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2846发布日期:2021-08-31 13:5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气泡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微米、纳米级气泡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可以被应用到污水治理、废气治理、水产养殖、无土栽培、果蔬清洗、洗浴保健、生态修复、养生保健等众多领域,根据已知现有研究,微泡产生的粒径越小,在水中停留的时间越久,如爆破能、分子能、电离能等各种能量更强、效果更好。但目前现有大多数微米、纳米级的气泡均在50nm~40μm左右,而且生产工艺复杂、产生量小、不能满足大型工程机的应用。

市场上类似的产品都是放置在地面,通过管道对深水层输送微纳米气泡,通过管道输送及深水层压强的作用,导致很多微纳米气泡衰减,增加对深水层处理的运行费用及投资成本,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将设备浸置于水中,并且可以达到水深3~100米的微纳米气泡设备,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气泡粒径小的微纳米气泡设备,弥补现有设备不能浸置水底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包括外框,外框底面通过支架固定有混合水箱,混合水箱的一侧连接有与混合水箱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端部开设进水口,进水管上安装有毫米级气泡发生器,毫米级气泡发生器的进气端通过进气软管连接有漂浮于水面上的气体浮球单向阀,混合水箱上方开设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电源线伸出外框并连接电源,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出水管的端部伸出外框外并开设出水口,出水管上安装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本方案通过气体浮球单向阀将气体通过进气软管吸入水中,利用毫米气泡发生器、潜水泵、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在水管之间的连接,逐步减小气泡的细度,最终产生微纳米级的气泡。

进一步的,进水管与进水口均设置在外框内。

进水管及进水口均设置在外框内,可通过外框对进水管及进水口进行保护,防止在下沉入水时与水下暗石碰撞,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进水管在进水口处安装有过滤器。

进水口处安装过滤器可以对进水进行过滤,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系统内,造成潜水泵或管道阻塞。

作为优选,外框的各面均设置有不锈钢网。

不锈钢网可对外框内各部件进行格挡,同时不影响混合水箱进水,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外框的顶部设置有吊装环。

外框顶部设置吊装环,方便通过吊绳将设备整体沉浸置于水下以及设备的回收。

进一步的,外框的底部固定有外框底脚。

外框底脚设置在外框底面,用于与水底接触,起到保护外框的作用,防止设备下沉时与暗石碰撞导致外框损坏,外框底脚可抬高外框的高度,可防止进水管太接近水底,减少吸入泥沙,保护设备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将设备整体置于3~100m的水深中,产生均匀、细小的微气泡,可基于水中大量产生纳米微泡,发泡量可达1m³/h-100m³/h,运行费用低,可应用于河道治理、污水治理等项目可减少运行费用、投资费用、治理周期等,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潜水泵,2、外框,3、吊装环,4、气体浮球单向阀,5、出水口,6、微纳米气泡发生器,7、毫米级气泡发生器,8、进水口,9、外框底脚,10、混合水箱,11、支架,12、电源线,13、进水管,14、出水管,15、进气软管,16、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包括外框2,外框2的各面均设置有不锈钢网,在本实施例中,外框2为矩形框,矩形框的六个面均固定不锈钢网。外框2的顶部设置有吊装环3,外框2的底部固定有外框底脚9。

外框2底面通过支架11固定有混合水箱10,混合水箱10的一侧连接有与混合水箱10连通的进水管13,进水管13端部开设进水口8,为了避免进水管13进水堵塞管道,在进水管13在进水口8处安装有过滤器16。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3与进水口8均设置在外框2内。

进水管13上安装有毫米级气泡发生器7,毫米级气泡发生器7的进气端通过进气软管15连接有漂浮于水面上的气体浮球单向阀4,混合水箱10上方开设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安装有潜水泵1,潜水泵1的电源线12伸出外框2并连接电源,潜水泵1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14,出水管14的端部伸出外框2外并开设出水口5,出水管14上安装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毫米级气泡发生器7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均为现有技术产品,此处就不做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通过吊绳连接吊装环3,将设备整体通过重力作用沉浸至水底,气体浮球单向阀4漂浮在水面上,潜水泵1的电源线2连接电源后,启动潜水泵1,潜水泵1抽水,进水管13在进水口8处将水吸入进水管13,在经过毫米级气泡发生器7时,进水与来自进气软管15内的空气混合而使水中产生毫米气泡,并进入混合水箱10内,通过潜水泵1的作用,将进入混合水箱10内的水抽出通过出水管14排出设备外,出水在经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时,经变径、增压、扩散过程,使微泡进一步细化为微、纳米级,实现稳定气泡的输出。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外框底面通过支架固定有混合水箱,混合水箱的一侧连接有与混合水箱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端部开设进水口,进水管上安装有毫米级气泡发生器,毫米级气泡发生器的进气端通过进气软管连接有漂浮于水面上的气体浮球单向阀,混合水箱上方开设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电源线伸出外框并连接电源,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出水管的端部伸出外框外并开设出水口,出水管上安装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进水口均设置在外框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其特征在于:进水管在进水口处安装有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其特征在于:外框的各面均设置有不锈钢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其特征在于:外框的顶部设置有吊装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其特征在于:外框的底部固定有外框底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置式微纳米气泡设备,包括外框,外框底面通过支架固定有混合水箱,混合水箱的一侧连接有与混合水箱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端部开设进水口,进水管上安装有毫米级气泡发生器,毫米级气泡发生器的进气端通过进气软管连接有漂浮于水面上的气体浮球单向阀,混合水箱上方开设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电源线伸出外框并连接电源,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出水管的端部伸出外框外并开设出水口,出水管上安装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本实用新型弥补现有设备不能浸置水底的缺陷,可基于水中大量产生纳米微泡。

技术研发人员:司光祯;夏俊峰;朱兴海;王克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禹创环境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