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1901发布日期:2021-04-02 09:3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目前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沉淀池设施,尤其是市政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很多都采用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对活性污泥进行沉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停电、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长时间停止运行沉淀池刮泥机,当再次启动时常常由于池底沉积污泥过多导致刮泥臂阻力过大无法启动。此时需要将沉淀池内污水全部放空后对池底进行冲刷,待池底淤泥清理干净后再重新进水启动刮泥机。当沉淀池容积较大时清理淤泥费时费力,对生产运行造成很大不便。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高效并相对通用的解决池底污泥淤积阻碍刮泥机运行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

本技术:
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能够实现将取水泵及清淤喷头整合到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刮泥机上既能在沉淀池长时间停用后进行再次启动前防止池底淤泥沉积导致刮泥机损坏,同时还能避免每次清理淤泥都需放空沉淀池产生的生产力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其包括沉淀池本体、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旋转气管接头、输气管路、曝气装置和曝气膜板,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侧壁设置有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腔中间设置有输气管路,所述输气管路上设置有旋转气管接头,且所述旋转气管接头通过管道与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输气管路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膜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曝气装置采用微孔曝气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膜采用倾斜向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旋转气管接头的气管随刮泥板一起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内设置电流传感器,所述输气管路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在输气管路连接各个曝气装置处设置有电动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当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刮泥机长时间停止运行池底淤泥较多影响刮泥机启动时,通过供气风机提供空气利用固定于刮泥板的曝气装置吹出压缩气体冲击刮泥板附近的池底淤泥,由于刮泥板采用弧形结构正向旋转时阻力较大,因此清淤时控制刮泥机反向旋转,利用弧度减小淤泥阻力,避免了淤泥沉积后阻力过大损伤刮泥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刮泥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曝气膜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2旋转气管接头、3输气管路、301刮泥板、4曝气装置、5曝气膜板、6沉淀池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其包括沉淀池本体6、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1、旋转气管接头2、输气管路3、曝气装置4和曝气膜板5,所述沉淀池本体6的侧壁设置有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1,所述沉淀池本体6的内腔中间设置有输气管路3,所述输气管路3上设置有旋转气管接头2,且所述旋转气管接头2通过管道与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1连接,所述输气管路3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板301,所述刮泥板301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4,所述曝气装置4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膜板5,需要说明的是,曝气装置4可根据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刮泥机种类安装于刮泥机单臂或双臂上;

其中:所述曝气装置4采用微孔曝气膜,增加曝气效率。

其中:所述曝气装置4的曝气膜采用倾斜向下设置,确保有效冲击淤泥又能避免池内污泥沉积时堵塞曝气孔。

其中:旋转气管接头2的气管随刮泥板301一起转动,利用刮泥板301弧度减小淤泥阻力,避免了淤泥沉积后阻力过大损伤刮泥机。

其中:所述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1内设置电流传感器,所述输气管路3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用于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在输气管路3连接各个曝气装置4处设置有电动阀门,可分别控制每个曝气装置4单独运行。

工作原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曝气装置4根据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刮泥机种类安装于刮泥机单臂或双臂上。曝气装置4采用微孔曝气膜增加曝气效率。曝气装置4的曝气膜采用倾斜向下的结构确保有效冲击淤泥又能避免池内污泥沉积时堵塞曝气孔。采用旋转气管接头2保证气管随刮泥臂一起转动。由于刮泥板301采用弧形结构正向旋转时阻力较大,为减小清理淤泥时刮泥机的阻力,因此清淤时控制刮泥机反向旋转,利用刮泥板301弧度减小淤泥阻力,避免了淤泥沉积后阻力过大损伤刮泥机。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本体(6)、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1)、旋转气管接头(2)、输气管路(3)、曝气装置(4)和曝气膜板(5),所述沉淀池本体(6)的侧壁设置有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1),所述沉淀池本体(6)的内腔中间设置有输气管路(3),所述输气管路(3)上设置有旋转气管接头(2),且所述旋转气管接头(2)通过管道与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1)连接,所述输气管路(3)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板(301),所述刮泥板(301)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4),所述曝气装置(4)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膜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4)采用微孔曝气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4)的曝气膜采用倾斜向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气管接头(2)的气管随刮泥板(301)一起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1)内设置电流传感器,所述输气管路(3)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在输气管路(3)连接各个曝气装置(4)处设置有电动阀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清理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淤泥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旋转气管接头、输气管路、曝气装置和曝气膜板,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侧壁设置有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腔中间设置有输气管路,所述输气管路上设置有旋转气管接头,且所述旋转气管接头通过管道与供气风机及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输气管路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板,其结构合理,能够实现将取水泵及清淤喷头整合到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刮泥机上既能在沉淀池长时间停用后进行再次启动前防止池底淤泥沉积导致刮泥机损坏,同时还能避免每次清理淤泥都需放空沉淀池产生的生产力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柏林水务长春高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