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80管道内防腐智能补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7069发布日期:2021-03-23 11:1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DN80管道内防腐智能补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口径管道内智能补口技术领域,是一种dn80管道内防腐智能补口机。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内表面防腐蚀控制如同管道外表面防腐一样,需要分单根预制和现场补口两个步骤进行。随着我国无溶剂涂料等技术的进步,管道内防腐中,单根预制阶段的产品质量已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输送介质条件的耐腐蚀要求,且预制生产也实现了工业自动化操作;但现场内防腐补口工序目前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严重时甚至成了管道内防腐市场发展的瓶颈。管道内防腐补口是管道内防腐应用技术的关键和难点,尤其是对dn80等小口径管道来说更是如此。由于补口不当(如:人工补口)而造成焊缝处涂层过早破坏,管道腐蚀穿孔的事故屡见不鲜。因此,管道内防腐补口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管道内防护层的保护效果和使用寿命。

随着管道内防腐补口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国内的管道内防腐补口机研制已形成系列,dn150口径以上的管道内防腐补口机,已经相继在大庆和胜利油田等领域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此后,国内其他一些公司也纷纷效仿研制出dn150口径以下不同规格的管道内防腐补口机,并陆续应用于管道安装施工现场的内防腐补口施工中,这其中就有dn80—dn100规格范围的小口径管道内防腐补口机,对钢管道焊口处进行内防腐补口作业(其作业内容包括:焊口确认,焊口处内除锈及清理、涂料喷涂、漏点检测及内窥检查)。

现有用于dn80等小口径管道的管道内内防腐补口机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补口机自重过大、动力自耗严重,在长管道中以及上坡爬行时,无法克服阻力顺利行走并完成作业,其在管道焊口处内除锈及清理工序时动力不足,工作效率较低;2、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在11℃左右的环境温度下,其喷涂作业雾化效果极差,造成涂层厚度不均匀、出现流挂缺陷,无法保证涂装工艺质量。3、其管外监控装置上的监视画面模糊不清晰,并掺杂着强烈的条纹干扰,造成定位困难、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dn80管道内防腐智能补口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dn80—dn100规格范围的管道内防腐补口机存在的动力不足、工效较低、低温下喷涂雾化效果差、定位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dn80管道内防腐智能补口机,包括底座板、行走轮、喷涂装置、涂料一体型泵箱、电控装置和行进驱动装置,行走轮包括从动轮和驱动轮,底座板的前部下端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从动轮,底座板的后部下端左右两边分别设有驱动轮,底座板前部上端设有喷涂装置,喷涂装置的前端设有喷涂旋杯,喷涂装置的壳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广角摄像头,喷涂装置后部的底座板上设有涂料一体型泵箱,涂料一体型泵箱后方的底座板上设有电控装置,对应驱动轮上方的底座板上设有行进驱动装置,行进驱动装置包括行进驱动电机和变速器,行进驱动电机通过变速器与驱动轮相连接,行进驱动装置的壳体后端连接有外接线缆,所述外接线缆包括电源线和视频线缆。

进一步的,涂料一体型泵箱包括泵箱壳体、导杆座、电机套筒、丝杆螺母装置、连杆、推杆套、推杆、料箱和料箱侧盖,泵箱壳体内固定有带导杆的导杆座,电机套筒安装在导杆上并能沿导杆前后滑动,电机套筒内设有推料电机和减速器,推料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导杆座上设有丝杆螺母装置,丝杆螺母装置包括丝杆座和滚珠丝杆,丝杆座固定安装在导杆座端部,滚珠丝杆中部安装在丝杆座内,减速器的输出轴伸出电机套筒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滚珠丝杆的一端相连接,滚珠丝杆另一端通过内六角螺钉连接有连杆,连杆端部通过轴承座安装有推杆套,推杆套的内部固定有推杆,料箱的尾端设有料箱侧盖,所述推杆的端部穿过料箱并与料箱侧盖相连接,推杆与料箱之间通过密封圈保持密封。

进一步的,电控装置包括电控盒体、电控盒盖和pcb板组件,电控盒体的内部安装有pcb板组件,pcb板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控盒盖上,pcb板组件包括固化速率自动调节装置、搅拌强度调节模块、漆膜厚度调整模块、离心雾化喷涂控制模组、涂料泵控模块、第一机械粗调模块和第二机械粗调模块,搅拌强度调节模块、漆膜厚度调整模块、离心雾化喷涂控制模组分别与固化速率自动调节装置电连接,固化速率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虹吸混流模组、混合料温传感器和管腔温度传感器,涂料泵控模块包括a组分涂料泵控模块和b组分涂料泵控模块,a组分涂料泵控模块与第一机械粗调模块电连接,b组分涂料泵控模块与第二机械粗调模块电连接,第一机械粗调模块、第二机械粗调模块分别与虹吸混流模组电连接。

