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8130发布日期:2022-04-07 04:2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胶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注胶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枪。


背景技术:

2.胶枪是一种装修工具,用于材料涂胶,具有精确的开断效果、多种多样的喷嘴,可满足不同生产线的要求、独特的滤网设计,有利于清洗等特点。胶枪将胶棒熔化后涂敷于被粘接物上,待熔化后的胶干后将被粘接物粘合。
3.在实际应用时,胶枪是将胶棒推入到枪体内,通过枪体内的熔胶装置对胶棒进行加热,胶棒液化之后,从出胶口流出,持续推动胶棒,使得胶棒连续被加热液化,持续出胶。相关的胶枪的出胶状态无法准确检测,给用户的使用带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提升检测胶棒是否用完的检测精度的胶枪。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胶枪,包括:
6.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送胶部并具有至少一送胶通道;
7.送胶部件,组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送胶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被驱动电机驱动的主动轮,送胶部件被供电地驱动;
8.控制组件,其中所述控制组件被电路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其中所述控制组件被容置于壳体内;以及
9.至少一胶棒检测组件,其中所述胶棒检测组件被设置于所述送胶部,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胶棒检测组件检测所述送胶部的所述送胶通道的送胶情况。
10.可选的,其中所述胶棒检测组件包括胶棒位置检测组件,用以直接检测所述送胶部的对应位置是否存在胶棒的方式检测送胶情况。
11.可选的,所述胶棒位置检测组件是第一电磁波检测组件,所述第一电磁波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电磁波发射器和第二电磁波接收器,所述第一电磁波发射器和所述第二电磁波接收器相对设于所述送胶部的周向,且相对于所述送胶通道的进口更靠近于所述送胶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一电磁波发射器用以向所述第二电磁波接收器发送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二电磁波接收器用以接收所述电磁波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第一电信号,以检测置于所述送胶通道内的所述胶棒是否用完。
12.可选的,所述胶枪还包括第一提示装置,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电磁波接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所述第二电磁波接收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提示装置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置于所述送胶部内的所述胶棒用完。
13.可选的,所述送胶部的出口的底部呈平板状,所述胶枪还包括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设于所述送胶部的出口的底部,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加热部件用以加热设于所述送胶部内的所述胶棒。
14.可选的,所述胶枪还包括加热部件,所述胶棒位置检测组件是温度检测组件,设于
所述送胶部的周侧,且相对于所述送胶部的进口更靠近于所述送胶部的出口,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和所述加热部件被间隔地被设置,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用以检测所述送胶部的出口的温度,并输出相应的第二电信号,以检测置于所述送胶部内的所述胶棒是否用完。
15.可选的,所述胶枪还包括第二提示装置,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所述温度检测组件输出的第二电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提示装置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置于所述送胶部内的所述胶棒用完。
16.可选的,所述胶枪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胶枪还包括电池,其中所述壳体进一步地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延伸的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和所述主体部被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组装后界定,所述后壳界定所述握持部,其中所述电池被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握持部内。
17.可选的,所述胶枪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被插拔于所述握持部的插拔方向与所述握持部的中心轴线平行,并且所述电池的轴向延伸方向穿过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驱动电机。
18.可选的,所述胶棒检测组件包括驱动部件检测组件,其中所述驱动部件检测组件以间接检测送胶部件的运作状况的方式检测胶棒的送胶状况。
19.可选的,所述送胶部件还包括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送胶部的周侧,并与所述送胶部内的所述胶棒抵接,以被胶棒带动的方式限位所述胶棒的移动。
20.可选的,所述胶棒检测组件包括驱动部件检测组件,其中所述驱动部件检测组件以间接检测所述从动轮的旋转的方式检测胶棒的送胶状况。
21.可选的,所述从动轮设有多个环绕于轴向方向的第三通孔,其中所述驱动部件检测组件是第二电磁波检测组件,所述第二电磁波检测组件发射的电磁波依次通过被旋转的所述从动轮的第三通孔,所述从动轮被胶棒带动地转动时,所述第二电磁波检测组件检测到间断的电磁波信号,以获取胶棒被送胶。
22.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件检测组件设于所述从动轮,所述驱动部件检测组件随所述从动轮的转动而被带动地转动,并且获取并记录所述从动轮的转动角度信息,以检测所述从动轮是否转动的方式检测胶棒是否用完。
2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胶枪,包括:
24.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周向方向延伸的一握持部,所述壳体包括一进胶端、一出胶端以及贯通所述进胶端和所述出胶端的一送胶部,其中所述进胶端、所述出胶端以及贯通所述进胶端和所述出胶端的送胶部自所述主体部的轴向方向延伸,藉由所述送胶部,胶棒自所述进胶端被输送至所述出胶端;
