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94198发布日期:2021-07-09 11:4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有些化工产品是由两种液态原料反应产生的气体,这些化工产品常采用反应釜生产,一般先将第一液态原料投入反应釜中,再将第二液态原料投入反应釜中,第一液态原料与第二液态原料在反应釜中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即所需的化工产品。但是由于第一液态原料与第二液态原料的化学反应常常较为迅速,需要分批投放第二液态原料;且由于反应釜的内腔空间有限,需要将反应釜中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化工产品及时外排并收集。这就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上述化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该化工产品为两种液态原料反应产生的气体,该两种液态原料包括:第一液态原料和第二液态原料;且采用可由液压缸驱动往复升降的反应釜以及可由反应釜往复升降驱动的补液活塞泵和排气活塞泵来生产该化工产品;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节补液活塞泵的第一活塞高度,排气活塞泵的第二活塞高度;2)将适量的第一液态原料投入反应釜中,再开启搅拌电机;且向补液活塞泵的液体输入管持续供应第二液态原料;3)控制升降缸工作,通过升降缸驱动反应釜往复升降。
4.本发明能通过反应釜往复升降来实现搅拌器相对于反应釜既旋转搅拌又往复升降,进而提高搅拌效率和搅拌效果。
5.本发明能通过反应釜往复升降来驱动补液活塞泵和排气活塞泵工作,实现反应釜的间歇补液和间歇排气,进而实现将第二液态原料分批输入反应釜中和将反应釜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化工产品外排并收集。
6.本发明既能使第一活塞的高度保持不动,又能调节第一活塞的高度;本发明能通过转动第一螺栓来调节第一活塞的高度,实现第一活塞相对于第一活塞缸最大行程的调节,进而调节反应釜单次升降过程中补液活塞泵所输送液体的量。
7.本发明既能使第二活塞的高度保持不动,又能调节第二活塞的高度;本发明能通过转动第二螺栓来调节第二活塞的高度,实现第二活塞相对于第二活塞缸最大行程的调节,进而调节反应釜单次升降过程中排气活塞泵所输送气体的量。
具体实施方式
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9.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该化工产品为两种液态原料反应产生的气
体,该两种液态原料包括:第一液态原料和第二液态原料;且采用反应釜来生产该化工产品;所述反应釜设于一平置底板的正上方,反应釜和底板之间还设有竖置升降缸,升降缸的底端与底板顶面固接,升降缸的顶端与反应釜的底壁中心固接,且升降缸可驱动反应釜往复升降;所述反应釜的内部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的顶部与一竖置搅拌轴的底端固接;该搅拌轴贯穿反应釜的顶壁,且反应釜顶壁在其与搅拌轴的结合部设有滑动密封机构,该滑动密封机构可防止气体泄露;搅拌轴的顶端固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与一支撑架固接,该支撑架的底端与底板固接;反应釜的顶部设有主投料口,该主投料口由可开启的气密盖封闭,该气密盖可防止气体泄露;所述反应釜的正下方还设有补液活塞泵,补液活塞泵位于底板上方;补液活塞泵包括:两端敞口的竖置第一活塞缸,将第一活塞缸顶端敞口封闭、且与第一活塞缸固接的平置第一缸盖,外接于第一缸盖顶面、且与第一活塞缸内腔连通的竖置液体输入管和竖置液体输出管,设于液体输入管上的液体输入单向阀,设于液体输出管上的液体输出单向阀,设于第一活塞缸内部的第一活塞,以及顶端与第一活塞底端固接的竖置第一活塞杆;所述液体输出管的底端与第一缸盖固接,液体输出管的顶端与反应釜的底壁固接,且液体输出管与反应釜的内腔连通;液体输入管的底端与第一缸盖固接,液体输入管的顶端外接供液软管;供液软管还外接有供液装置,补液活塞泵的液体输入管通过供液软管与供液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向下伸出至第一活塞缸的下方,第一活塞杆的底端位于底板上方,第一活塞杆和底板之间还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位于第一活塞杆的正下方,第一轴承的外圈与底板顶面固接,第一轴承的内圈高于底板顶面;第一活塞杆的底端端面开设有竖置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中锁入有竖置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的底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接;所述反应釜的正下方还设有排气活塞泵,排气活塞泵位于底板上方;排气活塞泵包括:两端敞口的竖置第二活塞缸,将第二活塞缸顶端敞口封闭、且与第二活塞缸固接的平置第二缸盖,外接于第二缸盖顶面、且与第二活塞缸内腔连通的竖置气体输入管和竖置气体输出管,设于气体输