进一步的,涂料泵控模块包括涂料温度传感器、加热膜、自恒温电热控制板、螺杆泵、泵电机驱动模块和电子配比细调装置,自恒温电热控制板分别与涂料温度传感器、加热膜、电子配比细调装置电连接,电子配比细调装置与泵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泵电机驱动模块与螺杆泵相连接,所述自恒温电热控制板包括制冷调控板和制热调控板,其中制冷调控板为自动制冷调功控制板,制热调控板为自动制热调功控制板。

进一步的,搅拌强度调节模块为带v字形混流道式的半导体制冷搅拌模组,漆膜厚度调整模块为带有便捷清洗装置的增压泵模组,a组分涂料泵控模块、b组分涂料泵控模块为嵌入泵式的带有快速加热器的料箱模组,混合料温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式的涂料温度传感器,管腔温度传感器为激光式的管体内腔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外接线缆的另一端连接有监控操作箱,所述监控操作箱位于待补口作业管道的外部,电控装置内设有智能识别ccd照相模块,广角摄像头通过信号线缆与智能识别ccd照相模块电连接,智能识别ccd照相模块与外接线缆中的视频线缆相连接并能够输出视频信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电控装置能够控制涂料一体型泵箱根据管道内腔温度自动调节泵箱中a、b组分涂料的料箱喷涂量进给涂料的比例,使涂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再由喷涂装置进行离心雾化喷涂,从而在保证涂装质量前提下高效完成对焊口的除锈打磨清理、补口定位、涂料喷涂补口等作业,有效解决了dn80—dn100mm规格范围的管道内防腐补口的难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重量轻、动力自耗小、体积小、易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涂料一体型泵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pcb板组件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涂料泵控模块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例:1为底座板,2为喷涂装置,3为涂料一体型泵箱,4为电控装置,5为行进驱动装置,6为从动轮,7为驱动轮,8为喷涂旋杯,9为广角摄像头,10为外接线缆,11为导杆座,12为电机套筒,13为连杆,14为推杆套,15为推杆,16为料箱,17为料箱侧盖,18为导杆,19为推料电机,20为减速器,21为丝杆座,22为滚珠丝杆,23为联轴器,24为轴承座,25为固化速率自动调节装置,26为搅拌强度调节模块,27为漆膜厚度调整模块,28为离心雾化喷涂控制模组,29为第一机械粗调模块,30为第二机械粗调模块,31为虹吸混流模组,32为混合料温传感器,33为管腔温度传感器,34为a组分涂料泵控模块,35为b组分涂料泵控模块,36为涂料温度传感器,37为加热膜,38为自恒温电热控制板,39为螺杆泵,40为泵电机驱动模块,41为电子配比细调装置,42为制冷调控板,43为制热调控板,44为监控操作箱,45为管道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5所示,该dn80管道内防腐智能补口机包括底座板1、行走轮、喷涂装置2、涂料一体型泵箱3、电控装置4和行进驱动装置5,行走轮包括从动轮6和驱动轮7,底座板1的前部下端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从动轮6,底座板1的后部下端左右两边分别设有驱动轮7,底座板1前部上端设有喷涂装置2,喷涂装置2的前端设有喷涂旋杯8,喷涂装置2的壳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广角摄像头9,喷涂装置2后部的底座板1上设有涂料一体型泵箱3,涂料一体型泵箱3后方的底座板1上设有电控装置4,对应驱动轮7上方的底座板1上设有行进驱动装置5,行进驱动装置5包括行进驱动电机和变速器,行进驱动电机通过变速器与驱动轮7相连接,行进驱动装置5的壳体后端连接有外接线缆10,所述外接线缆10包括电源线和视频线缆。通过电控装置4的控制,涂料一体型泵箱3能够根据待作业管道内腔中的温度自动调节泵箱中a组分涂料、b组分涂料的料箱喷涂量进给涂料的比例,使涂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再由喷涂装置2进行离心雾化喷涂,从而既保证了涂装质量又提高了施工效率,广角摄像头9能够通过视频线缆向外部监控设备传输清晰稳定的图像,使用者能够省时省力地通过广角摄像头9监控管道的内部情况,包括管道焊缝45处内壁除锈及清理状况、喷涂状况、漏点检测及内窥检查等,从而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准确定位。经实际测试,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环境温度在5~55℃范围内进行管道内壁喷涂防腐补口作业,一次喷涂后的干膜厚度达400微米以上,且涂膜无流挂、漏涂、针孔、厚薄不均现象,同时还能够保证涂膜的韧性、附着力、防腐性能等指标符合质量要求。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合理、重量轻、动力自耗小、体积小、容易操作的特点,能够轻松自如地在管道内替代人工完成对焊口的除锈打磨清理、补口定位、涂料喷涂补口等一系列作业,有效解决了dn80—dn100mm规格范围的管道内防腐补口的难题。

