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尿液收集与方便检测的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5049发布日期:2021-02-09 17:4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尿液收集与方便检测的试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管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尿液收集与方便检测的试管。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721135976.5名称为《一种生物安全型尿沉渣试管》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安全型尿沉渣试管,包括管体和试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底部为外圆内尖加厚型结构;所述试管盖,包括塑料螺旋外盖和薄膜封口层;所述塑料螺旋外盖上下两端开口,内部中间有两个横向凸沿,所述薄膜封口层位于横向凸沿之间。本实用新型底部坚实不易破碎且能有效收集样本中有效成分,不用开盖即可上机检测,或取样针直接刺穿薄膜封口层收取检测成分,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劳动,缩短了检测时间,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可能导致的实验室污染,保证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周围患者和环境的生物安全。但其缺点是,要制作该试管的试管盖需要将薄膜封口层设置在横向凸沿之间,要实现这一个结构制作难度很大,而且薄膜封口层本身是十分容易被刺破的,将如此薄的结构安装连接到两个横向凸沿之间,很难保证安装过程中薄膜封口层的完整性,进而导致难以保证制成试管的密封性,导致该试管制作效率低、成本高、成品率低,不适于大规模生产制造,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管盖制作方便,制作时薄膜封口层不易损坏、密封效果好,尿液检测方便的用于尿液收集的试管。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尿液收集与方便检测的试管,包括管盖与底部封口的管体,所述管盖能脱卸式盖于管体上,所述管盖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盖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盖的上下两端之间的管盖内腔中径向凸设有一个环形凸环,在环形凸环上通过高频焊接或粘贴有能将管盖内腔密封地分隔为上下两个腔的薄膜片。
[0005]
作为改进,所述环形凸环位于管盖内腔的中部,所述环形凸环的顶面与薄膜片上的对应底面通过高频焊接而相互固定在一起;或者,所述环形凸环的底面与薄膜片上的对应顶面通过高频焊接而相互固定在一起。
[0006]
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盖能脱卸式盖于管体上的结构为:所述管盖在位于环形凸环下方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而在管体顶部外周面上设置外螺纹,所述管盖通过螺纹连接而盖置管体上。
[0007]
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盖、环形凸环以及位于环形凸环下方的内螺纹为一次性注塑而成的整体结构。
[0008]
作为改进,所述薄膜片为塑料片、铝箔片、锡箔片或硅胶片。
[0009]
作为改进,所述管体为塑料一次性注塑而成的整体结构,或者,所述管体为玻璃一
次性熔融而成的管体。
[0010]
作为改进,所述管盖的外周面上分布有能方便打开管盖的竖向摩擦条,所述薄膜片的厚度为5~60丝,所述环形凸环的厚度为1~1.6毫米。
[0011]
作为改进,所述管体为透明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为直径要小于管体上部直径的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的壁厚度要大于管体的壁厚,所述中空柱体的竖向剖面投影呈“u”字形。
[0012]
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空柱体的顶部与管体连接的过度部为圆弧形,在所述中空柱体的外周面上间隔地分布有能加强中空柱体强度的加强块。
[0013]
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制作方法的步骤包括:
[0014]
一、制作底部封口的透明的管体,使管体的底部为直径要小于管体上部直径的中空柱体,并使所述中空柱体的壁厚度大于管体的壁厚,所述中空柱体的竖向剖面投影呈“u”字形,在管体顶部外周面上设置外螺纹;
[0015]
二、制作上下两端开口的管盖,在所述管盖的上下两端之间的管盖内腔中径向凸设一个环形凸环,在位于环形凸环下方的内壁上设置能与管体顶部外周面上的外螺纹相螺接的内螺纹;
[0016]
