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液喷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44268发布日期:2021-09-07 22:5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藻液喷洒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藻液喷洒设备。


背景技术:

2.微藻作为鱼、虾、贝类的优质饵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中,但是现有养殖过程中往往采用人工的方式向养殖池投放饵料,这种方式有诸多弊端,一方面人工投洒覆盖的区域有限,往往会导致近处微藻密度高、远处微藻密度低;另一方面人工操作无法准确记录历史投洒位置,容易造成部分区域处于空白未投放,部分区域重复投放,这样重复投放会导致该区域微藻重叠,大大降低了微藻的利用率;而且人工操作具有效率低下的显著缺点。
3.微藻饵料喷洒不均匀就会导致水产生物无法有效地获取成长养料,从而进一步影响水产生物的培育,故而设计一款能够均匀高效喷洒微藻的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液喷洒设备,该设备能够根据养殖区划分多个投放点,并通过间断喷射方式将藻液以放射状铺满预设的投放点上。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藻液喷洒设备,包括有用于存储藻液的储料箱、用于提供喷洒动力的驱动部件、用于运输藻液的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包括有主导轨、滑移连接在主导轨上用于接收储料箱中传输藻液的输料管、设置在输料管上用于向养殖区喷洒藻液的喷嘴、用于带动输料管在主导轨上移动的动力件以及控制器,所述主导轨沿养殖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输料管与主导轨垂直设置,所述输料管沿主导轨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喷嘴沿输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且各相邻喷嘴的间距尺寸相等,所述输料管上对应喷嘴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动力件、控制器耦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动力件带动输料管沿主导轨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控制器控制阀门在输料管移动指定距离后间断开启。
6.进一步地,所述主导轨设置多条,任意两条主导轨之间连通有次导轨,所述次导轨沿养殖区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主导轨上等距设置有用于识别输料管的传感器,当输料管在主导轨上滑移至传感器所指定位置时,所述传感器识别到输料管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后控制阀门启闭。
7.进一步地,所述主导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宽度尺寸与输料管的高度尺寸相适配,所述输料管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输料管在滑槽中偏移的限位滑块,所述滑槽连通有用于容纳限位滑块的滑移空腔,所述动力件带动限位滑块在滑移空腔内滑移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输料管沿主导轨的长度方向滑移。
8.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件包括转动连接限位滑块上的齿轮、用于带动齿轮转动的动力电机,所述滑移空腔底面设置有用于供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啮合的齿形槽,当动力电机
启动带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齿轮不断与齿形槽啮合从而带动限位滑块移动,所述限位滑块移动带动输料管在滑槽上实现滑移。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滑块、动力件设置两组,所述限位滑块分别连接在输料管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滑槽上对应限位滑块设置有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上空腔、下空腔均设置有供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啮合的齿形槽。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气压泵、与喷嘴对应设置的出气口,所述输料管与喷嘴的连接处设置有大口径朝上的锥形凹槽,所述喷嘴连接在凹槽的小口径端,所述阀门开启时,所述气嘴启动,使得藻液成放射状从喷嘴中喷出。