25.一送胶部件,组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送胶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被驱动电机驱动的主动轮,所述送胶部件被供电地驱动;
26.一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路板被电路连接于所述送胶部件;
27.一加热部件,其中所述加热部件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加热部件被保持于所述出胶端,并且被保持于所述送胶部的周向;以及
28.一电池,其中所述电池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并且所述电池被可电路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送胶部件和所述加热部件,当所述电池被保持于所述握持部时,其中所述电池的轴向延伸方向和所述握持部的轴向延伸方向一致,其中所述电池的轴向延伸方向和所述
送胶部件相交。
29.可选的,其中,所述电池的重心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重心之间的连线与握持部的中心轴线平行。
30.可选的,其中,所述送胶部件还包括减速器,所述电池的重心、所述驱动电机的重心与所述减速器的重心的连线形成三角形,所述胶枪的重心位于该三角形内。
31.可选的,进一步地包括一扳机键和一接触部,其中所述扳机键和所述接触部被环绕于所述握持部,所述扳机键和所述接触部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握持部相交的区域,所述胶枪的重心位于所述握持部的握持区域,其中所述握持区域是沿着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扳机键的延伸方向的所述扳机键的横向操作区域。
32.可选的,进一步地包括一扳机键和一接触部,其中所述扳机键和所述接触部被环绕于所述握持部,并且所述扳机键和所述接触部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握持部相交的区域,所述胶枪的重心位于所述扳机键的操作区域内,所述操作区域是沿着所述握持部的延伸方向的所述扳机键的纵向操作区域。
33.可选的,进一步地包括一扳机键和一接触部,其中所述扳机键和所述接触部被环绕于所述握持部,并且所述扳机键和所述接触部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握持部相交的区域,所述胶枪的重心位于所述接触部的抵接区域内,所述抵接区域是沿着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扳机键的延伸方向的所述接触部的横向区域。
34.可选的,其中,所述电池被沿着所述握持部的轴向方向地被插拔于所述握持部,且所述电池被暴露于所述握持部的端面。
35.可选的,其中,所述胶枪的重心相对于所述接触部更靠近于所述扳机键。
36.本实施例的胶枪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和至少一胶棒检测组件,胶棒检测组件用以检测胶棒是否用完,如此可精准检测胶棒的送胶状态,可提升检测胶棒是否用完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37.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胶枪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胶枪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9.图3所示为图1所示的胶枪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40.图4所示为图1所示的胶枪的分解图;
41.图5所示为图1所示的胶枪的一个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2.图6所示为图1所示的胶枪的一个视角的截面示意图;
43.图7所示为图1所示的胶枪的另一个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4.图8所示为图1所示的胶枪的另一个视角的截面示意图;
45.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胶枪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6.图10所示为本技术的胶枪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
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48.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包括两个,相当于至少两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49.本技术提供一种胶枪。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胶枪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0.本技术提供一种胶枪。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胶枪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1.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胶枪10包括壳体100、送胶部件200、控制组件300、电池400、传动组件500、加热部件600和胶棒检测组件700。送胶部件200、控制组件300、电池400、传动组件500、加热部件600和胶棒检测组件700均组装于壳体100内。其中,电池400与控制组件300电连接,电池400用以给控制组件300供电。传动组件500与送胶部件200传动连接。送胶部件200与控制组件300电连接,控制组件300用以驱动和控制送胶部件200运行。送胶部件200用以提供驱动力来输送胶棒。加热部件600用以加热胶棒,使胶棒融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胶枪10包括至少一胶棒检测组件700,胶棒检测组件700用以检测胶棒是否用完。其中胶棒检测组件700被设置于送胶部103,并与控制组件300电连接,用以检测送胶部103的送胶通道的送胶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胶枪10还包括电路板(未图示),电池400被可电路连接于电路板、送胶部件200和加热部件600,以可被外置。
