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半干法工艺的烟气脱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4923发布日期:2021-07-27 13:4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半干法工艺的烟气脱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半干法工艺的烟气脱白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窑炉烟气一直是我国重要大气污染源,为响应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企业排烟都是经过脱硫脱硝除尘后的烟气。传统半干法脱硫效率虽较高,但工艺要求需使用大量工艺水,且排烟温度较低(80-130℃),冬季烟气常伴大量“烟羽”现象。

针对多数北方地区企业,以秦皇岛某玻璃公司玻璃生产线为例,其原有scr脱硝+r-sda半干法脱硫,窑炉出口烟气初始含水率10%,传统的r-sda半干法脱硫加水4~6t,综合脱硫后烟气中含水率14~16%。秦皇岛地区冬季室外平均温度约-5℃,大量水蒸气遇冷空气冷凝形成水雾,导致烟气出现“烟羽”的感官。“烟羽”的本质其实是水雾。

烟气“烟羽”现象不仅影响视觉的美观,大量的冷凝水还会造成烟囱及周边设备的腐蚀,以及光污染。

“烟羽”的长度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越低,烟羽的长度越长。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湿烟羽的长度要比春季和秋季大的多。

(2)环境湿度:当环境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烟羽长度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当环境相对湿度高于60%时,烟羽的长度虽相对湿度的增加呈指数关系增加,说明较高的环境湿度影响了湿烟气中水分的及时扩散。

(3)烟气流速:烟囱出口的烟气速度与机组的负荷大小相关。随着烟囱出口烟气速度增大,湿烟羽的长度逐渐增大。

(4)烟气温度:烟气温度是影响湿烟羽长度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半干法工艺的烟气脱白装置,该装置能够消除“烟羽”现象,并且可以提高脱硫效果,同时副产物可以作为玻璃生产原料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半干法工艺的烟气脱白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脱硫塔、电除尘器、scr反应器、余热锅炉、sda脱硫塔、袋式除尘器与脱硫风机,余热锅炉的高温段出口连接脱硫塔的烟气入口,scr反应器出口连接余热锅炉的低温段入口、余热锅炉的低温段出口连接sda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烟气加热器、碳酸钠脱硫系统、碳酸氢钠脱硫系统、气力输送系统以及废料仓;

所述碳酸钠脱硫系统包含碳酸钠粉仓,碳酸钠粉仓下方依次连接有第一称重计、碳酸钠溶解罐、碳酸钠溶液储罐与浆液输送泵,浆液输送泵的出口设有浆液喷枪,浆液喷枪与脱硫塔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碳酸氢钠脱硫系统包含碳酸氢钠粉仓,碳酸氢钠粉仓下方依次连接有第二称重计与研磨机,研磨机出口通过喷管连接sda脱硫塔的入口前管道;

所述气力输灰系统包含分别设于电除尘器、sda脱硫塔与袋式除尘器下方的气力输灰机,各个气力输灰机分别通过输灰管连接废料仓;

所述烟气加热器包括设于脱硫风机出口的加热室,加热室内设有加热喷枪,加热喷枪连接有天然气管道,加热室外还连接有助燃风机,加热室出口连接烟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现有传统的r-sda半干法脱硫加水4~6t,综合脱硫后烟气中含水率14~16%;本实用新型脱硫仅需在制备碳酸钠溶液过程中加水,合计加水量0.5~1t,综合脱硫后烟气中含水率约11%,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含水率;另外,设置烟气加热器,升高排烟温度,从而消除烟气的“烟羽”现象;同时,采用碳酸钠半干法+碳酸氢钠干法脱硫,提高脱硫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碳酸钠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碳酸氢钠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烟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半干法工艺的烟气脱白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脱硫塔1、电除尘器2、scr反应器3、余热锅炉4、sda脱硫塔5、袋式除尘器6与脱硫风机7,余热锅炉4的高温段出口连接脱硫塔1的烟气入口,scr反应器3出口连接余热锅炉4的低温段入口、余热锅炉4的低温段出口连接sda脱硫塔5;所述装置还包括烟气加热器8、碳酸钠脱硫系统10、碳酸氢钠脱硫系统11、气力输送系统以及废料仓13。

结合图2所示,所述碳酸钠脱硫系统10包含碳酸钠粉仓101,碳酸钠粉仓101下方依次连接有第一称重计102、碳酸钠溶解罐103、碳酸钠溶液储罐104与浆液输送泵106,浆液输送泵的出口设有浆液喷枪107,浆液喷枪107与脱硫塔1的入口相连通。

结合图3所示,所述碳酸氢钠脱硫系统11包含碳酸氢钠粉仓111,碳酸氢钠粉仓111下方依次连接有第二称重计112与研磨机113,研磨机113出口通过喷管14连接sda脱硫塔5的入口前管道。

所述气力输灰系统包含分别设于电除尘器2、sda脱硫塔3与袋式除尘器6下方的气力输灰机12,各个气力输灰机分别通过输灰管连接废料仓13。

结合图4所示,所述烟气加热器8包括设于脱硫风机出口的加热室81,加热室81内设有加热喷枪82,加热喷枪82连接有天然气管道83,天然气管道83设有调节阀84,加热室外还连接有助燃风机85,加热室出口连接烟囱9。

从余热锅炉4高温段出来的烟气(330~380℃)进入脱硫塔1,碳酸钠脱硫系统10中溶解的碳酸钠溶液通过浆液喷枪107形成雾状与脱硫塔1内烟气充分混合,烟气中so2与碳酸钠进行反应。烟气再进入电除尘器2,经过电除尘器2收集的废料进入废料系统。电除尘器2出口烟气经过scr反应器3脱硝回到余热锅炉4低温段。

从余热锅炉4低温段出来的烟气(~180℃)进入原sda脱硫塔5,碳酸氢钠脱硫系统11中的碳酸氢钠经过研磨机113研磨输送至喷管14,碳酸氢钠粉末与烟道内烟气混合,烟气中so2与碳酸氢钠进行反应,从而达到进一步脱硫目的。烟气进入袋式除尘器6,经收集的废料进入废料仓13。后端使用烟气加热器8对烟气加热后排入烟囱9。加热时采用天然气燃烧加热,通过调节阀84和助燃风机85可以调节加热温度。

传统的sda半干法脱硫加水4~6t,综合脱硫后烟气中含水率14~16%;本实用新型脱硫技术仅需在制备碳酸钠溶液过程中加水,合计加水量0.5~1t,综合脱硫后烟气中含水率约11%。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含水率。

最终进入烟囱的烟气温度约170℃。并预留烟气加热器,必要时对净化后的烟气进行加热,使排烟温度升高约20℃,烟囱排烟温度约为190℃。

所述烟气脱白结合半干法碳酸钠脱硫及干法碳酸氢钠脱硫的工艺,降低含水率,同时提高烟气温度两个手段,对烟气进行消白。

所述脱硫方案中脱硫副产物主要是na2co3、na2so4,可以作为玻璃生产原料回收利用,达到副产物零排放。

所述烟气脱白工艺不仅有效降低烟气“烟羽”现象,改善了烟气的美观度;在此基础上同时升级了脱硫工艺,提高了脱硫效率,有效实现硫化物的超低排放。且脱硫工艺中的脱硫副产物可作为玻璃原料进行回收,理论上可实现固体废弃物零排放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