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17667发布日期:2022-11-16 08:0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沥青的造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层沥青颗粒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2.沥青是从原油中得到的残渣物,具有良好的黏性、防水、绝缘、防腐等多种特性,被广泛用于公路交通建设、建筑、工业、农业、水利水电、涂料等多个领域,其中85%以上用于道路交通建设,而公路建设是我国沥青最主要的下游消费领域。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公路建设种类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公路路面外,还出现了跨海大桥、城市高架、机场跑道、隧道等特殊路面,对沥青产品的质量及品种提出更多技术要求。
3.石油沥青的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与生产沥青的原油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油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石油沥青产品的质量,石油沥青生产工艺主要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氧化(半氧化)、调和(软沥青和硬沥青两种组分调和;脱油沥青与减压渣油调和等)以及上述各项工艺的组合。国外沥青生产工艺主要以减压蒸馏或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为主。
4.除了以前常用的普通道路沥青外,还有重交通道路沥青、改性沥青;其中改性沥青是我国沥青市场发展的方向。改性沥青主要是在石油沥青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改性剂,通过改变基质沥青延度、软化点、针人度、抗老化能力等技术指标,能够极大地改善高速公路路面的温度稳定性、弹性恢复能力、抗车辙能力等性能。在改性沥青中,聚合物改性沥青近些年发展较快,其是将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等改性剂通过剪切、搅拌等方式均匀分散在沥青中,同时加入一定比例专属稳定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
5.为了能不断提高沥青的性能,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对沥青的生产流程、配方研制、造粒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如下:
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张董鑫等人,在论文《溶剂脱沥青技术研究进展》中对比国内外主要溶剂脱沥青技术的应用情况、加工工艺条件以及综合能耗,对利用溶剂脱沥青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特种产品进行了综述。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的李金强等人,在论文《改质沥青低温造粒生产控制》中介绍了多种沥青成型造粒工艺,重点阐述了水下成型造粒工艺控制要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刘智强,在论文《脱油硬沥青造粒成型技术》中介绍了把硬沥青在溶剂脱沥青装置内就地加工成粉状或浆状产物的技术。论文详细介绍了沥青—水浆燃烧技术的应用,并提出开展喷散法进行硬质颗粒沥青造粒的研究建议。中国石油大学的范勐等人,在论文《脱油沥青喷雾造粒过程影响因素分析》中,以加拿大油砂沥青vtb、委内瑞拉常压及减压渣油、中东减压渣油原料为实验对象,通过对脱油沥青颗粒进行拍照对比分析,发现影响因素主要有脱油沥青的性质、萃取塔底及副溶剂的温度、喷嘴内径、溶剂的扩散空间及氮气气提作用。
7.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的蒋涛等人,在论文《新型喷雾造粒喷嘴内闪蒸过程数值模拟》中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喷雾造粒进料喷嘴,该喷嘴内设置了一个旋流构件,可以在喷嘴内产生不同强度的旋转流动,控制介质的扩散和与周围介质的剪切作用,
从而可以控制喷嘴出口生成的沥青颗粒的粒径。
