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2063发布日期:2021-06-08 16:4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


背景技术:

2.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废气处理器难以达到经济、有效净化工业废气的目的,还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无法满足达标排放。
4.因此,发明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通过光氧催化分解废气和高能等离子紫外线光束照射裂解废气,以解决废气净化不满足达标排放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包括净化箱、等离子净化装置和光氧净化装置,所述等离子净化装置和光氧净化装置安装在所述净化箱内部,所述等离子净化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壁固定安装高能等离子管束,所述高能等离子管束侧端固定安装定位杆,所述光氧净化装置安装在所述等离子净化装置右侧,所述光氧净化装置包括臭氧紫外线uv管,所述臭氧紫外线uv管上下端固定安装接头,所述接头安装在所述净化箱内壁,所述光氧净化装置右侧固定安装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侧固定安装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内壁固定安装等离子管。
7.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内壁固定安装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安装在所述定位座右侧。
8.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左端固定安装进气口,所述净化箱右端固定安装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侧固定安装排气扇。
9.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外壁固定安装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外侧固定安装总开关,所述控制箱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散热口。
10.优选的,所述净化箱下端固定安装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内壁固定安装压板,所述压板下端固定安装橡胶垫。
11.优选的,所述净化箱下端固定安装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内壁固定安装弹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支撑座内壁固定安装高能等离子管束,高能等离子管束通电产生活性基团具有净化废气的作用,高能等离子管束侧端固定安装定位杆,定位杆具有定位高能等离子管束的作用,光氧净化装置具有臭氧净化废气的作用,光氧净化装置包括臭氧紫外线uv管,臭氧紫
外线uv管产生臭氧紫外线光束照射废气,具有裂解废气中细菌的分子键和核酸,再通过臭氧进行氧化反应的作用,臭氧紫外线uv管上下端固定安装接头,接头具有连接臭氧紫外线uv管的作用,光氧净化装置右侧固定安装定位座,定位座具有安装等离子管的作用,定位座内侧固定安装隔离板,隔离板具有分割等离子管的作用,隔离板内壁固定安装等离子管,等离子管通电产生高能电子,通过高能电子降解废气的作用,净化箱内壁固定安装活性炭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具有吸附过滤废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的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的等离子净化装置的左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的定位座左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的主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的支撑腿结构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的实施例2支撑腿结构图。
20.图中:1净化箱、11进气口、12等离子净化装置、121定位杆、122支撑座、123高能等离子管束、13光氧净化装置、131接头、132臭氧紫外线uv管、14定位座、141等离子管、142隔离板、15活性炭过滤层、16排气扇、17出气口、18支撑腿、181压板、182橡胶垫、183弹簧、19控制箱、191总开关、192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1:
23.参照附图1

