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素纤维的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8695发布日期:2021-12-29 14:2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质素纤维的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质素纤维的混料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2.木质素纤维是天然木材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有机纤维,外观为棉絮状,呈白色或灰白色。通过筛选、分裂、高温处理、漂白、化学处理、中和、筛分成不同长度和粗细度的纤维以适应不同应用材料的需要.由于处理温度高达250℃以上,在通常条件下是化学上非常稳定的物质,不为一般的溶剂、酸、碱腐蚀,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无放射性的优良品质,不影响环境,对人体无害,属绿色环保产品,这是其它矿物质素纤维所不具备的。纤维微观结构是带状弯曲的,凹凸不平的,多孔的,交叉处是扁平的,有良好的韧性、分散性和化学稳定性,吸水能力强,有非常优秀的增稠抗裂性能。广泛用于沥青道路、混凝土、砂浆、石膏制品、木浆海绵等领域,对防止涂层开裂、提高保水性、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合宜性、增加强度、增强对表面的附着力等有良好的效果。其技术作用主要是:触变、防护、吸收、载体和填充剂。在路面铺设中,纤维稳定剂采用木质素纤维, 经工厂形成棉絮状纤维或颗粒状纤维。
3.现有的木质素纤维的混料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导致木质素纤维的原料混合搅拌不够均匀,影响木质素纤维生产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木质素纤维的混料装置,它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旋转,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能够横向搅拌,同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能够纵向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达到更好的混料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了混料装置主体1、第一进料口2、第二进料口3、出料口4、支撑底座5、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转轴7、第二驱动电机8、第三驱动电机9组成,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进料口2,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右侧设有第二进料口3,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部中间设有出料口4,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部两端设有支撑底座5,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中间设有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的底部设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三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8上设有第二转轴81,第二转轴81上安装有第一搅拌叶82,所述第三驱动电机9上设有第三转轴91,第三转轴91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92。
6.所述出料口4上设有气动阀门41。通过气动阀门41便于控制出料口4的速度。
7.所述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1、第三转轴91的底部均设有密封圈10。通过密封圈10密封转轴与电机的连接处,防止物料渗入导致机器损坏。
8.所述第一搅拌叶82为涡轮形刀片搅拌叶。涡轮形刀片搅拌叶能够将较大物料粉
碎,使得物料能够充分混合。
9.所述第二搅拌叶92为软十字形搅拌叶。软十字形搅拌叶能够在充分搅拌的同时将物料往出料口4引流。
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进料口2,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右侧设有第二进料口3,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部中间设有出料口4,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部两端设有支撑底座5,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中间设有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的底部设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三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8上设有第二转轴81,第二转轴81上安装有第一搅拌叶82,所述第三驱动电机9上设有第三转轴91,第三转轴91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92,通过第一驱动电机6带动第一转轴7旋转,使得第一搅拌叶82和第二搅拌叶92能够横向搅拌,同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8的正反转和第三驱动电机9的正反转使得第一搅拌叶82和第二搅拌叶92能够纵向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达到更好的混料效果,同时利用第一搅拌叶82为涡轮形刀片搅拌叶,将较大物料粉碎,使得物料能够充分混合,通过第二搅拌叶92为软十字形搅拌叶,使得能够在充分搅拌的同时将物料往出料口4引流。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旋转,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能够横向搅拌,同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能够纵向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达到更好的混料效果。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搅拌叶82的主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搅拌叶92的主视图。
16.附图标记说明:混料装置主体1、第一进料口2、第二进料口3、出料口4、气动阀门41、支撑底座5、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转轴7、第二驱动电机8、第二转轴81、第一搅拌叶82、第三驱动电机9、第三转轴91、第二搅拌叶92、密封圈10。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了混料装置主体1、第一进料口2、第二进料口3、出料口4、支撑底座5、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转轴7、第二驱动电机8、第三驱动电机9组成,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进料口2,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右侧设有第二进料口3,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部中间设有出料口4,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部两端设有支撑底座5,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中间设有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用于驱动搅拌叶横向搅拌,第一驱动电机6的底部设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三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三驱动电机9用于驱动搅拌叶纵向
搅拌,第二驱动电机8上设有第二转轴81,第二转轴81上安装有第一搅拌叶82,所述第三驱动电机9上设有第三转轴91,第三转轴91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92。
18.所述出料口4上设有气动阀门41。通过气动阀门41便于控制出料口4的速度。
19.所述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1、第三转轴91的底部均设有密封圈10。通过密封圈10密封转轴与电机的连接处,防止物料渗入导致机器损坏。
20.所述第一搅拌叶82为涡轮形刀片搅拌叶。涡轮形刀片搅拌叶能够将较大物料粉碎,使得物料能够充分混合。
21.所述第二搅拌叶92为软十字形搅拌叶。软十字形搅拌叶能够在充分搅拌的同时将物料往出料口4引流。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进料口2,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右侧设有第二进料口3,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部中间设有出料口4,所述混料装置主体1的底部两端设有支撑底座5,混料装置主体1的顶部中间设有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的底部设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三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8上设有第二转轴81,第二转轴81上安装有第一搅拌叶82,所述第三驱动电机9上设有第三转轴91,第三转轴91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92,通过第一驱动电机6带动第一转轴7旋转,使得第一搅拌叶82和第二搅拌叶92能够横向搅拌,同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8的正反转和第三驱动电机9的正反转使得第一搅拌叶82和第二搅拌叶92能够纵向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达到更好的混料效果,同时利用第一搅拌叶82为涡轮形刀片搅拌叶,将较大物料粉碎,使得物料能够充分混合,通过第二搅拌叶92为软十字形搅拌叶,使得能够在充分搅拌的同时将物料往出料口4引流。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旋转,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能够横向搅拌,同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能够纵向搅拌,使得搅拌更加均匀,达到更好的混料效果。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