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焦焦炉烟气脱硫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2901发布日期:2021-12-15 06:3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熄焦焦炉烟气脱硫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熄焦焦炉烟气脱硫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加强,干熄焦车间两期环境除尘站烟囱已安装二氧化硫及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为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二氧化硫浓度需控制在100mg/m
³
以下),前期通过向烟囱喷洒氨水来降低烟气二氧化硫,可控制烟气二氧化硫浓度低于100mg/m
³
,但存在运行不稳定,在焦生及负荷较高时难以满足国家排放要求。随着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9标准的公布,二氧化硫浓度需控制在50mg/m
³
以下,现有措施已难于实现标准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熄焦焦炉烟气脱硫排放装置,具备脱硫效率高,脱硫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熄焦焦炉烟气脱硫排放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分别固定有除尘器、脱硫塔、脱硝反应器、余热锅炉;
5.所述除尘器包括除尘器本体、干熄焦尾气管、除尘风机、第一卸料器、第一出渣管,所述干熄焦尾气管与所述除尘器本体相切固定,所述除尘风机固定在所述除尘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卸料器固定在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出渣管接通在所述第一卸料器上;
6.所述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焦炉烟气管、第一连接管、喷淋管、提升泵、填充层、除雾器、废水管,所述焦炉烟气管接通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与除尘风机的出风口接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与所述焦炉烟气管接通,所述喷淋管固定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部,所述喷淋管的一端贯穿出所述脱硫塔本体的侧面,并且与所述提升泵接通,所述填充层固定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喷淋管的下方,所述除雾器固定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喷淋管的上方,所述废水管接通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底部;
7.所述脱硝反应器包括脱硝反应器本体、催化层、喷吹器、第二连接管、第二出渣管、第二卸料器、第三出渣管,所述催化层固定在所述脱硝反应器本体的内部,所述喷吹器固定在所述脱硝反应器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端与所述脱硫塔本体的顶部接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与所述脱硝反应器本体接通,所述第二出渣管固定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卸料器固定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三出渣管接通在所述第二卸料器上,并且所述第三出渣管还与所述第一出渣管接通;
8.所述余热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水罐、换热元件、第三连接管、引风机,所述水罐固定在所述锅炉本体的顶部,所述换热元件贯穿并固定在所述锅炉本体与所述水罐之间,所述
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脱硝反应器本体接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炉本体接通,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锅炉本体接通。
9.优选的,所述第一卸料器、第二卸料器均为星形卸料器。
10.优选的,所述喷吹器包括气罐、脉冲电磁阀、耙管,所述气罐固定在所述脱硝反应器本体的顶部,所述脉冲电磁阀接通在所述气罐上,所述耙管固定在所述脱硝反应器本体的内部,并对应在所述催化层的上方,而且还与所述脉冲电磁阀接通。
11.优选的,所述除雾器为折流板除雾器。
12.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为铜球。
13.优选的,所述换热元件为列管。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将 140t/h及 190t/h干熄焦尾气合并起来,通过新建脱硫塔进行脱硫,在脱硫塔前布置除尘器将颗粒物降至 10 mg/ nm 3 以下,为保证脱硫效率,需保证新上脱硫塔入口温度不低于 120℃,因干熄焦尾气本身温度较低(放散阀附近 130℃左右),再经除尘和一系列管道之后,温度有所降低,故需引一股焦炉烟气和干熄焦尾气进行直接混合升温,进入到脱硫塔中脱硫,控制二氧化硫浓度在50mg/m