三、制作厚度为5~60丝的薄膜片,使所述薄膜片的外形与管盖内腔相适配而能贴合在环形凸环上;
[0017]
四、将贴合在环形凸环上的薄膜片与环形凸环高频焊接在一起,而将管盖内腔密封地分隔为上下两个腔;
[0018]
五、将焊接有薄膜片的管盖螺接在管体上,即完成了本试管的制作。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管盖的封口操作通过薄膜片高频焊接(即熔接)或粘贴在环形凸环上密封实现,由于本结构中薄膜片直接贴合在管盖内腔的环形凸环上,省去了将薄膜片置入两个横向凸沿之间的安装操作过程,使薄膜片的连接、密封操作变得十分简单,极大地降低了管盖结构的制作难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且薄膜片在安装时更容易,不易损坏,确保薄膜片能有效地将管盖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腔,密封效果好,有效地提高了试管的成品率;管盖顶面开口,即不用开盖就可上机检测,或取样针直接插入薄膜片收取检测成分,这样检测既方便,又能缩短检测时间,并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导致的实验室污染,保证了工作人员和周围患者的安全;管体的底部设置有中空柱体,中空柱体能很好地固定在离心机中,避免离心旋转时管体甩出与破裂,进一步方便了尿液的检测;中空柱体的外周面上可优选间隔地分布有加强块,能进一步加强中空柱体强度。使本管体的生产更容易,应用更方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产品,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
图2是图1的正面投影图;
[0022]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
[0023]
图4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0024]
图5是图4的进一步结构分解图;
[0025]
图6是图5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26]
图7是图1中管盖沿中心轴线所在平面剖去一半管盖后的立体图;
[0027]
图8是图7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尿液收集与方便检测的试管,包括管盖1与底部封口的管体2,管盖1能脱卸式盖于管体2上,管盖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盖体,在管盖1的上下两端之间的管盖内腔中径向凸设有一个环形凸环11,在环形凸环11上通过高频焊接或粘贴有能将管盖内腔密封地分隔为上下两个腔的薄膜片3。环形凸环11位于管盖内腔的中部,环形凸环11的顶面与薄膜片3上的对应底面通过高频焊接而相互固定在一起;或者,环形凸环11的底面与薄膜片3上的对应顶面通过高频焊接而相互固定在一起。高频焊接的具体工艺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环形凸环11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圆环体,也可以是分布在一个圆环上的间隔设置的凸起部。
[0030]
管盖1能脱卸式盖于管体2上的结构为:管盖1在位于环形凸环11下方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12,而在管体2顶部外周面上设置外螺纹,管盖1通过螺纹连接而盖置管体2上。管盖1、环形凸环11以及位于环形凸环11下方的内螺纹为一次性注塑而成的整体结构。薄膜片3为塑料片、铝箔片、锡箔片或硅胶片。在薄膜片3的顶面上可以设置一层油墨层,减少薄膜片3反光,同时油墨层便于区分薄膜片3的正反面,当薄膜片3盖置在环形凸环11上时,能清楚地看到薄膜片3盖置在环形凸环11上,避免疏忽、遗漏。
[0031]
管体2为塑料一次性注塑而成的整体结构,或者,管体2为玻璃一次性熔融而成的管体。管盖1的外周面上分布有能方便打开管盖的竖向摩擦条13,薄膜片3的厚度为5~60丝,环形凸环11的厚度为1~1.6毫米。管体2为透明管体,管体2的底部为直径要小于管体上部直径的中空柱体21,中空柱体21的壁厚度要大于管体2的壁厚,中空柱体21的竖向剖面投影呈“u”字形。中空柱体21的顶部与管体2连接的过度部为圆弧形,在中空柱体21的外周面上间隔地分布有能加强中空柱体21强度的加强块22。
[0032]
试管制作方法的步骤包括:
[0033]
一、制作底部封口的透明的管体2,使管体2的底部为直径要小于管体2上部直径的中空柱体21,并使中空柱体21的壁厚度大于管体2的壁厚,中空柱体21的竖向剖面投影呈“u”字形,在管体2顶部外周面上设置外螺纹;
[0034]
二、制作上下两端开口的管盖1,在管盖1的上下两端之间的管盖内腔中径向凸设一个环形凸环11,在位于环形凸环11下方的内壁上设置能与管体2顶部外周面上的外螺纹相螺接的内螺纹12;
[0035]
三、制作厚度为5~60丝的薄膜片3,使薄膜片3的外形与管盖1内腔相适配而能贴合在环形凸环11上;
[0036]
四、将贴合在环形凸环11上的薄膜片3与环形凸环11高频焊接在一起,而将管盖内腔密封地分隔为上下两个腔;
[0037]
五、将焊接有薄膜片3的管盖1螺接在管体2上,即完成了本试管的制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