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MF废气净化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1231发布日期:2021-09-15 08:0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DMF废气净化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dmf废气净化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过滤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mf废气净化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合成革生产工艺和加工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合成革产品的各种性能得到了极大提高,花色品种非常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涉及到人们的衣、住、行,有着广阔的市场。因此,合成革生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合成革生产过程中使用的pu树脂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剂主要由dmf(n,n

二甲基甲酰胺)、甲苯和丁酮组成,随着产品品种和生产过程控制的不同,溶剂的配方有所不同。湿法生产中dmf被洗涤在水中,干法生产中dmf被挥发到烘箱热风中,如果将湿法的洗涤水和干法的热风直接排放,不仅浪费dmf,而且污染环境,由此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dmf进行回收利用的dmf废气净化回收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dmf废气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箱、热交换箱、冷却塔,所述热交换箱的右侧安装有用于引导废气进入其内腔的废气输入管,左侧安装有进气管用于连通热交换箱的内腔底部和喷淋箱的内腔,所述热交换箱内设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外壁上安装有若干热交换板,所述热交换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液输入管和冷却液输出管,所述冷却液输入管远离热交换管的一端穿过热交换箱的顶部后与冷却塔内腔底部连通,所述冷却液输出管上安装有循环泵且冷却液输出管远离热交换管的一端穿过热交换箱的侧壁后与冷却塔内腔顶部连通,所述冷却塔中设有冷却液和用于对冷却液进行降温的降温组件,所述喷淋箱的顶部安装有溶液箱,所述喷淋箱的内腔顶部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底部安装有若干喷淋头,顶部通过连接管穿过喷淋箱顶部后与溶液箱内腔连通,所述溶液箱内设有反应溶液,顶部安装有与溶液箱内腔连通的加液管,所述喷淋箱内腔中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中心镶嵌安装有陶瓷过滤片,所述喷淋箱远离进气管的侧壁顶部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喷淋箱的一端连通有用于对从喷淋箱中排出的气体进行再次过滤的废气过滤组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废气通过废气输入管进入热交换箱的内腔中,与热交换管外壁和设置在热交换管外壁上的热交换板接触,废气中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管和热交换板中,由于废气的温度降低,废气中裹挟dmf的湿气在热交换管外壁和热交换板上凝结,并且最终滴落到热交换箱的内腔中,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输入管进入热交换管中,对废气进行降温后,通过冷却液输出管返回到冷却塔中,通过降温组件对冷却塔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热交换箱内的废气经过降温和冷凝后,通过进气管进入喷淋箱的内腔底部中,经过陶瓷过滤片的过滤后进入喷淋箱的内腔顶部,工作人员提前通过加液管向溶液箱内注入反应溶液,溶液箱内腔中的反应溶液依次通过连接管和喷淋管
后,通过喷淋头喷射到喷淋箱的内腔中,使反应溶液对废气中剩余的dmf和其他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后,经过陶瓷过滤片到喷淋箱内腔底部,经过反应溶液喷淋过滤后的废气通过出气管进入到废气过滤组件内进行最终的过滤,最终,无害的废气从废气过滤组件内排出,工作人员便可以将汇集在喷淋箱内腔底部和热交换箱内腔中裹挟有dmf的废水排出,对裹挟dmf的废水进行蒸馏提纯,将dmf提取出来进行重复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设备对废气中dmf的回收效果和对废气的过滤效果。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气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竖直设置在过滤箱内腔中部的活性炭过滤板、相对在过滤箱内腔左右两侧且彼此交错设置的若干挡板,各挡板固定在过滤箱内腔侧壁上的一端的高度均低于另一端的高度并且穿过活性炭过滤板后延伸至位于活性炭过滤板另一侧的过滤箱内腔中,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鼓风机且出气管远离喷淋箱的一端与过滤箱内腔底部右侧连通,所述过滤箱顶部左侧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气体排出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经过反应溶液进行喷淋过滤后的废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进入过滤箱的内腔底部,经过活性炭过滤板的过滤后,通过气体排出管从过滤箱的内腔中排出,通过相对并且交错设置在过滤箱内腔中的若干挡板,可以提高废气经过活性炭过滤板的次数,提高活性炭过滤板对废气中有害物质的过滤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箱下方设有中转存储箱,所述喷淋箱底部安装有第一排液管用于连通喷淋箱的内腔和中转存储箱的内腔,所述热交换箱底部安装有第二排液管用于连通热交换箱的内腔和中转存储箱的内腔,所述中转存储箱的一侧底部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三排液管,所述第三排液管上安装有手动开关阀。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汇集在喷淋箱内腔底部和热交换箱内腔底部的裹挟有dmf的废液分别通过第一排液管和第二排液管进入中转存储箱的内腔中,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裹挟有dmf的废液进行收集时,打开手动开关阀,中转存储箱内裹挟dmf的废液便可以通过第三排液管从中转存储箱的内腔中排出。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组件包括设置在冷却塔内腔中的安装杆、从上到下间隔安装在安装杆上且位于冷却液输出管下方的溢流盘,各溢流盘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经过热交换管对废气进行降温后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输出管进入冷却塔内腔顶部并且流到最上方的溢流盘上,从多个溢流盘上从上到下逐级流下,使冷却液与冷却塔内腔中的空气充分接触,使冷却液内的热量散发到冷却塔内腔的空气中,完成对冷却液的降温。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塔的侧壁顶部镶嵌安装有风机,顶部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风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风机可以将外部的空气输入到冷却塔的内腔中,使冷却塔内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通过出风管从冷却塔的内腔中排出,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冷却塔内腔中空气对从各级溢流盘上流下的冷却液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标记表示为:
[0017]1‑
喷淋箱、2