11.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箱设置在输料管的上方,所述储料箱与输料管固定连接,随输料管的滑移而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箱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13.进一步地,所述主导轨与输料管之间设置有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与主导轨滑移连接且沿主导轨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升降部件与输料管传动连接,用于带动输料管在垂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用于与主导轨滑移连接的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的偏心轮、套设在偏心轮上受偏心轮带动与固定座滑移连接的升降框、设置在固定座上用于限制升降框定向滑移的定向槽,所述升降框包括用于套设在偏心轮上的方框、与方框固定连接用于在定向槽中定向滑移的升降杆,所述方框的高度尺寸与偏心轮的径长尺寸相适配,所述升降杆的滑移方向为垂直方向,所述升降杆冒出定向槽远离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料管,所述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升降框做升降运动,带动升降杆在定向槽内定向滑移,从而带动输料管做升降运动。
14.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主导轨、输料管、喷嘴将养殖区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再依次填充,实现了均匀喷洒藻液的目的;且间断式开启喷嘴产生藻液在养殖区点状分布,更有利于辐射四周水产生物的进食,提高了藻液是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藻液喷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3为滑槽的剖视图。
18.附图标记:1、储料箱;2、导料组件;21、主导轨;211、滑槽;212、滑移空腔;22、输料管;221、限位滑块;23、喷嘴;24、动力件;241、齿轮;242、动力电机;25、次导轨;3、升降部件;31、固定座;32、驱动电机;33、偏心轮;34、升降框;341、方框;342、升降杆;35、定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0.参照图1

3所示,藻液喷洒设备,包括有用于存储藻液的储料箱1、用于提供喷洒动
力的驱动部件、用于运输藻液的导料组件2,导料组件2包括有主导轨21、滑移连接在主导轨21上用于接收储料箱1中传输藻液的输料管22、设置在输料管22 上用于向养殖区喷洒藻液的喷嘴23、用于带动输料管22在主导轨21上移动的动力件24以及控制器,主导轨21沿养殖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输料管22与主导轨21 垂直设置,输料管22沿主导轨21的长度方向滑移,喷嘴23沿输料管22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且各相邻喷嘴23的间距尺寸相等,输料管22上对应喷嘴23设置有阀门,阀门、动力件24、控制器耦接,控制器控制动力件24带动输料管22沿主导轨 21的长度方向滑移,控制器控制阀门在输料管22移动指定距离后间断开启。
21.主导轨21、输料管22如上设置的目的是将养殖区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再依次填充,能够实现均匀喷洒藻液的目的;采用喷嘴23间断开启,使得藻液在养殖区内形成有多个有规律的聚集点分布,便于围绕该聚集点四周的水产生物进食,相对与连续喷洒形成条状所产生的两侧辐射范围而言,点状分布辐射范围更大更广,进一步提高了藻液的利用率。
22.主导轨21设置多条,任意两条主导轨21之间连通有次导轨25,次导轨25沿养殖区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此处采用连通的方式,主要是指在主导轨21与次导轨25 连接后,不会影响输料管22在主导轨21、次导轨25上的滑移,故而能够实现滑移路径上的畅通。
23.主导轨21上等距设置有用于识别输料管22的传感器,当输料管22在主导轨21 上滑移至传感器所指定位置时,传感器识别到输料管22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后控制阀门启闭。
24.主导轨21设置多条是指,各条主导轨21可以通过次导轨25拼接起来,从而适用于面积更大的养殖范围,因为输料管22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输料管22在主导轨21上的滑移能够逐渐扩大输料管22投放藻液的覆盖范围,因此通过主导轨21的拼接,能够增加输料管22的滑移范围,从而增加藻液投放的覆盖范围。
25.如果需要从长度上增加输料管22的滑移范围,则可以使用多条主导轨21沿其长度方向连接即可;如果需要从宽度方向增加输料管22的滑移范围,就可以在两条主导轨21之间穿插次导轨25连接,次导轨25的宽度尺寸优选地不大于输料管22 喷洒藻液所覆盖的长度的两倍,主导轨21、次导轨25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养殖区域实际形状而定,可以采取“n”型、“m”型等。
26.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主导轨21上设置有用于感应输料管22从而进一步启动喷嘴23间断式发射藻液,因此如果在输料管22在宽度方向上滑移的过程中也需要喷洒藻液的话,则可以采用以主导轨21充当宽度方向连接的方式,或者在次导轨25 上安装传感器。
27.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所指的传感器可以采用激光对管的方式,即当输料管22 经过时,传感器传输断开信号,当输料管22离开时传感器传输连接信号,这样当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传输的断开信号时就可以控制阀门开启,从而喷嘴23向养殖区喷洒出藻液。阀门的关闭可以直接设置为在喷嘴23喷洒一次后就关闭,也可以是将传感器的激光辐射范围扩大,这样当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传输连接信号时再控制阀门关闭,这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在养殖区上喷洒处点状分布的匀质藻液,其区别主要在于所形成的“格子”的大小不同。
