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提手的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6263发布日期:2021-11-22 15:4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提手的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磨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带有提手的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2.振动磨的研磨钵主要用于盛装需要粉碎的样品,在振动磨的高速运转中研磨钵内的冲击环等产生撞击和摩擦作用,将样品粉碎,使其到达检验所需的粒度,在现有技术中,研钵重量比较重,研钵边缘窄,不方便拿取,在拿取或移动时容易掉落,从而造成砸伤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提手的研磨装置,通过在研磨钵的研磨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凹槽,同时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环形提手,所述环形提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套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在拿取和移动所述研磨钵时,手抓着所述环形提手的第二部分即可,以方便拿取和移动。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提手的研磨装置,包括:
5.研磨钵,包括研磨座,研磨盖,研磨环和研磨块,所述研磨环和所述研磨块设置在所述研磨座内,所述研磨盖设置在所述研磨座的顶部,且所述研磨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
6.环形提手,设置在所述凹槽上,所述环形提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套设在所述凹槽上,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且所述环形提手上设置有一切口。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为圆环结构。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圆弧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且所述圆弧状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环形提手的圆心。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直径设置在155mm至165mm之间。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提手的内径大于所述凹槽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研磨座的外径。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提手套设在所述凹槽处,且所述环形提手通过在所述切口处进行焊接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口两侧的环形提手上设置有连接孔,并通过紧固螺栓进行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提手与所述凹槽转动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盖朝向所述研磨座的一侧上设置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研磨座的顶部位于所述环形密封槽内。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密封槽内设置有一环形密封垫,所述环
形密封垫位于所述环形密封槽与所述研磨座之间。
1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提手的研磨装置,包括研磨钵,所述研磨钵主要包括研磨座,研磨盖,研磨环和研磨块,所述研磨环与所述研磨块位于所研磨座内,所述研磨盖设置在所述研磨座的顶部,以密封所述研磨座,且所述研磨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一环形提手,所述环形提手与所述凹槽转动连接,即所述环形提手可以在所述凹槽内进行旋转,所述环形提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套设在所述凹槽上,且所述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上,且所述环形提手上设置有一开口,将所述环形提手套设在所述研磨座的凹槽上,通过在将所述开口处焊接或用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所述环形提手与所述研磨钵安装在一起,以便于拿取和移动所述研磨钵。本实用新型使得研磨钵带有环形提手,双手握住研钵上的环形提手上的圆弧状结构,以方便且牢固拿取或移动所述研磨钵,有效防止研磨钵发生掉落,从而避免造成砸伤事故的发生,并且圆环提手不影响研磨钵在设备内部的使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环形提手的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环形提手的研磨装置中研磨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环形提手的研磨装置中研磨盖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环形提手的研磨装置中环形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22.标号说明:
23.10

研磨钵;11

研磨座;12

研磨盖;13

研磨环;14

研磨块;101

环形密封槽;110

凹槽;20

环形提手;21

第一部分;22

第二部分;201

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26.为解决现有研磨钵的重量比较重,研磨钵边缘窄,不方便拿取,在拿取或移动时容易掉落,从而造成砸伤事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提手的研磨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研磨钵10和环形提手20。
27.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钵10包括研磨座11,研磨盖12,研磨环
13和研磨块14,所述研磨座11内设有一研磨腔,所述研磨环13和所述研磨块14位于所述研磨腔内,且所述研磨块14位于所述研磨环13内,即所述研磨环13位于所述研磨座11和所述研磨块14之间,在进行研磨时,在振动磨的高速运转中所述研磨座11,所述研磨环13和所述研磨块14之间产生撞击和摩擦作用,将样品粉碎,使其到达检验所需的粒度。
28.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研磨盖12位于所述研磨座11的顶部,以将所述研磨腔进行密封,防止样品漏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研磨盖12与所述研磨座11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一环形密封槽101,所述研磨座11的顶端位于所述环形密封槽101内,且在所述环形密封槽101内设置有一环形密封垫,所述环形密封垫位于所述环形密封槽101和所述研磨座11的顶部之间,以增强其密封性。
29.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座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凹槽110,所述环形提手20设置在所述凹槽110内,所述环形提手20的内径与所述凹槽110的直径向适配,且与所述凹槽110转动连接,即所述环形提手20可在所述凹槽110内自由转动,所述环形提手20的内径例如设置在157mm至167mm之间,例如设为162mm,其外径例如设置在185mm至195mm之间,例如设置为190mm,使得所述环形提手20方便拿取的同时,也不影响所述研磨钵10在振动磨设备内的使用,所述环形提手20的内径大于所述凹槽110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研磨座11的外径,避免所述研磨钵10从所述环形提手20中掉落,以提高其安全性。
30.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提手20包括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所述第一部分21设置有一圆环结构,且所述圆环结构的内径即所述环形提手20的内径,例如设置为162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环结构由不锈钢板制成,其厚度例如设置在2mm至5mm之间,例如设置为2mm,而所述凹槽110的直径例如设置在155mm至165mm之间,例如设置为160mm,以使得所述第一部分21便于安装于所述凹槽110内,并使得所述环形提手20可在所述凹槽110内自由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22例如设置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圆弧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21的外侧固定连接,且围绕所述第一部分21的外侧一圈设置,所述第二部分22的开口朝向所述环形提手20的圆心位置。
31.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提手20上设置有一切口201,所述切口201贯穿所述第一部分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安装时,先将所述环形提手20套设在所述研磨座11的凹槽110内,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所述切口201焊接在一起,以将所述环形提手20和所述研磨钵10安装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所述切口201两侧的环形提手20上设置有连接孔,安装时通过螺栓将所述切口201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安装,使得便于拿取和移动所述研磨钵10,提高安全性。
3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提手的研磨装置,包括研磨钵,所述研磨钵主要包括研磨座,研磨盖,研磨环和研磨块,所述研磨环与所述研磨块位于所研磨座内,所述研磨盖设置在所述研磨座的顶部,以密封所述研磨座,且所述研磨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一环形提手,所述环形提手与所述凹槽转动连接,即所述环形提手可以在所述凹槽内进行旋转,所述环形提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为一圆环,套设在所述凹槽上,且所述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环的外侧上,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为一圆弧状结构,所述圆弧状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圆环的圆心,且所述环形提手上设置有一开口,将所述环形提手套设在所述研磨座的凹槽上,通过在将所述开口处焊接或用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所述环形提手与所述研磨钵安装在一起,以便于拿取和移动所述研
磨钵。本实用新型使得研磨钵带有环形提手,双手握住研钵上的环形提手上的圆弧状结构,以方便且牢固拿取或移动所述研磨钵,有效防止研磨钵发生掉落,从而避免造成砸伤事故的发生,并且圆环提手不影响研磨钵在设备内部的使用。
33.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34.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