图5,该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包括净化箱1、等离子净化装置12和光氧净化装置13;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净化装置12和光氧净化装置13安装在所述净化箱1内部,所述等离子净化装置12包括支撑座122,所述支撑座122内壁固定安装高能等离子管束123,所述高能等离子管束123侧端固定安装定位杆121,所述光氧净化装置13安装在所述等离子净化装置12右侧,所述光氧净化装置13包括臭氧紫外线uv管132,所述臭氧紫外线uv管132上下端固定安装接头131,所述接头131安装在所述净化箱1内壁,所述光氧净化装置13右侧固定安装定位座14,所述定位座14内侧固定安装隔离板142,所述隔离板142内壁固定安装等离子管141,支撑座122具有支撑高能等离子管束123的作用,高能等离子管束123通电产生活性基团具有净化废气的作用,定位杆121具有定位高能等离子管束123的作用,所述光氧净化装置13具有臭氧净化废气的作用,臭氧紫外线
uv管132产生臭氧紫外线光束照射废气,具有裂解废气中细菌的分子键和核酸,再通过臭氧进行氧化反应的作用,接头131具有连接臭氧紫外线uv管132的作用,定位座14具有安装等离子管141的作用,隔离板142具有分割等离子管141的作用,等离子管141通电产生高能电子,通过高能电子降解废气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1内壁固定安装活性炭过滤层15,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5安装在所述定位座14右侧,活性炭过滤层15具有吸附过滤废气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1左端固定安装进气口11,所述净化箱1右端固定安装出气口17,所述出气口17内侧固定安装排气扇16,进气口11具有通入废气的作用,排气扇16和出气口17具有排出净化后的空气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1外壁固定安装控制箱19,所述控制箱19外侧固定安装总开关191,所述控制箱19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散热口192,控制箱19具有操作净化箱1的作用,总开关191具有开启和关闭净化箱1的作用,散热口192具有对净化箱1散热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1下端固定安装支撑腿18,所述支撑腿18内壁固定安装压板181,所述压板181下端固定安装橡胶垫182,支撑腿18具有支撑净化箱1的作用,压板181和橡胶垫182对净化箱1具有减振作用。
2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等离子净化装置12和光氧净化装置13安装在净化箱1内部,等离子净化装置12包括支撑座122,支撑座122具有支撑高能等离子管束123的作用,支撑座122内壁固定安装高能等离子管束123,高能等离子管束123通电产生活性基团具有净化废气的作用,高能等离子管束123侧端固定安装定位杆121,定位杆121具有定位高能等离子管束123的作用,光氧净化装置13安装在等离子净化装置12右侧,光氧净化装置13具有臭氧净化废气的作用,光氧净化装置13包括臭氧紫外线uv管132,臭氧紫外线uv管132产生臭氧紫外线光束照射废气,具有裂解废气中细菌的分子键和核酸,再通过臭氧进行氧化反应的作用,臭氧紫外线uv管132上下端固定安装接头131,接头131具有连接臭氧紫外线uv管132的作用,接头131安装在净化箱1内壁,光氧净化装置13右侧固定安装定位座14,定位座14具有安装安装等离子管141的作用,定位座14内侧固定安装隔离板142,隔离板142具有分割等离子管141的作用,隔离板142内壁固定安装等离子管141,等离子管141通电产生高能电子,通过高能电子降解废气的作用,净化箱1内壁固定安装活性炭过滤层15,活性炭过滤层15具有吸附过滤废气的作用,净化箱1左端固定安装进气口11,进气口11具有通入废气的作用,净化箱1右端固定安装出气口17,出气口17内侧固定安装排气扇16,排气扇16和出气口17具有排出净化后的空气作用,净化箱1下端固定安装支撑腿18,支撑腿18具有支撑净化箱1的作用,支撑腿18内壁固定安装压板181,压板181下端固定安装橡胶垫182,压板181和橡胶垫182对净化箱1具有减振作用。
25.实施例2:
26.参照附图6,该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光氧催化与高能等离子的废气处理器,包括净化箱1、等离子净化装置12和光氧净化装置13;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1下端固定安装支撑腿18,所述支撑腿18内壁固定安装弹簧183,支撑腿18具有支撑净化箱1的作用,弹簧183对净化箱1具有减振作用。
2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等离子净化装置12包括支撑座122,支撑座122具有支撑高能等离子管束123的作用,支撑座122内壁固定安装高能等离子管束123,高能等离子管束123通电产生活性基团具有净化废气的作用,高能等离子管束123侧端固定安装定位杆121,定位杆121具有定位高能等离子管束123的作用,光氧净化装
置13安装在等离子净化装置12右侧,光氧净化装置13具有臭氧净化废气的作用,光氧净化装置13包括臭氧紫外线uv管132,臭氧紫外线uv管132产生臭氧紫外线光束照射废气,具有裂解废气中细菌的分子键和核酸,再通过臭氧进行氧化反应的作用,臭氧紫外线uv管132上下端固定安装接头131,接头131具有连接臭氧紫外线uv管132的作用,净化箱1下端固定安装支撑腿18,支撑腿18内壁固定安装弹簧183,支撑腿18具有支撑净化箱1的作用,弹簧183对净化箱1具有减振作用。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