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表面活化剂用智能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9488发布日期:2021-12-04 13:0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墨表面活化剂用智能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化工反应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墨表面活化剂用智能反应釜。


背景技术:

2.油墨主要是作为印刷的原材料,油墨可用于电子电路板的网印、书刊的印刷以及建筑饰品等各种印刷,油墨分为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主要成分包括色料以及联结料,辅助成分包括填充剂、稀释剂以及冲淡剂等,主要成分与辅助成分两者需要经过均匀的混合而制成为一种粘性胶状的流体,以便于进行印刷,在此,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在混合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反应釜,反应釜是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反应釜具有加热或冷却功能,可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调整相应的温度以实现对油墨进行处理。
3.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反应釜的加热是通过加入导热油的方式实现,其中,反应釜主要包括釜体、环形加热管、输油泵以及油管,在釜体的侧壁内部具有腔室,环形加热管位于腔室内部,在釜体外壁上开设有两个通过口,两个通过口分别与环形加热管的两端相连通,在此将两个通过口分别定位为进油口和出油口,另外,油管有两根,其中一根油管的一端与输油泵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进油口连通,输油泵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储油容器;另一条油管的一端与储存油容器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出油口连接,在输油泵的驱动下,导热油在环形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在环形加热管的作用下,导热油实现加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导热油在运行时的油温较高,在油管的内壁易结焦,随着结焦层的增厚导致油管的传热性能恶化,油管随时可能发生爆管,所以油管需定期进行维护或更换,油管在维护或更换时,首先需要将油管与釜体之间分离,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如扳手或螺丝刀等,才可将油管从釜体上拆卸下来,油管与釜体之间的拆装过程较为繁琐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油管与釜体的拆装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墨表面活化剂用智能反应釜。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墨表面活化剂用智能反应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油墨表面活化剂用智能反应釜,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釜体以及油管,所述釜体上设有两个通过口,还包括锁合装置、连接座以及插接件,所述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插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插接件上开设有与油管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釜体外壁上,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供所述插接件插接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任一所述通过口连通,所述插接件的外壁处开设有锁合槽,所述锁合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内,所述锁合装置与所述锁合槽插接配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釜体外壁上设有连接座,在连接座内设有锁合装置,同时,在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件,当需要对油管进行安装时,并将插接件由外向内插接至连接座的连接孔上,启动锁合组件,使得锁合装置插接至锁合槽内,从而实现对油管的锁
合安装,当需要对油管进行拆卸时,再次启动锁合装置,锁合装置从锁合槽处抽离,连接座与插接件相互松脱,将连接座与插接件相互分离,进而使得油管可相对于釜体拆卸,锁合装置在此可对油管进行快速的安装或拆卸,过程无需借助相应的工具,油管的拆装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9.优选的,所述锁合装置包括锁合件以及解锁件,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供所述锁合件滑移的滑移孔,所述滑移孔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孔相垂直且连通,所述锁合件与所述锁合槽相插接配合,所述解锁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解锁件的一侧与所述锁合件的一侧相连,所述解锁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合件松脱至所述锁合槽外。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座内设置有锁合件以及解锁件,当需要安装油管时,将插接件由外往内插接于连接孔内,待插接件完全插接至连接孔内时,启动锁合件,锁合件插接于锁合槽内,从而对插接件进行固定锁合,进而将油管固定连接于釜体上,当需要拆卸油管时,启动解锁件,使得锁合件从锁合槽内移出,从而将插接件从连接孔内拔出,进而将油管从釜体上拆卸,使用过程方便快捷。