³
以下,然后除尘脱硫后的烟气经过脱硝反应器脱硝,最后经过余热锅炉换热后,排往大气中,具备脱硫效率高,脱硫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前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支撑架的管路连通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尘器的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硫塔的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脱硝反应器的剖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余热锅炉的剖视图。
21.图中:1、支撑架;2、除尘器;21、除尘器本体;22、干熄焦尾气管;23、除尘风机;24、第一卸料器;25、第一出渣管;3、脱硫塔;31、脱硫塔本体;32、焦炉烟气管;33、第一连接管;34、喷淋管;35、提升泵;36、填充层;37、除雾器;38、废水管;5、脱硝反应器;51、脱硝反应器本体;52、催化层;53、喷吹器;531、气罐;532、脉冲电磁阀;533、耙管;54、第二连接管;55、第二出渣管;56、第二卸料器;57、第三出渣管;6、余热锅炉;61、锅炉本体;62、水罐;63、换热元件;64、第三连接管;65、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干熄焦焦炉烟气脱硫排放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分别固定有除尘器2、脱硫塔3、脱硝反应器5、余热锅炉6;
24.除尘器2包括除尘器本体21、干熄焦尾气管22、除尘风机23、第一卸料器24、第一出
渣管25,干熄焦尾气管22与除尘器本体21相切固定,除尘风机23固定在除尘器本体21的顶部,第一卸料器24固定在除尘器本体21的底部,第一卸料器24为星形卸料器,第一出渣管25接通在第一卸料器24上;干熄焦尾气经过除尘器2离心除尘后,将颗粒物降至 10 mg/ nm 3 以下,颗粒物沉降到第一卸料器24中进行卸料。
25.脱硫塔3包括脱硫塔本体31、焦炉烟气管32、第一连接管33、喷淋管34、提升泵35、填充层36、除雾器37、废水管38,焦炉烟气管32接通在脱硫塔本体31的一侧,第一连接管33的下端与除尘风机23的出风口接通,第一连接管33的上端与焦炉烟气管32接通,为保证脱硫效率,需保证新上脱硫塔入口温度不低于 120℃,因干熄焦尾气本身温度较低(放散阀附近 130℃左右),再经除尘和一系列管道之后,温度有所降低,故需引一股焦炉烟气和干熄焦尾气进行直接混合升温;喷淋管34固定在脱硫塔本体31的内部,喷淋管34的一端贯穿出脱硫塔本体31的侧面,并且与提升泵35接通,通过喷淋,吸附颗粒物质,进一步除尘,填充层36固定在脱硫塔本体31的内部,并且位于喷淋管34的下方,填充层36为铜球,提高气体与脱硫洗涤水的接触面积和时间,提高脱硫效果;除雾器37固定在脱硫塔本体31的内部,并且位于喷淋管34的上方,除雾器37为折流板除雾器37,除去雾气、液滴;废水管38接通在脱硫塔本体31的底部,排走废脱硫洗涤水。
26.脱硝反应器5包括脱硝反应器本体51、催化层52、喷吹器53、第二连接管54、第二出渣管55、第二卸料器56、第三出渣管57,催化层52固定在脱硝反应器本体51的内部,可以连续设置多层,催化层52为脱硝催化剂,喷吹器53固定在脱硝反应器5的顶部,吹走阻拦在催化层52上的杂质;第二连接管54的下端与脱硫塔本体31的顶部接通,第二连接管54的上端与脱硝反应器本体51接通,第二出渣管55固定在脱硫塔本体31的一侧,吹走的杂质进入到第二出渣管55中,然后沉降到第二卸料器56的位置,第二卸料器56固定在脱硫塔本体31的底部,第二卸料器56均为星形卸料器,将杂质卸料;第三出渣管57接通在第二卸料器56上,并且第三出渣管57还与第一出渣管25接通。
27.喷吹器53包括气罐531、脉冲电磁阀532、耙管533,气罐531固定在脱硝反应器本体51的顶部,脉冲电磁阀532接通在气罐531上,耙管533固定在脱硝反应器本体51的内部,并对应在催化层52的上方,而且还与脉冲电磁阀532接通,通过喷吹器53,吹走拦截在催化层52上的杂质,保障催化层52的高效使用。
28.余热锅炉6包括锅炉本体61、水罐62、换热元件63、第三连接管64、引风机65,水罐62固定在锅炉本体61的顶部,换热元件63贯穿并固定在锅炉本体61与水罐62之间,换热元件63为列管,第三连接管64的一端与脱硝反应器本体51接通,第三连接管64的另一端与锅炉本体61接通,引风机65的进风口与锅炉本体61接通,通过余热锅炉6换热再利用。
29.工作原理:该干熄焦焦炉烟气脱硫排放装置使用时,将 140t/h及 190t/h干熄焦尾气合并起来,通过焦炉烟气管32进入,经过除尘器2将颗粒物降至 10 mg/ nm 3 以下,除尘的杂质经过第一卸料器24排往第一出渣管25中,再与焦炉烟气管32排入的焦炉烟气合并升温,进入到脱硫塔3中脱硫,控制二氧化硫浓度在50mg/m
³
以下,废水经过废水管38排出,然后除尘脱硫后的烟气经过脱硝反应器5脱硝,最后经过余热锅炉6换热后,排往大气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催化层52表面具有拦截下来的杂质,通过喷吹器53将杂质吹进第二出渣管55中,然后落入到第二卸料器56中卸料,最后通过第三出渣管57排出。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