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消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9925发布日期:2021-11-25 13:0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硫化氢消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氢消除系统。


背景技术:

2.稠油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受注入地层高温高压蒸汽和地层本身结构、组分的影响,开发生产过程中出现单井释放套压时套管气内含有硫化氢组分,部分单井甚至出现套管气硫化氢含量严重超标。稠油开发成产过程中如遇整个井区单井套管含硫化氢,生产区域及周边均会弥漫硫化氢特有的臭鸡蛋味道,严重影响员工身心健康,如果硫化氢含量超标,将出现安全隐患,但是单井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单井开发效果,释放套管气降低套压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序。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除硫化氢的装置,对套管气含硫化氢区块进行套管气整体处理,使处理后的气体可外排。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除去气体中的硫化氢,防止硫化氢外排的硫化氢消除系统。
4.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5.硫化氢消除系统,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转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具有若干小孔径网孔的搅拌网,所述搅拌轴下部的釜体内设有布气盘,所述布气盘内设有多个呈圆形布置的布气管,所述布气盘上设有与布气管连通的喷管,所述喷管端部设有气泡石,所述釜体内设有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源,所述釜体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布气盘内的多个布气管的轴线皆为同一个圆的径向,多个所述布气管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布气盘底部设有与多个布气管的内端部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布气管上的喷管的管径由内侧向外侧逐渐增大。
6.可选的,所述搅拌轴与釜体内圆柱形的空腔同轴设置,多个所述布气管环绕搅拌轴的轴线呈圆形布置。
7.可选的,所述搅拌轴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与釜体内壁连接的支杆,所述搅拌轴一端的支杆上还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有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搅拌轴同轴连接,所述蜗杆与设于釜体外壁上的电机传动连接。
8.可选的,所述搅拌网的外侧边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滑块,所述滑块与釜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9.可选的,所述布气盘为圆盘结构,所述布气盘底部设有与所述釜体底部连接的支杆,所述布气管环绕所述布气盘的圆心设置,所述布气管沿所述布气盘的径向设置。
10.可选的,所述进气管竖直设置,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伸入所述布气盘内的圆心处,所述进气管的底端与输送管连通。
11.可选的,所述布气管上的多个喷管等间距设置,所述喷管竖直设置。
12.可选的,所述气泡石为球形,所述布气管上多个喷管顶端的气泡石,在布气管内气体输送的方向上其球径逐渐增大。
13.可选的,所述布气管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另一端封堵。
14.可选的,所述釜体侧面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排污管,所述釜体侧面的顶部还设有注料管,所述釜体的顶部中心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有过滤棉,所述排气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取样管。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可除去气体中的硫化氢,防止硫化氢外排,布气装置可使气体均匀进入釜体内,使气体均匀与试剂接触,转动的搅拌网可保持气体细小的气泡形态,使气体在釜体内上升过程中保持气液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还可搅动试剂使釜体上下部试剂浓度均匀,增强除硫化氢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9.图2为布气装置结构图;
20.图3为图2的俯视图;
