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出水面板的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9519发布日期:2021-04-06 12:0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出水面板的花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花洒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双出水面板的花洒。



背景技术:

传统的花洒只能通过单一的出水面板进行出水,仅能提供单人进行淋浴,单个花洒只能通过调整花洒的朝向来改变淋浴方向,从而实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淋浴,但是无法调整花洒的出水范围。

同时,普通的卫浴设施的出水控制或切换都是通过旋钮、按键之类的结构来实现的,操作起来相对麻烦,其内部结构也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出水面板的花洒,通过内外花洒的相对转动,在调整出水角度的同时实现内部水路的切换,达到不同的功能切换。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双出水面板的花洒,包括内花洒、外花洒和切换阀芯;所述切换阀芯设置在所述内花洒与所述外花洒之间实现两者的转动配合,闭合状态时所述内花洒与所述外花洒处于同一平面,打开状态时所述内花洒与所述外花洒形成不同角度的夹角,并对应实现不同形式的出水方式;所述内花洒设置有进水孔、若干第一出水孔;所述外花洒设置有若干第二出水孔和第三出水孔;所述切换阀芯设置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孔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孔与所述第三出水孔连通,所述切换阀芯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花洒同轴连接的分水组件,所述分水组件随着所述外花洒相对所述内花洒的转动导通或阻断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之间的水路。

所述第一出水孔、进水孔分别位于所述内花洒的正面、背面;所述第二出水孔、第三出水孔分别位于所述外花洒的正面、背面。

所述外花洒设置为具有一缺口的环状,其内环与所述内花洒的周缘相匹配,使得所述外花洒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内花洒配合在所述外花洒中,两者形成共面;所述切换阀芯安装在所述内花洒的背面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外花洒的两端枢接配合。

所述切换阀芯还包括进水座、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和中心栓;

所述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进水座上,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接头上,所述第三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接头上;所述进水座还设置有过水腔,所述过水腔分别与所述进水口、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过水腔的轴向两端,且所述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均与所述外花洒连接;所述分水组件活动配合在所述过水腔内;所述中心栓与所述分水组件同轴转动,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键连接。

所述分水组件包括键连接在所述中心栓上的第一分水片和第二分水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水片与所述第二分水片之间的弹簧,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水片与所述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二分水片与所述第二转接头之间的两个异型密封件;所述第一分水片设置有第一过水孔,用于连通所述过水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分水片设置有第二过水孔,用于连通所述过水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三出水口;所述弹簧向自身两端挤压所述第一分水片、第二分水片,使所述第一分水片紧配合在所述第一转接头上、所述第二分水片紧配合在所述第二转接头上,由所述异型密封件进行封水。

所述第二过水孔设置有两个,以实现所述过水腔同时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三出水口导通。

所述异型密封件的外缘为圆环,所述圆环内设置有供所述中心栓穿设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外缘之间连接有挡墙将所述圆环分割成两部分,其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相对。

所述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均是通过固定盖限位配合在所述过水腔的轴向端部,所述固定盖分别与所述进水座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均可在所述固定盖内转动。

所述切换阀芯还包括定位珠组,所述定位珠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接头或所述第二转接头与所述过水腔之间,用于实现所述内花洒与所述外花洒的转动定位。

所述切换阀芯通过自攻螺钉分别与所述内花洒、外花洒实现锁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通过设置枢接配合的内花洒与外花洒,外花洒相对内花洒的转动带动切换阀芯内的分水组件转动,从而导通不同的水路,实现不同的出水功能之间的切换,功能切换在翻转外花洒时即可实现,使得外花洒的角度调整与出水功能转换一次性操作到位,无需额外的控制结构,功能新颖,用户在淋浴过程中操作更加方便、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出水结构的背面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出水结构的正面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出水结构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切换阀芯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切换阀芯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切换阀芯的侧视图;

图9为图7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闭合状态);

图12为图7中b-b方向的剖视图(闭合状态);

图13为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打开135°状态);

