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4849发布日期:2022-01-12 07:4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尘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降雨后利用雨水资源立即清扫洗刷道路积存的泥水,是避免道路泥土风干后反复形成扬尘最有效手段,同时能够避免晴天时清扫形成扬尘,也能极大地节约清洁用水,是目前中国广大城镇应当立即采取的措施,在硬化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时,注意严格采用合理的路面横向坡度和道路边缘排水设计,利用自然降水径流冲刷清洁路面尘土,对于降低扬尘污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治理扬尘污染的重要长效措施,现有的工地扬尘治理装置在工作时,无法根据扬尘的时期即高低性不同的扬尘进行区分性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装置,解决了对于扬尘的时期即高低性不同的扬尘问题没有区分性措施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有支脚,支脚上安装有万向轮,工作台顶板上等宽的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上端开设有注水口,在水箱顶面上安装有空心排雾筒,排雾筒于工作台上进行左右式的对称安装,排雾筒侧壁开设有槽口,槽口内嵌有进水接台,进水接台与水箱之间连通有水管,水管与固定安装在水箱顶面的压力泵进行连接,排雾筒内壁上开设有进水孔以进行水雾于排雾筒内的扩散,工作台右侧面上固定有推拉手柄。
7.优选的,排雾筒的槽口与进水接台的出水口进行连通,并向排雾筒中心延伸止于排雾筒内壁五毫米处,进水孔顺延连通槽口于排雾筒内部,排雾筒中部开设有环形通槽,并与开槽截面的排雾筒左右两端设置有两根支撑柱进行支撑。
8.优选的,环形通槽的外沿面上可开合的安装有导流盖,且于排雾筒顶端由支撑柱支撑固定连接有锥形盖帽,锥形盖帽直径大于排雾筒的直径且锥形盖帽内开设有条形槽,对排雾筒的端口形成了导流作用。
9.优选的,导流盖设置为扇形环面,于扇形环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排雾筒相应位置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凸起环,套环套设于凸起环上,并在套环与导流盖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进行限制导流板的张合程度。
10.优选的,进水槽口开设的进水孔直径不大于两毫米,于排雾筒内部转动安装有直杆,直杆上等距安装有两组扇叶且每组为三个的自上而下进行排列。
11.优选的,水箱左侧面与顶面均开设有出水孔与水管进行连接。
12.优选的,导流盖的张合角度为60
°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在排雾筒上设置有两个水雾排出口,进而可以根据扬尘的高低性进行适应性的选择水雾重点排出口,且排雾筒的槽口与进水接台的出水口进行连通后向排雾筒中心延伸止于排雾筒内壁五毫米处,进而减弱经过增压的进水对排雾筒进行的冲击力,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以及持续有效性。
16.2、通过将锥形盖帽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排雾筒且锥形盖帽内开设有条形槽,对排雾筒的端口形成了导流作用的同时在锥形盖帽上凝结的水可以条形槽的引流作用流至锥形盖帽外沿面上进而掉落至工作台面上,与此同时锥形盖帽还对排雾筒进行了洁净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测整体结构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测局部分解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分解仰视图。
21.图中:1、工作台;2、支脚;3、万向轮;4、水箱;5、排雾筒;6、推拉手柄;7、支撑柱;8、导流盖;41、注水口;51、进水接台;52、水管;53、锥形盖帽;54、凸起环;55、直杆;56、扇叶;81、套环;8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3.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有支脚2,支脚2上安装有万向轮3,工作台1顶板上等宽的固定安装有水箱4,水箱4上端开设有注水口41,在水箱4顶面上安装有空心排雾筒5,排雾筒5于工作台1上进行左右式的对称安装,排雾筒5侧壁开设有槽口,槽口内嵌有进水接台51,进水接台51与水箱4左侧面与顶面的出水孔通过水管52进行连接。
24.具体的,排雾筒5的槽口与之间连通有水管52,水管52与固定安装在水箱4顶面的压力泵进行连接,排雾筒5内壁上开设有进水孔以进行水雾于排雾筒5内的扩散,工作台1右侧面上固定有推拉手柄6,排雾筒5的槽口与进水接台51的出水口进行连通,并向排雾筒5中心延伸止于排雾筒5内壁5毫米处,进水孔顺延连通槽口与排雾筒5内部,排雾筒5中部开设有环形通槽,并与开槽截面的排雾筒5左右两端设置有两根支撑柱7进行支撑,进水槽口开设的进水孔直径不大于两毫米,于排雾筒5内部转动安装有直杆55,直杆55上等距安装有2组扇叶56且每组为3个的自上而下进行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扇叶56的布置避开导流盖8区间,以免在气流导出期间引起新的向上的旋心力,在具体使用时,当扬尘现象持续在低高度
位置,即将导流盖8向上敞开,粘接在限位板82末端上或绳结在限位板82末端进行对水雾的导流,水雾经过扇叶56的作用进而向上运动,经过敞开的导流盖8向外扩散,此时空气中的扬尘与水滴进行结合,从而增加扬尘的自重,使得扬尘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给予扬尘的高度,进而向外敞开的导流盖8承担了对排雾筒的清洁保护罩作用。
25.具体的,导流盖8设置为扇形环面,于扇形环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环81,排雾筒5相应位置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凸起环54,套环81套设于凸起环54上,并在套环81与导流盖8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2,进行限制导流板的张合程度,进而导流盖8的张合角度为60
°
,环形通槽的外沿面上可开合的安装有导流盖8,且于排雾筒5顶端由支撑柱7支撑固定连接有锥形盖帽53,锥形盖帽53的直径大于排雾筒5且锥形盖帽53内开设有条形槽,对排雾筒5的端口形成了导流作用,当扬尘现象持续在较高的高度位置时,关闭导流盖8,此时的排雾筒5的唯一排出口即为上端口,两层扇叶56的设置进而为水雾的上升提供的动力,在此实施例中此设置促使锥形盖帽53上凝结的水通过条形槽的引流作用流至锥形盖帽53外沿面上进而掉落至工作台1面上,与此同时锥形盖帽53还对排雾筒5进行了洁净保护的作用。
26.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220v市电电连接。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