52.在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进胶端101、出胶端102以及贯通进胶端101和出胶端102的送胶部103,送胶部103用于收容胶棒。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一收容腔111,送胶部103具有送胶部103以及至少一第一通孔123,其中第一通孔123导通送胶部103于收容腔111。在一些实施例中,藉由送胶通道1031,胶棒自进胶端101被输送至出胶端102。其中送胶部103具有送胶通道1031,送胶通道1031用于收容胶棒,胶棒自进胶端101通过送胶通道被输送至出胶端102。于出胶端102,胶棒被加热部件600加热,使胶棒融化。附图中胶棒均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胶端101设于壳体100的后端,出胶端102设于壳体100的前端,送胶通道1031从壳体100的后端向壳体100的前端横向延伸。如此设置,方便使用者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送胶部103被内嵌于壳体100的方式被容置于壳体100,送胶部103不显露于壳体100的表面,壳体100设有连通送胶通道的通孔。
53.参见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0包括主体部104、用于握持的握持部105以及位于主体部104和握持部105的连接处的扳机键106和接触部107。其中,主体部104设有用以收容胶棒的送胶部103。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105自主体部104周向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进
胶端101、出胶端102以及贯通进胶端101和出胶端102的送胶部103自主体部104的轴向方向延伸。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105和主体部104被前壳109和后壳110组装后界定,后壳110界定握持部105,其中电池400被可拆卸地组装于握持部105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400被插拔于握持部105的插拔方向与握持部105的中心轴线平行,并且电池400的轴向延伸方向穿过被设置于主体部104的驱动电机20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400的轴向延伸方向和握持部105的轴向延伸方向一致,其中电池400的轴向延伸方向和送胶部件200相交。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扳机键106与接触部107设于壳体100的相对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扳机键106相对于接触部107,位于壳体100的内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扳机键106与接触部107位于壳体100的同一横向轴线。如此设置,更符合操作者的操作习惯,长时间握持握持部105省力。在本实施例中,扳机键106与出胶端102位于壳体100的同一侧,接触部107与进胶端101位于壳体100的同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105沿主体部104的底部从上向下延伸,以供使用者握持。握持部105被使用者操作时,使用者的虎口抵在接触部107,使用者的手指抵至扳机键106,以操作扳机键106。如此设置,使用者在操作扳机键106时,更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长期使用时更舒适。
56.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扳机键106包括受力部108,受力部108包括第一圆弧段,其中第一圆弧段由受力部108向内凹陷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以进胶端101向出胶端102的延伸方向为参考方向,第一圆弧段由受力部108从下向上、从右向左延伸,且向内凹陷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部107包括第二圆弧段,其中第二圆弧段由接触部107向内凹陷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以进胶端101向出胶端102的延伸方向为参考方向,第二圆弧段由接触部107从上向下、从右向左,且向内凹陷形成。将扳机键106的受力部108设为向内凹陷的第一圆弧段,在使用者的手指抵至第一圆弧段时,使用者的手指不易从扳机键106滑落。将接触部107设置为向内凹陷的第二圆弧段,在使用者的虎口抵在第二圆弧段时,使用者的虎口更加舒适。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扳机键106和接触部107的被环绕于握持部105,扳机键106和接触部107被间隔地设置于主体部104和握持部105相交的区域。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使用胶枪10时,胶枪10的重心g1位于握持部105的握持区域l1内。上述握持部105的握持区域l1指的是扳机键106的横向操作区域和握持部105的横向握持区域,具体是沿着接触部107和扳机键106的延伸方向的扳机键106的横向操作区域。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胶枪10时,握持于握持部105,将胶枪10的重心g1位于握持部105的握持区域l1内,使用者的手腕以及胳膊不费力。
58.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胶枪10的重心g1位于扳机键106的操作区域l2内。上述操作区域l2指的是扳机键106的纵向操作区域。具体是沿着握持部105的延伸方向的扳机键106的纵向操作区域。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胶枪10时,使用者的手指抵在扳机键106,将胶枪10的重心g1位于扳机键106的操作区域l2内,使用者的手指抵接稳定,不易错位。
5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胶枪10的重心g1位于接触部107的抵接区域l3内。上述抵接区域l3指的是使用者的虎口抵接至接触部107的横向区域。上述抵接区域l3也可以指第二圆弧段在横向方向的区域内,具体是沿着接触部107和扳机键106的延伸方向的接触部107的横向区域。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胶枪10时,使用者的虎口抵在接触部107,将胶枪10的重心g1位于接触部107的抵接区域l3内,使用者的虎口更加舒适。
60.在本实施例中,胶枪10的重心g1相对于接触部107更靠近于扳机键106。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胶枪10时,使用者的虎口与接触部107的接触面积相对于使用者的手指与扳机键106的接触面积大,将胶枪10的重心g1相对于接触部107更靠近于扳机键106,使用者的手指操作扳机键106时,更加省力,使用者的虎口更加舒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横向可以是x轴方向,纵向可以是y轴方向。
61.值得一提的是,电池400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握持部105。进一步地,电池400自握持部105的轴向延伸方向插拔于握持部105。也就是说,电池400自握持部105的端面被置入。进一步地,电池400被插拔的方向沿着握持部105的轴向方向延伸。电池400的端面被暴露于握持部105的轴向端面,以使得电池400可被直接按压的方式被锁定/释放,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拿取电池400。
