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5663发布日期:2021-08-03 13:1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公开号为cn11093651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和四组空心柱,所述混料箱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盖,本发明第把耗材原料注入到料仓内,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绞龙转动,绞龙把原料注入到混料箱内,便于把耗材原料注入到混料箱内,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该装置由于耐磨钢板焊接在混料箱的内壁上,因此耐磨钢板与磨盘之间的转速为磨盘的转速,碾磨效率有待提高;2、该装置由于磨盘固定在连接轴上,耐磨钢板焊接在混料箱的内壁上,磨盘在工作时,磨盘的厚度会逐渐变小,因此磨盘与耐磨钢板之间的距离随着使用的时间逐渐变大,导致原料的碾磨后的颗粒变大,影响物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搅拌机构、加料斗,还包括碾磨机构、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顶部设置有所述碾磨机构,所述碾磨机构包括碾磨桶、连接管、下盖板、支撑板、单面轴承、下碾盘、上碾盘、调节丝杆,所述碾磨桶内部底端设置有所述单面轴承,所述单面轴承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若干个所述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碾磨桶的底部,且与所述碾磨桶的底板螺纹连接,所述单面轴承顶部设置有所述下碾盘,且所述下碾盘与所述碾磨桶的内壁通过滑动轴承连接,所述下碾盘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上碾盘,所述上碾盘顶部和底部均还设有键槽,所述碾磨桶的底板下方中央焊接有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部焊接有所述下盖板,所述下盖板和所述碾磨桶的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支撑板,所述下盖板盖合在所述搅拌机构上方,所述碾磨桶顶部设置有上盖板,该上盖板上开设有进料口,该上盖板顶部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转动调节丝杆,调节丝杆带动单面轴承上升,单面轴承带动下碾盘上升,使得下碾盘和上碾盘之间的距离变小,解决了磨盘在工作时,磨盘的厚度会逐渐变小,因此磨盘与耐磨钢板之间的距离随着使用的时间逐渐变小,导致原料的碾磨后的颗粒变大,影响物料的质量的问题,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电机、转动轴、齿轮箱、连接杆,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在该上盖板顶部中央,所述安装座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伸进所述碾磨桶内侧,且通过键连接有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侧设置有所述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伸进所述下碾盘内部,且与所述下碾盘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底部伸进所述上碾盘内部,且与所述上碾盘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包括主齿轮、安装板、副齿轮、内齿环、外壳,所述主齿轮和所述安装板均通过键连接在所述转动轴外侧,且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主齿轮下方,所述安装板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副齿轮,且所述副齿轮啮合在所述主齿轮和所述内齿环之间,所述内齿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外壳内侧,所述外壳与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外壳外侧与所述连接杆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上碾盘转动,同时转动轴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带动副齿轮反向转动,副齿轮带动内齿环反向转动,内齿环带动外壳反向转动,外壳带动连接杆反向转动,连接杆带动下碾盘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下碾盘和上碾盘反向转动,进而提高了碾磨效率。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四个,且等角度设置,所述调节丝杆还位于两相邻的所述支撑板之间,这样设置碾磨桶更加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桶、排料管、搅拌轴、搅拌叶,所述搅拌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搅拌桶底部焊接有所述排料管,所述搅拌桶内部设置有所述搅拌轴,且所述搅拌轴通过键连接在所述上碾盘底部,所述搅拌轴外侧焊接有若干组所述搅拌叶,这样设置可以通过上碾盘的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叶转动,实现了搅拌物料的功能,使得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设置有四组,每组设置有三个,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搅拌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30-40度,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搅拌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上开设有通孔,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搅拌效率。

优选的,所述加料斗焊接在该上盖板上方,且与进料口连通,这样设置方便了添加物料。

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可以通过转动调节丝杆,调节丝杆带动单面轴承上升,单面轴承带动下碾盘上升,使得下碾盘和上碾盘之间的距离变小,解决了磨盘在工作时,磨盘的厚度会逐渐变小,因此磨盘与耐磨钢板之间的距离随着使用的时间逐渐变小,导致原料的碾磨后的颗粒变大,影响物料的质量的问题;