8.st.petersburg sta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echnical university)的o.m.flisyuk等人,在论文《granulation of powdered materials in a high-speed granulator》中研究了在筒式高速造粒机中粉状物料的造粒过程,尤其详细介绍了筒式高速造粒机造粒部分;之后通过建立描述高速造粒机造粒过程的数学模型,对影响造粒的相关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得出在沥青混凝土中添加疏水性添加剂来实现造粒的相关建议。
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任满年等人,在中国公开专利cn102876345a《一种硬质沥青造粒方法及其装置》中介绍了一种硬质沥青造粒方法及其装置。此专利中的技术方案虽然使用了回转钢带作为沥青颗粒的冷却成型的关键部件,但是它并不能生产复合沥青颗粒,也没有对复合沥青颗粒的制造产生启示作用。
10.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温燕明等人,在中国公开专利cn101050371a《煤沥青水下成型造粒解决煤沥青烟污染环境的方法》中介绍了一种煤沥青水下成型造粒解决煤沥青烟污染环境的方法。茂名市茂南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周怀尚,在中国公开专利cn107030927a《沥青造粒机》中公开了一种沥青造粒机,其借助于冷水来实现造粒。厦门市政沥青工程有限公司的陈有雄等人,在中国专利cn208711396u《一种沥青烟气净化系统》中公开了一种沥青烟气净化系统。sandvik materials technology deut gmbh的kleinhans matthias等人,在美国专利us20150166897《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tumen blocks》中公开了一种制造沥青块的设备和方法。schermutzki konrad,braun erhard.的sandvik conveyor gmbh,在美国专利us4145170a《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eets of thermoplastic material》中介绍了一种液体沥青冷却器,其采用钢带运输。
11.通过上述现有技术可知:为了能够提高沥青产品性能,相关研究人员从工艺、配方、造粒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2.1.在配方研制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将沥青产品的某一指标调整后,其它指标就会受到影响;很难得到一种新产品,让其各项指标都显著好于已有产品。
13.2.关于“沥青造粒机研发”的论文和专利数量较少,目前仅在中国公开专利cn109456784a《一种浇注钢带式沥青造粒的生产机组》a中提到了一种生产复合层沥青颗粒的机组设备,但此技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4.3.在沥青道路建设过程中,生产普通沥青混凝土以及改性沥青混凝土都是使用液体状态下的重交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液态下的重交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到生产混凝土是以炼厂为起点,热原料通过保温车辆运输至沥青拌和站,通过现场沥青泵打入沥青罐内保温保存,使用时再升温至所需温度进入拌和楼拌缸中生产沥青混凝土。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后沥青副产物于炼厂是高温保存的,运输过程中也是需要高温保存的,抵达拌和站现场后也是需要高温保存。这样会有两个不利因素:一是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高温烫伤等安全事故发生;二是生产中需要大量能源对其反复加热;三是能源燃烧以及沥青本身高温挥发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因此,开发一种常温状态下保存及运输的沥青是非常必要的。
15.4.现有的沥青造粒设备通常采用钢带式滴注成型,这种设计可以用于硬质沥青造粒,但对于重交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来讲,自身软化点较低,滴注成型滴落在钢带经冷却后短时间内易发生粘接。如今技术中还尚不存在可以将重交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造成颗
