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49687发布日期:2021-06-08 13:0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到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2.气液分离器可安装在气体压缩机的出入口用于气液分离。可用于各种气体水洗塔、吸收塔及解析塔的气相除雾。气液分离器也可应用于气体除尘,油水分离及液体脱除杂质的多种工业及民用场合。
3.气液分离器常用的分离方法为重力沉降法。由于气体与液体的比重不同,液体在与气体一起流动时,液体会受到重力作用较大,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而气体仍然朝着原来的方向流动,即液体与气体在重力场中有分离的倾向,向下的液体附着在壁面上,汇聚在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4.现有的气液分离过程的液面控制技术,主要采用浮球联动或振荡阻尼技术检测液面。采用浮球联动技术检测液面,通常将液面上密闭浮球的垂直位移转换为电子信号输出,控制执行机构根据这种信号输出对进料或出料流量进行调整,实现液面控制。也有直接利用浮球浮力与重力平衡原理,通过机械联动方式调整进料阀或出料阀开度,实现液面控制的。
5.公开号为cn 1457915,公开日为2003年11月26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液面自控一体化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由调节手轮、密封螺 帽、密封环、调节螺纹套、调节螺纹滑杆、调节滑套、分离器下筒体、浮筒、进料管、排液阀体、排液阀针杆和排气管构成,其特征是:所述构件进行气液分离和液面控制的一体化设计,分别组成手动调节机构和液面控制机构,所述手动调节机构和液面控制机构进行竖直同轴装配,在分离器下筒体内部设置一个非密闭浮筒,气液两相流体在浮筒内部或外部分离,浮筒底部开孔和靠底部的侧面开孔,排液阀体与分离器下筒体的底部装配为一体,排液阀针杆与浮筒底部装配为一体,调节滑套与浮筒顶部装配为一体,调节手轮、密封螺帽、密封环、调节螺纹套、调节螺纹滑竿和分离器下筒体顶部装配为一体,调节螺纹滑竿下端与调节滑套滑动联接。
6.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液面自控一体化气液分离器,通过旋动手轮使调节滑套中的调节螺纹滑竿卡头接触调节滑套上端的缩口,联动浮筒、排液阀针杆上移,使排液阀针杆离开排液阀出口,排液阀处于强制开启状态,分离器中的物料从排液阀出口排出,通过手动调节调节机构来调节设定排液阀的最大开度,将排液阀强制关闭或强制开启。由于是通过手动调节,因而不能实现无外力、无杠杆的气液自动分离,分离效率差,不适宜防爆和有毒有害生产现场使用,适用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本发明的分离方法在液相尚未完全排放出时不锈钢浮筒能够恢复线性密封,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液相存在,从而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保障分离效果,提高分离效率,适用于防爆和有毒有害生产
现场使用,增强适用性。
8.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带压含液样气经上定位针支架通入外筒和不锈钢浮筒之间的夹层中,在重力作用下液相往下流,气相回升经上定位针支架排出;s2、当液相流入外筒底部与不锈钢浮筒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及下定位针上的球形堵头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从外筒底部的排液口排出;s3、液相在从排液口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的下定位针上的球形堵头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上,球形堵头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上的圆形通孔,恢复线性密封;s4、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排出,使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流出,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
9.所述步骤s1中,自动排液阀包括外筒,外筒内设置有不锈钢浮筒,外筒与不锈钢浮筒之间设置有夹层,外筒的顶部嵌有上定位针支架,上定位针支架上开有上定位凹槽,上定位凹槽贯通上定位针支架,外筒的底部嵌有有机硅胶密封头,有机硅胶密封头上开有下定位凹槽,有机硅胶密封头的中心开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与下定位凹槽连通,不锈钢浮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定位凹槽相适配的上定位针,不锈钢浮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下定位凹槽相适配的下定位针,下定位针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圆形通孔的球形堵头,外筒的底部开有排液口,排液口与圆形通孔连通。
10.所述有机硅胶密封头包括圆柱段和弧面段,圆柱段和弧面段为一体成型而成,圆形通孔位于圆柱段上。
11.所述上定位针的长度与上定位针支架的长度相同,下定位针的长度与下定位针支架的长度相同。
12.所述不锈钢浮筒的上端呈圆弧状。
13.所述上定位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状,下定位凹槽的横截面呈矩形状。
14.所述外筒为不锈钢外筒。
15.所述不锈钢浮筒的下端呈圆弧状,不锈钢浮筒下端的弧度大小与有机硅胶密封头的弧面段弧度大小相同。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本发明,“s1、将带压含液样气经上定位针支架通入外筒和不锈钢浮筒之间的夹层中,在重力作用下液相往下流,气相回升经上定位针支架排出;s2、当液相流入外筒底部与不锈钢浮筒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及下定位针上的球形堵头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从外筒底部的排液口排出;s3、液相在从排液口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的下定位针上的球形堵头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上,球形堵头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上的圆形通孔,恢复线性密封;s4、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排出,使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流出,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分离方法在液相尚未完全排放出时不锈钢浮筒能够恢复线
