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布袋除尘的快速抖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2897发布日期:2021-06-25 16:3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布袋除尘的快速抖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布袋除尘的快速抖动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布袋是一种高效的除尘滤料,具有通气性能好,除尘效率高,并且有一定的耐酸,耐碱及耐热能力,编织过程中采用了多边拉绒,提高了织物厚度,富有弹性,除尘效果非常好,除尘率可达99.999%,常见的有型号为mc-24的布袋除尘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除尘布袋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现实中的布袋除尘抖动装置除尘效率低,导致工作人员难以清理滤布表面的粉尘,从而降低了滤布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布袋除尘的快速抖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除尘布袋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现实中的布袋除尘抖动装置除尘效率低,导致工作人员难以清理滤布表面的粉尘,从而降低了滤布的过滤效率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布袋除尘的快速抖动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机体,所述布袋除尘器机体内侧安装有快速抖动机构;

所述快速抖动机构包括支撑板、电动伸缩杆、固定架、限位槽、限位柱、抖动架、弹簧、放置箱和振动机;

所述布袋除尘器机体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四边角位置处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等距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抖动架,所述抖动架一侧对应限位柱外侧嵌入连接有弹簧,所述抖动架顶端中部嵌入安装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振动机。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内径与限位柱内径相同,所述弹簧一端部与固定架嵌入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和振动机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布袋除尘器机体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密封机构;

所述定位密封机构包括固定板、滤布、龙骨架、密封圈、固定块、定位块、挡板、连接杆和卡块;

所述布袋除尘器机体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等距嵌入有滤布,所述滤布顶端连接有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底端对应滤布外侧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龙骨架顶端边部对称滑动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端边部铰接有定位块,所述固定板顶端对应固定块一侧位置处对称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顶端边部铰接有连接杆,一个所述挡板与连接杆通过卡块卡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底端与定位块顶端接触,所述密封圈底端与固定板顶端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布袋除尘器机体底端嵌入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外侧底部滑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出料管外侧对应连接管位置处对称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连接管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袋。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一侧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纵截面为倒j型,所述连接管内径与出料管外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快速抖动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对滤布整体进行抖动,也提高了工作人员清理滤布表面粉尘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使得滤布表面附着的粉尘掉落下去,进而避免粉尘造成滤布的堵塞,也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滤布的工作难度,延长了滤布的使用寿命。

2.设置有定位密封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对龙骨架的位置进行快速固定,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滤布的位置进行固定,也便于工作人员对滤布与龙骨架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从而避免粉尘从滤布与龙骨架连接处泄漏出来,进而保障了布袋除尘器机体过滤气体的除尘率。

3.设置有滑动和滑动块,便于工作人员对出料管和连接管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收集袋进行安装,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清理后的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四处飘散造成外界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快速抖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动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布袋除尘器机体;

2、快速抖动机构;201、支撑板;202、电动伸缩杆;203、固定架;204、限位槽;205、限位柱;206、抖动架;207、弹簧;208、放置箱;209、振动机;

3、定位密封机构;301、固定板;302、滤布;303、龙骨架;304、密封圈;305、固定块;306、定位块;307、挡板;308、连接杆;309、卡块;

4、出料管;5、连接管;6、滑动槽;7、滑动块;8、收集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布袋除尘的快速抖动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机体1,布袋除尘器机体1为现有布袋除尘器,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滤布302表面的粉尘进行清理,布袋除尘器机体1内侧安装有快速抖动机构2;

快速抖动机构2包括支撑板201、电动伸缩杆202、固定架203、限位槽204、限位柱205、抖动架206、弹簧207、放置箱208和振动机209;

布袋除尘器机体1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01,支撑板201顶端四边角位置处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02,电动伸缩杆202型号为hb-dj806,电动伸缩杆202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03,固定架203内部等距开设有限位槽204,限位槽204内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柱205,限位槽204内径与限位柱205内径相同,限位柱205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抖动架206,抖动架206一侧对应限位柱205外侧嵌入连接有弹簧207,弹簧207一端部与固定架203嵌入连接,抖动架206顶端中部嵌入安装有放置箱208,放置箱208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振动机209,振动机209型号为ln01,电动伸缩杆202和振动机209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从而避免粉尘造成滤布302表面的堵塞;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滤布302的位置进行固定,布袋除尘器机体1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密封机构3;

定位密封机构3包括固定板301、滤布302、龙骨架303、密封圈304、固定块305、定位块306、挡板307、连接杆308和卡块309;

布袋除尘器机体1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01,固定板301顶端等距嵌入有滤布302,滤布302顶端连接有龙骨架303,龙骨架303底端对应滤布302外侧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304,密封圈304底端与固定板301顶端表面接触,龙骨架303顶端边部对称滑动有固定块305,固定块305底端与固定板301固定连接,固定块305顶端边部铰接有定位块306,固定板301顶端对应固定块305一侧位置处对称安装有挡板307,挡板307顶端边部铰接有连接杆308,连接杆308底端与定位块306顶端接触,一个挡板307与连接杆308通过卡块309卡接,从而避免了粉尘从滤布302与龙骨架303的连接处漏出;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收集袋8快速安装,布袋除尘器机体1底端嵌入连接有出料管4,出料管4外侧底部滑动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内径与出料管4外径相同,出料管4外侧对应连接管5位置处对称开设有滑动槽6,滑动槽6纵截面为倒j型,滑动槽6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7,滑动块7一侧与连接管5固定连接,连接管5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袋8,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清理后的粉尘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种用于布袋除尘的快速抖动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龙骨架303的放置,能够对滤布302的位置进行限定,通过固定块305在龙骨架303内侧的滑动,能够对龙骨架303的位置进行限定,通过定位块306与固定块305的铰接,能够使得定位块306进行转动,通过卡块309,能够使得连接杆308与挡板307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308底端与定位块306顶端的接触,能够对定位块306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龙骨架303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完成滤布302的安装,此时,通过密封圈304,能够保证龙骨架303与滤布302连接处的密封性;

之后,外界气体从布袋除尘器机体1一侧底部进入,之后从布袋除尘器机体1一侧顶部流出,通过布袋除尘器机体1,能够对空气进行除尘处理,使得过滤后的粉尘附着在滤布302外侧表面,通过振动机209的启动,能够使得放置箱208开始抖动,通过放置箱208与抖动架206的固定连接,能够使得抖动架206开始抖动,从而能够对滤布302表面附着的粉尘进行清理,通过限位柱205在固定架203内开设的限位槽204内侧滑动,能够对抖动架206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通过弹簧207,能够对抖动架206进行缓冲,从而避免抖动架206与固定架203发生碰撞,造成固定架203的损坏,通过电动伸缩杆202的升降,能够使得固定架203位置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对滤布302表面附着的粉尘全部进行清理,进而提高清理粉尘的工作效率;

最后,通过滑动块7在滑动槽6内侧的滑动,能够使得出料管4与连接管5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连接管5与收集袋8的固定连接,从而完成收集袋8的快速安装,通过收集袋8,能够对清理后的粉尘进行收集,从而避免粉尘四处飘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