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4476发布日期:2021-12-31 23:0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


背景技术:

2.离心管通常运用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离心机中,离心管在使用时,通过离心机对离心管内的溶液的离心分离和制备,其溶液悬浮在离心管内,在离心管的高速旋转下,由于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使溶液内悬浮的微小颗粒以一定的速度沉降,从而与溶液分离。
3.市场上常见的离心管不具备防粘粘性能,在使用的过程中,溶液内悬浮的微小颗粒容易粘附在离心管内壁,导致离心管难以清洗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离心管不具备防粘粘性能,在使用的过程中,溶液内悬浮的微小颗粒容易粘附在离心管内壁,导致离心管难以清洗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包括:
6.管体;
7.所述管体用于溶液的装载;
8.固定机构,其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外侧表面;
9.盖合装置,其连接于所述管体的顶部外侧;
10.防粘装置,其安置于所述盖合装置的内侧表面;
11.所述防粘装置包括:
12.伸缩杆,其设置于所述盖合装置的内侧表面;
13.卡接块,其安置于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表面;
14.防粘袋,其连接于所述卡接块的外侧表面。
15.优选的,所述管体包括:
16.管身,管身为石英材质;
17.刻度表,其连接于所述管身的外侧表面;
18.书写区,其安置于所述刻度表的右部外侧。
19.优选的,所述刻度表与管身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书写区与管身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20.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21.气垫,所述气垫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入气口。
22.优选的,所述气垫与管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且气垫通过入气口构成连通状结构。
23.优选的,所述盖合装置包括:
24.管盖,所述管盖的底部外侧设置有连接块;
25.防滑垫,其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内侧表面;
26.刺穿板,其安置于所述管盖的顶部外侧;
27.卡接槽,其开设于所述刺穿板的外部两侧。
28.优选的,所述管盖与连接块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连接块与管体之间呈卡合连接。
29.优选的,所述刺穿板与管盖之间呈活动连接,且卡接槽沿刺穿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30.优选的,所述卡接块与伸缩杆之间呈固定连接,且防粘袋与卡接块之间呈卡合连接。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气垫进行膨胀后能与分离盘的底部外侧进行卡合,这有利于提升设备在分离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使刺穿板与盖合装置进行拆分,能使设备在实验完成后无需对整个盖合装置进行替换,这能降低实验的成本,同时也能减少材料的浪费,防粘袋能对溶液进行装载,这使得溶液在离心后不会粘粘在管身内壁。
32.1、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入气口进行充气,能使气垫进行膨胀,气垫进行膨胀后能使管体中端的体积变大,这使得气垫能与分离盘的底部外侧进行卡合,通过配合盖合装置与分离盘顶部的固定,能使管体牢牢的固定在分离盘上,这能有效避免管体在分离的过程中被甩飞而造成实验故障,这有利于提升设备在分离过程中的安全性。
33.2、本实用新型刺穿板采用柔性的塑料材质,能较为轻易的使用注射针刺穿,这使得在管体内溶液能便利且无污染的进行提取,此外刺穿板能通过两侧的卡接槽从管盖内侧滑出,这使得刺穿板在使用完后可以进行替换,通过使刺穿板与盖合装置进行拆分,能使设备在实验完成后无需对整个盖合装置进行替换,这能降低实验的成本,同时也能减少材料的浪费
34.3、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卡接块,能使伸缩杆进行收缩,这使得卡接块能将防粘袋卡合在盖合装置的内壁上,防粘袋采用透明的薄膜材质,伸入管身内部能与管身内壁充分贴合,当向管身内注入需要离心的溶液时,防粘袋能对溶液进行装载,这使得溶液在离心后不会粘粘在管身内壁,此外外拉卡接块使伸缩杆延长便可轻易的将防粘袋从管身内部取出,这使得设备的清洗能够便利化。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的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的刺穿板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的卡接块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40.图中:1、管体;101、管身;102、刻度表;103、书写区;2、固定机构;201、气垫;202、入气口;3、盖合装置;301、管盖;302、连接块;303、防滑垫;304、刺穿板;305、卡接槽;4、防粘装置;401、伸缩杆;402、卡接块;403、防粘袋。
具体实施方式