62.电池400自握持部105取出后,电池400的重量减少,胶枪10的重心g1自握持部105的大致地轴向方向上上移。
63.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前壳109、后壳110以及由前壳109与后壳110组装形成收容腔111,第一通孔123导通送胶通道1031于收容腔111。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容腔111包括上部收容腔112和下部收容腔113,上部收容腔112沿壳体100的横向方向延伸,下部收容腔113沿壳体100的纵向方向延伸。送胶部件200、控制组件300、传动组件500、加热部件600和胶棒检测组件700均组装于上部收容腔112。电池400组装于下部收容腔113。如此设置,有效利用收容腔111的内部空间,使得整个胶枪10的内部结构紧凑。在一些实施例中,送胶部103设于收容腔111内,如此有效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送胶部103设于上部收容腔112内,且沿上部收容腔112的延伸方向延伸。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109靠近后壳110的一侧设有组装通孔114,组装通孔114的边缘和后壳110的边缘中的一者设有多个第一卡扣115,另一者设有与多个第一卡扣115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116,第一卡扣115与第一卡槽116限位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组装通孔114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一卡槽116,后壳110的边缘设有与多个第一卡槽116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扣115。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组装通孔114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一卡扣115,后壳110的边缘设有与多个第一卡扣115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116。
65.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组装通孔114的边缘设有两个第一卡槽116,后壳110的边缘设有与两个第一卡槽116对应的两个第一卡扣115,但不仅限于此。如此设置,前壳109的边缘和后壳110的边缘通过第一卡扣115和第一卡槽116组装,组装方便,并且可减少固定件的设置,避免固定件外露,使胶枪10的外部美观。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卡槽116对称设于组装通孔114相对的两侧,且位于组装通孔114的下部,两个第一卡扣115对称设于后壳110的相对两侧,且位于后壳110的下部。如此设置,上述第一卡扣115和第一卡槽116主要用以固定前壳109和后壳110的下部区域。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109和后壳110沿着送胶部103的轴向延伸方向被卡接,其中后壳110沿着送胶部103的轴向延伸方向卡扣于所述前壳109。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109包括多个定位柱117,多个定位柱117从前壳109的内部向靠近后壳110的一侧延伸,后壳110包括与多个定位柱117对应的多个定位孔(未示出),以锁定定位柱117于定位孔的方式固定前壳109和后壳110。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还包括多个固定件(未示出),多个固定件依次穿过对应
的多个定位孔与多个定位柱117固定,使前壳109与后壳110组装。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前壳109包括两个定位柱117,但不限于此。前壳109和后壳110通过多个固定件,在壳体100的内部依次穿过设于后壳110内的多个定位孔,和设于前壳109内的多个定位柱117对应固定,使得前壳109和后壳110的固定结构不外露,从而使得胶枪10的外部美观。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柱117对称设于前壳109的内部,且位于前壳109的上部。定位孔与定位柱117的数量和位置对应设置。如此设置,上述定位柱117和定位孔主要用以固定前壳109和后壳110的上部区域。
68.由于送胶部件200组装于上部收容腔112,对前壳109和后壳110的上部区域的固定效果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前壳109和后壳110的上部区域设置多个定位柱117来加强固定,如此可避免送胶部件200在壳体100内发生错位。并且,通过与设于前壳109和后壳110的下部的第一卡扣115和第一卡槽116的结合使用,使得前壳109和后壳110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固定效果更好,且保证前壳109和后壳110的固定结构不外露,使胶枪10的外部更加美观。
69.在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00还包括端盖118,端盖118设有与送胶通道1031连通的进胶通孔119,端盖118设于后壳110的后端,以遮盖多个固定件。通过在后壳110的后端设置端盖118,用以盖住多个固定件,使得多个固定件的端部不外露,从而使得胶枪10的外部美观。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118和送胶通道1031共同地界定送胶空间,前壳109、后壳110以及端盖118沿着送胶部103的轴向延伸方向被设置,端盖118以遮挡后壳110和前壳109的连接位置的方式被设置。
70.值得一提的是,后壳110在送胶部103的延伸方向导通于外部空间,也就是说,后壳110和前壳109卡扣的连接位置被暴露于后壳110的后端,通过端盖118的盖合,后壳110和前壳109的连接位置被端盖118遮挡。进一步地,端盖118的进胶通孔119被导通于送胶部103的送胶通道1031,以使得端盖118和送胶通道1031共同地界定送胶空间。换言之,送胶部103以不暴露于壳体100的方式被收容于壳体100内部,胶棒自端盖118的进胶通孔119被置入送胶部103。
71.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118的边缘和后壳110朝向端盖118的边缘中的其中一者设有多个第二卡扣120,另一者设有与多个第二卡扣120对应的多个第二卡槽(未图示)。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端盖118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二卡扣120,且多个第二卡扣120朝向后壳110的一端延伸。后壳110朝向端盖118的边缘设有与多个第二卡扣120对应的多个第二卡槽,通过多个第二卡扣120与多个第二卡槽卡扣组装,方便组装,且使得端盖118与后壳110的固定结构不外露,从而使得胶枪10的外部美观。
72.进一步地,送胶部103是送胶管道,端盖118设有进胶通孔,送胶管道界定的送胶通道1031和端盖118的进胶通孔119导通,送胶管道被端盖118、前壳109和后壳110内置,以供胶棒通过端盖118后进入送胶管道。