图14为图7中b-b方向的剖视图(打开135°状态);

图15为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打开165°状态);

图16为图7中b-b方向的剖视图(打开165°状态);

图17为图7中a-a方向的剖视图(打开180°状态);

图18为图7中b-b方向的剖视图(打开180°状态);

附图标号说明:

内花洒1;内面板11;进水孔111;第一出水孔112;内上壳12;内下壳13;外花洒2;外面板21;第二出水孔211;第三出水孔212;外上壳22;外下壳23;切换阀芯3;分水组件31;第一分水片311;第一过水孔3111;第二分水片312;第二过水孔3121;弹簧313;异型密封件314;圆环3141;通孔3142;挡墙3143;进水座32;进水口321;第一出水口322;过水腔323;第一转接头33;第二出水口331;第二转接头34;第三出水口341;中心栓35;封盖36;固定盖37;定位珠组38;密封圈39;自攻螺钉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双出水面板的花洒,包括内花洒1、外花洒2和切换阀芯3。

切换阀芯3设置在内花洒1与外花洒2之间实现两者的转动配合,闭合状态时内花洒1与外花洒2处于同一平面,打开状态时内花洒1与外花洒2形成不同角度的夹角,并对应实现不同形式的出水方式;

内花洒1设置有进水孔111、若干第一出水孔112;

外花洒2设置有若干第二出水孔211和第三出水孔212;

切换阀芯3设置有进水口321、第一出水口322、第二出水口331和第三出水口341,进水口321与进水孔111连通,第一出水口322与第一出水孔112连通,第二出水口331与第二出水孔211连通,第三出水孔212与第三出水孔212连通,切换阀芯3内设置有与外花洒2同轴连接的分水组件31,分水组件31随着外花洒2相对内花洒1的转动导通或阻断进水口321与第一出水口322、第二出水口331、第三出水口341之间的水路。

参考图1至图10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上述第一出水孔112、进水孔111分别位于内花洒1的正面、背面,第二出水孔211、第三出水孔212分别位于外花洒2的正面、背面。

上述外花洒2设置为具有一缺口的环状,其内环与内花洒1的周缘相匹配,使得外花洒2处于闭合状态时,内花洒1刚好配合在外花洒2中,两者形成共面。切换阀芯3安装在内花洒1的背面上,其两端分别与外花洒2的两端枢接配合。本实施例中,外花洒2包括外面板21、外上壳22和外下壳23,外上壳22、外下壳23分别包覆在外面板21的上下面并连接,第二出水孔211、第三出水孔212分别设置在外面板21的正面、背面;同样,内花洒1包括内面板11、内上壳12和内下壳13,内上壳12、内下壳13分别包覆在内面板11的上下面并连接,进水孔111、第一出水孔112均设置在内面板11上,且两者相对独立不连通。

上述切换阀芯3除了上述的分水组件31外,其具体结构还包括进水座32、第一转接头33、第二转接头34和中心栓35。进水口321、第一出水口322均设置在进水座32上,第二出水口331设置在第一转接头33上,第三出水口341设置在第二转接头34上;进水座32还设置有过水腔323,过水腔323分别与进水口321、第一出水口322连通;第一转接头33、第二转接头34分别转动连接在过水腔323的轴向两端,且第一转接头33、第二转接头34均与外花洒2连接;分水组件31活动配合在过水腔323内;中心栓35与分水组件31同轴转动,其两端分别与第一转接头33、第二转接头34键连接。则外花洒2相对于内花洒1转动时,通过第一转接头33、第二转接头34带动中心栓35转动,而中心栓35带动分水组件31转动,从而实现水路切换。