性密封,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液相存在,从而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保障分离效果,提高分离效率,适用于防爆和有毒有害生产现场使用,增强适用性。
17.2、本发明,步骤s1中,自动排液阀包括外筒,外筒内设置有不锈钢浮筒,外筒与不锈钢浮筒之间设置有夹层,外筒的顶部嵌有上定位针支架,上定位针支架上开有上定位凹槽,上定位凹槽贯通上定位针支架,外筒的底部嵌有有机硅胶密封头,有机硅胶密封头上开有下定位凹槽,有机硅胶密封头的中心开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与下定位凹槽连通,不锈钢浮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定位凹槽相适配的上定位针,不锈钢浮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下定位凹槽相适配的下定位针,下定位针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圆形通孔的球形堵头,外筒的底部开有排液口,排液口与圆形通孔连通,使用时,当液相流入外筒底部与不锈钢浮筒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及下定位针上的球形堵头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从外筒底部的排液口排出,液相在从排液口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的下定位针上的球形堵头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上,球形堵头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上的圆形通孔,恢复线性密封,此时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排出,使得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流出,有机硅胶密封头具有微弹性且抗氧化、抗腐蚀,能够确保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线性密封可靠性。
18.3、本发明,有机硅胶密封头包括圆柱段和弧面段,圆柱段和弧面段为一体成型而成,圆形通孔位于圆柱段上,能够使整个有机硅胶密封头紧贴外筒的内壁,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19.4、本发明,上定位针的长度与上定位针支架的长度相同,下定位针的长度与下定位针支架的长度相同,能够使不锈钢浮筒的上定位针及下定位针分别对应限位坐落在上定位凹槽和下定位凹槽内,上定位凹槽上的移动空间限制不锈钢浮筒上升至最高位置,即不锈钢浮筒允许的最高位置,此位置限制下定位针的球形堵头,使其不能离开下定位凹槽;反之,下定位针的球形堵头坐落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的圆形通孔实现线性密封时,上定位针也不能离开上定位凹槽,使得不锈钢浮筒在上下浮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状态,利于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20.5、本发明,不锈钢浮筒的上端呈圆弧状,采用这种直通式结构,当带压含液样气夹带微粒杂质时,杂质微粒不易停留和累积,无外力、无杠杆的直通式结构能使杂质微粒随液相从排液口排出,保持长期使用畅通,不堵塞。
21.6、本发明,上定位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状,下定位凹槽的横截面呈矩形状,能够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保障不锈钢浮筒在上下浮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状态。
22.7、本发明,外筒为不锈钢外筒,采用不锈钢外筒,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能承受较高压力和温度的气液分离,从而能够保障排液阀长期使用稳定性。
23.8、本发明,不锈钢浮筒的下端呈圆弧状,不锈钢浮筒下端的弧度大小与有机硅胶密封头的弧面段弧度大小相同,当下定位针上的球形堵头封堵有机硅胶密封头的圆形通孔,形成线性密封过程中,能够减小不锈钢浮筒下降所造成的冲击,利于保障整个排液阀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4.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图1为本发明自动排液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外筒,2、不锈钢浮筒,3、夹层,4、上定位针支架,5、上定位凹槽,6、有机硅胶密封头,7、下定位凹槽,8、圆形通孔,9、上定位针,10、下定位针,11、球形堵头,12、排液口,13、圆柱段,14、弧面段。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带压含液样气经上定位针支架4通入外筒1和不锈钢浮筒2之间的夹层3中,在重力作用下液相往下流,气相回升经上定位针支架4排出;s2、当液相流入外筒1底部与不锈钢浮筒2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2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2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2及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8从外筒1底部的排液口12排出;s3、液相在从排液口12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2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2的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球形堵头11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的圆形通孔8,恢复线性密封;s4、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12排出,使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12流出,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
