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5342发布日期:2021-09-29 02:2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池,特别地,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2.目前,公告号为cn2043955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水池本体,水池本体内设置有过滤架,过滤架上端设置有翻边,翻边挂设在水池本体的上端面,过滤架上设置有过滤器。使用时,污水先经由过滤器过滤,再流入至水池本体中。不过,过滤后的水中依然残留有杂质,且部分残留的杂质会附着在水池本体的内壁上。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其具有可对水池本体的内壁进行清洁的优势。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水池本体以及油缸,所述水池本体底部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与所述水池本体的内壁相抵紧,所述油缸用以将所述刮泥板移出于所述水池本体。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油缸将刮泥板移出于水池本体的过程中,刮泥板能够将附着在水池本体内腔壁上的杂质刮下,刮下的杂质会落在刮泥板顶部,并随刮泥移出水池本体,完成对水池本体内腔壁的清理。
6.优选的,所述刮泥板的顶面边缘处设置有刮泥块,所述刮泥块的侧壁与所述水池本体的内壁贴合,所述刮泥块的横截面面积向远离所述刮泥板中心一侧逐渐减小。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刮泥块的横截面面积向远离刮泥板一侧逐渐减小,如此可在刮泥块远离刮泥板的端部形成刃口,可更好将杂质从水池本体的内腔壁上刮下。被刮泥块刮下的杂质可沿刮泥板的侧壁进行移动,汇聚到刮泥板的顶面处,以起到收集杂质的作用。
8.优选的,所述刮泥板上贯穿设置有若干过滤孔。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移刮泥板的过程中,水可从过滤孔中穿过。如此在刮泥板上移的过程中,水池本体中的水不易被带出。
10.优选的,所述水池本体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所述水池本体的内腔分隔成左腔室与右腔室,所述刮泥板包括置于所述左腔室的板体一和置于所述右腔室的板体二。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污水注入左腔室中,左腔室中的水可穿过过滤网并进入到右腔室中。在左腔室中的水穿过过滤网进入到右腔室的过程中,过滤网可阻止左腔室中的杂质进入到右腔室中。左腔室中的板体一在上移过程中可对左腔室的内腔壁进行清理。右腔室中的板体二在上移过程中可对右腔室的内腔壁进行清理。
12.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排泥板一,当所述板体一以及所述板体二移至与所述排泥板一并排时,所述板体一的顶面、所述排泥板一的顶面以及所述板体二的顶面拼接形成排泥斜面,位于所述排泥斜面最低侧的所述刮泥块处设置有开口。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板体一的顶面、排泥板一的顶面以及板体二的顶面拼接形成排泥斜面,如此位于板体一顶部以及板体二顶部的杂质可在自重作用下沿排泥斜面滑动,并最终经由开口排出。
14.优选的,所述水池本体靠近所述开口的侧壁处设置有集污池。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集污池可对开口处排出的杂质进行收集,便于后期对杂质进行集中处理。
16.优选的,所述集污池的顶面设置有排泥板二,所述排泥板二的顶面与所述排泥斜面连接。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泥板二可引导开口处排出的杂质准确进入到集污池内部。
附图说明
18.图1为刮泥板收于水池本体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刮泥板凸出于水池本体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水池本体;2、刮泥板;3、油缸;4、刮泥块;5、过滤孔;6、过滤网;7、左腔室;8、右腔室;9、板体一;10、板体二;11、排泥板一;12、排泥斜面;13、开口;14、集污池;15、排泥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3.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如图1所示,包括内设置有空腔的水池本体1,水池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连通于空腔的豁口。
