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拆除施工环境的降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6365发布日期:2021-12-22 23:4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拆除施工环境的降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拆除施工环境的降尘设备。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现房屋拆除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容易扬起大量的灰尘,且因为灰尘分布面积较广,所以大多采用洒水车等对整片施工地进行浇淋,虽然能够大面积降尘,但施工地中小面积的位置依然存在灰尘含量较高的情况,不便于进行小面积的降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施工地中小面积的位置存在灰尘含量较高的情况,不便于进行小面积的降尘,提供了一种房屋拆除施工环境的降尘设备。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房屋拆除施工环境的降尘设备,包括支撑立杆、储水组件和降尘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安装于支撑立杆内部底端,且降尘组件套接于支撑立杆顶部,所述支撑立杆外壁底端四侧均焊接有预埋筋,且预埋筋底部呈尖锐状并用于扎入地面预埋,所述支撑立杆外壁且位于储水组件上方呈竖直状开设有水管槽,且水管槽内壁由上往下等距焊接有若干个夹持爪。
5.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储水箱、抽水泵和输水管,所述储水箱嵌入安装于支撑立杆内部底端,且抽水泵通过螺栓安装于储水箱内部右下角,所述抽水泵右侧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往右侧贯通出储水箱,所述输水管套接于抽水泵的出水口外端。
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水管往上延伸至水管槽内部,且夹持爪卡接于输水管。
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降尘组件包括蓄水盒、对接管、遮蔽圈、连接导管、降尘管件和外导管,所述蓄水盒套接于支撑立杆顶部,且对接管熔接于蓄水盒底面前右角,所述输水管顶部套接于对接管底部,所述遮蔽圈呈圆环形且环绕于蓄水盒外侧,且连接导管的数量为四根并分别固定于遮蔽圈内壁四侧,所述连接导管内端分别插接于蓄水盒外壁四侧,且降尘管件固定连接于蓄水盒顶部中心,所述外导管的数量为若干根且均匀熔接于降尘管件外壁。
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蓄水盒与降尘管件内部均呈中空状且相通,且遮蔽圈通过连接导管与蓄水盒安装,所述遮蔽圈内部呈中空状且与连接导管相通,且遮蔽圈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释水孔。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导管之间呈树状分布于降尘管件外侧,且外导管外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小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通过储水箱进行储水,输水管进行导水,随着输入输水管的水流增多,水流会往上
流动,实现供水,因为输水管以嵌入式的方式设置于水管槽内,加上多个夹持爪夹持于输水管,可保持输水管的导向,避免输水管直接悬挂在支撑立杆外侧,而导致对过往的施工人员或是其他施工物体的搬运带来影响,输水管被收纳入水管槽,外界人员或物体不易勾挂到输水管,同时维护好输水管;
12.蓄水盒内的水流会流入连接导管中,释水孔孔径较小,使得水流释放时呈水雾状,能够将水雾释放外界直径140cm

200cm范围内,抑制空气中灰尘颗粒的扬起,针对支撑立杆周边的区域进行小面积降尘,且遮蔽圈由聚乙烯制成并呈软质塑料,当外界建筑拆除过程中的石块砸落时,遮蔽圈可抵御落石,避免落石冲击到蓄水盒致其损坏,外导管之间呈树状分布且每根的长度均为20cm

40cm,能够将水流导向多个不同的位置,水流从小孔释放,同样能够大范围释放水流至外界,将水雾释放外界直径90cm

130cm的范围内,在相比释水孔更高的位置进行除尘,加强除尘降尘的效果,外导管的材质与遮蔽圈的材质一致,受到落石冲击时,不易受损,尤其适用于建筑拆除环境下的降尘工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立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立杆结构内部局部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盒与遮蔽圈结构拆分示意图。
18.图1

图5中:支撑立杆1、预埋筋101、水管槽102、夹持爪103、储水箱2、抽水泵201、输水管202、蓄水盒3、对接管301、遮蔽圈4、连接导管401、释水孔402、降尘管件5、外导管501、小孔502。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请参阅图1