入管上的气体输入单向阀,设于气体输出管上的气体输出单向阀,设于第二活塞缸内部的第二活塞,以及顶端与第二活塞底端固接的竖置第二活塞杆;所述气体输入管的底端与第二缸盖固接,气体输入单向阀位于反应釜底壁下方,气体输入管的顶端贯穿反应釜底壁并伸至反应釜内腔的顶部,且气体输入管位于搅拌器搅拌区域的外围;气体输出管的底端与第二缸盖固接,气体输出管的顶端位于反应釜底壁下方,且气体输出管的顶端外接输气软管;输气软管还外接有储气装置,排气活塞泵的气体输出管通过输气软管与储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向下伸出至第二活塞缸的下方,第二活塞杆的底端位于底板上方,第二活塞杆和底板之间还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位于第二活塞杆的正下方,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底板顶面固接,第二轴承的内圈高于底板顶面;第二活塞杆的底端端面开设有竖置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中锁入有竖置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的底端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接;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节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高度:
在防止第一活塞杆转动的前提下,转动第一螺栓,使第一活塞杆靠近或远离底板,调节第一活塞的高度,实现第一活塞相对于第一活塞缸最大行程的调节;进而调节反应釜单次升降过程中补液活塞泵所输送液体的量;在防止第二活塞杆转动的前提下,转动第二螺栓,使第二活塞杆靠近或远离底板,调节第二活塞的高度,实现第二活塞相对于第二活塞缸最大行程的调节;进而调节反应釜单次升降过程中排气活塞泵所输送气体的量;2)开启主投料口上的气密盖,将适量的第一液态原料由主投料口投入反应釜中,然后关闭气密盖,再开启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驱动搅拌器旋转搅拌;且供液装置通过供液软管向补液活塞泵的液体输入管持续供应第二液态原料;3)控制升降缸工作,通过升降缸驱动反应釜往复升降;反应釜往复升降的过程中,搅拌器保持高度不变,实现搅拌器相对于反应釜既旋转搅拌又往复升降,进而提高搅拌效率和搅拌效果;每当反应釜上升时,补液活塞泵的第一活塞缸随反应釜同步上升,而补液活塞泵的第一活塞保持高度不变,实现第一活塞相对第一活塞缸下移,使第一活塞缸的内腔形成负压,进而使液体输入单向阀开启、液体输出单向阀关闭,供液软管中的第二液态原料流经液体输入管并被吸入第一活塞缸的内腔;每当反应釜下降时,补液活塞泵的第一活塞缸随反应釜同步下降,而补液活塞泵的第一活塞保持高度不变,实现第一活塞相对第一活塞缸上移,使第一活塞缸的内腔产生压力,进而使液体输入单向阀关闭、液体输出单向阀开启,第一活塞缸内腔中的第二液态原料流经液体输出管并被压注入反应釜中,进入反应釜中的第二液态原料与反应釜中留存的第一液态原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即所需的化工产品;反应釜往复升降可驱动补液活塞泵工作,进而实现对反应釜间歇补液,将第二液态原料分批输入反应釜中;且每当反应釜上升时,排气活塞泵的第二活塞缸随反应釜同步上升,而排气活塞泵的第二活塞保持高度不变,实现第二活塞相对第二活塞缸下移,使第二活塞缸的内腔形成负压,进而使气体输入单向阀开启、气体输出单向阀关闭,反应釜内部的气体流经气体输入管并被吸入第二活塞缸的内腔;每当反应釜下降时,排气活塞泵的第二活塞缸随反应釜同步下降,而排气活塞泵的第二活塞保持高度不变,实现第二活塞相对第二活塞缸上移,使第二活塞缸的内腔产生压力,进而使气体输入单向阀关闭、气体输出单向阀开启,第一活塞缸内腔中的气体流经气体输出管和输气软管并被压注入储气装置中;反应釜往复升降可驱动排气活塞泵工作,进而实现对反应釜间歇排气,将反应釜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化工产品输送至储气装置中。
10.为了防止在调节第一活塞高度时第一活塞杆转动,可在第一活塞杆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由第一活塞杆侧壁的顶端竖向延伸至第一活塞杆侧壁的底端;并在第一活塞缸的底端固设插入第一凹槽的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与第一凹槽活动配合;在调节第一活塞高度时,第一限位块不妨碍第一活塞杆的升降,且第一限位块能防止第一活塞杆转动。
11.为了防止在调节第二活塞高度时第二活塞杆转动,可在第二活塞杆的侧壁上设置
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由第二活塞杆侧壁的顶端竖向延伸至第二活塞杆侧壁的底端;并在第二活塞缸的底端固设插入第二凹槽的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与第二凹槽活动配合;在调节第二活塞高度时,第二限位块不妨碍第二活塞杆的升降,且第二限位块能防止第二活塞杆转动。
1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