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9496发布日期:2021-11-29 22:0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麻醉机是通过机械回路将麻醉药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到血液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用于全身麻醉、供氧及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等手术操作的设备。麻醉机种类丰富,包括空气麻醉机、直流式麻醉机、循环紧闭式麻醉机等,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诊所等场所。
3.麻醉气体混合装置是麻醉机的关键部件,传统的麻醉机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的结构比较固定,难以将两组麻醉气体充分混合后使用,导致麻醉效率低下。此外,对麻醉药物浓度的检测和控制也是目前临床医生和医学工程师一直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如果麻醉气体混合不均,也会严重影响麻醉药物浓度的检测精度,同时也影响了麻醉药物的给药。因此,麻醉气体混合装置不仅标志着麻醉机的水平,也关系到吸入麻醉的成败,直接涉及患者的安危。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以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402737.8公开了一种麻醉机中流量传感器的自动检定装置,通过同时固定多个传感器,再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运转时可带动固定机构间歇性转动,同时带动进气管往复运动并对每个传感器注气,有利于快速得到多个传感器的检定数据,没有针对麻醉机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的结构不当导致的麻醉气体混合不均的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将两组麻醉气体的均匀混合、缓冲,还具有麻醉气体浓度实时检测功能,智能化程度高,提高了麻醉效率,应用前景广泛。
6.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机构、缓冲机构、检测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混合壳体,所述混合壳体内的中部安装有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混合壳体内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三阀体和第四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三阀体之间的混合壳体内部开设有第一混合腔,所述第二阀体和第四阀体之间的混合壳体内部开设有第二混合腔,所述混合壳体内部开设有从第一混合腔分别连通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的通道,所述混合壳体内部开设有从第二混合腔分别连通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第四阀体通道,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分别通过气管与麻醉机连接并且向混合壳体内部导入纯净的麻醉气体,所述第三阀体的一端连接有两组第三管接头,所述第四阀体的一端连接有两组第四管接头,混合后的麻醉混合气体通过第三管接头或者第四管接头排出;所
述缓冲机构包括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缓冲管一、缓冲管二、缓冲室,所述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为y型结构,所述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的入口分别通过气管与第三管接头或者第四管接头连通,所述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的两个出口分别与缓冲管一的入口、缓冲管二的入口连通;所述缓冲室为矩形箱体结构,所述缓冲室的左侧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2个缓冲入口,2个缓冲入口分别与所述缓冲管一的出口、缓冲管二的出口连通;所述缓冲室的右侧面中部设置有缓冲出口,所述缓冲出口与检测机构相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从缓冲出口出来的麻醉混合气体的浓度。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混合机构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分别导入纯净的麻醉气体,纯净的麻醉气体可在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中混合,混合后的麻醉混合气体通过第三管接头或者第四管接头排出,实现了两组麻醉气体的均匀混合,再通过缓冲机构增大气体接触面积,通过对流原理进一步使麻醉气体混合均匀,还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醉气体浓度检测精度,最后通过检测机构对麻醉气体浓度进行测量,有利于麻醉药物的给药,方便医生进行调节和操作,应用前景广泛。
8.进一步的,上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所述第一混合腔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压力表组件,所述第二混合腔17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压力表组件。
9.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压力表组件和第二压力表组件分别检测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处的气体压力。
10.进一步的,上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所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和第四阀体均为三通阀体,所述混合壳体内部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和第四阀体的阀腔。
11.进一步的,上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所述缓冲管一、缓冲管二为螺旋弯管结构;所述缓冲室2内部竖直方向设置也有若干个缓冲筛板。
12.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为y型结构,其作用是将混合机构混合后的麻醉气体分成两股,分别进入螺旋弯管结构的缓冲管一、缓冲管二,缓冲管一、缓冲管二可以增大混合麻醉气体的接触面积,使混合麻醉气体进一步混匀,并且起到缓冲作用;然后,两股混合麻醉气体分别进入缓冲室,缓冲室内部竖直方向设置也有若干个缓冲筛板,使混合麻醉气体在缓冲室内产生回旋气流,从而形成对流使混合麻醉气体进一步混匀,最后进入检测机构。
13.进一步的,上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器、检测入口管、检测出口管,所述缓冲室的缓冲出口与检测入口管连接,所述检测器安装在检测入口管32、检测出口管之间。
