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肉加工用均匀调味设备

文档序号:26423794发布日期:2021-08-27 10:5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蛎肉加工用均匀调味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蛎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牡蛎肉加工用均匀调味设备。



背景技术:

牡蛎别名又叫生蚝,是所有食物中含锌最丰富的(每100g牡蛎,不包括壳的重量,含水87.1%,含锌71.2mg,富含蛋白锌,是很好的补锌食物,要补锌可以常吃牡蛎或蛋白锌,为牡蛎科动物牡蛎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

目前对于牡蛎的生产,往往是需要添加调味品进行进一步的调味,提高产品的口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在现有的搅拌设备,往往是直接将调味品混合到牡蛎肉的搅拌筒中,搅拌的均匀度往往是无法达标,进而造成后续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其次是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往往调味料会和沉底牡蛎肉过分接触,导致牡蛎肉过度调味,造成实际的调味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牡蛎肉加工用均匀调味设备,通过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搅拌杆和搅拌电机,可以实现对牡蛎肉进行稳定的搅拌,保证调味料进行稳定的与牡蛎肉进行快速混合,提高出料质量,通过限制轮、驱动环、主动齿轮和驱动电机,可以实现对调味筒进行稳定的反向旋转,保证底部沉淀的牡蛎进行充分的混合调味品,避免部分牡蛎肉过度混合无法排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牡蛎肉加工用均匀调味设备,包括调味箱,所述调味箱的内壁两侧中心处转动设置有调味筒,所述调味箱的外壁两侧中心处均通过圆孔嵌设有限制块,且限制块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杆均固定设置有限制框,所述限制框相互靠近的外壁一侧边缘处通过连杆固定设置有保护壳,且保护壳的内壁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两个驱动齿轮,且两个驱动齿轮的外壁一侧中心处分别通过连杆转动设置于限制框的外壁中心处,所述限制框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边缘处均转动设置有多个搅拌杆,且多个搅拌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壁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设置。

具体的,所述调味筒的外壁轴线处套设有驱动环,所述调味箱的内壁顶部与底部通过螺栓与连杆安装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环相互啮合传动。

具体的,所述调味箱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内壁均通过连杆转动设置有限制轮。

具体的,所述调味筒的外壁两侧均套设有限制环,且限制环与限制轮相互匹配。

具体的,所述调味筒的外壁一侧开设有排出管。

具体的,所述调味筒的内壁向中部凹陷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牡蛎肉加工用均匀调味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牡蛎肉加工用均匀调味设备,通过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搅拌杆和搅拌电机,可以实现对牡蛎肉进行稳定的搅拌,保证调味料进行稳定的与牡蛎肉进行快速混合,提高出料质量。

(2)、该牡蛎肉加工用均匀调味设备,通过限制轮、驱动环、主动齿轮和驱动电机,可以实现对调味筒进行稳定的反向旋转,保证底部沉淀的牡蛎进行充分的混合调味品,避免部分牡蛎肉过度混合无法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齿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杆的侧视图。

图中:1、调味箱;2、调味筒;3、限制块;4、限制框;5、保护壳;6、限制环;7、驱动电机;8、搅拌电机;9、驱动环;10、主动齿轮;11、限制轮;12、搅拌杆;13、驱动齿轮;14、从动齿轮;101、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牡蛎肉加工用均匀调味设备,包括调味箱1,调味箱1的内壁两侧中心处转动设置有调味筒2,调味箱1的外壁两侧中心处均通过圆孔嵌设有限制块3,且限制块3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杆均固定设置有限制框4,限制框4相互靠近的外壁一侧边缘处通过连杆固定设置有保护壳5,且保护壳5的内壁通过螺栓安装设置有搅拌电机8,搅拌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两个驱动齿轮13,且两个驱动齿轮13的外壁一侧中心处分别通过连杆转动设置于限制框4的外壁中心处,限制框4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边缘处均转动设置有多个搅拌杆12,且多个搅拌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壁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14,从动齿轮14与驱动齿轮13相互啮合传动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味筒2,可以实现对牡蛎肉进行稳定干净的调味,通过限制框4、搅拌杆12、驱动齿轮13和从动齿轮14,可以实现对牡蛎肉进行稳定的搅拌,避免因为搅拌杆12不到位,导致底部的牡蛎肉无法翻上来,导致调味的均匀度不达标,进而造成产品的质量不均匀。

进一步的,调味筒2的外壁轴线处套设有驱动环9,调味箱1的内壁顶部与底部通过螺栓与连杆安装设置有驱动电机7,且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与驱动环9相互啮合传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电机7、主动齿轮10和驱动环9,可以实现对调味筒2的稳定驱动,进而实现与搅拌杆12的反向旋转,进一步提高搅拌的均匀度。

进一步的,调味箱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杆101,且安装杆101的内壁均通过连杆转动设置有限制轮11。

本实施例中:通过限制轮11,可以实现对调味筒2的工作位置进行稳定的限制。

进一步的,调味筒2的外壁两侧均套设有限制环6,且限制环6与限制轮11相互匹配。

本实施例中:通过限制环6,可以实现提高限制轮11的工作稳定性,避免发生滑脱的问题。

进一步的,调味筒2的外壁一侧开设有排出管。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味筒2的外壁一侧开设有排出管,可以实现对牡蛎肉进行稳定的快速排出和补充原料。

进一步的,调味筒2的内壁向中部凹陷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味筒2的内壁向中部凹陷设置,可以快速实现对牡蛎肉的快速排出。

使用时,先将牡蛎肉补充到调味箱1中,然后将启动搅拌电机8,通过驱动齿轮13和从动齿轮14,可以实现对搅拌杆12进行稳定的旋转,对牡蛎肉进行稳定的搅拌,当初步搅拌后,启动驱动电机7,通过主动齿轮10和驱动环9,使得调味筒2进行翻转,使得底部沉淀的牡蛎肉进行稳定的翻起,避免调味料和牡蛎肉接触不均匀,最后通过排出管将牡蛎肉排出,在旋转时,通过限制环6和限制轮11对调味筒2进行限制,避免发生滑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