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7558发布日期:2021-08-24 12:2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一般需要对污染河道、湖泊等进行治理,而河道、湖泊中污染严重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淤泥堵塞造成水体中污染物排放困难的问题,这时必须要进行河道、湖泊的清淤治理。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流体随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河道清淤过程中需要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污泥固化是污泥处理中的重要环节,污泥由污泥泵或污泥车投入污泥配料器,经配料器输送至污泥混合搅拌机。污泥固化剂(一种或几种)由固化剂仓输送至污泥混合搅拌机。在混合搅拌机中污泥与固化剂充分混合搅拌,再由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污泥成品仓,污泥车在成品仓下等候装载搅拌后的污泥,然后运送至养护场自然养护或切成规则的块状养护至达到规定的强度。最后养护好的固化形态的污泥运送至填埋场填埋,或作他用。

然而现有的污泥搅拌器为了方便排出污泥,一般将搅拌器内壁的底部设为凹陷的圆锥状,出泥口设在搅拌器内壁底部的中央位置处,而转轴本身设在搅拌器中心线上,为了使转轴转动更加平稳,需在出泥口处设置轴座等部件,污泥通过出泥口时由于轴座等部件的阻挡容易导致排泥不畅通,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侧壁底部向内呈锥形收缩,所述搅拌筒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腿,所述搅拌筒的内壁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凸台,所述搅拌筒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轴伸端贯穿搅拌筒与凸台后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顶部向上呈锥形收缩,所述转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底部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第二固定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条,所述刮条的一端与转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刮条的外壁与搅拌筒的内壁贴合,所述搅拌筒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出泥管,所述出泥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料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料机构包括输料筒,所述出泥管的底端贯穿输料筒的外壁,所述出泥管的外壁设置有泥浆阀,所述输料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轴伸端贯穿输料筒的外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输料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蛟龙叶片,所述输料筒的另一端侧壁贯穿设置有排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转筒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转筒的侧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筒的底部与凸台的顶部转动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条与第二固定条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刮条与第一固定条交错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筒的外壁设置有开关,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均与开关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台、转筒、排泥管、输料筒、第二减速电机、蛟龙叶片等,在淤泥排出的过程中,淤泥会向搅拌筒内壁与凸台侧壁之间聚集,同时,转动的刮条会将搅拌筒内壁底部的淤泥推入出泥管内,第二减速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蛟龙叶片旋转,会对由出泥管进入输料筒内的淤泥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从而将淤泥由排泥管处排出,且出泥管的端部无阻挡物,提高了淤泥排出的流畅性与排出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加强筋等,当第一固定条带动第一转轴以转筒的轴心线为圆心转动时,因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相互啮合,会使第一转轴自转,以带动多个搅拌叶对搅拌筒内的淤泥与固化剂进行混合搅拌,同时转动的刮条、第二固定条、加强筋也可起到一定的搅拌效果,从而大大提高搅拌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中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搅拌筒1、支腿2、开关3、凸台4、第一减速电机5、转筒6、固定杆7、第一固定条8、第一转轴9、搅拌叶10、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2、刮条13、第二固定条14、加强筋15、出泥管16、泥浆阀17、输料筒18、第二减速电机19、第二转轴20、蛟龙叶片21、排泥管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筒1,所述搅拌筒1的侧壁底部向内呈锥形收缩,所述搅拌筒1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腿2,所述搅拌筒1的内壁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凸台4,所述搅拌筒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5,所述第一减速电机5的轴伸端贯穿搅拌筒1与凸台4后固定连接有转筒6,所述转筒6的顶部向上呈锥形收缩,所述转筒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条8与第二固定条14,所述第一固定条8的底部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10,所述第二固定条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条13,所述刮条13的一端与转筒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刮条13的外壁与搅拌筒1的内壁贴合,所述搅拌筒1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出泥管16,所述出泥管16的底部设置有排料机构。

所述排料机构包括输料筒18,所述出泥管16的底端贯穿输料筒18的外壁,所述出泥管16的外壁设置有泥浆阀17,所述输料筒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电机19,所述第二减速电机19的轴伸端贯穿输料筒18的外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0,所述第二转轴20与输料筒18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蛟龙叶片21,所述输料筒18的另一端侧壁贯穿设置有排泥管22。

所述凸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二锥齿轮12位于转筒6内,所述第一转轴9的一端贯穿转筒6的侧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12相互啮合。

所述转筒6的底部与凸台4的顶部转动密封连接。

所述刮条13与第二固定条14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15,所述刮条13与第一固定条8交错分布。

所述搅拌筒1的外壁设置有开关3,所述第一减速电机5、第二减速电机19均与开关3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通过开关3启动第一减速电机5,可通过转筒6带动固定杆7旋转,继而同时带动刮条13与第一固定条8旋转,当第一固定条8带动第一转轴9以转筒6的轴心线为圆心转动时,因第一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12的相互啮合,会使第一转轴9自转,以带动多个搅拌叶10对搅拌筒1内的淤泥与固化剂进行混合搅拌,同时转动的刮条13、第二固定条14、加强筋15也可起到一定的搅拌效果,从而大大提高搅拌的均匀性。

当需要将淤泥排出时,打开泥浆阀17,与第二减速电机19,并保持第一减速电机5持续运行,因凸台4与转筒6的设置,淤泥会向搅拌筒1内壁与凸台4侧壁之间聚集,同时,转动的刮条13会将搅拌筒1内壁底部的淤泥推入出泥管16内,第二减速电机19通过第二转轴20带动蛟龙叶片21旋转,会对由出泥管16进入输料筒18内的淤泥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从而将淤泥由排泥管22处排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