粒的设备,难以实现批量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16.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颗粒制造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沥青造粒设备难以生产双层包裹式复合型沥青颗粒的问题,研究意义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如下:这种结构的沥青颗粒可以分别选取不同性能的沥青作为“芯体”和“包裹层”的制作材料,使产品获得最好的性能组合;而传统的沥青颗粒通常只有一种组分,研究人员通过改变配方来提高沥青颗粒的性能,但是各项指标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很难达到所有指标均表现最好;由此可知这种“分别调配,物理组合”的研究思路可以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本发明解决的具体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双层包裹式复合型沥青颗粒”的生产,属于设备端反向促进产品端进行技术革新;同时,本发明还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钢带式沥青造粒机生产的沥青颗粒因为冷却不好而发生黏连的问题;并且,新产品在施工使用上也可以更加安全、便捷,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双层包裹式复合型沥青颗粒”的“包裹层”选用了易于熔化、粘合性较好的沥青,所以现场低温加热后便可立即使用,避免了因为高温加热或是运输液态沥青造成烫伤或环境污染等事故发生。因为沥青颗粒是公路建设中的基础建筑材料,其需求量非常大;沥青生产厂家需要很大的仓库储存沥青颗粒;但是石油炼化企业属于装置密集型企业,在沥青生产装置旁很难腾出较大空间储存大量沥青颗粒,于是在生产中,常需要不断转运沥青,提高了不必要的运输和仓储成本;本发明借助物料转运管(28),通过风力输送沥青颗粒,在输送过程中不用考虑液态沥青保温等问题,可以实现长距离输送,实现将沥青颗粒一次性输送到仓储地,较少人力和运输车辆损耗,也避免了原工艺中沥青颗粒转运造成安全环保问题。
17.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该颗粒制造设备包括造粒单元、冷却传送单元、烟气回收单元以及管道输送与复合层制造单元。造粒单元用于制造沥青颗粒。冷却传送单元用于将沥青颗粒冷却并传送。烟气回收单元位于冷却传送单元上方,用于将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回收。管道输送与复合层制造单元用于将沥青颗粒表面包裹沥青粉末形成复合层,包括收料箱、粉料箱、收粉总管、阻流板以及储料仓;收料箱的顶部通过物料转运管与储料仓连接,阻流板设于物料转运管内的顶部,粉料箱的底部与物料转运管的顶部连接。
18.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引风机,引风机通过粉尘过滤管与集尘箱连接,粉尘过滤管的中部分流出输气分管,输气分管与文丘里管的一端连接;粉料箱与文丘里管的腰部连接,文丘里管的另一端与物料转运管连接,且文丘里管与物料转运管的连接处靠近收料箱;收粉总管的风量大于输气分管的风量。
19.在一实施例中,物料转运管的内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凹坑。
20.在一实施例中,凹坑为锯齿状。
21.在一实施例中,物料转运管为倾斜设置,其转弯处使用过度圆润的弯管进行连接,且转弯处不设有阻流板。
22.在一实施例中,阻流板为扇形,阻流板与物料转运管的连接处设有一个或多个小孔。
23.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物料挡板,设于靠近储料仓的顶部;物料挡板和储料仓的连
接处高于收粉总管与储料仓的连接处。
24.在一实施例中,物料挡板为弹性材料。
25.在一实施例中,造粒单元包括预熔沥青存储罐、给料管道、物料泵、测温器以及造粒机;物料泵将预熔沥青存储罐中的液态沥青送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机产生的沥青颗粒滴落在冷却传送单元上;测温器安装于给料管道,用于测量液体沥青的温度。
26.在一实施例中,冷却传送单元包括钢带、冷却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卸料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钢带传动。
27.在一实施例中,钢带的下方设有集水槽,集水槽内安装有冷却喷淋管,冷却喷淋管喷淋冷却水对钢带进行冷却降温。
28.在一实施例中,集水槽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与水箱连接,水箱与冷却水泵连接,冷却水泵与冷却喷淋管连接;水箱与制冷机连接,制冷机用于调节冷却水的温度。
