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旋流装置的浓缩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3247发布日期:2021-12-31 20:1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具有旋流装置的浓缩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冶金矿浆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旋流装置的浓缩池。


背景技术:

2.浓缩池是矿浆浓缩不可缺少的设备,矿浆浓缩是矿浆循环的重要环节。浓缩池,也称污泥浓缩池,一般采用似竖流式或辐流式形状,可分为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或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厂,后者则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3.现有矿浆浓缩池,矿浆由管道从浓缩池的上方直接给入,仅仅依靠重力自然沉降速度非常慢,往往采用旋流设备,依靠旋流作用以加速矿浆颗粒的沉降。然而,现有浓缩池所用的旋流设备,其结构都比较复杂,建造成本较高,旋流效果欠佳,且无法根据矿浆中所含固体颗粒粒径的不同工况调节旋流设备的沉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旋流装置的浓缩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浓缩池对矿浆的旋流效果欠佳且结构复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旋流装置的浓缩池,包括:
6.池本体,所述池本体呈漏斗形;
7.旋流装置,浮动地设置于所述池本体中,其包括套筒组件、管道组件以及浮动组件,所述套筒组件内部具有第一旋流区和第二旋流区,所述管道组件用于连接套筒组件和排浆管道,所述浮动组件设置于套筒组件顶部,用于使套筒组件浮动于池本体中;
8.通过所述管道组件将矿浆从排浆管道引入第一旋流区,一部分矿浆从所述第一旋流区顶部流入第二旋流区后流至池本体中,另一部分矿浆从所述第一旋流区底部流至池本体中。
9.进一步,所述池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斗,所述池本体的顶部沿边沿设置有一圈溢流口。
10.进一步,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由外至内相互套设的外套筒、内套筒和中心套筒,所述中心套筒与内套筒之间形成有第一旋流区,所述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形成有第二旋流区。
11.进一步,所述内套筒包括筒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筒体部上端的上挡板和/或连接于所述筒体部下端的下挡板,所述筒体部呈圆柱形结构;或者,所述内套筒包括筒体部,所述筒体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结构,或者,所述筒体部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结构。
12.进一步,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入口管道和固定管道,所述入口管道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排浆管道,所述入口管道的另一端与固定管道连接,所述固定管道穿过外套筒,并与所述内套筒切向连接。
13.进一步,所述入口管道采用软质管,所述软质管具有变形能力。
14.进一步,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动板和连接于浮动板上表面的浮动套筒,所述中心套筒和外套筒均与浮动板的底端密封连接,所述内套筒和中心套筒之间通过连接筋板连
接。
15.进一步,所述浮动板与浮动套筒密封连接,形成封闭的排水区。
16.进一步,所述内套筒的顶端与浮动板的底端之间具有设定距离,并形成过流区,使位于所述第一旋流区中的矿浆部分从所述过流区流入所述第二旋流区。
17.进一步,所述中心套筒和外套筒在周向上由多个套筒块拼接而成,并与所述浮动板拼接连接。
18.进一步,所述旋流装置还包括拉索组件,所述拉索组件包括多个周向均布的拉索,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连接浮动组件和池本体的边沿。
19.进一步,所述套筒组件和浮动组件均采用塑料或复合材料。
20.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通过在浓缩池中设定浮动式的旋流装置,可有效增大浓缩池的使用体积,并大大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投入;通过旋流装置中的套筒组件,可使矿浆依次经过第一旋流区和第二旋流区,从而提高旋流效果、增强矿浆内部颗粒流动性,并且利于矿浆内部颗粒的分布;该具有旋流装置的浓缩池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旋流效果佳。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旋流装置的浓缩池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23.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内套筒的结构主视图;
24.图2b为图2a的俯视图;
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浓缩池流场正视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浓缩池流场俯视示意图。
31.零件标号说明
[0032]1‑
入口管道;2