28.主导轨2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11,滑槽211的宽度尺寸与输料管22的高度尺寸相适配,输料管2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输料管22在滑槽211中偏移的限位滑块221,滑槽211连通有用于容纳限位滑块221的滑移空腔212,动力件24带动限位滑块221在滑移空腔
212内滑移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输料管22沿主导轨21 的长度方向滑移。
29.限位滑块221起到稳定输料管22在主导轨21上的滑移的作用,通过滑槽211 的宽度尺寸能够限制输料管22在主导轨21垂直方向上的晃动,而通过限位滑块221 能够限制输料管22在滑槽211的深度方向的移动,这样从上下左右四个维度对输料管22的滑移稳定性进行加固,从而保证了输料管22在主导轨21上平稳的滑移,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藻液喷洒到养殖区的准确性和均匀性,避免了因输料管22在华裔过程中的晃动导致喷洒在养殖区的藻液发生重叠。
30.动力件24包括转动连接限位滑块221上的齿轮241、用于带动齿轮241转动的动力电机242,滑移空腔212底面设置有用于供齿轮241在转动的过程中啮合的齿形槽,当动力电机242启动带动齿轮241转动的过程中,齿轮241不断与齿形槽啮合从而带动限位滑块221移动,限位滑块221移动带动输料管22在滑槽211上实现滑移。
31.上述设置是实现输料管22在主导轨21上实现滑移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通过齿轮241转动带动限位滑块221滑移从而实现输料管22的滑移,在这个过程中,输料管22整体作为一个主动件能够使其滑移更加灵活、轻便。
32.限位滑块221、动力件24设置两组,限位滑块221分别连接在输料管22的上方和下方,滑槽211上对应限位滑块221设置有上空腔和下空腔,上空腔、下空腔均设置有供齿轮241在转动的过程中啮合的齿形槽。
33.设置两组能够增强输料管22的滑移动力,同时两个限位滑块221能够起到进一步增强输料管22在主导轨21上滑移的稳定性的作用。
34.驱动部件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气压泵、与喷嘴23对应设置的出气口,输料管22 与喷嘴23的连接处设置有大口径朝上的锥形凹槽,喷嘴23连接在凹槽的小口径端,阀门开启时,气嘴启动,使得藻液成放射状从喷嘴23中喷出。
35.由于藻液是间断喷洒的,而驱动部件提供喷洒藻液的瞬时动力,采用气压的方式能够在增强这种爆发力,而锥形凹槽能够积累藻液,类似于上膛的子弹,这样在驱动部件启动时,处于锥形凹槽中的藻液就能够从喷嘴23中快速喷洒出去,并在养殖区上形成放射状覆盖范围。在驱动部件的冲击下,能够够使喷洒出的藻液分散的均匀、辐射的面积更大。
36.储料箱1设置在输料管22的上方,储料箱1与输料管22固定连接,随输料管 22的滑移而移动。储料箱1设置在上方有利于利用重力原理更加顺畅的传输藻液,同时储料箱1随输料管22移动的状态,相对于储料箱1固定输料管22移动的状态,能够大大缩短输料管22与储料箱1的连接范围,结构上更加紧凑节约空间。
37.储料箱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采用透明材质便于管理人员肉眼识别到储液箱中藻液的存量,便于及时添加补充。
38.进一步地,导料组件2还可以连接有升降部件3,升降部件3用于调节导料组件 2与养殖区液面的高度尺寸。藻液向养殖区中喷洒,增加升降部件3使输料管22既可以位于养殖区液面上方向下喷洒藻液;也可以调节高度使得输料管22位于养殖区液面下方进行作业,此时喷嘴23可以安装在输料管22的上方或者下方,而输料管 22伸入水下的深度还可以继续调节。
39.尤其是对于深度很大的养殖区而言,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将藻液喷洒在养殖区深度方向的中部,这样在垂直方向上也实现了藻液投放的均匀性,从而使养殖区中的水产生物
更加方便、均匀的获取饵料,便于这样水产生物有充足的养分补给。
40.升降部件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采用偏心轮32结构,即,主导轨21与输料管22之间设置有升降部件3,升降部件3与主导轨21滑移连接且沿主导轨21 的长度方向滑移,升降部件3与输料管22传动连接,用于带动输料管22在垂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升降部件3包括用于与主导轨21滑移连接的固定座31、设置在固定座31的驱动电机32、设置在驱动电机32输出端的偏心轮33、套设在偏心轮33 上受偏心轮33带动与固定座31滑移连接的升降框34、设置在固定座31上用于限制升降框34定向滑移的定向槽35,升降框34包括用于套设在偏心轮33上的方框341、与方框341固定连接用于在定向槽35中定向滑移的升降杆342,方框341的高度尺寸与偏心轮33的径长尺寸相适配,升降杆342的滑移方向为垂直方向,升降杆342 冒出定向槽35远离固定座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料管22,驱动电机32带动偏心轮33转动的过程中,升降框34做升降运动,带动升降杆342在定向槽35内定向滑移,从而带动输料管22做升降运动。
41.采用上述偏心轮32结构带动输料管22升降,能够在输料管22滑移喷洒藻液的过程中,使得喷洒出的藻液成“波浪”状,能够进一步适合处于不同深度浮游的水产生物进食,同时“波浪”状也进一步扩大了藻液喷洒的覆盖面积,使得水产生物有更加充足的饵料。
42.另外,储料箱1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剩余藻液的感应器,感应器与控制器耦接,当感应器检测的剩余藻液到达设定值时,控制器发出警报。
43.此处的传感器可以采用监测储料箱1重量的传感器、或者监测储料箱1中液位的传感器等,通过这些可以判断储料箱1中剩余存量的指标数据,就能够及时发现储料箱1中藻液的变化情况,从而及时补充藻液。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