29.在一实施例中,烟气回收单元包括集烟罩、烟气回收管道、引风机、烟气洗涤管以及烟气回收装置,集烟罩位于冷却传送单元上方,引风机通过烟气回收管道与集烟罩连接,烟气洗涤管的一端与引风机连接,烟气洗涤管的另一端与烟气回收装置的底部连接;烟气洗涤管的顶部设有“人”字型气体滞留帽。
30.在一实施例中,烟气回收装置内的底部设有洗涤液;烟气回收装置内的顶部设有催化剂装填区;烟气回收装置的顶部还设有烟囱。
31.在一实施例中,沥青颗粒的软化点为80-150℃;沥青粉末的软化点为130-200℃。
32.本发明的沥青颗粒在粉末传送带上包裹沥青粉,可以增加沥青颗粒在钢带上的冷却速度和冷却效果,解决了传统“钢带法生产沥青颗粒”工艺中颗粒容易黏连的问题。使用本发明的沥青颗粒的制造设备生产的复合层沥青颗粒产品具有颗粒不粘连、包裹层均匀、颗粒美观等优点。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物料转运管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35.图3为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烟气回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物料转运管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37.其中,附图标记:
38.预熔沥青存储罐1
39.物料泵2
40.驱动轮3
41.测温器4
42.造粒机5
43.钢带6
44.集水槽7
45.冷却喷淋管8
46.冷却水管9
47.换热器10
48.沥青颗粒11
49.水箱12
50.冷却水泵13
51.从动轮14
52.卸料器15
53.集烟罩16
54.烟气回收管道17
55.引风机18
56.烟气洗涤管19
57.烟气回收装置20
58.催化剂装填区21
59.洗涤液22
60.收料箱23
61.粉料箱24
62.送粉管25
63.文丘里管26
64.阻流板27
65.物料转运管28
66.储料仓29
67.收粉总管30
68.物料挡板31
69.引风机32
70.粉尘过滤管33
71.输气分管34
72.集尘箱35
73.给料管道36
74.制冷机37
75.烟囱38
具体实施方式
7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7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7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9.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80.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81.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包括造粒单元、冷却传送单元、烟气回收单元以及管道输送与复合层制造单元。造粒单元用于制造沥青颗粒;冷却传送单元用于将沥青颗粒冷却并传送;烟气回收单元位于冷却传送单元上方,用于将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回收;管道输送与复合层制造单元用于将沥青颗粒表面包裹沥青粉末形成复合层。
82.图1为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造粒单元包括预熔沥青存储罐1、给料管道36、物料泵2、测温器4以及造粒机5。预熔沥青存储罐1中储存有液态沥青,该沥青液态优选的软化点为80-150℃。预熔沥青存储罐1通过给料管道3与物料泵2、造粒机5连接;物料泵2将预熔沥青存储罐1中的液态沥青送入造粒机5中进行造粒,造粒机5可以连续产生沥青颗粒23。本发明的造粒机5例如但不限于为旋转切割式沥青造粒机。造粒机5产生的沥青颗粒滴落在冷却传送单元上。
83.测温器4安装于给料管道,通过测温器4来检测造粒单元中液态沥青的温度,并通过调整预熔沥青存储罐1中液态沥青的温度,从而对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后续生产进行动态调整,例如提高预熔沥青存储罐1中液态沥青的温度,可以延长沥青颗粒11的冷却时间,该技术一种重要的工艺调整手段。
84.冷却传送单元用于将沥青颗粒冷却并传送。冷却传送单元包括钢带6、冷却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卸料装置。造粒机5产生的沥青颗粒因自身重力掉落在钢带6上,完成进一步的冷却。