固定管道;3

外套筒;4

内套筒;41

筒体部;42

上挡板;43

下挡板;5

中心套筒;6

连接筋板;7

浮动板;8

浮动套筒;9

拉索;m

第一旋流区;n

第二旋流区;
[0033]
100

旋流装置;
[0034]
200

池本体;201

排泥斗;202

溢流口;203

液面;
[0035]
300

浓缩池流场;400

浓缩池流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7]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
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38]
请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旋流装置的浓缩池,包括:池本体200和浮动地设置于池本体200中的旋流装置100,其中,所述池本体200呈上大下小的漏斗形,便于矿浆的颗粒在旋流作用中沉入底部;旋流装置100,包括套筒组件、管道组件以及浮动组件,所述套筒组件内部具有第一旋流区m和第二旋流区n,所述管道组件用于连接套筒组件和排浆管道,所述浮动组件设置于套筒组件顶部,用于使套筒组件浮动于池本体200中;通过所述管道组件将矿浆从排浆管道引入第一旋流区m,一部分矿浆从所述第一旋流区m顶部流入第二旋流区n后流至池本体200中,另一部分矿浆从所述第一旋流区m底部流至池本体200中。
[0039]
具体的,矿浆从排浆管道进入旋流装置100,首先经过管道组件进入第一旋流区m,一部分矿浆从第一旋流区m的顶部流出,经过第二旋流区n,形成较大漩涡流入池本体200;其余部分矿浆从第一旋流区m的底部流入池本体200。如此,可提高旋流效果、增强矿浆内部颗粒流动性,并且利于矿浆内部颗粒的分布。
[0040]
其中,所述池本体200设置有泥浆入口,池本体200的底部设置有排泥斗201,所述池本体200的顶部沿边沿设置有一圈溢流口202。所述排泥斗201呈上大下小的漏斗形,且排泥斗201位于池本体200的底部中央,通过排泥斗201可将池本体200中聚集的矿泥颗粒汇聚后排出至外部的收集装置中。溢流口202环绕池本体200的顶部一圈设置,可用于防止池本体200中的矿浆液体液面高于池本体200边沿而溢出,设置溢流口202,即可使液面203始终保持在溢流口202以下。所述旋流装置100设置于池本体200的中心,矿浆从排浆管道流入旋流装置100,经过旋流装置100,矿浆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排泥斗201内,较为清洁的液体从溢流口202流出。
[004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由外至内相互套设的外套筒3、内套筒4和中心套筒5,所述中心套筒5与内套筒4之间形成有第一旋流区m,所述外套筒3与内套筒4之间形成有第二旋流区n。具体的,外套筒3、内套筒4和中心套筒5,彼此之间设置有间隙,以分别形成第一旋流区m和第二旋流区n。以使得从管道组件引入的矿浆先进入第一旋流区m,之后一部分进入第二旋流区n后再流至池本体200;另一部分直接从第一旋流区m流至池本体200。
[004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套筒4包括筒体部41、以及连接于所述筒体部41上端的上挡板42和/或连接于所述筒体部41下端的下挡板43,所述筒体部41呈圆柱形结构;或者,所述内套筒4包括筒体部41,所述筒体部41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结构,或者,所述筒体部41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结构。具体的,所述筒体部41中空,所述上挡板42和下挡板43均呈圆台形结构,且内部中空,其与筒体部41连接的一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大于远离筒体部41的一端在水平面的投影,通过调节上挡板42或下挡板43侧壁的倾斜角度,可以有效提高池本体200对大粒径固体颗粒的沉淀效率。参阅图2a和2b,该实施例中内套筒4包括筒体部41、以及连接于筒体部41上端的上挡板42和连接于筒体部41下端的下挡板43;参阅图3,该实施例中内套筒4包括筒体部41、以及连接于筒体部41下端的下挡板43;参阅图4,该实施例中内套筒4包括筒体部41、以及连接于筒体部41上端的上挡板42;参阅图5,该实施例中内套筒4包括
筒体部41,所述筒体部41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结构;参阅图6,该实施例中内套筒4包括筒体部41,所述筒体部41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结构。