73.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进胶端101包括与送胶通道1031连通的进胶通道1211,进胶通道121位于后壳11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出胶端102包括与送胶通道1031连通的出胶通道122。出胶通道122位于前壳109内。进胶通道121位于后壳110内,出胶通道122位于前壳109内,有效利用前壳109和后壳110的内部空间,以和送胶部103共同地界定送胶空间,而不会暴露所述送胶部103于外部空间,从而简化壳体100的内部结构,从而简化胶枪10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送胶通道1031与进胶通道121、出胶通道122位于主体部104的同一横向轴线。如此设置,保证胶棒能被顺利地从进校通道121、送胶通道1031、出胶通道122输送出,避免胶棒在送胶通道1031内出现卡壳,从而避免出现出胶不流畅等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出胶端102呈锥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出胶通道122的出口尺寸小于进口尺寸。如此设置,有利于控制溶胶的流量。
74.参见图4至图6所示,送胶部件200组装于壳体10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送胶部件200被设置于收容腔111。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送胶部件200组装于主体部104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送胶部件200包括驱动电机201和被驱动电机201驱动的主动轮203。在一些实施例中,送胶部件200包括驱动电机201、与驱动电机201连接的减速器202以及与减速器202连接的主动轮203。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速器202被连接于驱动电机201,被传动地连接于主动轮203。主动轮203设于送胶部103的周侧,并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抵接。驱动电机201可提供驱动力,驱动减速器202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轮203转动,使胶棒在送胶部103内移动。驱动电机201和减速器202被同轴地设置,并且驱动电机201和减速器202的轴向方向和送胶部103的轴向方向一致。换言之,驱动电机201和减速器202和送胶部103被同向地保持,主动轮203的轴向方向和减速器202的轴向方向形成一定角度。换言之,主动轮203被保持于减速器202的轴向方向和送胶部103之间。
75.可选地,主动轮203被驱动电机201直驱,主动轮203可被驱动电机201传动地连接。也就是说,主动轮203可被直接传动地连接于驱动电机201。驱动电机201的轴向方向和送胶部103的轴向方向一致,主动轮203的轴向方向和驱动电机201的轴向方向形成一定角度。换言之,主动轮203被保持于驱动电机201的轴向方向和送胶部103之间。
76.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3设于送胶部103的周向,并与主动轮203位置对应的。主动轮203被驱动地饶轴心转动,主动轮203的齿轮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孔123内,并且主动轮203的轴心和送胶部103的轴向方向垂直,主动轮203被驱动地转动,当胶棒被收容于送胶部103时,对应第一通孔123位置的胶棒被主动轮203抵接,并且随着主动轮203的转动,胶棒被朝向出胶端102推进。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轮203的齿轮至少部分自第一通孔123延伸至送胶通道1031。如此设置,主动轮203的齿轮能与胶棒产生摩擦力,利用摩擦力推动胶棒在送胶部103内移动。并且通过使用驱动电机201和减速器202配合,带动主动轮203使胶棒移动,结构简单,体积小。在此过程中,通过使用减速器202,变速精度高,从而保证胶棒的出胶精度高。
7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01与减速器202设于收容腔111内。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01和减速器202设于上部收容腔112内,如此设置,有效利用收容腔111的上部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01与减速器202位于送胶部103的径向方向的同一侧。如此设置,可减小壳体100在厚度方向的尺寸,从而减小整个胶枪10的体积。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01与减速器202沿送胶部103的延伸方向并行设置。如此设置,保证驱动电机201和减速器202的同心度一致,避免驱动电机201的电机轴与减速器202的齿轮的磨损,延长寿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送胶部103的延伸方向x轴方向,送胶部103的径向方向可以是y轴方向。
78.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01和减速器202固定于主体部104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固定凸台124,该固定凸台124凸设于主体部104的内壁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凸台124包括固定部125和支撑部126,固定部125沿壳体100的横向方向延伸,支撑
部126沿壳体100的纵向方向延伸,固定部125起到固定的作用,支撑部126起到支撑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凸台124靠近于扳机键106的内侧设置。如此设置,有效利用壳体100内位于扳机键106的内侧空间,从而使得壳体100的内部布局紧凑。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26与固定部125在壳体100的厚度方向上具有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26与固定部125在壳体100的厚度方向上呈锐角。如此设置,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固定凸台124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26提供沿送胶部103延伸的支撑面,用以支撑驱动电机201,使驱动电机201固定于主体部104内。在壳体100内设有固定凸台124,提供支撑面以支撑驱动电机201,一方面是用以固定驱动电机201,避免驱动电机201在运行时发生错位;另一方面是保证驱动电机201与减速器202的同心度一致,避免驱动电机201的电机轴与减速器202的齿轮的磨损。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凸台124与壳体100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且方便组装驱动电机20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凸台124与壳体100分体设置。
