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7692发布日期:2021-03-19 10:5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箱,尤其是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工程项目运行之后,业主出于成本的考虑,使用水质极差的工艺水,水中有大量的杂质(沙土,藻类),在工艺水泵抽取后,管道过滤器及冲洗水管末端的喷嘴等经常发生堵塞。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防堵效果更好,维护较为方便的工艺水箱改进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防堵效果更好,维护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包括水箱箱体、隔板、一级滤网、二级滤网、补水管、侧清理人孔和顶部检修人孔,隔板立设在水箱箱体的中部,且其顶端与水箱箱体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一级滤网固定在隔板的一侧与水箱箱体的内壁之间,二级滤网固定在隔板的另一侧与水箱箱体的内壁之间,隔板、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将水箱箱体分隔成三个腔室,分别为位于一级滤网底侧的第一腔室、位于二级滤网底侧的第二腔室以及位于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顶侧的第三腔室,补水管从水箱箱体的顶部插入,且穿过第三腔室伸入到第一腔室内;侧清理人孔设置在第一腔室的水箱箱体侧壁上,顶部检修人孔设置在水箱箱体的顶部。

优选的,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均包括有若干相接的滤网单元,相邻的滤网单元之间通过固定在水箱箱体和隔板之间的两组横向加强筋支撑相连。

优选的,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的底侧与隔板之间通过固定在水箱箱体侧壁上的纵向加强筋支撑相连。

优选的,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的底侧与水箱箱体的内壁之间通过固定在水箱箱体侧壁上的环向加强筋支撑相连。

进一步的,第二腔室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有阀门、y型过滤器和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在水箱结构,在水箱箱体中间加一个隔板使水箱箱体内部分为三个区域腔室,由一根深入到污水区(即第一腔室)液面以下的补水管补水,大颗粒固体由于自身重力落入污水区底部,水位上升后,溢流时先通过一级滤网,过滤部分漂浮的大颗粒,再通过二级滤网,过滤其余较细颗粒物,到达清水区的水再由水泵抽取,用于设备用工艺水,且设备停运时,可以将两处人孔打开进行清理,整体结构不仅简单,成本较低,还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堵效果,同时维护亦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方向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3是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一级滤网之间或二级滤网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级滤网或二级滤网与所述水箱箱体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为水箱箱体,2为一级滤网,3为二级滤网,4为补水管,5为侧清理人孔,6为顶部检修人孔,7为隔板,8为滤网单元,9为横向加强筋,10为纵向加强筋,11为环向加强筋,12为出水口,13为阀门,14为y型过滤器,15为水泵,100为第一腔室,200为第二腔室,300为第三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水箱箱体1、一级滤网2、二级滤网3、补水管4、侧清理人孔5、顶部检修人孔6和隔板7,隔板7立设在水箱箱体1的中部,且其顶端与水箱箱体1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一级滤网2固定在隔板7的一侧与水箱箱体1的内壁之间,二级滤网3固定在隔板7的另一侧与水箱箱体1的内壁之间,隔板7、一级滤网2和二级滤网3将水箱箱体1分隔成三个腔室,分别为位于一级滤网2底侧的第一腔室100、位于二级滤网3底侧的第二腔室200以及位于一级滤网2和二级滤网3顶侧的第三腔室300,补水管4从水箱箱体1的顶部插入,且穿过第三腔室300伸入到第一腔室100内;侧清理人孔5设置在第一腔室100的水箱箱体1侧壁上,顶部检修人孔6设置在水箱箱体1的顶部。

一级滤网2和二级滤网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一级滤网2和二级滤网3均包括有若干相接的滤网单元8,相邻的滤网单元8之间通过固定在水箱箱体1和隔板7之间的两组横向加强筋9支撑相连。

一级滤网2和二级滤网3的底侧与隔板7之间通过固定在水箱箱体1侧壁上的纵向加强筋10支撑相连。

一级滤网2和二级滤网3的底侧与水箱箱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固定在水箱箱体1侧壁上的环向加强筋11支撑相连。

第二腔室200的底部设有出水口12,出水口12处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有阀门13、y型过滤器14和水泵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改进后在水箱结构,在水箱箱体1中间加一个隔板7使水箱箱体1内部分为三个区域腔室,由一根深入到污水区(即第一腔室100)液面以下的补水管4补水,大颗粒固体由于自身重力落入污水区底部,水位上升后,溢流时先通过一级滤网2,过滤部分漂浮的大颗粒,再通过二级滤网3,过滤其余较细颗粒物,到达清水区的水再由水泵抽取,用于设备用工艺水,且设备停运时,可以将两处人孔打开进行清理,整体结构不仅简单,成本较低,还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堵效果,同时维护亦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箱体、隔板、一级滤网、二级滤网、补水管、侧清理人孔和顶部检修人孔,所述隔板立设在所述水箱箱体的中部,且其顶端与所述水箱箱体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一级滤网固定在所述隔板的一侧与所述水箱箱体的内壁之间,所述二级滤网固定在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水箱箱体的内壁之间,所述隔板、所述一级滤网和所述二级滤网将所述水箱箱体分隔成三个腔室,分别为位于所述一级滤网底侧的第一腔室、位于所述二级滤网底侧的第二腔室以及位于所述一级滤网和所述二级滤网顶侧的第三腔室,所述补水管从所述水箱箱体的顶部插入,且穿过所述第三腔室伸入到所述第一腔室内;

所述侧清理人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所述水箱箱体侧壁上,所述顶部检修人孔设置在所述水箱箱体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网和所述二级滤网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网和所述二级滤网均包括有若干相接的滤网单元,相邻的所述滤网单元之间通过固定在所述水箱箱体和所述隔板之间的两组横向加强筋支撑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网和所述二级滤网的底侧与所述隔板之间通过固定在所述水箱箱体侧壁上的纵向加强筋支撑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网和所述二级滤网的底侧与所述水箱箱体的内壁之间通过固定在所述水箱箱体侧壁上的环向加强筋支撑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网和所述二级滤网的底侧与所述水箱箱体的内壁之间通过固定在所述水箱箱体侧壁上的环向加强筋支撑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有阀门、y型过滤器和水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艺水箱改进结构,包括水箱箱体、隔板、一级滤网、二级滤网、补水管、侧清理人孔和顶部检修人孔,隔板立设在水箱箱体的中部,其顶端与水箱箱体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一级滤网固定在隔板的一侧与水箱箱体的内壁之间,二级滤网固定在隔板的另一侧与水箱箱体的内壁之间,隔板、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将水箱箱体分隔成三个腔室,分别为位于一级滤网底侧的第一腔室、位于二级滤网底侧的第二腔室以及位于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顶侧的第三腔室,补水管从水箱箱体的顶部插入,伸入到第一腔室内;侧清理人孔设置在第一腔室的水箱箱体上,顶部检修人孔设置在水箱箱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防堵效果更好,维护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包青竹;仲兆平;董守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市兰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4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