在实际生产中,出于方便脱模的考虑,过水腔323实际上设计成具有开口的过水槽,并通过一封盖36形成半封闭的腔室。

上述分水组件31包括键连接在中心栓35上的第一分水片311和第二分水片312,设置在第一分水片311与第二分水片312之间的弹簧313,以及设置在第一分水片311与第一转接头33、第二分水片312与第二转接头34之间的两个异型密封件314;第一分水片311设置有第一过水孔3111,用于连通过水腔323与第二出水口331;第二分水片312设置有第二过水孔3121,用于连通过水腔323与第一出水口322、第三出水口341;弹簧313向自身两端挤压第一分水片311、第二分水片312,使第一分水片311紧配合在第一转接头33上、第二分水片312紧配合在第二转接头34上,由异型密封件314进行封水。

上述第二过水孔3121设置有两个,由于第二过水孔3121用于连通过水腔323与第一出水口322、第三出水口341,设置两个第二过水孔3121后,当第二分水片312(即分水组件31)转动至某一设定角度后,可以实现过水腔323同时与第一出水口322、第三出水口341导通,即第一出水孔112、第三出水孔212实现出水,也就是内花洒1与外花洒2的背面同时出水。

上述异型密封件314的外缘为圆环3141,圆环3141内设置有供中心栓35穿设的通孔3142,通孔3142与外缘之间连接有挡墙3143将圆环3141分割成两部分,其一部分与第一出水口322/第二出水口331/第三出水口341相对,则第一过水孔3111/第二过水孔3121只有转动至与第一出水口322/第二出水口331/第三出水口341相对的那一半时,才能导通对应的水路。

上述第一转接头33、第二转接头34均是通过固定盖37限位配合在过水腔323的轴向端部,固定盖37分别与进水座32的两端连接,第一转接头33、第二转接头34均可在固定盖37内转动,从而带动中心栓35转动。

上述切换阀芯3还包括定位珠组38,定位珠组38设置在第一转接头33或第二转接头34与过水腔323之间,用于实现内花洒1与外花洒2的转动定位,并可以提升用户打开外花洒2时的操作手感,通过挡位感提醒用户是否转动到特定的功能角度。本实施例中,内花洒1与外花洒2的相对角度设置为:0°为闭合状态,内花洒1与外花洒2的正面同时出水;打开状态下,135°时内花洒1与外花洒2的背面同时出水,165-180°时,仅外花洒2的背面出水。

上述切换阀芯3还包括若干形状不一的密封圈39,设置在整体结构中需要密封、防水的位置。

上述切换阀芯3通过自攻螺钉4分别与内花洒1、外花洒2实现锁固,保证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上述内花洒1为莲蓬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参考图11和图12所示,外花洒2与内花洒1处于闭合状态时,中心栓35处于装配时的原始位置,此时第一分水片311的第一过水孔3111连通进水口321与第二出水口331、第二分水片312的第二过水孔3121连通进水口321与第一出水口322,从而导通进水孔111与第一出水孔112、第二出水孔211,实现内花洒1与外花洒2的正面同时出水。

参考图13和图14所示,外花洒2相对于内花洒1打开至135°状态时,外花洒2的转动带动中心栓3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分水片311、第二分水片312同时转动,此时第一分水片311阻断进水口321与第二出水口331,而第二分水片312的两个第二过水孔3121使得进水口321与第一出水口322、第三出水口341同时连通,从而导通进水孔111与第一出水孔112、第三出水孔212,实现内花洒1与外花洒2的背面同时出水。

参考图15至图18所示,外花洒2相对于内花洒1打开至165-180°状态时,此时第一分水片311仍阻断进水口321与第二出水口331,而第二分水片312的第二过水孔3121连通进水口321与第三出水口341,从而导通进水孔111与第三出水孔212,实现外花洒2相对内花洒1转动至165-180°区间都是仅外花洒2的背面出水。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设置枢接配合的内花洒1与外花洒2,外花洒2相对内花洒1的转动带动切换阀芯3内的分水组件31转动,从而导通不同的水路,实现不同的出水功能之间的切换,功能切换在翻转外花洒2时即可实现,使得外花洒2的角度调整与出水功能转换一次性操作到位,无需额外的控制结构,功能新颖,用户在淋浴过程中操作更加方便、体验更好。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