79.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限位凸筋127,限位凸筋127凸设于主体部104的内壁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筋127从壳体100的内壁表面向壳体100的内部凸设,且沿送胶部103的轴向方向延伸,使减速器202与限位凸筋127抵接,从而使减速器202固定于主体部104内。通过在壳体100内设置限位凸筋127,一方面是用以固定减速器202;另一方面是保证驱动电机201与减速器202的同心度一致,避免变速器202在运行时发生错位。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筋127与壳体100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固定效果更好。
80.参见图5和图7所示,传动组件500被传动连接减速器202和主动轮203,其中主动轮203被保持于减速器202和送胶部103之间,主动轮203的轴向方向和减速器202的轴向方向形成一定角度。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500设有传动轮501和传动轴502。其中,传动轮501沿送胶部103的延伸方向设置。传动轴502沿送胶部103的径向方向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速器202设有输出轴204,输出轴204沿送胶部103的延伸方向设置,传动轮501与输出轴204传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轮203设有驱动轴205(如图6所示),驱动轴205沿送胶部103的径向方向设置,传动轴502与驱动轴205连接。通过在减速器202与主动轮203之间设置传动组件500,可保证在紧凑的空间内实现旋转运动。并且,传动组件500的传动轴502与主动轮203的驱动轴205同轴转动,可减少其他部件的使用,从而简化壳体100内的结构。
81.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轴502的转动方向与驱动轴205的转动方向相同。利用传动轴502驱动主动轮203,使传动轴502的转动方向与主动轮203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保证传动轴502与驱动轴205同步转动,稳定可靠。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轮501的转动方向与输出轴204的转动方向垂直。如此设置,可有效利用在紧凑的空间内实现旋转运动,传动轮501的转动方向与输出轴204的转动方向垂直,可减小壳体100在长度方向的尺寸,从而减小胶枪10的体积。
82.参见图7至图8所示,送胶部件200还包括从动轮206,从动轮206组装于收容腔11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轮206设于送胶部103的周侧,并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抵接,以辅助胶棒在送胶部103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具有至少一第二通孔128,设于送胶部103的周向并与从动轮206位置对应。从动轮206被轴向定位地保持于对应第二通孔128的位置,并且从动轮206的至少部分伸入第二通孔128至送胶部103,在主动轮203被驱动地转动后,藉由胶棒带动下,从动轮206被带动地转动。并且从动轮206的轴心和送胶部103的轴向
方向垂直,以供当胶棒被收容于送胶部103时,对应第二通孔128位置的胶棒被从动轮206抵接,从动轮206被胶棒带动地转动,以推动胶棒在送胶部103内移动。通过设置从动轮206,从动轮206的滚轮与胶棒抵接,以被胶棒带动的方式限位胶棒的移动,其中胶棒检测组件700以间接检测从动轮206是否转动的方式检测胶棒的送胶状况,可辅助胶棒在送胶部103内移动,从而有利于胶棒的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轮206的滚轮的表面平滑,如此有利于胶棒的移动。
83.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轮203与从动轮206设于送胶部103的周向,并沿送胶部103的周向方向排布。主动轮203和从动轮206可对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共同输送,更有利于胶棒的移动。并且如此分布使整个壳体100的结构紧凑,横向宽度比较小,从而较小整个胶枪10的体积。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轮203和从动轮206相对于进胶端101,更靠近于出胶端102。如此设置,可有效克服出胶端102的出胶压力,使溶胶更加流畅。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轮203与从动轮206沿送胶部103的延伸方向转动。如此设置,有利于胶棒在送胶部103内移动,从而有利于胶棒的输送。
84.参见图4、图5、图7所示,控制组件300组装于壳体10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00被电路连接于驱动电机201,其中控制组件300被容置于收容腔11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00组装于主体部104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00包括与驱动电机201电连接的控制板301。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板301设于送胶部103的顶部。如此设置,有效利用壳体100内的空间,使得壳体100内的布局紧凑。在一些实施例中,扳机键106与控制板301电连接。使用者在操作扳机键106时,握持部105被使用者操作时,使用者的虎口抵在接触部107,使用者的手指抵至扳机键106,来操作扳机键106,控制板301通过接收扳机键106的操作指令,控制驱动电机201驱动减速器202转动,而带动主动轮203转动,使胶棒在送胶部103内移动。上述操作指令指的是使用者的按压扳机键106的指令。例如包括,短时间按压和长时间按压。
85.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板301根据扳机键106的操作指令,可控制驱动电机201正转,从而驱动减速器202正转,从而带动主动轮203正转,使胶棒在送胶部103内前进。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板301根据扳机键106的操作指令,可控制驱动电机201反转,从而驱动减速器202反转,从而带动主动轮203反转,使胶棒在送胶部103内后退。通过控制组件300驱动和控制送胶部件200,使胶棒在送胶部103内前进或后退,如此实现自助注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86.需要说明的是,扳机键106的操作指令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自行设置,控制板301控制驱动电机201正转或反转,可通过相关的电路设计实现,在本技术中不作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87.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00还包括触发组件302(如图5所示),与控制板301电连接。触发组件302设于壳体100内,与扳机键106的内侧抵接。在使用者操作扳机键106时,触发组件302可感应到扳机键106的操作动作,从而向控制板301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如此设置,通过触发组件302获取扳机键106的操作动作,准确度高。
