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1348发布日期:2021-12-12 21:5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泉设施,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旱喷泉是指将喷泉设施安装在地下,旱喷泉的喷头和灯光设置在网状盖板以下。在喷水时,喷出的水柱通过盖板或花岗岩等铺装孔喷出来,以达到既不占休闲空间又能观赏喷泉的效果。由于旱喷泉上方需要铺装盖板、花岗岩等地面装饰板,且地面装饰板的重量较大,旱喷泉需要采用支撑器支撑,以满足地面装饰板的荷载要求。
3.现有技术的旱喷泉万能支撑器通长为柱状结构,其材质主要以pp聚丙烯为主,在万能支撑器的高度超出一定范围后,万能支撑器的强度及其承重性能无法满足现场石材材质的地面装饰板铺装需求,可能导致支撑器使用寿命及支撑安全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具有良好的水平向和竖直向荷载能力,确保支撑装置的支撑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纵筋、支撑箍筋、支撑管和填充物;支撑管纵向安装在旱喷泉的混凝土底座上,若干根支撑纵筋的下端分别锚入在混凝土底座内,若干根支撑纵筋的上端分别延伸至支撑管内;一道支撑箍筋横向绑扎在若干根支撑纵筋上,沿支撑纵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道支撑箍筋;填充物填充在支撑管内并包裹支撑纵筋和支撑箍筋。
7.所述的若干根支撑纵筋沿支撑管的周向均匀布置,且支撑纵筋与支撑管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8.所述的支撑纵筋的上端不超过支撑管的上端。
9.所述的支撑纵筋的下端锚入混凝土底座的深度不低于100mm。
10.所述的填充物的下表面与混凝土底座的顶面相接,填充物的上表面与支撑管的上端面齐平。
11.所述的填充物为混凝土浆料。
12.所述的支撑管的底部四周设有垫层,垫层铺设在混凝土底座上。
13.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支撑纵筋承受水平向荷载,并通过填充物承受竖直向荷载,使整个支撑装置具有足够的承载力,确保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以满足支撑装置顶部石材铺装的荷载要求,具有易于施工、后期维护好、使用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的横向剖面图。
16.图中,1支撑纵筋,2支撑箍筋,3支撑管,4填充物,5混凝土底座,6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纵筋1、支撑箍筋2、支撑管3和填充物4;支撑管3纵向安装在旱喷泉的混凝土底座5上,若干根支撑纵筋1的下端分别锚入在混凝土底座5内,若干根支撑纵筋1的上端分别延伸至支撑管3内;一道支撑箍筋2横向绑扎在若干根支撑纵筋1上,沿支撑纵筋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道支撑箍筋2;填充物4填充在支撑管3内并包裹支撑纵筋1和支撑箍筋2。通过支撑纵筋1和支撑箍筋2绑扎形成的钢筋结构有效提高支撑管3的支撑强度,以满足水平向的荷载要求,并在支撑管3内设置填充物4,以满足竖直向的荷载要求,进一步保证了支撑效果,确保支撑承载力,延长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
19.所述的若干根支撑纵筋1沿支撑管3的周向均匀布置,且支撑纵筋1与支撑管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支撑纵筋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工程中采用的支撑管3的内径调整,支撑纵筋1与支撑管3之间留出间隙方便了填充物4的填充,若干根支撑纵筋1受力均匀,支撑稳定性高。
20.所述的支撑纵筋1的下端锚入混凝土底座5的深度不低于100mm,将支撑纵筋1锚入混凝土底座5内能提高支撑纵筋1的安装稳定性,有效抵御横向荷载,保持支撑管3的稳定性。
21.所述的支撑纵筋1的上端不超过支撑管3的上端,避免影响支撑管3顶部的喷头等设备的安装。
22.所述的填充物4的下表面与混凝土底座5的顶面相接,填充物4的上表面与支撑管3的上端面齐平。填充物4均匀填实在混凝土底座5与支撑管3的顶部之间,能直接将顶部安装的石材板的荷载直接传递至混凝土底座5上,减少支撑管3的纵向荷载,延长整个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
23.所述的填充物4为混凝土浆料,便于灌浆操作,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支撑管3的结构强度。
24.所述的支撑管3的底部四周设有垫层6,垫层6铺设在混凝土底座5上,能通过垫层6进一步加固支撑管3的安装设置。
25.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是:
26.旱喷泉的混凝土底座5浇筑前,在支撑装置的安装位置安装四根支撑纵筋1,四根支撑纵筋1呈2*2矩阵分布,支撑纵筋1采用直径为10mm的钢筋制成,相邻两根支撑纵筋1的间距为80mm,支撑纵筋1的高度不超过900mm。四根支撑纵筋1锚入混凝土底座5的深度为100mm。四根支撑纵筋1设置完成后即可浇筑混凝土底座5,使四根支撑纵筋1纵向固定在混凝土底座5上,用于承受水平向荷载。
27.在四根支撑纵筋1上每间隔150mm设置一道支撑箍筋2,第一道支撑箍筋2与混凝土底座5顶面的距离为150mm,最后一道支撑箍筋2位于四根支撑纵筋1的顶部。支撑箍筋2可采用直径为6mm的钢筋制成圆环状结构并环绕在四根支撑纵筋1的外侧,通过铁丝绑扎等方式使支撑纵筋1与支撑箍筋2连接固定,使四根支撑纵筋1的设置稳定性更高。
28.将管径为150mm、高度为800mm的pvc管作为支撑管3并安装在混凝土底座5上,四根支撑纵筋1对称分布在支撑管3的中轴线四周,在支撑管3的底部外侧四周铺设垫层6,垫层6可采用碎石层或素混凝土层等,在支撑管3内灌入c60灌浆料,用于承受竖直向荷载,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即可进行旱喷泉的其他施工工序。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纵筋(1)、支撑箍筋(2)、支撑管(3)和填充物(4);支撑管(3)纵向安装在旱喷泉的混凝土底座(5)上,若干根支撑纵筋(1)的下端分别锚入在混凝土底座(5)内,若干根支撑纵筋(1)的上端分别延伸至支撑管(3)内;一道支撑箍筋(2)横向绑扎在若干根支撑纵筋(1)上,沿支撑纵筋(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道支撑箍筋(2);填充物(4)填充在支撑管(3)内并包裹支撑纵筋(1)和支撑箍筋(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根支撑纵筋(1)沿支撑管(3)的周向均匀布置,且支撑纵筋(1)与支撑管(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纵筋(1)的上端不超过支撑管(3)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纵筋(1)的下端锚入混凝土底座(5)的深度不低于1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填充物(4)的下表面与混凝土底座(5)的顶面相接,填充物(4)的上表面与支撑管(3)的上端面齐平。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填充物(4)为混凝土浆料。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管(3)的底部四周设有垫层(6),垫层(6)铺设在混凝土底座(5)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旱喷泉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纵筋(1)、支撑箍筋(2)、支撑管(3)和填充物(4);支撑管(3)纵向安装在旱喷泉的混凝土底座(5)上,若干根支撑纵筋(1)的下端分别锚入在混凝土底座(5)内,若干根支撑纵筋(1)的上端分别延伸至支撑管(3)内;一道支撑箍筋(2)横向绑扎在若干根支撑纵筋(1)上,沿支撑纵筋(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道支撑箍筋(2);填充物(4)填充在支撑管(3)内并包裹支撑纵筋(1)和支撑箍筋(2)。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水平向和竖直向荷载能力,确保支撑装置的支撑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边志强 赵宏鑫 门士彬 刘超 孙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