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感应开关水道及其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6011发布日期:2021-08-06 13:0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感应开关水道及其花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花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感应开关水道及其花洒。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淋浴花洒,淋浴完毕关闭冷热调水阀后,花洒到冷热调水阀之间的内型腔以及管道内余留有淋浴水,由于花洒的内型腔密封以及洒水孔的孔径较小,外部空气不容易进入花洒的内型腔,造成花洒内型腔的水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滴干净,即关闭阀门后花洒会长时间滴水,这导致人们进入淋浴间并非需要淋浴或者洗头时,花洒的淋浴水会滴在头上或者衣服上,给人们的是造成困扰。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花洒关闭后持续滴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感应开关水道及其花洒,其能够避免关闭阀门后持续滴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感应开关水道,包括:

水道本体,包括进水通道和出水口,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为进水接头,另一端为阀门接头;

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的进水端与所述阀门接头连通,所述电控阀门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水流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接头,用于检测所述进水接头的水流的流动状态;

控制器,与所述水流感应装置、电控阀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流感应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进水通道外的磁力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进水通道内的翘板;

所述翘板包括支轴、磁力板端和水流冲击板端,所述磁力板端、水流冲击板端均与所述支轴垂直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支轴的两侧,所述磁力板端固定有磁体,所述水流冲击板端位于所述进水接头的水流方向上;所述支轴与所述水道本体转动连接且轴线与所述水流方向相垂直;所述磁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磁力板端翘起后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当进水通道内水流静止时,所述水流冲击板端翘起;当进水通道内水流动时,所述磁力板端翘起并触发所述磁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通道的进水接头向上设置,所述磁力板端的重量大于所述水流冲击板端的重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磁力板端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流冲击板端呈片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体密封于所述磁力板端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道本体在所述进水接头处设有用于与进水球头连接的球形卡爪,所述球形卡爪包括若干绕所述进水接头的轴线均匀分布的卡指,各所述卡指的内侧面形成与所述进水球头匹配的球凹面,各所述卡指具有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道本体包括相对合固定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对合后内部形成所述进水通道,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摩擦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通道设有两条,且两所述进水通道共用一个进水接头;所述出水口、所述电控阀门均设有两个。

一种花洒,包括如上所述的磁感应开关水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磁感应开关水道和花洒中,在进水接头和出水口之间设置了电控阀门,并在进水接头处设置了水流感应器,并可通过水流感应器控制电控阀门的开关。当进水接头连接的水管的阀门关闭后,进水通道内水流停止运动,水流感应器感应后,电控阀门关闭,将进水通道内的水封锁,使得进水通道内残留的水不能够再流出到出水口,从而避免了出水口持续滴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感应开关水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感应开关水道的去掉上盖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感应开关水道的整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水道本体;11-进水通道;111-进水接头;112-阀门接头;12-出水口;13-球形卡爪;131-卡指;14-上盖;15-下盖;

20-电控阀门;21-进水端;22-出水端;

30-水流感应装置;31-磁力传感器;32-翘板;321-支轴;322-磁力板端;323-水流冲击板端;324-磁体;

40-进水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一种磁感应开关水道,包括水道本体10、电控阀门20、水流感应装置30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其中,水道本体10包括进水通道11和出水口12,所述进水通道11的一端为进水接头111,另一端为阀门接头112。所述电控阀门20的进水端21与所述阀门接头112连通,所述电控阀门20的出水端22与所述出水口12连通。水流感应装置30设置在所述进水接头111,用于检测所述进水接头111的水流的流动状态;控制器与所述水流感应装置30、电控阀门20电连接。

在磁感应开关水道中,其使用时进水接头111会连接水管进行供水,当用户用完会后关闭水管上的阀门,则进水通道11内的水停止流动,水流感应器感应到水停止流动后,控制器控制电控阀门20关闭,避免进水通道11内残留的水排出到出水口12,持续滴水。