26.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s1、将带压含液样气经上定位针支架通入外筒和不锈钢浮筒之间的夹层中,在重力作用下液相往下流,气相回升经上定位针支架排出;s2、当液相流入外筒底部与不锈钢浮筒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及下定位针上的球形堵头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从外筒底部的排液口排出;s3、液相在从排液口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的下定位针上的球形堵头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上,球形堵头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上的圆形通孔,恢复线性密封;s4、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排出,使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流出,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分离方法在液相尚未完全排放出时不锈钢浮筒能够恢复线性密封,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液相存在,从而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保障分离效果,提高分离效率,适用于防爆和有毒有害生产现场使用,增强适用性。
27.实施例2参见图1,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带压含液样气经上定位针支架4通入外筒1和不锈钢浮筒2之间的夹层3中,在重力作用下液相往下流,气相回升经上定位针支架4排出;s2、当液相流入外筒1底部与不锈钢浮筒2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2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2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2及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8从外筒1底部的排液口12排出;s3、液相在从排液口12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2的浮力下降,直
至不锈钢浮筒2的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球形堵头11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的圆形通孔8,恢复线性密封;s4、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12排出,使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12流出,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
28.所述步骤s1中,自动排液阀包括外筒1,外筒1内设置有不锈钢浮筒2,外筒1与不锈钢浮筒2之间设置有夹层3,外筒1的顶部嵌有上定位针支架4,上定位针支架4上开有上定位凹槽5,上定位凹槽5贯通上定位针支架4,外筒1的底部嵌有有机硅胶密封头6,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开有下定位凹槽7,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中心开有圆形通孔8,圆形通孔8与下定位凹槽7连通,不锈钢浮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定位凹槽5相适配的上定位针9,不锈钢浮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下定位凹槽7相适配的下定位针10,下定位针1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圆形通孔8的球形堵头11,外筒1的底部开有排液口12,排液口12与圆形通孔8连通。
29.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步骤s1中,自动排液阀包括外筒1,外筒1内设置有不锈钢浮筒2,外筒1与不锈钢浮筒2之间设置有夹层3,外筒1的顶部嵌有上定位针支架4,上定位针支架4上开有上定位凹槽5,上定位凹槽5贯通上定位针支架4,外筒1的底部嵌有有机硅胶密封头6,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开有下定位凹槽7,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中心开有圆形通孔8,圆形通孔8与下定位凹槽7连通,不锈钢浮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定位凹槽5相适配的上定位针9,不锈钢浮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下定位凹槽7相适配的下定位针10,下定位针1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圆形通孔8的球形堵头11,外筒1的底部开有排液口12,排液口12与圆形通孔8连通,使用时,当液相流入外筒1底部与不锈钢浮筒2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2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2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2及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8从外筒1底部的排液口12排出,液相在从排液口12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2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2的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球形堵头11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的圆形通孔8,恢复线性密封,此时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12排出,使得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12流出,有机硅胶密封头6具有微弹性且抗氧化、抗腐蚀,能够确保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线性密封可靠性。
