件1上;或者,所述筒状滤网2上部安装有卡扣,在环状固定件1内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接在卡槽内;或者,筒状滤网2焊接在环状固定件1上。采用铆接或冲压都能实现快速连接且固定。
[0023]
所述环状固定件1朝向筒状滤网2的一侧设置有装配开口
[0024]
所述筒状滤网2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朝内折叠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封闭端;或者,筒状滤网2的下部前后两侧分别朝内折叠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封闭端。换句话说就是,直接将筒状滤网2的下部压扁致使下部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分别朝内折叠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封闭端。
[0025]
所述封闭端通过金属缝纫线进行封口设置。
[0026]
第二实施例
[0027]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状滤网2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朝内折叠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内封板,筒状滤网2的下部前后两侧分别朝内折叠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外封板,该外封板压接在内封板上构成封闭端。
[0028]
制作时,可以将筒状滤网2下部的前后两侧的中间朝内施加外力,使其朝中间弯折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内封板,而后再将左右两侧的中间朝内施加外力,使其朝中间弯折并抵靠在一起构成外封板,最后将外封板压接在内封板上致其紧贴构成封闭端,最后通过金属缝纫线对封闭端进行封口。
[0029]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赘述。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