4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包括管体1,管体1用于溶液的装载,管体1包括:管身101,管身101为石英材质,刻度表102,其连接于管身101的外侧表面,书写区103,其安置于刻度表102的右部外侧,刻度表102与管身101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书写区103与管身101的连接方式为粘接,管身101采用透明的石英材质进行制作,这能在实验过程中清除的观察到内部储存溶液的状态,刻度表102安置在管身101的外侧表面,通过观察刻度表102,便可清楚的观察出管身101内储存溶液的体积,书写区103为可涂抹的纸质层,通过在书写区103进行书写,能对管身101内的溶液进行标注,从而能避免在实验固定过程中造成溶液混淆;固定机构2,其连接于管体1的外侧表面,固定机构2包括气垫201,气垫201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入气口202,气垫201与管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且气垫201通过入气口202构成连通状结构,将管体1安置在离心机上时,盖合装置3会固定在离心机分离盘的顶部,而管体1会穿过分离盘内侧的孔洞,并悬挂在分离盘上,通过向入气口202进行充气,能使气垫201进行膨胀,气垫201进行膨胀后能使管体1中端的体积变大,这使得气垫201能与分离盘的底部外侧进行卡合,通过配合盖合装置3与分离盘顶部的固定,能使管体1牢牢的固定在分离盘上,这能有效避免管体1在分离的过程中被甩飞而造成实验故障,这有利于提升设备在分离过程中的安全性。
42.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盖合装置3,其连接于管体1的顶部外侧,盖合装置3包括:管盖301;管盖30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连接块302,防滑垫303,其连接于连接块302的内侧表面,刺穿板304,其安置于管盖301的顶部外侧,卡接槽305,其开设于刺穿板304的外部两侧,管盖301与连接块302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连接块302与管体1之间呈卡合连接,刺穿板304与管盖301之间呈活动连接,且卡接槽305沿刺穿板304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管盖301盖合在管身101的顶部外侧后,连接块302能与管身101的顶部外表面进行卡合,连接块302的内侧连接与橡胶材质的防滑垫303,这能保证管盖301与管身101的连接牢固度,并能保证管身101内储存的溶液不会发生泄漏,通过将刺穿板304左右两侧的卡接槽305对准管盖301顶部的凹槽,能使刺穿板304滑入管盖301内侧,刺穿板304滑入管盖301内侧后,通过转动刺穿板304,能使刺穿板304与管盖301进行卡合,刺穿板304采用柔性的塑料材质,能较为轻易的使用注射针刺穿,这使得在管体1内溶液能便利且无污染的进行提取,此外刺穿板304能通过两侧的卡接槽305从管盖301内侧滑出,这使得刺穿板304在使用完后可以进行替换,通过使刺穿板304与盖合装置3进行拆分,能使设备在实验完成后无需对整个盖合装置3进行替换,这能降低实验的成本,同时也能减少材料的浪费。
43.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防粘装置4,其安置于盖合装置3的内侧表面,防粘装置4包括:伸缩杆401,其设置于盖合装置3的内侧表面,卡接块402,其安置于伸缩杆401的外侧表面,防粘袋403,其连接于卡接块402的外侧表面,卡接块402与伸缩杆401之间呈固定连接,且防粘袋403与卡接块402之间呈卡合连接,将防粘袋403伸入盖合装置3内侧后,通过按压卡接块402,能使伸缩杆401进行收缩,这使得卡接块402能将防粘袋403卡合在盖合装置3的内壁上,防粘袋403采用透明的薄膜材质,伸入管身101内部能与管身101内壁充分贴合,当向管身101内注入需要离心的溶液时,防粘袋403能对溶液进行装载,这使得溶液在离心后不会粘粘在管身101内壁,此外外拉卡接块402使伸缩杆401延长便可轻易的将防粘袋403从管身101内部取出,这使得设备的清洗能够便利化。
44.综上,该便于清理具有防粘粘功能的实验用离心管,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中所示的结构,管身101采用透明的石英材质进行制作,这能在实验过程中清除的观察到内部储存溶液的状态,刻度表102安置在管身101的外侧表面,通过观察刻度表102,便可清楚的观察出管身101内储存溶液的体积,书写区103为可涂抹的纸质层,通过在书写区103进行书写,能对管身101内的溶液进行标注,从而能避免在实验固定过程中造成溶液混淆;
45.然后根据图1和图2中所示的结构,将管体1安置在离心机上时,盖合装置3会固定在离心机分离盘的顶部,而管体1会穿过分离盘内侧的孔洞,并悬挂在分离盘上,通过向入气口202进行充气,能使气垫201进行膨胀,气垫201进行膨胀后能使管体1中端的体积变大,这使得气垫201能与分离盘的底部外侧进行卡合,通过配合盖合装置3与分离盘顶部的固定,能使管体1牢牢的固定在分离盘上,这能有效避免管体1在分离的过程中被甩飞而造成实验故障,这有利于提升设备在分离过程中的安全性;
46.接着根据图1和图3中所示的结构,管盖301盖合在管身101的顶部外侧后,连接块302能与管身101的顶部外表面进行卡合,连接块302的内侧连接与橡胶材质的防滑垫303,这能保证管盖301与管身101的连接牢固度,并能保证管身101内储存的溶液不会发生泄漏,通过将刺穿板304左右两侧的卡接槽305对准管盖301顶部的凹槽,能使刺穿板304滑入管盖301内侧,刺穿板304滑入管盖301内侧后,通过转动刺穿板304,能使刺穿板304与管盖301进行卡合,刺穿板304采用柔性的塑料材质,能较为轻易的使用注射针刺穿,这使得在管体1内溶液能便利且无污染的进行提取,此外刺穿板304能通过两侧的卡接槽305从管盖301内侧滑出,这使得刺穿板304在使用完后可以进行替换,通过使刺穿板304与盖合装置3进行拆分,能使设备在实验完成后无需对整个盖合装置3进行替换,这能降低实验的成本,同时也能减少材料的浪费;
47.最后根据图4和图5中所示的结构,将防粘袋403伸入盖合装置3内侧后,通过按压卡接块402,能使伸缩杆401进行收缩,这使得卡接块402能将防粘袋403卡合在盖合装置3的内壁上,防粘袋403采用透明的薄膜材质,伸入管身101内部能与管身101内壁充分贴合,当向管身101内注入需要离心的溶液时,防粘袋403能对溶液进行装载,这使得溶液在离心后不会粘粘在管身101内壁,此外外拉卡接块402使伸缩杆401延长便可轻易的将防粘袋403从管身101内部取出,这使得设备的清洗能够便利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