11.优选的,所述锁合件包括弹簧以及卡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块固定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相连,所述卡块的外壁滑移抵接于所述滑移孔的内壁,所述卡块与所述连接孔相对,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卡块背向所述连接孔的一侧,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卡块插接于所述锁合槽内,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卡块位于所述滑移孔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簧的一端与卡块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通过拉动解锁件可使弹簧压缩,卡块滑移至滑移孔内,随后将插接件插至连接孔内,实现管道与釜体相连;若松脱拉动解锁件,可使弹簧恢复至自然状态,在此过程中,卡块可插接至锁合槽内,使得插接件牢固锁合于连接孔内,进而实现对油管的安装固定,其结构设计合理且实用,便于对油管的安装固定。
13.优选的,所述解锁件包括齿轮、齿条以及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合件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锁合部进行锁合或解锁操作时,可通过转动转轴,转轴驱动齿轮转动,齿轮推动齿条移动,齿条进而带动锁合部移动,随着转轴转动方向的改变,连接部的移动方向实现改变,进而实现插接动作,操作过程方便快捷。
15.优选的,所述插接件包括第一轴段以及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第二轴段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轴段半径小于所述第二轴段的半径,所述第二轴段与所述油管相固定连接,所述锁合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轴段上,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第二轴段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孔为阶梯孔,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半径,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相连通,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一轴段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孔段的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轴段的端面与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相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划分为第一轴段以及第二轴段,将连接孔分为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在将插接件插入至连接座时,第一轴段的外壁与第一孔段的内壁相抵接,使得插接件插接安装时不易晃动偏移,另外,第一轴段的端面与第一孔段的端面抵接,同时,
第二轴段的端面与连接座的外表面抵接,可使插接件的插入深度得到定位,进而可满足锁合槽所需的位置需求,插接件的插接精度得到提升。
17.优选的,所述插接件上设有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轴段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孔段的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轴段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密封圈与连接座的外壁表面相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可填充密封于第一轴段端面与第一孔段端面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圈可填充密封第二轴段端面与连接座外壁表面之间的间隙,使得导热油在输入或输出的过程中不易由插接件与连接座之间的间隙溢出,结构的整体密封性得到提升。
19.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插接件上分别设有磁铁,所述连接座的外壁表面上开设有凹槽,位于所述连接座上的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另一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段的端面上,两个所述磁铁相吸合,当两个所述磁铁相互吸合时,位于所述插接件上的磁铁插接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锁合槽与所述滑移孔相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座与插接件上分别设有磁铁,在油管安装的过程中,将插接件插接至连接孔内,此时,在插接件上的磁铁与连接座上的磁铁相吸合,对插接件的插入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对插接件具有防呆作用,插接件插入后,使得锁合槽与滑移孔相对,以便于对插接件的固定锁合,进而便于对油管的安装固定。