2、本装置可以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上碾盘转动,同时转动轴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带动副齿轮反向转动,副齿轮带动内齿环反向转动,内齿环带动外壳反向转动,外壳带动连接杆反向转动,连接杆带动下碾盘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下碾盘和上碾盘反向转动,进而提高了碾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撑架;2、搅拌机构;3、碾磨机构;4、驱动机构;5、加料斗;201、搅拌桶;202、排料管;203、搅拌轴;204、搅拌叶;301、碾磨桶;302、连接管;303、下盖板;304、支撑板;305、单面轴承;306、下碾盘;307、上碾盘;308、调节丝杆;401、安装座;402、电机;403、转动轴;404、齿轮箱;4041、主齿轮;4042、安装板;4043、副齿轮;4044、内齿环;4045、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3d打印打印机耗材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搅拌机构2、加料斗5,还包括碾磨机构3、驱动机构4,支撑架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顶部设置有碾磨机构3,碾磨机构3包括碾磨桶301、连接管302、下盖板303、支撑板304、单面轴承305、下碾盘306、上碾盘307、调节丝杆308,碾磨桶301内部底端设置有单面轴承305,单面轴承305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若干个调节丝杆308,调节丝杆308的下端穿过碾磨桶301的底部,且与碾磨桶301的底板螺纹连接,单面轴承305顶部设置有下碾盘306,且下碾盘306与碾磨桶301的内壁通过滑动轴承连接,下碾盘306内侧转动连接有上碾盘307,上碾盘307顶部和底部均还设有键槽,碾磨桶301的底板下方中央焊接有连接管302,连接管302底部焊接有下盖板303,下盖板303和碾磨桶301的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304,下盖板303盖合在搅拌机构2上方,碾磨桶301顶部设置有上盖板,该上盖板上开设有进料口,该上盖板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4,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转动调节丝杆308,调节丝杆308带动单面轴承305上升,单面轴承305带动下碾盘306上升,使得下碾盘306和上碾盘307之间的距离变小,解决了磨盘在工作时,磨盘的厚度会逐渐变小,因此磨盘与耐磨钢板之间的距离随着使用的时间逐渐变小,导致原料的碾磨后的颗粒变大,影响物料的质量的问题,驱动机构4包括安装座401、电机402、转动轴403、齿轮箱404、连接杆405,安装座401通过螺栓连接在该上盖板顶部中央,安装座40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402,电机402的输出端伸进碾磨桶301内侧,且通过键连接有转动轴403,转动轴403外侧设置有齿轮箱404,齿轮箱404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405,连接杆405的另一端伸进下碾盘306内部,且与下碾盘306滑动连接,转动轴403底部伸进上碾盘307内部,且与上碾盘307固定连接,齿轮箱404包括主齿轮4041、安装板4042、副齿轮4043、内齿环4044、外壳4045,主齿轮4041和安装板4042均通过键连接在转动轴403外侧,且安装板4042位于主齿轮4041下方,安装板4042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副齿轮4043,且副齿轮4043啮合在主齿轮4041和内齿环4044之间,内齿环4044通过螺栓连接在外壳4045内侧,外壳4045与转动轴403通过轴承连接,外壳4045外侧与连接杆405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电机402带动转动轴403转动,转动轴403带动上碾盘307转动,同时转动轴403带动主齿轮4041转动,主齿轮4041带动副齿轮4043反向转动,副齿轮4043带动内齿环4044反向转动,内齿环4044带动外壳4045反向转动,外壳4045带动连接杆405反向转动,连接杆405带动下碾盘306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下碾盘306和上碾盘307反向转动,进而提高了碾磨效率,支撑板304设置有四个,且等角度设置,调节丝杆308还位于两相邻的支撑板304之间,这样设置碾磨桶301更加的稳定,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桶201、排料管202、搅拌轴203、搅拌叶204,搅拌桶201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架1顶部,搅拌桶201底部焊接有排料管202,搅拌桶201内部设置有搅拌轴203,且搅拌轴203通过键连接在上碾盘307底部,搅拌轴203外侧焊接有若干组搅拌叶204,这样设置可以通过上碾盘307的转动带动搅拌轴203转动,搅拌轴203带动搅拌叶204转动,实现了搅拌物料的功能,使得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搅拌叶204设置有四组,每组设置有三个,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搅拌的效率,搅拌叶204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30-40度,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搅拌效率,搅拌叶204上开设有通孔,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搅拌效率,加料斗5焊接在该上盖板上方,且与进料口连通,这样设置方便了添加物料。

上述结构中,使用时,首先把原料倒入到加料斗5内部,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碾磨桶301中,此时启动电机402,电机402带动转动轴403转动,转动轴403带动上碾盘307转动,同时转动轴403带动主齿轮4041转动,主齿轮4041带动副齿轮4043反向转动,副齿轮4043带动内齿环4044反向转动,内齿环4044带动外壳4045反向转动,外壳4045带动连接杆405反向转动,连接杆405带动下碾盘306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下碾盘306和上碾盘307反向转动,实现了碾碎物料的功能,碾碎的物料进入到搅拌桶201内部,此时上碾盘307还带动搅拌轴203转动,搅拌轴203带动搅拌叶204转动,搅拌叶204搅拌物料,使得物料混合均匀,最后从排料管202处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