14.进一步的,上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检测器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圆形密封罩,两个所述圆形密封罩相对一侧内壁中部均开设有圆口,并且两个圆口的内壁均固定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检测入口管、检测出口管分别套接于两个第一密封圈的内壁,并且检测入口管、检测出口管相对一侧外壁均固定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圆形密封罩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环形螺纹槽,并且环形螺纹槽的内壁螺接有环形螺纹块,两个所述环形螺纹块远离圆形密封罩的一侧外壁均固定有锁紧套环,两个锁紧套环的内壁分别与检测入口管、检测出口管的外壁形成转动配合。
15.所述检测器,将两个圆形密封罩分别套接在检测入口管和检测出口管上,然后通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将检测入口管和检测出口管固定在一起,在检测入口管和检测出口管上的锁紧套管,让锁紧套管上的环形螺纹块与圆形密封罩上的环形螺纹槽螺接在一起,即可将该检测器固定于检测入口管和检测出口管上。
16.进一步的,上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其中一个所述圆形密封罩远离第一密封圈的内壁固定有竖截面为t形状的安置环,并且安置环靠近两个圆形密封罩连接处的外壁固定有第二密封圈,另一个所述圆形密封罩的底部内壁固定有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另一个所述圆形密封罩的一侧外壁固定有报警指示灯,所述报警指示灯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并且开关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两个所述圆形密封罩的连接处套接有两个半环密封部件,且两个半环密封部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7.通过两个半环密封部件将两个圆形密封罩的连接处外壁卡住,然后用螺栓将两个半环密封部件固定在一起,半环密封部件内设置有密封垫可将两个圆形密封罩连接处外壁密封住,其中一个圆形密封罩内设置有安置环,安置环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将两个圆形密封罩连接处内壁密封住,锁紧套环上的环形卡口与第一密封圈形成卡接配合,将两个第一密封圈与检测入口管和检测出口管连接处给密封住,使得检测机构具有优异的密封性。
18.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会对检测器内的麻醉气体进行检测,所述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麻醉气体浓度数据通过信号线传输至微处理器。
19.所述检测器还包括报警指示灯,当麻醉混合气体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或低于设定值时,所述报警指示灯亮。
20.进一步的,上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所述微处理器与显示屏网口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检测的麻醉气体浓度;所述微处理器与语音播报模块通讯连接并且控制语音播报模块对当前检测的麻醉气体浓度进行播报。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2.(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混合机构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分别导入纯净的麻醉气体,纯净的麻醉气体可在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中混合,混合后的麻醉混合气体通过第三管接头或者第四管接头排出,实现了两组麻醉气体的均匀混合,再通过缓冲机构增大气体接触面积,通过对流原理进一步使麻醉气体混合均匀,还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麻醉气体浓度检测精度,最后通过检测机构对麻醉气体浓度进行测量,有利于麻醉药物的给药,方便医生进行调节和操作,应用前景广泛;
23.(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智能化程度高,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会对检测器内的麻醉气体进行检测,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麻醉气体浓度数据通过信号线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显示屏网口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检测的麻醉气体浓度;微处理器与语音播报模块通讯连接并且控制语音播报模块对当前检测的麻醉气体浓度进行播报;微处理器与报警指示灯电性连接,当麻醉混合气体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或低于设定值时,报警指示灯亮。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的整体连接简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的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的检测机构电性连接示意图;
29.图中:混合机构1、混合壳体11、第一阀体12、第一管接头121、第二阀体13、第二管接头131、第三阀体14、第三管接头141、第四阀体15、第四管接头151、第一混合腔16、第一压力表组件161、第二混合腔17、第二压力表组件171、缓冲机构2、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21、缓冲管一22、缓冲管二23、缓冲室24、检测机构3、检测器31、圆形密封罩311、第一密封圈312、第一连接环313、第二连接环314、环形螺纹块315、锁紧套环316、安置环317、第二密封圈318、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319、报警指示灯320、检测入口管32、检测出口管33、微处理器34、显示屏35、语音播报模块36。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1

5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
ꢀ“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如图1、2、3、4所示的上述结构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机构1、缓冲机构2、检测机构3;所述混合机构1包括混合壳体11,所述混合壳体11内的中部安装有第一阀体12和第二阀体13,所述混合壳体11内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三阀体14和第四阀体15,所述第一阀体12和第三阀体14之间的混合壳体11内部开设有第一混合腔16,所述第二阀体13和第四阀体15之间的混合壳体11内部开设有第二混合腔17,所述混合壳体11内部开设有从第一混合腔16分别连通到第一阀体12、第二阀体13和第三阀体14的通道,所述混合壳体11内部开设有从第二混合腔17分别连通到第一阀体12、第二阀体13和第四阀体15通道,所述第一阀体12和第二阀体1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121和第二管接头131,所述第一管接头121和第二管接头131分别通过气管与麻醉机连接并且向混合壳体11内部导入纯净的麻醉气体,所述第三阀体14的一端连接有两组第三管接头141,所述第四阀体15的一端连接有两组第四管接头151,混合后的麻醉混合气体通过第三管接头141或者第四管接头151排出;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21、缓冲管一22、缓冲管二23、缓冲室24,所述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211为y型结构,所述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21的入口分别通过气管与第三管接头141或者第四管接头151连通,所述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
