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7625发布日期:2022-04-16 16:1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污泥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各地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去治理环境问题,在环境污染过程中,水体的污染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污染源,在治理水体污染时通常需要使用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而污泥中夹杂着不同大小的颗粒物若直接排入压滤机中会损害压滤机,因此需对污泥进行过滤,以过滤出污泥中较大的颗粒物,而现有技术中的污泥过滤装置通常采用自然沉降过滤,其过滤速度较慢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机体、机盖及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底端四周分别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间部位与驱动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顶端与所述机盖的底端卡扣连接,所述机盖的顶端两侧分别与把手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盖的中间部位与排泥管的底端管道连接,所述机体的一侧中间部位与控制开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另一侧中间部位安装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端与污泥管的顶端管道连接,所述污泥管的底端与所述机体的底端中间部位管道连接,所述机体的内壁顶端与顶板的底端四周嵌合连接,所述顶板的底端四周依次与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及第三过滤网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及第三过滤网的底端分别与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中间部位安装有主杆,所述主杆上等距与绞龙叶固定连接,所述主杆的底端与驱动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一侧底端安装有电源接口。
7.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内壁顶端与所述顶板之间安装气密垫圈。
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四周安装有万向轮。
9.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一侧顶端安装有出水管。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绞龙叶让污泥自下往上输送,同时配合第三过滤网可以分离污泥中的污水,在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分别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的大型污泥设备优点在于小巧轻便,便于携带,适用于家庭个人使用。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一种污泥过滤装置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14.图2是一种污泥过滤装置的整体俯视示意图。
15.附图标记:
16.1、排泥管;2、把手;3、机盖;4、顶板;5、第一滤网;6、第二滤网;7、进料口;8、机体;9、控制开关;10、第三滤网;11、主杆;12、绞龙叶;13、驱动电机;14、支撑杆;15、污泥管;16、框架;1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机体8、机盖3及进料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8的底端四周分别与支撑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4的底端与底板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7的顶端中间部位与驱动电机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8的顶端与所述机盖3的底端卡扣连接,所述机盖3的顶端两侧分别与把手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盖3的中间部位与排泥管1的底端管道连接,所述机体8的一侧中间部位与控制开关9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机体8的另一侧中间部位安装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口7的底端与污泥管15的顶端管道连接,所述污泥管15的底端与所述机体8的底端中间部位管道连接,所述机体8的内壁顶端与顶板4的底端四周嵌合连接,所述顶板4的底端四周依次与第一过滤网5、第二过滤网6及第三过滤网1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5、第二过滤网6及第三过滤网10的底端分别与框架1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10的中间部位安装有主杆11,所述主杆11上等距与绞龙叶12固定连接,所述主杆11的底端与驱动电机13的顶端固定连接。
20.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控制开关9与所述驱动电机13电性连接,所述机
体8的一侧底端安装有电源接口,所述机体8的内壁顶端与所述顶板4之间安装气密垫圈,所述底板17的底端四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机体8的一侧顶端安装有出水管。
21.工作原理:使用者把污泥从进料口7注入,驱动电机13带动主杆11上绞龙叶12转动,污泥被绞龙叶12传动输送向上,而第三过滤网10可以分离污水与污泥,同时因重力的原理,污水被第三过滤网10从污泥中分离出来,再依次被第二过滤网6和第一过滤网5过滤,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污泥最后被挤压成型从排泥管1排出。机盖3可以与机体8分离,便于使用者对过滤设备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绞龙叶让污泥自下往上输送,同时配合第三过滤网可以分离污泥中的污水,在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分别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的大型污泥设备优点在于小巧轻便,便于携带,适用于家庭个人使用。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机体(8)、机盖(3)及进料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8)的底端四周分别与支撑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4)的底端与底板(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7)的顶端中间部位与驱动电机(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8)的顶端与所述机盖(3)的底端卡扣连接,所述机盖(3)的顶端两侧分别与把手(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盖(3)的中间部位与排泥管(1)的底端管道连接,所述机体(8)的一侧中间部位与控制开关(9)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机体(8)的另一侧中间部位安装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口(7)的底端与污泥管(15)的顶端管道连接,所述污泥管(15)的底端与所述机体(8)的底端中间部位管道连接,所述机体(8)的内壁顶端与顶板(4)的底端四周嵌合连接,所述顶板(4)的底端四周依次与第一过滤网(5)、第二过滤网(6)及第三过滤网(1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5)、第二过滤网(6)及第三过滤网(10)的底端分别与框架(1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10)的中间部位安装有主杆(11),所述主杆(11)上等距与绞龙叶(12)固定连接,所述主杆(11)的底端与驱动电机(13)的顶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9)与所述驱动电机(1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8)的一侧底端安装有电源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8)的内壁顶端与所述顶板(4)之间安装气密垫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的底端四周安装有万向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8)的一侧顶端安装有出水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机体、机盖及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机体的底端四周分别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底板的顶端中间部位与驱动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机体的顶端与机盖的底端卡扣连接,机盖的顶端两侧分别与把手的底端固定连接,机盖的中间部位与排泥管的底端管道连接,机体的一侧中间部位与控制开关的一侧固定连接,机体的另一侧中间部位安装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底端与污泥管的顶端管道连接,污泥管的底端与机体的底端中间部位管道连接,机体的内壁顶端与顶板的底端四周嵌合连接,顶板的底端四周依次与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及第三过滤网的顶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陶一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陶一鸣
技术研发日:2021.06.03
技术公布日:202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