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1751发布日期:2021-08-06 12:5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循环处理设备是将污水进行循环处理过滤的设备,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污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污水循环处理设备即是将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才能进行排放,否则排放会污染环境,而现有的处理设备不具有节能环保的功能,需要人们用大量的能源来处理污水,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为此中国专利网公开了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申请号为201921727085.8,通过粗处理箱、活性炭层、过滤砂层、把手、活性硅砂过滤层、盖板、离子交换树脂层、plc控制器、水泵和水质检测仪的作用,从而达到了节能环保功能的目的;

但是该专利的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缺少分流机构,使得污水不能均匀的落在粗处理箱内的过滤砂层表面,从而导致过滤砂层局部长时间过滤大量污水,进而造成过滤砂层的过滤效果下降,而且,由于缺少拆卸机构,导致工作人员对细过滤箱内的过滤网安装拆卸不便,从而造成工作人员难以清理过滤网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专利的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缺少分流机构,使得污水不能均匀的落在粗处理箱内的过滤砂层表面,从而导致过滤砂层局部长时间过滤大量污水,进而造成过滤砂层的过滤效果下降,而且,由于缺少拆卸机构,导致工作人员对细过滤箱内的过滤网安装拆卸不便,从而造成工作人员难以清理过滤网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包括细过滤箱,所述细过滤箱顶端中部连接有粗过滤箱,所述细过滤箱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水泵;

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分流管、固定管、转槽、固定环、锥形管、蛇形管和进料管;

所述粗过滤箱顶端固定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顶端安装有进料管,所述细过滤箱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固定安装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端固定安装有旋转喷头;

所述细过滤箱一侧内部设置有拆卸机构;

所述拆卸机构包括密封门、滑动槽、过滤网、t型槽、限位盘、限位弹簧和l型杆;

所述细过滤箱一侧边部铰接有密封门,所述细过滤箱内部对应密封门两边部位置处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侧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细过滤箱内部对应过滤网上方位置处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盘顶端对应限位弹簧内侧位置处安装有l型杆。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顶部直径与固定管直径相同,所述分流管、固定管和进料管内部均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盘底端与过滤网顶端连接,所述限位弹簧顶端与细过滤箱内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l型杆滑动转动连接于t型槽内侧,所述限位盘直径大于l型杆直径。

优选的,所述细过滤箱顶端边部设置有保护机构;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罩、滤网、限位槽和橡胶圈;

所述细过滤箱顶端边部铰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相对侧均嵌入安装有滤网,所述细过滤箱顶端对应保护罩底端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侧嵌入安装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一侧与保护罩外侧;连接,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分流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对进入到粗过滤箱的污水进行分流处理,从而使得污水与粗过滤箱内的过滤砂层接触的更加均匀,避免过滤砂层局部长时间过滤导致过滤砂层的过滤性能下降,进而提高了过滤砂层的过滤效果和延长了过滤砂层使用寿命。

2.设置有拆卸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网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过滤网进行拆卸和安装,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安装过滤网的难度,也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过滤网的难度。

3.设置有保护机构,能够对plc控制器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避免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外界的湿气附着在plc控制器表面对plc控制器造成腐蚀现象,同时,在保护plc控制器的过程中能够保障了plc控制器表面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细过滤箱;2、粗过滤箱;

3、分流机构;301、分流管;302、固定管;303、进料管;304、固定环;305、锥形管;306、连接管;307、旋转喷头;

4、拆卸机构;401、密封门;402、滑动槽;403、过滤网;404、t型槽;405、限位盘;406、限位弹簧;407、l型杆;

5、保护机构;501、保护罩;502、滤网;503、限位槽;504、橡胶圈;

6、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包括细过滤箱1,细过滤箱1顶端中部连接有粗过滤箱2,细过滤箱1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水泵6,抽水泵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分流机构3包括分流管301、固定管302、转槽303、固定环304、锥形管305、蛇形管306和进料管307;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将污水均匀的流入粗过滤箱2内,粗过滤箱2顶端固定安装有分流管301,分流管301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302,固定管302顶端安装有进料管303,细过滤箱1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环304,固定环304内侧固定安装有锥形管305,锥形管305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06,连接管306底端固定安装有旋转喷头307,从而避免粗过滤箱2内的过滤砂层只有局部位置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

细过滤箱1一侧内部设置有拆卸机构4;

拆卸机构4包括密封门401、滑动槽402、过滤网403、t型槽404、限位盘405、限位弹簧406和l型杆407;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网403进行安装,细过滤箱1一侧边部铰接有密封门401,细过滤箱1内部对应密封门401两边部位置处均开设有滑动槽402,滑动槽402内侧滑动连接有过滤网403,细过滤箱1内部对应过滤网403上方位置处开设有t型槽404,t型槽404内侧滑动连接有限位盘405,限位盘405底端与过滤网403顶端连接,限位盘405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406,限位弹簧406顶端与细过滤箱1内部固定连接,限位盘405顶端对应限位弹簧406内侧位置处安装有l型杆407,l型杆407滑动转动连接于t型槽404内侧,限位盘405直径大于l型杆407直径,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网403进行拆卸清洗;

细过滤箱1顶端边部设置有保护机构5;

保护机构5包括保护罩501、滤网502、限位槽503和橡胶圈504;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plc控制器起到保护作用,细过滤箱1顶端边部铰接有保护罩501,保护罩501相对侧均嵌入安装有滤网502,细过滤箱1顶端对应保护罩501底端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503,限位槽503内侧嵌入安装有橡胶圈504,橡胶圈504一侧与保护罩501外侧连接,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湿气附着在plc控制器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先将l型杆407沿着t型槽404滑动,使得l型杆407一端部与细过滤箱1内部接触,从而使得限位盘405底端水平面高于滑动槽402顶端水平面,之后,工作人员将过滤网403沿着滑动槽402滑动到细过滤箱1内部,此时,工作人员转动l型杆407,通过限位弹簧406的弹性作用,使得l型杆407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限位盘405底端与过滤网403顶端接触,进而对过滤网403的位置进行固定,之后,工作人员关闭密封门401,从而完成对过滤网403的安装;

工作人员将污水沿着进料管303倒入到固定管302内,污水沿着固定管302进入到分流管301内,通过分流管301的分流作用,能使得污水均匀的流入粗过滤箱2内,通过粗过滤箱2内的过滤作用,能够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之后,过滤后的污水流入锥形管305内侧,通过锥形管305与连接管306的固定连接,使得污水沿着连接管306流入到旋转喷头307,通过固定环304与细过滤箱1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旋转喷头307将污水均匀的散落在过滤网403表面;

之后,通过过滤网403,能够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当污水过滤后未达到过滤标准时,通过抽水泵6,能够对污水进行回流抽取,进而能够对污水进行循环过滤处理;

通过保护罩501与细过滤箱1之间的铰接,能够使得细过滤箱1底端嵌入限位槽503内侧,通过橡胶圈504的弹性作用,能够对保护罩501的位置进行挤压固定,能够对plc控制器起到保护作用,通过滤网502的过滤作用,能够保障保护罩501内的空气流通,同时也能够避免外界的湿气附着在plc控制器表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