8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3和从动轮14,但不发明并不特别限制驱动轮和从动轮的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为其他数量,驱动轮和从动轮的数量并不影响本发明的沥青颗粒的制造设备的功能。驱动轮3和从动轮14设置在钢带6的两端,钢带6包裹在驱动轮3和从动轮14上,当驱动轮3转动时,沥青颗粒与钢带6一起向从动轮14所在方向运动,进入管道输送与复合层制造单元。
86.优选地,钢带6的下方设有集水槽7,集水槽7内安装有冷却喷淋管8,冷却喷淋管8喷淋冷却水对钢带6进行冷却降温,以此提高钢带6的冷却效果,进一步提高沥青颗粒的冷却速度。其中冷却喷淋管8喷淋的冷却水越多、水温越低,则钢带6的冷却效果越好,具体表现为加大冷却喷淋管8喷淋冷却水的量,可以缩短沥青颗粒的冷却时间,这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艺控制手段;其中冷却喷淋管8喷淋冷却水的量可以根据加工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87.集水槽7与换热器10连接,换热器10与水箱12连接,水箱12与冷却水泵13连接,冷却水泵13与冷却喷淋管8连接,以上各部分均通过冷却水管9进行连接。其中冷却水泵13为冷却水循环单元提供动力,换热器10起换热作用。为了保证冷却效果,可以在水箱12旁加装制冷机37;制冷机37可以根据流经水温自动调整冷却功率,从而保证使用的冷却水的温度
恒定,将冷却水循环单元的控制指标简化为对冷却喷淋管8喷水量的控制。但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并不限于上述方法,也可采用对冷却喷淋管8和制冷机37同时进行调整的控制方法。
88.请同时参照图1和图3,图3为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烟气回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烟气回收单元位于冷却传送单元的钢带6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烟气回收单元包括集烟罩16、烟气回收管道17、引风机18、烟气洗涤管19以及烟气回收装置20。
89.集烟罩16位于钢带6的上方,主要用来回收钢带6上沥青颗粒冷却时散发的气体及有机溶剂。集烟罩16通过烟气回收管道17与引风机18连接;引风机18通过烟气洗涤管19与烟气回收装置20连接,其中引风机18的作用在集烟罩16处产生吸力,确保废气回收效果。
90.烟气回收装置20内的底部设有洗涤液22,洗涤液22可以有效洗涤回收的气体及有机溶剂;烟气回收装置20内的顶部设有催化剂装填区21,催化剂装填区21可以对回收的气体及有机溶剂的进一步处理;烟气回收装置20的顶部还设有烟囱38,烟囱38的抽气作用能增加集烟罩16的吸气量。烟气洗涤管19的另一端与烟气回收装置20的底部连接,以此保证洗涤效果;浸没在洗涤液22中的烟气洗涤管19上设有大量通孔,使回收的气体及有机溶剂均匀排出,提高洗涤效率;为了解决烟气洗涤管19远端出气量不足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孔径逐渐增大,且在烟气洗涤管19的顶部增加“人”字型气体滞留帽(图未示出)的设计;气体滞留帽的作用是滞留一部分气体在气体滞留帽和烟气洗涤管19形成的顶部空间内,通过浮力作用减少烟气洗涤管19因为自重而向下弯曲变形,从而增加烟气洗涤管19的长度;如果烟气洗涤管19制作为“蚊香盘”一样的盘管,在烟气洗涤管19上布置大量直径很小的排气孔,就能让废气在洗涤液22中形成微界面反应区域,大幅提高废气的净化效率;并且当洗涤液22因为化学反应失效时,可以方便的放出已经失效的洗涤液22,加注新的洗涤液22;加注液态的洗涤液22要比更换固态的催化剂21的效率成倍增加;因此研发液态催化剂或是净化剂,对于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意义重大。
91.管道输送与复合层制造单元包括收料箱23、粉料箱24、收粉总管30、阻流板27以及储料仓29。
92.请同时参照图1、图2和图4,图2为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物料转运管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物料转运管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93.卸料器15与钢带6之间间隙很小,卸料器15的宽度很窄,要保证铲卸下的还具有一定粘黏能力的沥青颗粒可以迅速掉落到收料箱23中。收料箱23的顶部通过物料转运管28与储料仓29连接,阻流板27设于物料转运管28内的顶部,粉料箱24的底部与物料转运管28的顶部连接。
