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烟气吸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2474发布日期:2021-10-27 18:5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烟气吸附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拌合行业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烟气吸附设备。


背景技术:

2.沥青拌合是路面工程中批量生产沥青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沥青拌合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沥青的烟气,沥青烟气是沥青拌合站厂区刺激性气味的主要来源,长期困扰从业人员与周围居民,在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沥青拌和站里,沥青烟气更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排放物。因此如何高效防治和处理沥青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是现有沥青拌合技术的难点。有效的处理沥青烟气可以从根本上保障从业人员的作业安全环境、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其次也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沥青拌合站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最终得以顺利实施投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沥青烟气吸附设备,用于解决沥青拌合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烟气吸附设备,包括下箱体、中部箱体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上方与中部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部箱体上方与上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一侧设置进风口且内部上方设有导流装置,所述中部箱体内部设有组合式填料通道且一侧设置出风口,所述上箱体设有组合上料装置。
5.进一步的,所述下箱体的进风口对侧设有人孔门,所述下箱体底部填充有石料。
6.进一步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矩形框架和上下交错布置的两层u型导流板,所述导流装置设在固定于下箱体上部的导流装置安装导轨上,所述下箱体一侧设有导流装置安装门。
7.进一步的,所述中部箱体的出风口的同侧和对侧的下方位置均设有观察口。
8.进一步的,所述中部箱体内部设有逐次交叉对称布置的组合式填料通道,所述组合式填料通道包括上半部分为垂直设置且长度逐个递增的圆筒形填料通道和下半部分为与圆筒形填料通道底部连接且有一定倾斜角度的三棱柱形填料通道。
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三棱柱形填料通道较高一侧在中部箱体内且端部设置三角形堵板,每个所述三棱柱形填料通道较低一侧探出中部箱体一段距离后均设置三角形法兰,所述三角形法兰上均设有放料口堵板,所述圆筒形填料通道和三棱柱形填料通道在中部箱体内的部分均由筛网组成。
10.进一步的,所述组合上料装置包括孔板、三棱柱形导料板和挡边,所述上箱体底部设有角钢法兰,所述角钢法兰上设置有孔板,所述孔板上方逐次排列有三棱柱形导料板,所述三棱柱形导料板四周包围有挡边,且每两个相邻的三棱柱形导料板与下方的孔板一起构成v形存料空间,所述孔板的与圆筒形填料通道的对应连通且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中部箱体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与上箱体平行设置,所述检修平台的一端与直梯固定连接,所述直梯设有弧形防护栏且从与检修平台连接处一直延伸到地面。
12.进一步的,所述下箱体与中部箱体通过角钢法兰连接,所述中部箱体和上箱体通过角钢法兰连接,且连接部位符合气密性要求。