热交换箱、3

冷却塔、4

废气输入管、5

进气管、6

热交换管、7

热交换板、8

冷却液输入管、9

冷却液输出管、10

循环泵、11

溶液箱、12

喷淋管、13

喷淋头、14

加液管、15

隔板、16

陶瓷过滤片、17

出气管、18

过滤箱、19

活性炭过滤板、20

挡板、21

气体排出管、22

鼓风机、23

中转存储箱、24

第一排液管、25

第二排液管、26

第三排液管、27

手动开关阀、28

安装杆、29

溢流盘、30

风机、31

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mf废气净化回收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喷淋箱1、热交换箱2、冷却塔3,所述热交换箱2的右侧安装有用于引导废气进入其内腔的废气输入管4,左侧安装有进气管5用于连通热交换箱2的内腔底部和喷淋箱1的内腔,所述热交换箱2内设有热交换管6,所述热交换管6的外壁上安装有若干热交换板7,所述热交换管6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有冷却液输入管8和冷却液输出管9,所述冷却液输入管8远离热交换管6的一端穿过热交换箱2的顶部后与冷却塔3内腔底部连通,所述冷却液输出管9上安装有循环泵10且冷却液输出管9远离热交换管6的一端穿过热交换箱2的侧壁后与冷却塔3内腔顶部连通,所述冷却塔3中设有冷却液和用于对冷却液进行降温的降温组件,所述喷淋箱1的顶部安装有溶液箱11,所述喷淋箱1的内腔顶部设有喷淋管12,所述喷淋管12的底部安装有若干喷淋头13,顶部通过连接管32穿过喷淋箱1顶部后与溶液箱11内腔连通,所述溶液箱11内设有反应溶液,顶部安装有与溶液箱11内腔连通的加液管14,所述喷淋箱1内腔中部安装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中心镶嵌安装有陶瓷过滤片16,所述喷淋箱1远离进气管5的侧壁顶部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气管17,所述出气管17远离喷淋箱1的一端连通有用于对从喷淋箱1中排出的气体进行再次过滤的废气过滤组件。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废气通过废气输入管4进入热交换箱2的内腔中,与热交换管6外壁和设置在热交换管6外壁上的热交换板7接触,废气中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管6和热交换板7中,由于废气的温度降低,废气中裹挟dmf的湿气在热交换管6外壁和热交换板7上凝结,并且最终滴落到热交换箱2的内腔中,在循环泵10的作用下,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输入管8进入热交换管6中,对废气进行降温后,通过冷却液输出管9返回到冷却塔3中,通过降温组件对冷却塔3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热交换箱2内的废气经过降温和冷凝后,通过进气管5进入喷淋箱1的内腔底部中,经过陶瓷过滤片16的过滤后进入喷淋箱1的内腔顶部,工作人员提前通过加液管14向溶液箱11内注入反应溶液,溶液箱11内腔中的反应溶液依次通过连接管32和喷淋管12后,通过喷淋头13喷射到喷淋箱1的内腔中,使反应溶液
对废气中剩余的dmf和其他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后,经过陶瓷过滤片16到喷淋箱1内腔底部,经过反应溶液喷淋过滤后的废气通过出气管17进入到废气过滤组件内进行最终的过滤,最终,无害的废气从废气过滤组件内排出,工作人员便可以将汇集在喷淋箱1内腔底部和热交换箱2内腔中裹挟有dmf的废水排出,对裹挟dmf的废水进行蒸馏提纯,将dmf提取出来进行重复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设备对废气中dmf的回收效果和对废气的过滤效果。