8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400组装于壳体10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400被可拆卸地组装于收容腔11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400被可拆卸地组装于握持部105内。胶枪10内设有可拆卸的电池400,其中电池400被电路连接于送胶部件200和控制组件300。为控制
组件300供电,不需要连接外部电源,扩大应用场景,使用更加方便。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板301包括接线端子303(如图4所示),接线端子303与电池400插接配合。如此设置,插接配合结构简单,且减少布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400包括连接孔401,用于与接线端子303插接配合。通过接线端子303与连接孔401插接配合,结构简单。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板301还设有电源开关304(如图1所示),用于控制电池400与控制板301的通断。在本实施例中,电源开关304延伸至壳体100外,如此方便使用者操作。在使用胶枪时,打开电源开关304,使控制板301与电池400接通。在使用完毕时,关闭电源开关304,使控制板301与电池400断开。
89.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池400的重心g2与驱动电机201的重心g3之间的连线与握持部105的中心轴线平行。电池400的重心g2与驱动电机201的重心g3之间的连线与握持部105的中心轴线平行,如此设置,使电池400的重心g2、驱动电机201的重心g3与减速器202的重心g4的连线形成三角形,胶枪10的重心g1位于该三角形内,从而使用者操作时更省力,长期使用时更舒适。
90.在图6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部件600设于送胶部103的出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部件600被分别被电路连接于控制组件300和电池400。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部件600被设置于出胶端102,并且加热部件600被保持于送胶部103的周向,其中加热部件600被电路连接于控制组件300,以供加热部件600在控制组件300的出胶指令下加热位于出胶端102的所述胶棒。在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600设于出胶通道12的底部。在一些实施例中,送胶部103的出口的底部呈平板状,加热部件600设于送胶部103的出口的底部,并与控制板301电连接。加热部件600用以加热设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部件600可以是加热板或加热棒,在本技术中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600可以是加热板。将送胶部103的出口的底部设为平板状,加热部件600设于送胶部103的出口的底部,可增加与加热部件60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加热效果。
91.在一些实施例中,胶枪10还包括胶棒检测组件700,胶棒检测组件700包括胶棒位置检测组件,用以直接检测胶棒的方式检测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在一些实施例中,胶棒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电磁波检测组件701和第一提示装置702,第一电磁波检测组件701和第一提示装置702均与控制板301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波检测组件701包括第一电磁波发射器703和第一电磁波接收器704,第一电磁波发射器703和第一电磁波接收器704相对设于送胶部103的周侧,且相对于送胶部103的进口更靠近于送胶部103的出口。第一电磁波发射器703用以向第一电磁波接收器704发送电磁波信号,第一电磁波接收器704用以接收电磁波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第一电信号,以检测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波发射器703向第一电磁波接收器704发送电磁波信号,第一电磁波接收器704在未接收该电磁波信号时,输出相应的第一电信号,此时第一电信号表示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未用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波发射器703向第一电磁波接收器704发送电磁波信号,第一电磁波接收器704在接收该电磁波信号时,输出相应的第一电信号,此时第一电信号表示送胶部103内的胶棒已用完。如此设置,可及时检测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
92.优选地,所述电磁波的类型是红外线、激光、微波的至少其中一个,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任何限制。
93.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板301与第一电磁波接收器704电连接,控制板301根据第一
电磁波接收器704输出的第一电信号控制第一提示装置702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用完。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电磁波接收器704输出的第一电信号表示送胶部103内的胶棒已用完时,控制板301可控制第一提示装置702发出提示信息。通过在胶枪10内设置第一电磁波检测组件701和第一提示装置702,可检测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并在表示送胶部103内的胶棒用完时,通过第一提示装置702提示送胶部103内的胶棒用完,有利于提醒使用者及时补充胶棒。