13.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下箱体底部填充一定厚度的石料可对沥青烟气进行初步吸附,沥青烟气经过下箱体上方的导流装置后进入中部箱体,由逐次交叉对称布置的三棱柱形填料通道和垂直布置的圆筒形填料通道中的石料对沥青烟气进行更加有效的吸附,大大提高了烟气的吸附效率,经过多次吸附沥青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得以处理,从根本上保障了从业人员的作业安全环境、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其次也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了环境,并且有利于沥青拌合站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顺利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及顺利实施投产。
15.2、下箱体底部填充的一定厚度的石料对沥青烟气进行初步吸附,可实现分步渐进式吸附效果,下箱体一端设有人孔门,方便对石料进行更换。
16.3、下箱体内部上方位置的导流装置由矩形框架上上下交错布置的两层u型导流板组成,可对沥青烟气进行均流作用,使进入中部箱体的上升烟气气流均匀平稳,使组合式填料通道各个位置的石料均能做到有效吸附。所述导流装置设置在导流装置安装导轨上,且下箱体一侧开有导流装置安装门,方便对导流装置进行更换和清理。
17.4、中部箱体一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同侧和对侧的下方位置均设有观察口,可用于观察组合式填料通道内的石料填充情况,出风口与进风口采用对侧布置,延长了烟气通过的路径,增加了吸附的时间。
18.5、中部箱体内部设有逐次交叉对称布置的组合式填料通道,包括倾斜布置的三棱柱形填料通道和垂直布置的圆筒形填料通道,逐次交叉对称布置的三棱柱形填料通道能增大迎风面、增大吸附面积、降低风阻,垂直布置的圆筒形填料通道可以进一步增大吸附面积。吸附完沥青烟气的石料还可以被继续应用到沥青混凝土搅拌中,实现沥青烟的吸附回收再利用。
19.6、三棱柱形填料通道较低一侧探出中部箱体一段距离后均设置三角形法兰,三角形法兰上均安装有放料口堵板,便于对吸附完沥青烟气的石料进行导出,采用法兰结构安装便于拆卸放料口堵板,方便操作。且组合填料通道中部箱体内的部分均采用与沥青搅拌设备上的筛网规格一致的筛网组成,便于就地取材且可容纳大量的石料对沥青烟气进行吸附。
20.7、组合上料装置由孔板、三棱柱形导料板和挡边组成,上箱体底部安装有角钢法兰,用来固定孔板,孔板上方逐次排列有三棱柱形导料板,三棱柱形导料板和周围包围的挡边形成v形存料空间,由装载机上料到v形存料空间中的石料可从孔板顺利进入垂直布置的圆筒形填料通道,并依靠自身重力作用进入倾斜布置的三棱柱形填料通道,方便上料操作。
21.8、中部箱体上部固定连接有检修平台,检修平台一端设有直梯,方便操作人员登上检修平台,对v形存料空间的上料情况进行观察和操作。检修平台和直梯均设置有防护栏,保护操作人员在高处的人身安全。
22.9、下箱体、中部箱体和上箱体之间均通过角钢法兰连接,且需达到一定的气密性要求,在方便拆装的同时还保证了沥青烟气从设备内部有效通过,而不会从缝隙中泄露。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填料通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箱体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导流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中:1、进风口;2、下箱体;3、导流装置安装门;4、人孔门;5、直梯;6、观察口;7、出风口;8、检修平台;9、上箱体;10、中部箱体;11、放料口堵板;12、导流装置安装导轨;13、导流装置;14、石料;15、组合式填料通道;16、圆筒形填料通道;17、三角形堵板;18、三棱柱形填料通道;19、三角形法兰;20、挡边;21、孔板;22、三棱柱形导料板;23、角钢法兰;24、u形导流板;25、矩形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沥青烟气吸附设备,包括下箱体2、中部箱体10和上箱体9,所述下箱体2上方依靠角钢法兰与中部箱体10固定连接,所述中部箱体10上方依靠角钢法兰与上箱体9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2一侧设置有进风口1,作为沥青烟气进入吸附设备的入口,且下箱体2底部填充有石料14,可对沥青烟气进行初步吸附,所述下箱体2另一侧设人孔门4,方便对吸附饱和沥青烟气的石料14进行更换。所述中部箱体10设有组合式填料通道15,加入石料14后用于吸附沥青烟气,所述中部箱体10设置出风口7和观察口6,用来排出处理后的烟气和观察石料14吸附情况。所述上箱体9有三棱柱形导料板22和挡边20组成的v形存料空间,可以将石料14导入下方的组合式填料通道15。