21.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段的端面外缘与所述连接座远离釜体的一端内壁处均为倒角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轴段外缘的倒角处理以及连接座远离釜体的一端内壁处进行倒角处理,在将插接件插接于连接座内时,第一轴段的倒角与连接座上的倒角相抵接,在倒角的导向作用下,即可将插接件插接至连接孔内,节省插接件对连接孔的对准的时间,其结构设计合理且实用,使得油管过程更加便捷。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釜体外壁上设有供安装油管的连接座,在连接座内设有锁合件以及解锁件,另外,在油管的一端设有插接件,对油管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将插接件插至连接座内,启动解锁件,使锁合件与插接件相抵接,从而实现油管的安装,对油管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再次启动解锁件,锁合件从锁合槽处抽离,使得插接件从连接座内松脱,通过对连接座与插接件的相互分离,实现对油管的拆卸,锁合件以及解锁件可对油管进行快速安装或拆卸,其拆卸或安装过程无需使用特定的工具进行,进而提升油管的拆卸或安装的效率;
25.2、插接件可分为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将插接件插入至连接座,第一轴段与第一孔段内,第一轴段的外壁与第一孔段的内壁相抵接,使得插接件完成插接后不易出现松动,同时,第一轴段的端面与第一孔段的端面抵接,此外,当插接件插至连接座时,第二轴段的端面与连接座的外表面相抵接,对插接件进行深度的定位,使得定位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此提高插接件的插接至连接座内的精度;
26.3、在第一轴段端面与第一孔段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在第二轴段端面与连接座外壁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通过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密封,使得导热油在输入或输出的过程中不易泄漏,使整个连接部分的密封性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反应釜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插接件与连接座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插接件与连接座的剖视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釜体;2、油管;3、油泵;4、储油容器;5、环形加热管;6、通过口;7、锁合装置;71、锁合件;711、弹簧;712、卡块;72、解锁件;721、齿轮;722、齿条;723、转轴;8、连接座;81、连接孔;811、第一孔段;812、第二孔段;9、插接件;91、第一轴段;92、第二轴段;93、通孔;10、锁合槽;11、滑移孔;12、盖体;13、倒角;14、第一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6、磁铁;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实施例1: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油墨表面活化剂用智能反应釜。参照图1和图2,该反应釜包括釜体1、油管2、油泵3以及储油容器4等部件,釜体1侧壁内壁具有腔室,腔室内设有环形加热管5,同时,釜体1外壁上开设有分别与环形加热管5两端连通的两个通过口6,在此将两个通过口6分别定义为用于进油的进油口以及用于出油的出油口;输油泵3与储油容器4相连接,储油容器4可以为储油箱,储油容器4用于储存导热油,油管2的设置数量可对应为两根,其中一根油管2的一端与输油泵3连接,油管2的另一端用于与釜体1相连并与进油口连通;另一根油管2的一端用于与釜体1相连接并与出油口连通,另一根油管2的另一端与储油容器4连接并连通,输油泵3可将位于储油容器4内的导热油经过油管2从进油口处进入至环形加热管5内加热,随后从出油口以及另一油管2处回流至储油容器4内,实现热油循环。釜体1、油泵3、储油容器4等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5.参照图3,为提升油管2与釜体1之间的拆装便捷性,该智能反应釜还包括锁合装置7、连接座8以及插接件9。其中,连接座8的设置数量与通过口6的设置数量相一致,即连接座8为两个,两个连接座8分别固定连接于釜体1外壁处,并且两个连接座8分别与两个通过口6导通,锁合装置7活动设置于连接座8内,同时,在油管2远离输油泵3的一端以及远离储油容器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件9,即插接件9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接件9对应与两个连接座8插接配合,通过启动锁合装置7,锁合装置7可对插接件9进行拆卸或固定,进而实现对油管2的拆卸或安装。
36.请继续参照图3,为了便于导热油的输送,具体的,在油管2的一端套接固定有插接件9,其中,插接件9在本实施例中呈阶梯轴状设置,具体的,插接件9包括第一轴段91以及第二轴段92,第一轴段91与第二轴段92同轴设置,第一轴段91与第二轴段92一体连接;另外,第一轴段91的半径小于第二轴段92的半径,在第一轴段91与第二轴段92的轴线中心上开设有贯穿第一轴段91与第二轴段92的通孔93;油管2的端部与第二轴段92远离第一轴段91的一端相固定连接,同时,通孔93的一端与油管2相连通,导热油可从油管2内流动至通孔93内并从通孔93另一端流出。
37.另外,在插接件9插接至连接座8时,第一轴段91用于插接至连接座8内,参照图2和
图3,为了便于插接件9进行插接定位,具体的,连接座8包括呈圆柱体状的本体,连接座8的本体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安装于釜体1的外壁处,同时,连接座8上开设有连接孔81,连接孔81贯穿连接座8的两端端面,连接孔81呈阶梯孔状,连接孔81具体相连通的第一孔段811与第二孔段812,第一孔段811半径大于第二孔段812半径,第二孔段812远离第一孔段811的一端与通过口6连通,此时连接座8与通过口6实现导通。
