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9685发布日期:2021-11-29 17:4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蒸发器,具体涉及一种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属于薄膜蒸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薄膜蒸发器(thin film evaporator)是一种蒸发器的类型,特点是物料液体沿加热管壁呈膜状流动而进行传热和蒸发,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将立式薄膜蒸发器和卧式薄膜蒸发器进行了整合,以进一步提高该蒸发器的性能。
3.但是现有的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在进行组装时普遍是采用手持圆柱形撬棍插入相应的两个法兰孔中以进行定位,当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发生偏移时,易发生手部挤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和卧式薄膜蒸发器本体,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和卧式薄膜蒸发器本体上分别设置有配合使用的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上设置有便于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之间进行定位的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包括能够插在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上通孔上的定位杆,定位杆通过钢箍固定在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上,且钢箍为开环形结构,钢箍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连接板,该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杆设置为两个,且在钢箍上对称设置,定位杆的轴线方向与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的轴线相同。
7.进一步优化:所述钢箍上安装有便于定位杆穿过的圆筒,且圆筒与定位杆同轴装配。
8.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杆为l形结构。
9.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杆的外圆周上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锥面。
10.进一步优化:所述圆筒的下方安装有与定位杆同轴装配的导向套。
11.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向套与定位杆之间设置有限位单元。
12.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安装在导向套内壁上的凸块,定位杆上开设有容纳凸块的凹槽。
13.进一步优化:所述圆筒上设置有对定位杆进行固定的固定单元。
14.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圆筒一侧的锁紧螺栓,圆筒上开设有与锁紧螺栓配合使用的螺孔。
15.使用时,先将卧式薄膜蒸发器本体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吊装工具将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吊起,并将钢箍卡在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上,同时将定位杆的下端插入上法兰盘上的通孔内,然后通过螺栓将两个连接板连接,将钢箍固定在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上,然后将
定位杆提起,并控制吊装工具将上法兰盘扣在下法兰盘上,然后将定位杆插入上下法兰盘上相应的通孔内,进而实现定位,然后穿设用于连接上下法兰盘的螺栓,并采用螺母进行封装。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杆,实现了对上下法兰盘之间的快速对接,通过设置锥面,方便了定位杆插入通孔内,通过设置钢箍,实现了对定位杆的安装,通过设置圆筒和导向套,实现了对定位杆移动的导向,通过设置凹槽和凸块,有效阻止定位杆出现轴向转动,通过设置锁紧螺栓,实现了对定位杆的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在进行组装时普遍是采用手持圆柱形撬棍插入相应的两个法兰孔中以进行定位,当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发生偏移时,易发生手部挤伤的问题。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

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2

第一夹套;3

第一蒸汽出口;4

第一蒸汽入口;5

上法兰盘;6

下法兰盘;7

卧式薄膜蒸发器本体;8

第二夹套;9

第二蒸汽出口;10

第二蒸汽入口;11

定位杆;12

钢箍;13

圆筒;14

锁紧螺栓;15

导向套;16

凹槽;17

锥面;18

连接板;19

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和卧式薄膜蒸发器本体7,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上法兰盘5,卧式薄膜蒸发器本体7的上端设置有下法兰盘6,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上设置有便于上法兰盘5和下法兰盘6之间进行定位的定位单元。
23.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能够插在上法兰盘5和下法兰盘6上通孔上的定位杆11,这样便于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在吊装的过程中与卧式薄膜蒸发器本体7的对接。
24.所述定位杆11通过钢箍12固定在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上,且钢箍12为开环形结构,钢箍1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8,该两个连接板1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以便于钢箍12固定连接在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上。
25.所述定位杆11设置为两个,且在钢箍12上对称设置,定位杆11的轴线方向与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的轴线相同,以便于穿设进上法兰盘5和下法兰盘6上的通孔内。
26.所述钢箍12上固定安装有便于定位杆11穿过的圆筒13,且圆筒13与定位杆11同轴装配,定位杆11能够在圆筒13内上下移动。
27.所述定位杆11为l形结构,方便手部的抓握,以便于对定位杆11的上下移动。
28.所述定位杆11的外圆周上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锥面17,这样设计能够方便定位杆11插入相应的通孔内。
29.所述圆筒1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与定位杆11同轴装配的导向套15,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定位杆11移动的导向作用。
30.所述导向套15与定位杆11之间设置有限位单元,该限位单元能够防止定位杆11的旋转。
31.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导向套15内壁上的凸块19,定位杆11上开设有容纳凸块19的凹槽16,这样能够防止定位杆11转动。
32.所述凹槽16为长条形,且沿定位杆11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便于在定位杆11上下移动时防止其旋转。
33.所述圆筒13上设置有对定位杆11进行固定的固定单元,这样能够对定位杆11的上下位置进行固定。
34.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在圆筒13一侧的锁紧螺栓14,圆筒13上开设有与锁紧螺栓14配合使用的螺孔,这样便于锁紧螺栓14的一端伸入圆筒13内与定位杆11顶紧。
35.所述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夹套2,第一夹套2的一侧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蒸汽出口3,第一夹套2的一侧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蒸汽入口4。
36.所述卧式薄膜蒸发器本体7上设置有第二夹套8,第二夹套8的上方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蒸汽出口9,第二夹套8的下方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蒸汽入口10。
37.使用时,先将卧式薄膜蒸发器本体7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吊装工具将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吊起,并将钢箍12卡在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上,同时将定位杆11的下端插入上法兰盘5上的通孔内,然后通过螺栓将两个连接板18连接,将钢箍12固定在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1上,然后将定位杆11提起,并控制吊装工具将上法兰盘5扣在下法兰盘6上,然后将定位杆11插入上下法兰盘上相应的通孔内,进而实现定位,然后穿设用于连接上下法兰盘的螺栓,并采用螺母进行封装。
3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杆,实现了对上下法兰盘之间的快速对接,通过设置锥面,方便了定位杆插入通孔内,通过设置钢箍,实现了对定位杆的安装,通过设置圆筒和导向套,实现了对定位杆移动的导向,通过设置凹槽和凸块,有效阻止定位杆出现轴向转动,通过设置锁紧螺栓,实现了对定位杆的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在进行组装时普遍是采用手持圆柱形撬棍插入相应的两个法兰孔中以进行定位,当立式薄膜蒸发器本体发生偏移时,易发生手部挤伤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