具体地,控制器可以是现有的主控pcb,电控阀门20可以是电磁阀,由主控pcb接收到水流感应器的信号后控制电磁阀的开和关。水流感应装置30可以是采用流量转子检测器或者水流声音传感器,或者以下所讲的这一方式。

所述水流感应装置30包括位于所述进水通道11外的磁力传感器31和设置在所述进水通道11内的翘板32,磁力传感器31安装在进水通道11外,避免接触水造成短路。所述翘板32包括支轴321、磁力板端322和水流冲击板端323。

所述磁力板端322、水流冲击板端323均与所述支轴321垂直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支轴321的两侧,所述磁力板端322固定有磁体324,所述水流冲击板端323位于所述进水接头111的水流方向上,即水流流动时会冲击水流冲击板端323。所述支轴321与所述水道本体10转动连接且轴线与所述水流方向相垂直,水流冲击板端323受到水流冲击后,会带动整个翘板32绕支轴321的转动;所述磁力传感器31位于所述磁力板端322翘起后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当进水通道11内水流静止时,所述水流冲击板端323翘起,此时磁力板端322位于下方不与磁力传感器31靠近,不会触发磁力传感器31。当进水通道11内水流动时,所述磁力板端322翘起并触发所述磁力传感器31,即水流冲击板端323被水流冲击下降,磁力板端322翘起靠近磁力传感器31并触发磁力传感器31,从而检测到水流的流动。

其中,在水流静止时,水流冲击板端323的翘起可以用弹簧来保持,当水流冲击时,冲击力克服弹簧的阻力将水流冲击板端323压下,使磁力板端322翘起。当然,水流冲击板端323的翘起也可以用重力来保持,具体的方式如下所示:

所述进水通道11的进水接头111向上设置,所述磁力板端322的重量大于所述水流冲击板端323的重量。即磁力板端322比水流冲击板端323更重,在不受水流冲击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磁场板端自然下降并保持在下方,使流冲击板端翘起。当水流冲击时,冲击力克服两者的重力差将水流冲击板端323压下,使磁力板端322翘起。

对应地,所述磁力传感器31位于所述磁力板端322的上方。

为了提高水流冲击板端323对水流流动的敏感性,所述水流冲击板端323呈片状,增大了其与水流的接触面积,即是水流较慢时,也有足够的冲击力能够将水流冲击板端323下压,使磁力板端322翘起触发磁力传感器31。

优选地,所述磁体324密封于所述磁力板端322内,具体是包胶密封,避免水流的温度变化影响磁体324的磁力,降低其使用寿命。该磁体324具体可以是磁体324。

为了方便与水管的球头连接,所述水道本体10在所述进水接头111处设有用于与进水球头40连接的球形卡爪13,所述球形卡爪13包括若干绕所述进水接头111的轴线均匀分布的卡指131,各所述卡指131的内侧面形成与所述进水球头40匹配的球凹面,各所述卡指131具有挠性。通过卡爪的各个卡指131可以抓紧进水球头40,保证球头的出水孔与进水接头111连通,卡指131的挠性设置使得卡指131在用力捏紧变形持握柱进水球头40后可以保持持握的动作,避免球头脱出。具体的,球形卡爪13的材质为铜。

其中,所述水道本体10包括相对合固定的上盖14和下盖15,所述上盖14和下盖15对合后内部形成所述进水通道11,所述上盖14和所述下盖15摩擦焊接固定。进水通道11、出水口12都设置在下盖15上,电控阀门20也都连接在下盖15上,进水接头设置在上盖14上,翘板32设置在下盖15上,磁力传感器设置在上盖14上。优选地,所述进水通道11设有两条,且两所述进水通道11共用一个进水接头111;所述出水口12、所述电控阀门20均设有两个,即增加了一个出水口12,增大出水。

实施例2:

一种花洒,包括如上所述的磁感应开关水道,可以避免出水口12持续滴水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感应开关水道及其花洒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