30.实施例3参见图1,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带压含液样气经上定位针支架4通入外筒1和不锈钢浮筒2之间的夹层3中,在重力作用下液相往下流,气相回升经上定位针支架4排出;s2、当液相流入外筒1底部与不锈钢浮筒2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2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2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2及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8从外筒1底部的排液口12排出;s3、液相在从排液口12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2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2的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球形堵头11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的圆形通孔8,恢复线性密封;s4、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12排出,使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12流出,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
31.所述步骤s1中,自动排液阀包括外筒1,外筒1内设置有不锈钢浮筒2,外筒1与不锈
钢浮筒2之间设置有夹层3,外筒1的顶部嵌有上定位针支架4,上定位针支架4上开有上定位凹槽5,上定位凹槽5贯通上定位针支架4,外筒1的底部嵌有有机硅胶密封头6,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开有下定位凹槽7,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中心开有圆形通孔8,圆形通孔8与下定位凹槽7连通,不锈钢浮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定位凹槽5相适配的上定位针9,不锈钢浮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下定位凹槽7相适配的下定位针10,下定位针1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圆形通孔8的球形堵头11,外筒1的底部开有排液口12,排液口12与圆形通孔8连通。
32.所述有机硅胶密封头6包括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为一体成型而成,圆形通孔8位于圆柱段13上。
33.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有机硅胶密封头6包括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为一体成型而成,圆形通孔8位于圆柱段13上,能够使整个有机硅胶密封头6紧贴外筒1的内壁,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34.实施例4参见图1,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带压含液样气经上定位针支架4通入外筒1和不锈钢浮筒2之间的夹层3中,在重力作用下液相往下流,气相回升经上定位针支架4排出;s2、当液相流入外筒1底部与不锈钢浮筒2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2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2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2及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8从外筒1底部的排液口12排出;s3、液相在从排液口12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2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2的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球形堵头11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的圆形通孔8,恢复线性密封;s4、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12排出,使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12流出,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
35.所述步骤s1中,自动排液阀包括外筒1,外筒1内设置有不锈钢浮筒2,外筒1与不锈钢浮筒2之间设置有夹层3,外筒1的顶部嵌有上定位针支架4,上定位针支架4上开有上定位凹槽5,上定位凹槽5贯通上定位针支架4,外筒1的底部嵌有有机硅胶密封头6,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开有下定位凹槽7,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中心开有圆形通孔8,圆形通孔8与下定位凹槽7连通,不锈钢浮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定位凹槽5相适配的上定位针9,不锈钢浮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下定位凹槽7相适配的下定位针10,下定位针1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圆形通孔8的球形堵头11,外筒1的底部开有排液口12,排液口12与圆形通孔8连通。
36.所述有机硅胶密封头6包括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为一体成型而成,圆形通孔8位于圆柱段13上。
37.所述上定位针9的长度与上定位针支架4的长度相同,下定位针10的长度与下定位针10支架的长度相同。
38.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上定位针9的长度与上定位针支架4的长度相同,下定位针10的长度与下定位针10支架的长度相同,能够使不锈钢浮筒2的上定位针9及下定位针10分别对应限位坐落在上定位凹槽5和下定位凹槽7内,上定位凹槽5上的移动空间限制不锈钢浮筒2上升至最高位置,即不锈钢浮筒2允许的最高位置,此位置限制下定位针10的球形堵头11,使其不能离开下定位凹槽7;反之,下定位针10的球形堵头11坐落堵住有机