如图2所示,涂料一体型泵箱3包括泵箱壳体、导杆座11、电机套筒12、丝杆螺母装置、连杆13、推杆套14、推杆15、料箱16和料箱侧盖17,泵箱壳体内固定有带导杆18的导杆座11,电机套筒12安装在导杆18上并能沿导杆18前后滑动,电机套筒12内设有推料电机19和减速器20,推料电机19的输出轴与减速器20的输入轴相连接,导杆座11上设有丝杆螺母装置,丝杆螺母装置包括丝杆座21和滚珠丝杆22,丝杆座21固定安装在导杆座11端部,滚珠丝杆22中部安装在丝杆座21内,减速器20的输出轴伸出电机套筒12外部并通过联轴器23与滚珠丝杆22的一端相连接,滚珠丝杆22另一端通过内六角螺钉连接有连杆13,连杆13端部通过轴承座24安装有推杆套14,推杆套14的内部固定有推杆15,料箱16的尾端设有料箱侧盖17,所述推杆15的端部穿过料箱16并与料箱侧盖17相连接,推杆15与料箱16之间通过密封圈保持密封。推料电机19通过减速器20能够带动滚珠丝杆22运动,滚珠丝杆22通过连杆13带动推杆套14及推杆15前后移动,最终推动料箱侧盖17开启,实现涂料的供给。

如图3所示,电控装置4包括电控盒体、电控盒盖和pcb板组件,电控盒体的内部安装有pcb板组件,pcb板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控盒盖上,pcb板组件包括固化速率自动调节装置25、搅拌强度调节模块26、漆膜厚度调整模块27、离心雾化喷涂控制模组28、涂料泵控模块、第一机械粗调模块29和第二机械粗调模块30,搅拌强度调节模块26、漆膜厚度调整模块27、离心雾化喷涂控制模组28分别与固化速率自动调节装置25电连接,固化速率自动调节装置25包括虹吸混流模组31、混合料温传感器32和管腔温度传感器33,涂料泵控模块包括a组分涂料泵控模块34和b组分涂料泵控模块35,a组分涂料泵控模块34与第一机械粗调模块29电连接,b组分涂料泵控模块35与第二机械粗调模块30电连接,第一机械粗调模块29、第二机械粗调模块30分别与虹吸混流模组31电连接。通过固化速率自动调节装置25控制,能够根据管腔内的温度自动调节a组分涂料、b组分涂料进给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之后,再由喷涂装置2进行离心雾化喷涂。利用热反应固化速率和混合料粘度受外部温度影响的敏感这一特性,在双组份涂料混合标配的前提下,采用跟随环境温度变化能自主调节制冷或制热能量大小之喷涂工艺方案,从而解决了因野外气候不确定因素影响出现的流挂、固化周期长等质量缺陷问题。

如图4所示,涂料泵控模块包括涂料温度传感器36、加热膜37、自恒温电热控制板38、螺杆泵39、泵电机驱动模块40和电子配比细调装置41,自恒温电热控制板38分别与涂料温度传感器36、加热膜37、电子配比细调装置41电连接,电子配比细调装置41与泵电机驱动模块40电连接,泵电机驱动模块40与螺杆泵39相连接,所述自恒温电热控制板38包括制冷调控板42和制热调控板43,其中制冷调控板42为自动制冷调功控制板,制热调控板43为自动制热调功控制板。自恒温电热控制板38能够控制加热膜37发热,加热膜37内部设有电热丝并能够对涂料一体型泵箱3内的料箱16外壁进行加热,使作业过程中料箱16内的涂料始终保持恒温,加热膜37具有厚度尺寸小、体型轻薄、导电性好的优点。

如图3所示,搅拌强度调节模块26为带v字形混流道式的半导体制冷搅拌模组,漆膜厚度调整模块27为带有便捷清洗装置的增压泵模组,a组分涂料泵控模块34、b组分涂料泵控模块35为嵌入泵式的带有快速加热器的料箱模组,混合料温传感器32为热敏电阻式的涂料温度传感器,管腔温度传感器33为激光式的管体内腔温度传感器。

如图1、5所示,外接线缆10的另一端连接有监控操作箱44,所述监控操作箱44位于待补口作业管道的外部,电控装置4内设有智能识别ccd照相模块,广角摄像头9通过信号线缆与智能识别ccd照相模块电连接,智能识别ccd照相模块与外接线缆10中的视频线缆相连接并能够输出视频信号。实际制造时,将监控操作箱44的操作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为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能够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引导,指引操作人员一步一步操作完成管道内防腐补口的工作,既操作方便又简单易学,通过广角摄像头9及智能识别ccd照相模块能够自动识别待补口喷涂位置,使用更加便捷。

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行进驱动装置5的驱动下,本实用新型沿着待作业管道内壁行驶,广角摄像头9经智能识别ccd照相模块自动识别补口喷涂位置,通过固化速率自动调节装置25的控制,根据管腔内温度自动调节两料箱涂量进给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之后,再由喷涂装置2进行离心雾化喷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