21.图4为布气盘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3.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化氢消除系统,包括釜体7,所述釜体7内转动设有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上设有具有若干小孔径网孔的搅拌网12,所述搅拌轴13下部的釜体7内设有布气盘1,所述布气盘1内设有多个呈圆形布置的布气管3,所述布气盘1上设有与布气管3连通的喷管6,所述喷管6端部设有气泡石5,所述釜体7内设有驱动搅拌轴13转动的驱动源,所述釜体7上设有 排气管17,所述布气盘1内的多个布气管3的轴线皆为同一个圆的径向,多个所述布气管3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布气盘1底部设有与多个布气管3
的内端部连通的进气管2,所述布气管3上的喷管6的管径由内侧向外侧逐渐增大。
2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釜体7设于支柱上,釜体7侧面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排污管15,釜体7侧面的顶部还设有注料管16。釜体7顶部中心设有 排气管17, 排气管17内设有过滤棉18,通过过滤棉18可过滤排出的气体,使排出的气体干燥, 排气管17上还设有与其连通的取样管19,通过取样管19可对 排气管17内的气体进行取样和检测。
27.釜体7内转动设有搅拌轴13,搅拌轴13竖直设置,搅拌轴13与釜体7内圆柱形的空腔同轴设置,搅拌轴13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釜体7内壁连接的支杆10,并且支杆10上对应位置设有与搅拌轴13端部转动连接的支座。搅拌轴13顶部的支杆10上还设有传动箱9,传动箱9内设有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蜗轮与搅拌轴13同轴连接,蜗杆水平设置并延伸至釜体7外,釜体7外壁上对应位置设有与蜗杆传动连接的电机8,电机8运转驱动蜗杆转动,蜗杆驱动蜗轮带动搅拌轴13转动。
28.搅拌轴13上设有多个搅拌网12,搅拌网12在搅拌轴13外壁上沿其轴向设置,多个搅拌网12在搅拌轴13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搅拌网12具有若干小孔径网孔。搅拌网12的外侧边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滑块11,滑块11与釜体7的内壁滑动连接。
29.搅拌轴13下部的釜体7内设有布气装置14,喊硫化氢气体由布气装置14进入釜体7内。布气装置14包括布气盘1,布气盘1为圆盘结构,布气盘1与釜体7内的圆柱形空腔同轴设置,布气盘1底部设有与釜体7底部连接的支杆10。
30.布气盘1底部设有进气管2,进气管2竖直设置,进气管2与布气盘1同轴线设置,使得进气管2的顶端伸入布气盘1内部的圆心处。进气管2的底端与输送管4连通,输送管4伸出釜体7外部,气体由输送管4进入进气管2内。
31.进气管2顶端设有八个与其连通的布气管3,布气管3水平设于布气盘1内,并且布气管3沿布气盘1的径向设置,六个布气管3环绕进气管2顶端等间距均匀设置,相邻的两进气管2间的夹角为四十五度。布气管3靠近布气盘1圆心的端部与进气管2连通,布气管3远离布气盘1圆心的端部封堵。
32.设于布气盘1内的八个布气管3均匀设置,并且八个布气管3在进气管2顶端均匀设置,设置进气管2输入的气体均匀进入八个布气管3中,八个布气管3中的进气量相同。
33.布气管3上设有三个与其连通的喷管6,喷管6竖直设置且其顶端伸出布气盘1外部,同一布气管3上的三个喷管6等间距设置,并且布气管3上的三个喷管6由内侧向外侧其管径逐渐增大。喷管6顶端设有与其连通的气泡石5,气泡石5为球形,同一布气管3上,三个喷管6顶端的气泡石5由内侧向外侧其球径逐渐增大。
34.布气管3内输送的气体由其内侧向外侧流动,气体在经过喷管6处,分流一部分后,气体的压力逐渐降低,使得布气管3内按照气体的流动方向,气体的气压逐步降低。喷管6的管径由内侧向外侧逐步增加,使得气压大的喷管6其管径小,使气压小的喷管6其管径大,使得布气管3上不同位置喷管6的流量相对均匀,相应地,喷管6上的气泡石5的尺寸也随喷管6管径缩小或增大使它们相适配。
35.釜体7内装有除硫化氢试剂,气体由输送管4进入进气管2,并由进气管2均匀进入多个布气管3中,再由布气管3上的喷管6进入气泡石5,经过气泡石5后,气体呈若干细小气泡进入布气盘1上部的釜体7内,与釜体7内的试剂反应进行除硫化氢。由于大部分硫化氢在釜体7内的下部即与试剂反应,升至上部的气体中硫化氢的浓度低,使得釜体7内上部试剂
与下部试剂的浓度也不同。电机8驱动搅拌网12不断转动,搅拌网12具有若干小孔径网孔,搅拌网12的搅动不但可使釜体7内的试剂流动性增强,使釜体7内的试剂浓度均匀,并且搅拌网12可不断打碎上升的气泡,防止气泡聚集形成大气泡而降低了气液接触面积。气液接触混合进行除硫化氢后,气体由 排气管17排出,通过过滤棉18可过滤排出的气体,使排出的气体干燥,通过取样管19可对 排气管17内的气体进行取样和检测。
36.本实用新型可除去气体中的硫化氢,防止硫化氢外排,布气装置14可使气体均匀进入釜体7内,使气体均匀与试剂接触,转动的搅拌网12可保持气体细小的气泡形态,使气体在釜体7内上升过程中保持气液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还可搅动试剂使釜体7上下部试剂浓度均匀,增强除硫化氢效率。
37.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