[0021]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废气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18、竖直设置在过滤箱18内腔中部的活性炭过滤板19、相对在过滤箱18内腔左右两侧且彼此交错设置的若干挡板20,各挡板20固定在过滤箱18内腔侧壁上的一端的高度均低于另一端的高度并且穿过活性炭过滤板19后延伸至位于活性炭过滤板19另一侧的过滤箱18内腔中,所述出气管17上安装有鼓风机22且出气管17远离喷淋箱1的一端与过滤箱18内腔底部右侧连通,所述过滤箱18顶部左侧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气体排出管21。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经过反应溶液进行喷淋过滤后的废气在鼓风机22的作用下进入过滤箱18的内腔底部,经过活性炭过滤板19的过滤后,通过气体排出管21从过滤箱18的内腔中排出,通过相对并且交错设置在过滤箱18内腔中的若干挡板20,可以提高废气经过活性炭过滤板19的次数,提高活性炭过滤板19对废气中有害物质的过滤效果。
[0023]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喷淋箱1下方设有中转存储箱23,所述喷淋箱1底部安装有第一排液管24用于连通喷淋箱1的内腔和中转存储箱23的内腔,所述热交换箱2底部安装有第二排液管25用于连通热交换箱2的内腔和中转存储箱23的内腔,所述中转存储箱23的一侧底部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三排液管26,所述第三排液管26上安装有手动开关阀27。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汇集在喷淋箱1内腔底部和热交换箱2内腔底部的裹挟有dmf的废液分别通过第一排液管24和第二排液管25进入中转存储箱23的内腔中,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裹挟有dmf的废液进行收集时,打开手动开关阀27,中转存储箱23内裹挟dmf的废液便可以通过第三排液管26从中转存储箱23的内腔中排出。
[0025]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降温组件包括设置在冷却塔3内腔中的安装杆28、从上到下间隔安装在安装杆28上且位于冷却液输出管9下方的溢流盘29,各溢流盘29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经过热交换管6对废气进行降温后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输出管9进入冷却塔3内腔顶部并且流到最上方的溢流盘29上,从多个溢流盘29上从上到下逐级流下,使冷却液与冷却塔3内腔中的空气充分接触,使冷却液内的热量散发到冷却塔3内腔的空气中,完成对冷却液的降温。
[0027]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塔3的侧壁顶部镶嵌安装有风机30,顶部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风管31。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风机30可以将外部的空气输入到冷却塔3的内腔中,使冷却塔3内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通过出风管31从冷却塔3的内腔中排出,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冷却塔3内腔中空气对从各级溢流盘29上流下的冷却液的降温效果。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