硅胶密封头6的圆形通孔8实现线性密封时,上定位针9也不能离开上定位凹槽5,使得不锈钢浮筒2在上下浮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状态,利于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39.实施例5参见图1,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带压含液样气经上定位针支架4通入外筒1和不锈钢浮筒2之间的夹层3中,在重力作用下液相往下流,气相回升经上定位针支架4排出;s2、当液相流入外筒1底部与不锈钢浮筒2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2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2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2及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8从外筒1底部的排液口12排出;s3、液相在从排液口12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2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2的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球形堵头11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的圆形通孔8,恢复线性密封;s4、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12排出,使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12流出,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
40.所述步骤s1中,自动排液阀包括外筒1,外筒1内设置有不锈钢浮筒2,外筒1与不锈钢浮筒2之间设置有夹层3,外筒1的顶部嵌有上定位针支架4,上定位针支架4上开有上定位凹槽5,上定位凹槽5贯通上定位针支架4,外筒1的底部嵌有有机硅胶密封头6,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开有下定位凹槽7,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中心开有圆形通孔8,圆形通孔8与下定位凹槽7连通,不锈钢浮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定位凹槽5相适配的上定位针9,不锈钢浮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下定位凹槽7相适配的下定位针10,下定位针1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圆形通孔8的球形堵头11,外筒1的底部开有排液口12,排液口12与圆形通孔8连通。
41.所述有机硅胶密封头6包括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为一体成型而成,圆形通孔8位于圆柱段13上。
42.所述上定位针9的长度与上定位针支架4的长度相同,下定位针10的长度与下定位针10支架的长度相同。
43.所述不锈钢浮筒2的上端呈圆弧状。
44.所述上定位凹槽5的横截面呈梯形状,下定位凹槽7的横截面呈矩形状。
45.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不锈钢浮筒2的上端呈圆弧状,采用这种直通式结构,当带压含液样气夹带微粒杂质时,杂质微粒不易停留和累积,无外力、无杠杆的直通式结构能使杂质微粒随液相从排液口12排出,保持长期使用畅通,不堵塞。
46.上定位凹槽5的横截面呈梯形状,下定位凹槽7的横截面呈矩形状,能够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保障不锈钢浮筒2在上下浮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状态。
47.实施例6参见图1,一种气液自动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带压含液样气经上定位针支架4通入外筒1和不锈钢浮筒2之间的夹层3中,在重力作用下液相往下流,气相回升经上定位针支架4排出;s2、当液相流入外筒1底部与不锈钢浮筒2底部之间的筒底空间后,液相对不锈钢浮筒2产生的浮力大于样气压力和不锈钢浮筒2自身重力时,不锈钢浮筒2及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浮动上升,液相经圆形通孔8从外筒1底部的排液口12排出;
s3、液相在从排液口12排出过程中,随着液相的减少,不锈钢浮筒2的浮力下降,直至不锈钢浮筒2的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回落在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球形堵头11堵住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的圆形通孔8,恢复线性密封;s4、尚存在筒底空间内的液相停止继续从排液口12排出,使筒底空间始终保持有液相存在,阻断气相从排液口12流出,实现气液的自动分离。
48.所述步骤s1中,自动排液阀包括外筒1,外筒1内设置有不锈钢浮筒2,外筒1与不锈钢浮筒2之间设置有夹层3,外筒1的顶部嵌有上定位针支架4,上定位针支架4上开有上定位凹槽5,上定位凹槽5贯通上定位针支架4,外筒1的底部嵌有有机硅胶密封头6,有机硅胶密封头6上开有下定位凹槽7,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中心开有圆形通孔8,圆形通孔8与下定位凹槽7连通,不锈钢浮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定位凹槽5相适配的上定位针9,不锈钢浮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下定位凹槽7相适配的下定位针10,下定位针1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圆形通孔8的球形堵头11,外筒1的底部开有排液口12,排液口12与圆形通孔8连通。
49.所述有机硅胶密封头6包括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圆柱段13和弧面段14为一体成型而成,圆形通孔8位于圆柱段13上。
50.所述上定位针9的长度与上定位针支架4的长度相同,下定位针10的长度与下定位针10支架的长度相同。
51.所述不锈钢浮筒2的上端呈圆弧状。
52.所述上定位凹槽5的横截面呈梯形状,下定位凹槽7的横截面呈矩形状。
53.所述外筒1为不锈钢外筒。
54.所述不锈钢浮筒2的下端呈圆弧状,不锈钢浮筒2下端的弧度大小与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弧面段14弧度大小相同。
55.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外筒1为不锈钢外筒,采用不锈钢外筒,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能承受较高压力和温度的气液分离,从而能够保障排液阀长期使用稳定性。
56.不锈钢浮筒2的下端呈圆弧状,不锈钢浮筒2下端的弧度大小与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弧面段14弧度大小相同,当下定位针10上的球形堵头11封堵有机硅胶密封头6的圆形通孔8,形成线性密封过程中,能够减小不锈钢浮筒2下降所造成的冲击,利于保障整个排液阀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