38.此外,连接孔81用于供插接件9进行插接,其中,第一轴段91的半径及形状与第一孔段811的半径及形状大小相适配;推动插接件9,使插接件9的第一轴段91插接至第一孔段811内,第一轴段91的外壁与第一孔段811的内壁相抵接,第一轴段91的端面可与第一孔段811的端面相抵接,同时,第二轴段92的半径大于连接孔81的半径,第二轴段92靠近第一轴段91一端的端面与连接座8背对釜体1一侧的外表面相抵接,并且第二轴段92的端面与连接座8的外表面相贴合,插接件9以及连接座8实现相互插接定位。
39.请继续参照图3,为实现对插接件9进行锁合及解锁。在第一轴段91的周面处由外自内凹陷设置有锁合槽10,锁合槽10的开口可以为正方形,锁合槽10供锁合装置7进行插接,当锁合装置7插接于锁合槽10内时,锁合装置7对插接件9进行卡接限位,进而使得插接件9实现固定,当锁合装置7松脱至锁合槽10外时,插接件9与连接座8之间相互松脱,实现对插接件9进行拆卸。
40.具体的,锁合装置7包括锁合件71,在连接座8上贯穿有滑移孔11,连接座8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座8本体部分的盖体12,盖体12通常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与连接座8的本体固定连接,盖体12的内壁与滑移孔11远离连接孔81的一端相对。
41.锁合件71包括弹簧711以及卡块712,弹簧711的一端与卡块712焊接固定,弹簧711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盖体12上,盖体12对弹簧711进行支撑,同时,卡块712位于滑移孔11内,弹簧711位于卡块712背向连接孔81的一侧,卡块712尺寸形状应与滑移孔11的尺寸形状相适配,同时,卡块712的外壁滑移抵接于滑移孔11的内壁,卡块712在弹簧711的作用下,可在滑移孔11内朝向连接孔81处滑移,当弹簧711位于自然状态下时,且当插接件9插接于连接座8内时,锁合槽10与滑移孔11的一端相对,在弹簧711的驱动下,卡块712可插接至锁合槽10内,以实现对插接件9进行锁合固定。
42.进一步地,锁合组件还包括解锁件72,解锁件72用于驱动卡块712从锁合槽10内抽离,进而实现对锁合件71进行解锁具体的,解锁件72包括齿轮721、齿条722以及转轴723。齿条722的一侧与卡块712的一侧焊接固定,转轴723贯穿盖体12的侧壁并通过轴承转动承载于盖体12上,转轴723实现转动安装,转轴723与齿条722相垂直,同时,齿轮721固定安装于转轴723上,齿轮721此时位于盖体12的内部,齿轮721与齿条722相啮合。
43.通过转动转轴723,可带动齿轮721转动,齿轮721推动齿条722移动,使得卡块712由锁合槽10滑移至滑移孔11内,即可实现对插接件9的解锁。
44.另外,第一轴段91的端面外缘与连接座8远离釜体1的一端内壁处均为倒角13设置,在插接件9插接至连接座8的过程中,第一轴段91的倒角13与连接座8上的倒角13相抵接,在倒角13的导向作用下,使得使插接件9快速插接至连接座8内,进而实现对油管2的安装。
45.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油墨表面活化剂用智能反应釜的实施原理为:在油管2的安装过程中,油管2与第二轴段92固定相连,转动转轴723,使得卡块712滑移至滑移孔11内,然
后,将第一轴段91的倒角13与连接座8上的倒角13相抵接,插接件9插接至连接座8内,并使得锁合槽10与滑移孔11相对,待插接件9完全插接至连接座8内,松脱转轴723,在弹簧711的作用力下,卡块712插接至锁合槽10内,进而完成对油管2的安装固定;在油管2的拆卸过程中,转动转轴723,通过齿轮721带动齿条722的移动,使得卡块712往齿条722一侧进行滑移,使得卡块712从锁合槽10内滑移至滑移孔11内,待卡块712完全位于滑移孔11内时,抽动插接件9,使得插接件9与连接座8进行分离,进而完成对油管2的拆卸。
46.实施例2:
47.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使插接件9与连接座8的密封性得到提升,具体的,在插接件9的第一轴段91的端面上胶粘有第一密封圈14,第一密封圈14可以为橡胶密封圈,在插接件9插接至连接座8内时,第一密封圈14位于第一轴段91的端面与第一孔段811端面之间的间隙内,第一密封圈14与第一孔段811端面相抵接;另外,第二轴段92的端面上胶粘有第二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5可以为橡胶密封圈,第二密封圈15位于第二轴段92端面与连接座8外壁表面之间的间隙内,第二密封圈15与连接座8的外壁相抵接,在导热油输入或输出的过程中,导热油在通过口6、通孔93与油管2内流动,在第一密封圈14作用下,导热油不易流入第二轴段92端面与连接座8外壁表面之间的间隙,在第二密封圈15作用下,导热油不易流入第二轴段92端面与连接座8外壁表面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对结构的整体进行密封。
48.请继续参照图4,为了使插接件9快速插接至连接座8内,具体的,在连接座8分别上有磁铁16,其中,在连接座8背对釜体1的一侧外壁处由外至内凹陷设置有凹槽17,凹槽17外缘轮廓可以为正方形或者圆形等,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7的外缘轮廓呈正方形状设置,磁铁16固定安装于凹槽17底壁,磁铁16的外壁与凹槽17内壁相抵接,同时磁铁16填充至凹槽17的中段;同时,在第二轴段92朝向连接座8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磁铁16,在安装油管2时,应将第二轴段92上的磁铁16与连接座8上的凹槽17相对,在磁铁16吸力的作用下,第二轴段92上的磁铁16与凹槽17内的磁铁16吸合,同时第二轴段92上的磁铁16插入至凹槽17内,使得第二轴段92朝向连接座8的端面与连接座8的外壁紧密抵接,连接座8与插接件9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提升。
49.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油墨表面活化剂用智能反应釜的实施原理为:在油管2的安装过程中,将插接件9上的磁铁16对准连接座8上的凹槽17,插接件9上的磁铁16与凹槽17内的磁铁16进行吸合,使得插接件9插接至连接座8内,此时,在第一轴段91的端面的第一密封圈14与第一孔段811端面相抵接,同时,第二轴段92的端面的第二密封圈15与连接座8外壁表面相抵接,进而对整体结构进行密封,使得在导热油输出或输入的过程中,导热油不易出现泄漏。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