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应釜和缓冲釜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2139发布日期:2021-09-18 01:5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反应釜和缓冲釜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釜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反应釜和缓冲釜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聚合釜主要为互相连接的反应釜和缓冲釜,聚合釜为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设备。一般是立式圆柱形高压釜,带有夹套,以便通入蒸汽或冷水来加热或冷却。用于乳液聚合的,内有不锈钢的水平桨式搅拌器,由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和减速器传动。聚合时可以单釜间歇生产,也可以是多釜串联连续生产。聚合反应物由一个釜的下部进入下一釜的上部。釜上装有温度、压力等仪表,以及进出料口等。用于本体聚合的,则釜内不装搅拌器,且不串联。此外,还有在长方形金属箱的浅盘中,以一定的速度流入而进行聚合的。
3.它一般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搅拌形式一般有锚式、桨式、涡轮式、推进式或框式等,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并在釜壁外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加热方式有电加热、热水加热、导热油循环加热、远红外加热、外(内)盘管加热等,冷却方式为夹套冷却和釜内盘管冷却,搅拌桨叶的形式等。
4.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生产人员无法同时对反应釜和缓冲釜进行温度、压力、液位等控制,并且需要生产人员进行人工来采集和记录聚合釜内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反应釜和缓冲釜的控制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用于反应釜和缓冲釜的控制系统,包括反应釜、缓冲釜和连接反应釜、缓冲釜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8.控制器,用于接收采集模块发送的温度、压力、液位信息,将信息发送至报告生成模块,并发送控制指令至控制模块;
9.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反应釜和缓冲釜内的温度、压力、液位信息;
10.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对反应釜和缓冲釜内的温度、压力、液位进行控制;
11.报告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温度、压力、液位信息,进行报告生成;
12.其中,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温度采集设备、压力采集设备和液位采集设备;
13.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温度控制设备、压力控制设备和液位控制设备。
14.进一步的,所述温度采集设备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采集反应釜内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采集缓冲釜内的温度信息。
15.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采集设备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采集反应釜内的压力信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采集缓冲釜内的压力信息。
16.进一步的,所述液位采集设备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采集反应釜内的液位信息;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采集缓冲釜内的液位信息。
17.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温控装置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控制反应釜内的液位信息;所述第二温控装置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控制缓冲釜内的液位。
18.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温控装置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控制反应釜内的液位信息;所述第二温控装置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控制缓冲釜内的液位。
19.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温控装置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控制反应釜内的液位信息;所述第二温控装置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控制缓冲釜内的液位。
20.进一步的,所述报告生成模块包括第一报告生成设备和第二报告生成设备,所述第一报告生成设备用于通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反应釜内的温度信息、压力信息和液位信息,生成反应釜报告;所述第二报告生成设备用于通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缓冲釜内的温度信息、压力信息和液位信息,生成缓冲釜报告。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反应釜和缓冲釜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对釜内的运行参数(如:温度曲线、压力、液位等)进行调整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实施例1
26.如图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反应釜和缓冲釜的控制系统,包括反应釜、缓冲釜和连接反应釜、缓冲釜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27.控制器,用于接收采集模块发送的温度、压力、液位信息,将信息发送至报告生成模块,并发送控制指令至控制模块;
28.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反应釜和缓冲釜内的温度、压力、液位信息;
29.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对反应釜和缓冲釜内的温度、压力、液位进行控制;
30.报告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温度、压力、液位信息,进行报告生成;
31.其中,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温度采集设备、压力采集设备和液位采集设备;
32.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温度控制设备、压力控制设备和液位控制设备。
33.进一步的,所述温度采集设备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采集反应釜内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采集缓冲釜内的温度信息。
34.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采集设备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采集反应釜内的压力信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采集缓冲釜内的压力信息。
35.进一步的,所述液位采集设备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采集反应釜内的液位信息;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采集缓冲釜内的液位信息。
36.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温控装置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控制反应釜内的液位信息;所述第二温控装置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控制缓冲釜内的液位。
37.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温控装置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控制反应釜内的液位信息;所述第二温控装置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控制缓冲釜内的液位。
38.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温控装置和第二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温控装置设置于反应釜内,用于控制反应釜内的液位信息;所述第二温控装置设置于缓冲釜内,用于控制缓冲釜内的液位。
39.进一步的,所述报告生成模块包括第一报告生成设备和第二报告生成设备,所述第一报告生成设备用于通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反应釜内的温度信息、压力信息和液位信息,生成反应釜报告;所述第二报告生成设备用于通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缓冲釜内的温度信息、压力信息和液位信息,生成缓冲釜报告。
40.实施例2
4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提出种用于反应釜和缓冲釜的控制系统的通讯设备,所述设备连接终端设备,可通过终端设备查看采集信息、发送控制指令和接收报告。
42.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至少包括wifi、蓝牙、zibgee、usb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43.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至少包括手机、平板、电脑、遥控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4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