94.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还包括引风机32,引风机32通过收粉总管30与储料仓29连接,并通过粉尘过滤管33与集尘箱35连接,粉尘过滤管33的中部分流出输气分管34,输气分管34与文丘里管26的一端连接;粉料箱24通过细管与文丘里管26上直径最小的腰部连接;文丘里管26的另一端与物料转运管28连接,文丘里管26与物料转运管28的连接处靠近收料箱23。
95.阻流板27设于物料转运管28内的顶部,阻流板27的设计会使物料在转运管28中气流紊乱形成涡流,以此提高沥青粉尘的浓度,并且在阻流板27与物料转运管28形成的空腔
内滞留大量沥青粉末,该沥青粉末的软化点为130-200℃;物料转运管28的内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凹坑,凹坑优选为锯齿状,这样会在锯齿状凹坑内存有大量沥青粉末,当沥青颗粒11因为风力作用在物料转运管28内运动时,沥青颗粒11的表面会粘黏大量沥青粉末,最终形成双层复合沥青颗粒,完成沥青颗粒11的复合层制造工艺。
96.作为优选地,物料转运管28可以从高处向下倾斜布置,以此提升沥青颗粒的输送效率。物料转运管28的转弯处使用过度圆润的弯管进行连接,且转弯处不设有阻流板27,防止沥青颗粒11在转弯处卡住而无法通过。此外,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及生产环境设置物料转运管28的长度;当冷却传送单元距离储料仓29较远时,可增加物料转运管28的长度;当冷却传送单元距离储料仓29较近时,可缩短物料转运管28的长度;物料转运管28的长度并不影响本发明的沥青的颗粒制造设备的功能。
97.作为优选地,阻流板27的态样优选为扇形,扇形能与物料转运管28内表面贴合,达到在物料转运管28中形成紊乱气流的作用;而物料转运管28内表面因为要加工出锯齿状凹坑,且物料转运管28不属于压力管道,所以物料转运管28可以优先选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并且采用两半焊接式方法进行内表面加工。物料转运管28的优选加工方法为:首先将塑料类高分子材料制作的物料转运管28从中间剖开;之后用热压烫的方法在物料转运管28内表面压制锯齿状凹坑;再将阻流板27粘合在物料转运管28上;最后将物料转运管28原来剖开的两半重新连接,就可以完成如图2所示的物料转运管28的制作。当然物料转运管28可以使用圆管,也可以使用横截面为矩形的管路(如图4所示)。若物料转运管28使用横截面为矩形的管路,则物料转运管28的底部会更加平整,有利于沥青颗粒11滚动通过是粘黏更多的沥青粉末。
98.因为阻流板27与物料转运管28形成的空腔内会滞留大量沥青粉末,为了防止滞留的沥青粉末长时间不动,可以在阻流板27粘合与物料转运管28上时,在连接处制作1个或过个小孔,让滞留的沥青粉末少量通过,从而进一步增加物料转运管28内沥青粉尘的浓度。
99.优选地,还包括物料挡板31,物料挡板31设于储料仓29侧板处靠近顶部的位置,储料仓29和物料挡板31的连接处在收粉总管30与储料仓29连接处的上方,这种设计可以防止沥青颗粒11落入储料仓29后很快阻塞收粉总管30与储料仓29连接处,即堵死收粉总管30的吸气口。其中物料挡板31可以选择弹性材料,这样会其一定的导向作用,会更加有利于沥青颗粒11均匀落入储料仓29底部。
100.引风机32为系统循环提供动力,引风机32会从收粉总管30处大量吸气,从而在物料转运管28内形成巨大的风场,风力的方向为收料箱23指向储料仓29,巨大的风力会迫使沥青颗粒11从收料箱23源源不断的流向储料仓29,完成风力输送功能。引风机32排除的气体会进入集尘箱35,集尘箱35内部有布袋式粉尘过滤器,大量空气会被排除集尘箱35,空气中的沥青粉尘会留在集尘箱35中;同时,引风机32排除的气体还有一部分会被输气分管34分流进入文丘里管26中,气体在文丘里管26的管径最细处加速,加速后的气流经过送粉管25时,会较为容易的将粉料箱24中的沥青粉末带走,并最后进入物料转运管28中,在物料转运管28中新成沥青粉尘,促进沥青颗粒11完成复合层制造工序。
101.需特别注意的是,沥青颗粒11在进入收料箱23时,并不能完全凝固,必须还具有一定的粘黏能力。控制沥青颗粒11粘黏度的方法,为采集测温器4的温度数据,进一步控制预熔沥青存储罐1中液态沥青的温度,也可以通过控制冷却喷淋管8喷出的冷却水量,来调节
钢带6的冷却效果,从而进一步控制沥青颗粒11的粘黏度。
102.作为优选地,可以在上述实施例中增加管线,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将过滤后的空气再次吹入收料箱23,增加系统动力;当然也可以去除集尘箱35中的布袋式粉尘过滤器,形成沥青粉尘进行循环使用。
103.优选地,收粉总管30的风量要大于输气分管34的风量。
104.本发明的沥青颗粒在粉末传送带上包裹沥青粉,可以增加沥青颗粒在钢带上的冷却速度和冷却效果,解决了传统“钢带法生产沥青颗粒”工艺中颗粒容易黏连的问题。使用本发明的沥青颗粒的制造设备生产的复合层沥青颗粒产品具有颗粒不粘连、包裹层均匀、颗粒美观等优点。
105.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