32.如图6所示,所述下箱体2上方位置设有导流装置13,所述每个导流装置13为矩形框架25上上下交错布置的两层u型导流板24组成,通过下箱体2上的三个导流装置安装门3安装三组导流装置13在导流装置安装导轨12上,所述u型导流板24对通过下箱体2的烟气进行均流作用,使气流均匀平稳。
33.如图4所示,所述中部箱体10内部设有逐次交叉对称布置的组合式填料通道15,所述组合式填料通道15的上半部分为垂直设置且长度逐个递增的圆筒形填料通道16,所述组合式填料通道15的下半部分为与圆筒形填料通道16底部连接且有一定倾斜角度的三棱柱形填料通道18,同一排所述圆筒形填料通道16长度依次增加,且在下端与倾斜的三棱柱形填料通道18连接,用于增大吸附面积,所述组合式填料通道15采用筛网组成,利用其中储存的石料14对烟气进行吸附,所述三棱柱形填料通道18在中部箱体10内部较高一端使用三角
形堵板17固定,在探出中部箱体10一段距离的较低一端固定有三角形法兰19,所述三角形法兰19上均固定有放料口堵板11,便于对吸附饱和沥青烟气后的石料14排出,所述中部箱体10一侧设置出风口7,所述出风口7与进风口1采用对侧布置,以延长烟气通过的路径,增加烟气吸附效率,所述出风口7同侧和对侧的下方位置均设有观察口6,用于对组合式填料通道15中石料14的填充情况进行观察。
34.如图5所示,所述组合上料装置由孔板21、三棱柱形导料板22和挡边20组成,所述上箱体9底部设有角钢法兰23,所述角钢法兰23上设置有孔板21,所述孔板21上方逐次排列有三棱柱形导料板22,所述三棱柱形导料板22四周包围有挡边20,所述三棱柱形导料板22和周围包围的挡边20形成v形存料空间,由装载机将石料14上料到v形存料空间后,石料14从孔板21与垂直布置的圆筒形填料通道16对应连接圆孔处进入,因自身重力掉落到三棱柱形填料通道18,在石料14填充满组合式填料通道15后对烟气进行吸附。
35.所述中部箱体10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检修平台8,所述检修平台8与上箱体9平行且另外三面均设有防护栏,所述检修平台8的一端与直梯5固定连接,所述直梯5设有弧形防护栏且从与检修平台8连接处一直延伸到地面,用于操作人员登上检修平台8对石料14的上料情况进行观察和操作。
36.所述下箱体2与中部箱体10通过角钢法兰连接,所述中部箱体10和上箱体9通过角钢法兰连接,且连接部位符合气密性要求,保证烟气通道的密闭性,保证烟气不泄露。
37.在一个实施例中,从下箱体的人孔门进入,在下箱体的底部填充一定厚度的石料,并将导流装置从导流装置安装门安装在导流装置安装导轨上,布置完毕关闭人孔门和导流装置安装门。同时由装载机将与沥青混凝土搅拌所用的同一种石料装入上箱体的组合上料装置,石料进入由三棱柱形导料板和挡边组成的v形存料空间,石料从孔板的孔洞下落到中部箱体内部的各个圆筒形填料通道,石料受自身重力继续下落到倾斜的三棱柱形填料通道,此时三棱柱形填料通道较低一端的放料口堵板为封闭状态,因此石料将渐渐下落并填满三棱柱形填料通道和圆筒形填料通道,此时操作人员从直梯登上检修平台,可人工辅助石料导入下方的组合式填料通道,或对v形存料空间中的石料进一步平整,当观察石料不再下落时,即已完成上料工作。v形存料空间需要在完成上料后继续放置一定厚度的石料,防止外界气体从孔板的孔洞进入设备箱体。
38.此时,将沥青烟气从进风口处引入,沥青烟气将首先通过下箱体底部的石料,对烟气进行初步吸附,而后沥青烟气上升到导流装置处,并从导流装置的两片u型导流板通过,导流装置对烟气进行均流作用,使通过u型导流板的烟气变得均匀而稳定。在烟气进气的气压推动作用下,沥青烟气继续向上运动,在达到中部箱体倾斜设置的三棱柱形填料通道时,由于通道由一定规格的筛网组成,烟气将从筛网的缝隙中通过三棱柱形填料通道中的石料,对烟气进行二次吸附,同时烟气继续上升到圆筒形填料通道,同样通过圆筒形填料通道的外围筛网,被圆筒形填料通道中的石料做第三次吸附,在三次充分吸附后,烟气从中部箱体的出风口排出。
39.当下箱体底部吸附饱和沥青烟气后的石料需要更换时,操作人员在停运状态下从人口门进入,可对石料进行更换;当导流装置需要更换时,打开导流装置安装门,将u型导流板从导流装置安装导轨抽出,更换新的u型导流板后恢复即可。当从中部下箱体的观察窗观察到三棱柱形填料通道和圆筒形填料通道中的石料已吸附饱和沥青烟气不利于继续使用
时,可将石料运输车停靠在放料口堵板下方,此时打开放料口堵板,三棱柱形填料通道和圆筒形填料通道中的石料将因为自身重力滑落在石料运输车内,此部分石料可运至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处作为原料继续利用,实现原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在清完原有石料并重新封闭放料口堵板后,可使用装载机再次向组合上料装置内进行加料,从而可继续对沥青烟气进行吸附作业。
4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