图5,一种房屋拆除施工环境的降尘设备,包括支撑立杆1、储水组件和降尘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安装于支撑立杆1内部底端,且降尘组件套接于支撑立杆1顶部,所述支撑立杆1外壁底端四侧均焊接有预埋筋101,且预埋筋101底部呈尖锐状并用于扎入地面预埋,所述支撑立杆1外壁且位于储水组件上方呈竖直状开设有水管槽102,且水管槽102内壁由上往下等距焊接有若干个夹持爪103;
21.具体的,首先将支撑立杆1安装于房屋拆除施工环境中灰尘较大的位置,且安装支撑立杆1时,将预埋筋101扎入地面,通过四根预埋筋101分别稳定支撑立杆1的四侧,使得支撑立杆1被稳定安装好;
22.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储水箱2、抽水泵201和输水管202,所述储水箱2嵌入安装于支撑立杆1内部底端,且抽水泵201通过螺栓安装于储水箱2内部右下角,所述抽水泵201右侧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往右侧贯通出储水箱2,所述输水管202套接于抽水泵201的出水口外端;
23.所述输水管202往上延伸至水管槽102内部,且夹持爪103卡接于输水管202;
24.供水工作:储水箱2左上方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盖子,且盖子左端贯穿出支撑立杆1外壁,支撑立杆1安装好后,将盖子拧开,把外界清水灌入储水箱2中,再盖回盖子,通过储水箱2进行储水,且由抽水泵201抽取水流从出水口输出,而输水管202进行导水,随着输入输水管202的水流增多,水流会往上流动,实现供水;
25.因为输水管202以嵌入式的方式设置于水管槽102内,加上多个夹持爪103夹持于输水管202,可保持输水管202的导向,避免输水管202直接悬挂在支撑立杆1外侧,而导致对过往的施工人员或是其他施工物体的搬运带来影响,输水管202被收纳入水管槽102,外界人员或物体不易勾挂到输水管202,同时维护好输水管202。
26.所述降尘组件包括蓄水盒3、对接管301、遮蔽圈4、连接导管401、降尘管件5和外导管501,所述蓄水盒3套接于支撑立杆1顶部,且对接管301熔接于蓄水盒3底面前右角,所述输水管202顶部套接于对接管301底部,所述遮蔽圈4呈圆环形且环绕于蓄水盒3外侧,且连接导管401的数量为四根并分别固定于遮蔽圈4内壁四侧,所述连接导管401内端分别插接于蓄水盒3外壁四侧,且降尘管件5固定连接于蓄水盒3顶部中心,所述外导管501的数量为若干根且均匀熔接于降尘管件5外壁;
27.所述蓄水盒3与降尘管件5内部均呈中空状且相通,且遮蔽圈4通过连接导管401与蓄水盒3安装,所述遮蔽圈4内部呈中空状且与连接导管401相通,且遮蔽圈4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释水孔402;
28.降尘工作:通过输水管202将水流输入对接管301,并且由蓄水盒3储存水流,蓄水盒3内的水流会流入连接导管401中,通过四根连接导管401共同将水流导向遮蔽圈4内部,即可由多个释水孔402释放水流,释水孔402的孔径为0.3mm

0.6mm,孔径较小,使得水流释放时呈水雾状,遮蔽圈4呈圆环形且外径为30cm

60cm,可360
°
释放水流至外界,从而对外界进行全面的降尘,能够将水雾释放外界直径140cm

200cm范围内,抑制空气中灰尘颗粒的扬起,针对支撑立杆1周边的区域进行小面积降尘,且遮蔽圈4由聚乙烯制成并呈软质塑料,当外界建筑拆除过程中的石块砸落时,遮蔽圈4可抵御落石,避免落石冲击到蓄水盒3致其损坏;
29.所述外导管501之间呈树状分布于降尘管件5外侧,且外导管501外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小孔502;
30.随着蓄水盒3内的水流增多,水位线升高至降尘管件5内部,且由多根外导管501进行导水,外导管501之间呈树状分布且每根的长度均为20cm

40cm,能够将水流导向多个不同的位置,水流从小孔502释放,同样能够大范围释放水流至外界,将水雾释放外界直径90cm

130cm的范围内,在相比释水孔402更高的位置进行除尘,加强除尘降尘的效果,外导管501的材质与遮蔽圈4的材质一致,受到落石冲击时,不易受损,尤其适用于建筑拆除环境下的降尘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