21的两个出口分别与缓冲管一12的入口、缓冲管二13的入口连通;所述缓冲室14为矩形箱体结构,所述缓冲室14的左侧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2个缓冲入口,2个缓冲入口分别与所述缓冲管一12的出口、缓冲管二13的出口连通;所述缓冲室14的右侧面中部设置有缓冲出口,所述缓冲出口与检测机构3相连接,所述检测机构3用于检测从缓冲出口出来的麻醉混合气体的浓度。
33.此外,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混合腔16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压力表组件161,所述第二混合腔17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压力表组件171。
34.此外,所述第一阀体12、第二阀体13、第三阀体14和第四阀体15均为三通阀体,所述混合壳体1内部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阀体12、第二阀体13、第三阀体14和第四阀体15的阀腔。
35.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管一22、缓冲管二23为螺旋弯管结构;所述缓冲室24内部竖直方向设置也有若干个缓冲筛板。
36.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检测器31、检测入口管32、检测出口管33,所述缓冲室14的缓冲出口与检测入口管32连接,所述检测器31安装在检测入口管32、检测出口管33之间。
37.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器31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圆形密封罩311,两个所述圆形密封罩311相对一侧内壁中部均开设有圆口,并且两个圆口的内壁均固定有第一密封圈312,所述检测入口管32、检测出口管33分别套接于两个第一密封圈312的内壁,并且检测入口管32、检测出口管33相对一侧外壁均固定有第一连接环313和第二连接环314,所述第一连接环313与第二连接环314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圆形密封罩311一侧外壁均开设有环形螺纹槽,并且环形螺纹槽的内壁螺接有环形螺纹块315,两个所述环形螺纹块315远离圆形密封罩311的一侧外壁均固定有锁紧套环316,两个锁紧套环316的内壁分别与检测入口管32、检测出口管33的外壁形成转动配合。
38.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圆形密封罩311远离第一密封圈312的内壁固定有竖截面为t形状的安置环317,并且安置环317靠近两个圆形密封罩311连接处的外壁固定有第二密封圈318,另一个所述圆形密封罩311的底部内壁固定有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319,所述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319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34,另一个所述圆形密封罩311的一侧外壁固定有报警指示灯320,所述报警指示灯320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并且开关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34相连接;两个所述圆形密封罩311的连接处套接有两个半环密封部件,且两个半环密封部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9.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微处理器34与显示屏35网口连接,所述显示屏35用于显示当前检测的麻醉气体浓度;所述微处理器34与语音播报模块36通讯连接并且控制语音播报模块36对当前检测的麻醉气体浓度进行播报。
实施例
40.基于以上的结构基础,如图1

5所示。
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功能的麻醉气体混合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混合机构1的第一管接头121和第二管接头131分别导入纯净的麻醉气体,纯净的麻醉气体可在第一混合腔16和第二混合腔17中混合,混合后的麻醉混合气体通过第三管接头141
或者第四管接头151排出,实现了两组麻醉气体的均匀混合,再通过缓冲机构2增大气体接触面积,通过对流原理进一步使麻醉气体混合均匀,还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麻醉气体浓度检测精度,最后通过检测机构3对麻醉气体浓度进行测量,有利于麻醉药物的给药,方便医生进行调节和操作,应用前景广泛。
42.其中,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压力表组件161和第二压力表组件171分别检测第一混合腔16和第二混合腔17处的气体压力。
43.进一步的, 麻醉混合气体进气管21为y型结构,其作用是将混合机构2混合后的麻醉气体分成两股,分别进入螺旋弯管结构的缓冲管一22、缓冲管二23,缓冲管一22、缓冲管二23可以增大混合麻醉气体的接触面积,使混合麻醉气体进一步混匀,并且起到缓冲作用;然后,两股混合麻醉气体分别进入缓冲室24,缓冲室24内部竖直方向设置也有若干个缓冲筛板,使混合麻醉气体在缓冲室24内产生回旋气流,从而形成对流使混合麻醉气体进一步混匀,最后进入检测机构3。
44.进一步的, 所述检测器31,将两个圆形密封罩311分别套接在检测入口管32和检测出口管33上,然后通过第一连接环313和第二连接环314将检测入口管32和检测出口管33固定在一起,在检测入口管32和检测出口管33上的锁紧套管316,让锁紧套管316上的环形螺纹块315与圆形密封罩311上的环形螺纹槽螺接在一起,即可将该检测器31固定于检测入口管32和检测出口管33上。
45.进一步的,通过两个半环密封部件将两个圆形密封罩311的连接处外壁卡住,然后用螺栓将两个半环密封部件固定在一起,半环密封部件内设置有密封垫可将两个圆形密封罩311连接处外壁密封住,其中一个圆形密封罩311内设置有安置环317,安置环317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18将两个圆形密封罩311连接处内壁密封住,锁紧套环316上的环形卡口与第一密封圈313形成卡接配合,将两个第一密封圈312与检测入口管32和检测出口管33连接处给密封住,使得检测机构3具有优异的密封性。
46.其中,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319会对检测器31内的麻醉气体进行检测,所述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319检测到的麻醉气体浓度数据通过信号线传输至微处理器34。所述检测器31还包括报警指示灯320,当麻醉混合气体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或低于设定值时,所述报警指示灯320亮。
47.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34与显示屏35网口连接,所述显示屏35用于显示当前检测的麻醉气体浓度;所述微处理器34与语音播报模块36通讯连接并且控制语音播报模块36对当前检测的麻醉气体浓度进行播报。
4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