9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提示装置702可以包括语音装置,语音装置可以发出语音提示信息,方便提醒使用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提示装置702可以包括指示灯装置,指示灯装置可以发出指示信息,方便提醒使用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示装置702集成于控制板301(如图4所示),如此设置,集成化程度高,减少布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的顶部设有透明窗129(如图1所示),透明窗129沿壳体100的横向方向延伸,第一提示装置702可透过透明窗129指示,有利于提醒使用者及时补充胶棒。
95.在一些实施例中,胶棒位置检测组件还包括温度检测组件705和第二提示装置706,温度检测组件705和第二提示装置706均与控制板301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705设于送胶部103的周侧,且相对于送胶部103的进口更靠近于送胶部103的出口,温度检测组件705用以检测送胶部103的出口的温度,并输出相应的第二电信号,以检测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705设于送胶部103的出口,且设于加热部件600的相对侧。如此设置,更有利于检测溶胶的温度,从而检测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705可以设于送胶部103的其他部位,在本技术中不限于此。
96.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705检测送胶部103的出口的温度未达到温度阈值时,输出相应的第二电信号,此时第二电信号表示置于送胶部103内的出口没有溶胶,表示胶棒已用完。上述温度阈值指的是胶棒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变为溶胶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705检测送胶部103的出口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时,输出相应的第二电信号,此时第二电信号表示送胶部103的出口有溶胶,表示胶棒未用完。如此设置,可及时检测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通过在胶枪10内设置温度检测组件705和第二提示装置706,可检测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并在表示送胶部103内的胶棒用完时,通过第二提示装置706提示送胶部103内的胶棒用完,有利于提醒使用者及时补充胶棒。
97.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板301与温度检测组件705电连接,控制板301根据温度检测组件705输出的第二电信号控制第二提示装置706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用完。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温度检测组件705输出的第二电信号表示送胶部103内的胶棒已用完时,控制板301可控制第二提示装置706发出提示信息。
9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提示装置706可以包括语音装置,语音装置可以发出语音提示信息,方便提醒使用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提示装置706可以包括指示灯装置,指示灯装置可以发出指示信息,方便提醒使用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提示装置706集成于控制板301(如图4所示),如此设置,集成化程度高,减少布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提示装置706可透过透明窗129指示,有利于提醒使用者及时补充胶棒。
99.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705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体积小且灵敏度高,检测的准确度高。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705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温度检
测组件,在本技术中不作限定。在本技术中不作限定。
10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胶棒检测组件700以检测胶棒的送胶状况以间接检测胶棒的方式检测被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可选地,所述胶棒检测组件700以检测从动轮206和/或主动轮203的方式检测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进一步地,所述胶棒检测组件700采用检测从动轮206和/或主动轮203是否转动的方式检测被置于送胶部103内的胶棒是否用完。
101.参见图9至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变形实施例中,胶棒检测组件700还包括驱动部件检测组件,用以间接检测送胶部件200的运作状况的方式,以检测胶棒的送胶状况。
102.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件检测组件随从动轮206的转动而被带动地转动,并且获取并记录从动轮206的转动角度信息,以检测从动轮206是否转动的方式检测胶棒是否用完。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件检测组件检测从动轮206是否转动的方式检测胶棒是否用完。
103.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部件检测组件包括第二电磁波检测组件707,第二电磁波检测组件707包括第二电磁波发射器708和第二电磁波接收器709,第二电磁波发射器708和第二电磁波接收器709被同侧地被保持于从动轮206的下方。
104.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轮206设有多个环绕于轴向方向的第三通孔2061,从动轮206具有至少多个环绕设置的第三通孔2061,且多个第三通孔2061被环绕地形成于从动轮206的轴向方向。从动轮206被转动的过程中,从动轮206的第三通孔2061能够依次允许第二电磁波发射器708发射的电磁波通过,并被第二电磁波接收器709接收到间断的电磁波信号,以获取胶棒被送胶。
105.当用户每按下至少一次扳机键106,控制板301发送检测指令至第二电磁波发射器708,扳机键106被按下,胶棒被主动轮203和从动轮206被共同带动地移动时,第二电磁波接收器709获取到被返回的间断的电磁波信号,当第二电磁波接收器709获取电磁波信号是持续的电磁波信号、持续的无返回信号、持续的杂乱信号的其中一个时,从动轮206停止转动,藉由从动轮206的不再转动,第二电磁波检测组件707检测到送胶通道1031内的胶棒未用完。
106.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光电检测组件707包括光电印制电路板710,设于从动轮206,用于获取并记录从动轮206的转动角度信息,如此可准确检测从动轮206是否转动的方式检测胶棒是否用完。如此设置,可提高检测胶棒是否用完的检测精度。
10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