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端废弃混凝土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9273发布日期:2021-11-03 17:3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端废弃混凝土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端废弃混凝土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废弃混凝土拆除的旧房屋等建筑构筑物、混凝土路面等堆放和新增数量与日俱增。新增的混凝土数量急剧上升,消耗了大量的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如果这种现状长期发展,将导致有限矿产资源日益缺乏,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随着世界各国对资源再利用的重视,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下,这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3.目前废弃混凝土应用的技术基本采用简单的破碎将废弃混凝土只进行粒度大小的破碎,制成再生骨料,作为粗骨料替代部分粗骨料石子应用在混凝上中。由于破碎的废弃混凝土与石子相比,废弃的混凝土是硬化的水泥砂浆包裹着石子,因此,两者物理性能差别很大外观形状不规则,空隙率大,吸水率高,强度低等,特别是在加水搅拌过程中,其性能的变化更大需水量增加,水泥砂浆遇水后部分与石子分离,部分骨料强度降低。而混凝土特别是预拌混凝土对粗骨料这些性能要求很高,因此对混凝土特别是预拌混凝土的施工和使用性能影响很大混凝土需水量增加、坍落度降低、经时损失大,从而导致掺加量和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端废弃混凝土回收设备,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高端废弃混凝土回收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底板的顶部另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焊接有载板,所述载板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载板的顶部另一侧焊接有第四支撑架,所述载板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滚动套设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的外表面均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载板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安装有第一载台,所述第一载台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焊接有大型转轴,所述大型转轴的内部等距滚动嵌设有多个滚珠,所述大型转轴的内表面等距焊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焊接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杆焊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有第二载台,所述第三支撑架的顶部固定有破碎机,所述破碎机的外表面一侧焊接有两个第三载台,两个所述第三载台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三电机,两个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均焊接有第二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破碎滚桶,所述第四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喷水器。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废弃混凝土块放入破碎机内,通过破碎滚桶将大块的混凝土打碎,变成小块混凝土,再被送到传送带上,经过喷水器进行清洗,处理掉表面泥沙后,落入搅拌桶中,搅拌桶与大型转轴相连,底部安装有电机,通过电机转动带动
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桶转动,在高速转动下,离心力会使碎的混凝土块表面的泥沙等成分脱离,从而使收集的废料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同时也方便了后期的泥沙分离工作。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边缘处安装有收集箱。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收集从出料窗倾倒的废料。
10.进一步,所述载板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斜坡。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传送带上的碎料落入进料口中。
12.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中心处套设有稳定架。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转动杆的稳定性。
14.进一步,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废料进入搅拌桶内。
16.进一步,所述破碎机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桶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窗。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出料,避免废料积堵。
18.进一步,所述喷水器的底部等距安装有三个喷头。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初步破碎的混凝土块进行清洗,处理掉表面泥沙。
2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端废弃混凝土回收设备正视图;
23.图2为图1中破碎机部分剖视图;
24.图3为图1中大型转轴部分俯视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底板;101、第一支撑架;102、第二支撑架;103、收集箱; 2、载板;201、第三支撑架;202、第四支撑架;203、支撑杆;204、滚轮;205、传送带;206、第一载台;207、第一电机;208、斜坡; 3、大型转轴;301、滚珠;302、连接杆;303、搅拌桶;304、第一转动杆;305、稳定架;306、第二电机;307、第二载台;308、进料口;309、出料窗;4、破碎机;401、第三载台;402、第三电机;403、第二转动杆;404、破碎滚桶;405、出料口;5、喷水器;501、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
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端废弃混凝土回收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架101,底板1的顶部另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架102,第一支撑架101的顶端焊接有载板2,载板2的顶部一侧焊接有第三支撑架201,载板2的顶部另一侧焊接有第四支撑架202,载板2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支撑杆203,两个支撑杆203的顶端均滚动套设有滚轮204,两个滚轮204的外表面均传动连接有传送带205,载板2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安装有第一载台206,第一载台206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207,第二支撑架102的顶端焊接有大型转轴3,大型转轴3的内部等距滚动嵌设有多个滚珠301,大型转轴3的内表面等距焊接有多个连接杆302,多个连接杆302的一端均焊接有搅拌桶303,搅拌桶 303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转动杆304,第一转动杆304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306,且第二电机306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杆304焊接,第二电机306的底部固定有第二载台307,第三支撑架201的顶部固定有破碎机4,破碎机4的外表面一侧焊接有两个第三载台401,两个第三载台401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三电机402,两个第三电机402的输出轴均焊接有第二转动杆403,两个第二转动杆403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破碎滚桶404,第四支撑架202的顶部安装有喷水器5。
31.底板1的顶部一侧边缘处安装有收集箱103,便于收集废料。
32.载板2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斜坡208,便于传送带205上的废料进入搅拌桶303中。
33.第一转动杆304的外表面中心处套设有稳定架305,增加了第一转动杆304的稳定性。
34.搅拌桶303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08,便于进料。
35.破碎机4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出料口405,搅拌桶30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窗309,便于出料。
36.喷水器5的底部等距安装有三个喷头501,对废料进行初步清洗,取出表面泥沙。
3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设备时,首先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废弃混凝土块放入破碎机4内,通过破碎滚桶404将大块的混凝土打碎,变成小块混凝土,再被送到传送带205上,经过喷水器5喷水清洗,处理掉表面泥沙后,落入搅拌桶303中,搅拌桶303 通过连接杆302与大型转轴3相连,搅拌桶303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306,通过第二电机306驱动第一转动杆304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桶303转动,在高速转动下,离心力会使碎的混凝土块表面的泥沙等成分脱离,从而使收集的废料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同时也方便了后期的泥沙分离
工作;
38.同时根据图1和图3所示,搅拌桶303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08,底部开设有出料窗309,破碎机4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405,载板2 的一侧安装有斜坡208,便于混泥土废料的输入和输出,避免了大量的洒落,喷水器5的底部安装有喷头501,便于对传送带205上废料进行清洗,过滤掉表面泥沙,提高后续工作的效率。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