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沉降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5765发布日期:2021-05-25 12:4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沉降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浓缩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沉降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其中污水处理、河道清淤等项目也更多地在各地展开,而这两者中污泥的分离浓缩是重中之重。

现有的污泥分离浓缩设备大部分是运用高速离心甩干的原理进行浓缩分离固液,运用这种原理的浓缩设备虽然效率高,但是耗能巨大,对于量大,且含泥沙量不高的污水能效比太低,不适于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高效沉降污水中泥沙的污泥沉降分离器,包括顶部开口的罐体,所述罐体侧壁设置有入水口,且入水口的水流方向偏离罐体轴线,罐体底部设置有污泥收集孔,污泥收集孔向罐底外连接具有阀门的排污管,污泥收集孔沿轴线向上设置有截流板卡接套管,并通过卡接套管上的卡接槽卡接安装有截流板,所述截流板为沿罐体轴线中心对称的板状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入水口连接污水传输泵,泵的压力将污水输入入水口,由于水流方向偏离罐体轴线,水流柱遇到罐壁后转向并沿罐体形成旋流,旋流的外沿流速高,内沿流速低,质量大的泥沙颗粒在运动过程中速度降低快快进而慢慢转到旋流内沿。而且,位于内沿的污水中的泥沙由于重力作用自然沉降,同时又因为截流板的截挡进一步降低内沿水的流速,增加污泥沉降效果。随着入水口污水持续流入,罐体内液面不断抬升,位于入水口附近的水流较急,靠近罐体顶部开口的水流较缓、且由于泥沙的沉降使得水质较清。随着液面进一步抬升,最终较为澄清的水溢出罐体顶部,而泥沙含量高的污水在罐内沉降。沉降下来的泥沙堆积在罐底,可通过污泥收集孔连接排泥阀门,污泥沉降过程中关闭阀门,污泥沉积到一定量后开启阀门排出污泥即可。

这种污泥沉降分离方式无需额外的过滤设备介入,可以起到高效、低能耗的泥沙初步沉降,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河道清淤等超大流量应用场景,收集到的污泥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工序即可。

可选的,所述截流板为3到6片板状结构沿罐体轴线辐射状排布组成,且从入水口端开始顺水流方向每片板到罐体侧壁的距离逐渐减少,这样设置使得每片截流板截流的水柱面积逐渐增加,起到高效降低水流速度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截流板横截面为弧形截面。截流板横截面设为弧形使得截留下来的污水形成区域内环流,环流中心的水流速度进一步降低,增加沉降效果。

可选的,所述入水口设置在卡接套管管口之上,且入水方向为罐体内壁的切向。罐体内壁切向进入的水柱可以最大限度地沿内壁形成环流。入水口设置在卡接套管管口之上使得罐底靠近卡接套管区域的水流慢利于沉降下来的泥沙聚集。

可选的,所述入水口下方的罐体形成锥形尖底,锥形的尖底可通过倾斜的罐壁进一步将泥沙推到罐底污泥收集孔上方,方便泥沙的排出。

可选的,所述卡接套管近罐底处设置有连通内壁、外壁的通孔,设置这个通孔可以方便罐底的泥沙流入污泥收集孔。

可选的,所述污泥收集孔通过排污管连接集泥斗,集泥斗的顶部高于或与罐体顶部等高,需要排出污泥时,只需要打开排污管上的阀门,污泥被罐体的水压入集泥斗,此时集泥斗和罐体通过排污管连通,两者液面达到同一水平面,而罐体的顶部水不断溢出、底部泥沙不断沉降,此时只需要通过吸泥泵持续在集泥斗中洗出泥沙,罐底的泥沙便会被不断压入集泥斗,只要入水口的流速及吸泥泵排沙速度匹配便无需经常开、闭阀门。

可选的,所述入水口通过连通管连接管径大于连通管的稳流罐,稳流罐的顶部高于或与罐体顶部等高,这样只需通过污水泵将污水泵入稳流罐即可,稳流管通过入水口将污水的流向一致化,方便罐内大环流的形成。

可选的,所述罐体顶部外沿设置有溢流集流槽,通过溢流集流槽上的出水口将澄清的水统一排出,达到初步净化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入水口上端覆盖有缓流板,缓流板为栅栏式导流板结构或筛网结构,进一步降低罐体顶部的水流速度,促进泥沙沉降。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沉降分离器通过物理作用沉降泥沙,无需额外的过滤设备介入,可以起到高效、低能耗的泥沙初步沉降,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河道清淤等超大流量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沉降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污泥沉降分离器的零件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沉降分离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沉降分离器的另一截流板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01、罐体,0012、锥形尖底,0013、溢流集流槽,0014、出水口,002、入水口,0021、连通管,003、污泥收集孔,0031、阀门,0032、排污管,004、卡接套管,0041、卡接槽,0042、通孔,005、截流板,006、集泥斗,007、稳流罐,008、缓流板,0081、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污泥沉降分离器,包括顶部开口的罐体001,其中,罐体001侧壁设置有入水口002,且入水口002的水流方向偏离罐体001轴线,罐体001底部设置有污泥收集孔003,污泥收集孔003向罐底外连接具有阀门0031的排污管0032,污泥收集孔003沿轴线向上设置有截流板005卡接套管004,并通过卡接套管004上的卡接槽0041卡接安装有截流板005,所述截流板005为沿罐体001轴线中心对称的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截流板005为3到6片板状结构焊接组成,且从入水口002端开始顺水流方向每片板到罐体001侧壁的距离逐渐减少。

优选地,如图4所示,可将截流板005横截面设置为弧形截面,弧形截面将入水口流出的水流分流后,在弧形截面范围内形成环流,进一步降低水流速度。

优选地,所述入水口002设置在卡接套管004管口之上,且入水方向为罐体001内壁的切向。

优选地,所述入水口002下方的罐体形成锥形尖底0012。

优选地,所述卡接套管004近罐底处设置有连通内壁、外壁的通孔0042。

优选地,所述污泥收集孔003通过排污管0032连接集泥斗006,集泥斗006的顶部高于或与罐体001顶部等高。

优选地,所述入水口002通过连通管0021连接管径大于连通管的稳流罐007,稳流罐007的顶部高于或与罐体001顶部等高。

优选地,所述罐体001顶部外沿设置有溢流集流槽0013,溢流集流槽0013设置出水口0014排出清水。

优选地,所述入水口上端覆盖有缓流板008,缓流板008可以为斜向栅板结构起导流缓流作用,也可以是网筛结构,缓流板008中心设置有与截流板005横截面相匹配的槽孔0081用于套接在截流板005之上。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