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29881发布日期:2022-03-12 13:3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2.中药的药用价值很高,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也十分复杂,提取其有效的成分并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药提取的核心工作。
3.在中药的加工过程中,一般使用具有外加热功能的浓缩罐对中药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但位于浓缩罐内的液体升温速率慢,受热不均衡,浓缩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罐、蒸发罐、分离器、冷凝器和暂存罐;
6.其中,加热罐包括罐体、罐盖、转轴、搅拌桨叶和转动驱动组件,罐盖和罐体可拆卸密封固定,罐盖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和蒸发罐的进气口连通;
7.螺旋加热管同轴布置在罐体内部,温控器均设置于罐体外部,螺旋加热管和温控器电连接;
8.搅拌桨叶同轴布置在罐体内部,且搅拌桨叶的外周缘与螺旋加热管的内周壁之间留有间隙;
9.转轴与罐体同轴布置,转轴一端和转动驱动组件连接,转轴另一端贯穿罐盖伸入罐体内并与搅拌桨叶固定连接。
10.优选地,罐体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内筒体同轴设置于外筒体内部,且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流道;
11.外筒体开设有与蒸汽流道连通的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
12.优选地,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凝器的冷凝水出口和蒸汽发生器进水口连通,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喷射口和蒸汽进口连通。
13.优选地,内筒体底部开设有排流口,排流口连接有排流管,排流管底端贯穿外筒体底部并伸至外筒体外,排流管上设有电磁阀。
14.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加热管包括多个子螺旋加热管,多个子螺旋加热管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在罐体内部;
15.温控器包括多个子温控器,多个子温控器和多个子螺旋加热管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16.优选地,相邻的螺旋加热管之间连接有导热翅片。
17.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通过螺旋加热管对罐体
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液体的升温速率块,温度容易控制,而且通过转动驱动组件驱动转轴带动搅拌桨叶转动,液体的温度和粘度的一致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浓缩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罐1、蒸发罐2、分离器3、冷凝器4和暂存罐5;
22.其中,加热罐1包括罐体11、罐盖12、转轴15、搅拌桨叶16和转动驱动组件,罐盖12和罐体11可拆卸密封固定,罐盖12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和蒸发罐2的进气口连通;
23.螺旋加热管13同轴布置在罐体11内部,温控器14均设置于罐体11外部,螺旋加热管13和温控器14电连接;
24.搅拌桨叶16同轴布置在罐体11内部,且搅拌桨叶16外周缘与螺旋加热管13的内周壁之间留有间隙;
25.转轴15与罐体11同轴布置,转轴15一端和转动驱动组件连接,转轴15另一端贯穿罐盖12伸入罐体11内并与搅拌桨叶16固定连接。
26.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螺旋加热管13工作对罐体1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同时转动驱动组件驱动转轴15带动搅拌桨叶16转动,液体经加热汽化产生蒸汽,蒸汽依次进入蒸发罐2、分离器3和冷凝器4进行气液分离,产生的冷凝液收集在暂存罐5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加热管13对罐体1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液体升温速率块,温度容易控制,而且通过转动驱动组件驱动转轴15带动搅拌桨叶16转动,液体的温度和粘度的一致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浓缩效果更好。
27.其中,转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和转轴驱动连接,当然,电机和转轴之间可以连接有齿轮传动组件或链轮传动组件等等。
28.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1包括外筒体111和内筒体112,内筒体112同轴设置于外筒体111内部,且内筒体112和外筒体111之间形成流道;
29.外筒体111开设有与蒸汽流道连通的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
30.如此设置,可通过蒸汽进口向流道通入蒸汽,从外部对内筒体112进行加热或保温,有效提高升温速率,提高内筒体112内部的温度的一致性。
3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凝器4的冷凝水出口和蒸汽发生器进水口连通,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喷射口和蒸汽进口连通。
32.如此设置,由冷凝器4的冷凝水出口流出的水带有一定的热量,再进入蒸汽发生器加热产生蒸汽,节约能量。
33.为了使浓缩后的液体容易出料,在本实施例中,内筒体112底部开设有排流口,排流口连接有排流管,排流管底端贯穿外筒体111底部并伸至外筒体111外,排流管上设有电磁阀。
34.在液体浓缩的过程中,液体的液位不断下降,位于罐体11顶部的螺旋加热管13存在空烧的现象,因此为了避免空烧,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加热管13包括多个子螺旋加热管,多个子螺旋加热管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在罐体11内部;
35.温控器14包括多个子温控器14,多个子温控器14和多个子螺旋加热管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36.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螺旋加热管13之间连接有导热翅片。其中,导热翅片用于进行传热,而且可使液体分流,从而使随搅拌桨叶16流动的液体多次分流,混合更加均匀,液体的温度和黏度的一致性更好,浓缩效果更好。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罐(1)、蒸发罐(2)、分离器(3)、冷凝器(4)和暂存罐(5);其中,加热罐(1)包括罐体(11)、罐盖(12)、转轴(15)、搅拌桨叶(16)和转动驱动组件,罐盖(12)和罐体(11)可拆卸密封固定,罐盖(12)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和蒸发罐(2)的进气口连通;螺旋加热管(13)同轴布置在罐体(11)内部,温控器(14)均设置于罐体(11)外部,螺旋加热管(13)和温控器(14)电连接;搅拌桨叶(16)同轴布置在罐体(11)内部,且搅拌桨叶(16)的外周缘与螺旋加热管(13)的内周壁之间留有间隙;转轴(15)与罐体(11)同轴布置,转轴(15)一端和转动驱动组件连接,转轴(15)另一端贯穿罐盖(12)伸入罐体(11)内并与搅拌桨叶(1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11)包括外筒体(111)和内筒体(112),内筒体(112)同轴设置于外筒体(111)内部,且内筒体(112)和外筒体(111)之间形成流道;外筒体(111)开设有与蒸汽流道连通的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凝器(4)的冷凝水出口和蒸汽发生器进水口连通,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喷射口和蒸汽进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体(112)底部开设有排流口,排流口连接有排流管,排流管底端贯穿外筒体(111)底部并伸至外筒体(111)外,排流管上设有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加热管(13)包括多个子螺旋加热管,多个子螺旋加热管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在罐体(11)内部;温控器(14)包括多个子温控器(14),多个子温控器(14)和多个子螺旋加热管一一对应地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螺旋加热管(13)之间连接有导热翅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单效浓缩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罐、蒸发罐、分离器、冷凝器和暂存罐;其中,加热罐包括罐体、罐盖、转轴、搅拌桨叶和转动驱动组件,罐盖和罐体可拆卸密封固定,罐盖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和蒸发罐的进气口连通;螺旋加热管同轴布置在罐体内部,温控器均设置于罐体外部,螺旋加热管和温控器电连接;搅拌桨叶同轴布置在罐体内部,且搅拌桨叶的外周缘与螺旋加热管的内周壁之间留有间隙;转轴与罐体同轴布置,转轴顶端和转动驱动组件连接,转轴底端贯穿罐盖伸入罐体内并与搅拌桨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升温速率块,浓缩效果更好。浓缩效果更好。浓缩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舒庆 王志标 杨桂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金源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3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