24.空腔内设置有过滤网6,过滤网6将水池本体1的空腔分隔成为左腔室7与右腔室8,且左腔室7与右腔室8之间仅通过过滤网6上的网孔相连通。
25.如图1、图2所示,污水处理池还包括用以对水池本体1内壁进行清理的刮泥板2。刮泥板2包括设置于左腔室7中的板体一9、设置于右腔室8中的板体二10。板体一9的侧壁与左腔室7的内腔壁贴紧,当板体一9于左腔室7中上移时,板体一9可将左腔室7内腔壁处的杂质刮下。板体二10的侧壁与右腔室8的内腔壁贴紧,当板体二10于右腔室8中上移时,板体二10可将右腔室8内壁处的杂质刮下。
26.板体一9与左腔室7内腔壁接触的顶面边沿处设置有刮泥块4,该刮泥块4与左腔室7的内腔壁相贴紧,用以将左腔室7内腔壁上的杂质清除。板体二10与右腔室8内腔壁接触的顶面边沿处设置有刮泥块4,该刮泥块4与右腔室8的内腔壁相贴紧,用以将右腔室8内腔壁上的杂质清除。
27.刮泥块4的横截面面积向远离板体一9/板体二10的一侧逐渐减小,如此可在刮泥块4远离刮泥板2的端面形成有刃口,可容易将左腔室7内腔壁/右腔室8内腔壁的杂质刮除。
28.如图2、图3所示,左腔室7以及右腔室8中均设置有若干油缸3,左腔室7中的若干油缸3以及右腔室8中的若干油缸3均呈左右对称设置。左腔室7中的油缸3与板体一9的底面固定相连,右腔室8中的油缸3与本体二的底面固定相连。
29.板体一9与板体二10上均贯穿设置有若干过滤孔5,在板体一9/板体二10上移时,水可由上之下穿过过滤孔5。
30.过滤网6的上方设置有排泥板一11,当板体一9以及板体二10被顶出至水池本体1外部且移至与排泥板一11并排时,板体一9的顶面、排泥板一11的顶面以及板体二10的顶面拼接形成排泥斜面12,位于排泥斜面12最低一侧的刮泥块4贯穿设置有开口13。收集于排泥斜面12上方的杂质可在自重作用下滑动并经由开口13排出。
31.水池本体1靠近开口13的侧壁处设置有集污池14,集污池14的顶面设置有排泥板二15,排泥板二15的顶面与排泥斜面12相接。有开口13排出的杂质可经由排泥板二15引入到集污池14中。
32.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包括水池本体(1)以及油缸(3),所述水池本体(1)底部放置有刮泥板(2),所述刮泥板(2)与所述水池本体(1)的内壁相抵紧,所述油缸(3)用以将所述刮泥板(2)移出于所述水池本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刮泥板(2)的顶面边缘处设置有刮泥块(4),所述刮泥块(4)的侧壁与所述水池本体(1)的内壁贴合,所述刮泥块(4)的横截面面积向远离所述刮泥板(2)中心一侧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刮泥板(2)上贯穿设置有若干过滤孔(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水池本体(1)内设置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将所述水池本体(1)的内腔分隔成左腔室(7)与右腔室(8),所述刮泥板(2)包括置于所述左腔室(7)的板体一(9)和置于所述右腔室(8)的板体二(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网(6)的上方设置有排泥板一(11),当所述板体一(9)以及所述板体二(10)移至与所述排泥板一(11)并排时,所述板体一(9)的顶面、所述排泥板一(11)的顶面以及所述板体二(10)的顶面拼接形成排泥斜面(12),位于所述排泥斜面(12)最低侧的所述刮泥块(4)处设置有开口(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水池本体(1)靠近所述开口(13)的侧壁处设置有集污池(1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集污池(14)的顶面设置有排泥板二(15),所述排泥板二(15)的顶面与所述排泥斜面(1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水池本体以及油缸,所述水池本体底部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与所述水池本体的内壁相抵紧,所述油缸用以将所述刮泥板移出于所述水池本体。在使用油缸将刮泥板移出于水池本体的过程中,刮泥板能够将附着在水池本体内腔壁上的杂质刮下,刮下的杂质会落在刮泥板顶部,并随刮泥移出水池本体,完成对水池本体内腔壁的清理。腔壁的清理。腔壁的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边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津晶智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