[004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入口管道1和固定管道2,所述入口管道1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排浆管道,所述入口管道1的另一端与固定管道2连接,所述固定管道2穿过外套筒3,并与所述内套筒4切向连接。具体的,通过管道组件将外部的矿浆引入旋流装置100,其中,入口管道1用于连接固定管道2和外部排浆管道,固定管道2用于将矿浆导入套筒组件的第一旋流区m中。由于固定管道2是穿过外套筒3并与内套筒4切向连接,使得从外部排浆管道引入的矿浆能够首先进入内套筒4与中心套筒5形成的第一旋流区m,产生旋流效果。参阅图7和图8所示,其分别为浓缩池流场300和浓缩池流场400的示意图,分别示意了浓缩池的旋流流场主视图和俯视图。
[004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口管道1采用软质管,所述软质管具有变形能力。如此,方便入口管道1根据实际工况,经过适当变形即可与外部的排浆管道以及旋流装置100中的固定管道2连接,保证管道组件能够适用于各种工况下的矿浆引入。
[004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动板7和连接于浮动板7上表面的浮动套筒8,所述中心套筒5和外套筒3均与浮动板7的底端密封连接,所述内套筒4和中心套筒5之间通过连接筋板6连接。如此,通过设置浮动组件,可有效增大浓缩池的使用体积,并大大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投入。并且,通过中心套筒5和外套筒3均与浮动板7密封连接,保证中心套筒5与浮动板7之间、以及外套筒3与浮动板7之间不会流入矿浆,确保其连接密封性。内套筒4和中心套筒5之间设置连接筋板6,以通过连接筋板6固定内套筒4。具体的,可沿中心套筒5的周向均布多条连接筋板6,且可上下布置多层,连接筋板6可以倾斜设置。
[0046]
并且,所述浮动板7与浮动套筒8密封连接,形成封闭的排水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浮动板7呈圆形,浮动套筒8的内部中空,浮动套筒8的顶部可以密封或敞开,浮动套筒8的底部与浮动板7密封连接,与浮动板7组成浮动组件,为整个旋流装置100提供浮力,使整个旋流装置100浮动于矿浆中,且套筒组件位于液面203以下,浮动套筒8位于液面203以上。较佳的,浮动套筒8的外周边缘与浮动板7的边缘相适配。
[004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套筒4的顶端与浮动板7的底端之间具有设定距离,并形成过流区,使位于所述第一旋流区m中的矿浆部分从所述过流区流入所述第二旋流区n。具体的,内套筒4的顶端与浮动板7之间形成过流区,可利于进入第一旋流区m中的矿浆一部分从过流区流入第二旋流区n,经过两次旋流作用,形成较大的旋流漩涡,从而增强旋流效果。
[0048]
示例性地,所述中心套筒5和外套筒3在周向上由多个套筒块拼接而成,并与所述浮动板7拼接连接。具体的,将中心套筒5和外套筒3设置呈多个拼接套筒块,利于装配安装和调节。
[0049]
另外,所述旋流装置100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浮动组件和池本体200的拉索组件,所述拉索组件包括多个周向均布的拉索9,所述拉索9的两端分别连接浮动组件和池本体200的边沿。具体的,为了保证套筒组件在池本体200中的位置稳定,采用拉索组件对浮动组件起到定位拉紧的作用,其中,拉索组件包括沿浮动组件周向等角度均布的多个拉索9,其数量可以根据池本体200的大小设置为4个、8个、12个、16个等等,本实施例中,采用等角度均布的8个拉索9,且拉索9的两端分别与浮动套筒8和池本体200的内壁边沿连接。拉索9呈
拉紧状态,从周向保证浮动组件在池本体200中的稳定性,进而使整个旋流装置100稳定地浮动于池本体200中。
[00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组件和浮动组件均采用塑料或复合材料。具体的,由于考虑到套筒组件和浮动组件需能够满足浮动于池本体200中,将套筒组件中的外套筒3、内套筒4和中心套筒5,以及浮动组件中的浮动套筒8和浮动板7,均采用塑料或复合材料等具有一定强度、且质量较轻的材料,从而满足使用要求。
[0051]
综上,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旋流装置的浓缩池中,通过在浓缩池中设定浮动式的旋流装置,可有效增大浓缩池的使用体积,并大大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投入;通过旋流装置中的套筒组件,可使矿浆依次经过第一旋流区和第二旋流区,从而提高旋流效果、增强矿浆内部颗粒流动性,并且利于矿浆内部颗粒的分布;该具有旋流装置的浓缩池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旋流效果佳。
[0052]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