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9802发布日期:2021-02-26 17:3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剂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0002]
试剂盒是用于盛放检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病毒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一般在医院和制药企业广泛使用,试剂盒的产生正是为了使实验人员能够摆脱繁重的试剂配制及优化过程。
[0003]
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07698419u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试剂盒本体、上盖、密封圈、加热包和隔板;试剂盒本体和上盖均为内外双层结构,外层为塑料材质,内层为保温层;试剂盒本体外层的端面上加工有一圈密封槽,密封圈安装在密封槽内;上盖外层的端面上具有与试剂盒本体开口端配合的导向部,上盖与试剂盒本体盖合后通过上盖的卡扣与试剂盒本体上的卡环实现固定,上盖与试剂盒本体上相对的端面将密封圈压紧实现试剂盒本体内部空间与外界的密封,隔板固定连接在试剂盒本体的中部,加热包固定在试剂盒本体的内底面,加热包内的加热剂通过吸收试剂盒内部空气水分发生发热反应放出热能达到加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的优势。
[0004]
在试剂要求温度较严格的情况下,需要试剂盒内的温度度差异较小,由于加热包放在试剂盒本体的底部,试剂盒内的上下温度差较大,并且在移动过程中,一些试剂的摇晃会产生热量,进而使温度改变,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试剂盒内上下温度差异较大的情况,提高实用性的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试剂盒。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试剂盒,包括外壳、水泵和通水管,所述外壳的外壁内部设置有和所述通水管相对应的通道,所述通水管的外壁和所述通道的内壁接触,所述通水管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端和通水管的左端连通,所述通水管的右端和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水泵的右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左端和所述水泵的右端连通,所述通水管的右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加热装置的右端和所述通水管的右端通过出水管连通;
[0010]
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端和所述外壳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夹持减震组件,所述夹持减震组件的上部安装有固定罐。
[0011]
优选的,所述夹持减震组件包括左支撑板、滑动板和右支撑板,所述滑动板的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分别和所述左支撑板的顶端和右支撑板的顶端接触,所述左支撑板的底端
和右支撑板的底端均和所述外壳的内壁底端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一弹簧,各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和所述左支撑板的右端和右支撑板的左端连接,所述滑动板的顶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左部和顶端右部对称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块,所述挡块的靠近所述固定罐的一端上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挡块的靠近所述固定罐的一端下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端和所述限位板的底端接触,所述卡块的靠近所述固定罐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罐的外壁底部设置有和所述卡槽相对应的挡边。
[0012]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弯曲排列在储水箱的外壁上。
[0013]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隔热层。
[0014]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底端和所述外壳的顶端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5]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防撞层。
[0016]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分别和所述左支撑板的顶端和右支撑板的顶端的接触处均设置有耐磨垫。
[0017]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顶端的靠近所述固定罐的区域均设置有倒角。
[0018]
(三)有益效果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试剂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
该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试剂盒,通过水泵将热水在通水管中循环,然后通过加热装置保持水的温度,通过热水传递给外壳,进而保持外壳内的温度,并且通过夹持减震装置保持试剂的位置,减少在移动过程中试剂摇晃的情况,代替试剂在外壳内摇晃,减少因试剂的摇晃而使温度改变的情况,达到减少试剂盒内上下温度差异较大的情况,提高实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减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外壳;2、水泵;3、通水管;4、进水管;5、出水管;6、顶盖;7、固定罐;8、左支撑板;9、滑动板;10、右支撑板;11、连接板;12、第一弹簧;13、底板;14、挡块;15、限位板;16、第二弹簧;17、卡块;18、挡边;19、储水箱;20、加热丝;21、隔热层;22、密封圈;23、防撞层;24、耐磨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实施例:
[0027]
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试剂盒,包括外壳1、水泵2和通水管3,外壳1的外壁内部设置有和通水管3相对应的通道,通水管3的外壁和通道的内壁接触,通水管3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的左端和通水管3的左端连通,通水管3的右端和水泵2的出水端连通,水泵2的右方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储水箱19,储水箱19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20,加热丝20弯曲排列在储水箱19的外壁上;通过加热丝20通电后,对储水箱19内的水加热,通过加热丝20弯曲排列,达到提高传热的面积,进而提高实用性的效果,加热装置的左端和水泵2的右端连通,通水管3的右端设置有出水管5,加热装置的右端和通水管3的右端通过出水管5连通;
[0028]
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顶盖6,顶盖6的底端和外壳1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顶盖6的底端和外壳1的顶端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22;通过密封圈22的密封效果,达到进一步减少外壳1内的热量向外散发,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的效果,外壳1的外壁设置有隔热层21,隔热层21为石棉垫,通过隔热层21隔离部分热量,达到减少外壳1内的热量向外散发,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的效果,外壳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夹持减震组件,夹持减震组件的上部安装有固定罐7,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防撞层23,防撞层23为不锈钢板;通过防撞层23的硬度较大,固定罐7在安装时和防撞层23磕碰,代替和外壳1的内壁直接接触,达到减少外壳1的损坏情况,进而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夹持减震组件包括左支撑板8、滑动板9和右支撑板10,滑动板9的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分别和左支撑板8的顶端和右支撑板10的顶端接触,滑动板9的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分别和左支撑板8的顶端和右支撑板10的顶端的接触处均设置有耐磨垫24,耐磨垫24为铜片,通过耐磨层的耐磨效果,左支撑板8和右支撑板10分别和耐磨垫24接触,代替左支撑板8和右支撑板10直接和滑动板9接触,达到减少滑动板9的磨损,进而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左支撑板8的底端和右支撑板10的底端均和外壳1的内壁底端连接,滑动板9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一弹簧12,各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分别和左支撑板8的右端和右支撑板10的左端连接,滑动板9的顶端设置有底板13,底板13的顶端左部和顶端右部对称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挡块14,挡块14的靠近固定罐7的一端上部设置有限位板15,挡块14的靠近固定罐7的一端下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卡块17,卡块17的顶端和限位板15的底端接触,卡块17的顶端的靠近固定罐7的区域均设置有倒角;通过倒角的导向,使用者在安装固定板时挡边18在倒角处向下移动,进而达到便于使用者安装,提高实用性的效果,卡块17的靠近固定罐7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固定罐7的外壁底部设置有和卡槽相对应的挡边18;通过使用者将固定罐7向下按,进而带动挡边18挤压卡块17,进而压缩第二弹簧16,使第二弹簧16压缩后,并且使挡边18卡在卡槽内,进而固定住固定罐7的位置减少固定罐7的移动范围,达到方便使用者使用,提高实用性的效果;通过水泵2将热水在通水管3中循环,然后通过加热装置保持水的温度,通过热水传递给外壳1,进而保持外壳1内的温度,并且通过夹持减震装置保持试剂的位置,减少在移动过程中试剂摇晃的情况,代替试剂在外壳1内摇晃,减少因试剂的摇晃而使温度改变的情况,达到减少试剂盒内上下温度差异较大的情况,提高实用性的效果。
[0029]
综上所述,该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试剂盒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水通入通水管3、进水管4和出水管5内,然后启动泵,并将加热装置通上电对水进行
加热,通过热水加热外壳1,然后使用者将温度计测试加热装置内的水温,进行控制加热的时间,待温度稳定后,使用者将试剂放入固定罐7内,并将固定罐7向下按,进而带动挡边18挤压卡块17,进而压缩第二弹簧16,使第二弹簧16压缩后,并且使挡边18卡在卡槽内,进而固定住固定罐7的位置,然后使用者将顶盖6盖上并通过螺钉固定住顶盖6和外壳1的位置。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