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8953发布日期:2021-06-18 20: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成:

a1:将金属型材浸于前处理液中,浸渍1-5min,得到前处理后的金属型材;

a2:将前处理后的金属型材进行水洗后,浸渍于铬酸盐溶液中,后进行水洗、烘干、抛光后,得到抛光后的金属型材;

a3:将抛光后的金属型材进行喷漆、干燥后,进行丝网印制、干燥后得到印刷后的金属型材;

a4:将印刷后的金属型材经过冲裁成型、检验后得到标识牌;

所述前处理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硫酸3-5份;

柠檬酸0.2-0.4份;

海泡石0.02-0.04份;

玉米秸秆粉0.05-0.2份;

硝酸钠0.1-0.3份;

硫酸铁0.05-0.15份;

二丙二醇0.1-0.2份;

脱脂剂0.01-0.05份;

去离子水85-9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液的原料中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01-0.04份的烷基葡萄糖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液的原料中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4-0.9份的助剂,所述助剂由异辛醇磷酸酯和氟化氢铵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异辛醇磷酸酯和氟化氢铵的重量份比为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控制温度为10-40℃。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中喷漆的具体步骤为:

s1:对抛光后的金属型材喷涂底漆,后在55-65℃烘干1-2h,并在25±2℃下干燥2-3h,得到喷底漆后的金属型材;

s2:在喷底漆后的金属型材表面喷涂面漆,喷涂2-3层,得到喷底漆后的金属型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为环氧锌黄底漆,所述面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丙烯酸树脂50-65份;

颜料10-20份;

木薯淀粉1-2份;

硅酸乙酯0.1-0.3份;

膨润土0.2-0.3份;

羟甲基纤维素0.2-0.3份;

去离子水10-2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液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b1:在65-7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硫酸,并冷却至35-45℃得到第一混合物;

b2: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柠檬酸、海泡石、玉米秸秆粉、硝酸钠、硫酸铁、脱脂剂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b3:在第二混合物中加入剩余的去离子水,并混合均匀得到前处理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中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烷基葡萄糖酰胺、助剂,并和硫酸、柠檬酸、膨润土、硝酸钠、硫酸铁、脱脂剂一同混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标识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标识牌的制备工艺,该标识牌由以下步骤制得:将金属型材浸于前处理液中,浸渍1‑5min,后将金属型材进行水洗,并浸渍于铬酸盐溶液中,后进行水洗、烘干、抛光后,得到抛光后的金属型材;将抛光后的金属型材进行喷漆、干燥后,进行丝网印制、干燥后得到印刷后的金属型材;将印刷后的金属型材经过冲裁成型、检验后得到标识牌;前处理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硫酸3‑5份、柠檬酸0.2‑0.4份、海泡石0.02‑0.04份、玉米秸秆粉0.05‑0.2份、硝酸钠0.1‑0.3份、硫酸铁0.05‑0.15份、二丙二醇0.1‑0.2份、脱脂剂0.01‑0.05份、去离子水85‑95份;由本申请的工艺制备的标识牌具有耐磨性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颖曦;叶际满;吴晓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罗维标识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4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