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行稳定的高精度石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1001发布日期:2022-02-19 21:4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行稳定的高精度石磨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行稳定、研磨精度高的石磨盘,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上追求自然回归传统成为时尚,使用传统石磨加工粮油逐渐得到广大群众的青眯,其中使用传统石磨加工豆浆更受到人们的欢迎。传统石磨加工豆浆的优点是,石磨在低速低温中进行研磨,所磨出的豆浆温度和环境温度相同,从而保证了豆浆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石磨加工的豆浆具有特别的风味,是豆浆机加工的豆浆所无法比拟。此外,传统石磨加工的豆浆液体是一种含有可溶性大豆蛋白和其它可溶性的营养物质的液体,与不可溶的豆渣已经分离,而没有不可溶的成分,可以凝固成型加工为豆腐等各种大豆制品。而豆浆机、破壁机等加工出来的豆浆是一种悬浊液,在悬浊液中,大豆所含有的蛋白质没有与其它的大豆纤维分离,依然保持颗粒状态,因此豆浆机和粉碎破壁机制作的豆浆含有大量不可溶物质,不能延伸加工为豆腐、豆腐脑等大豆蛋白的豆制品,且豆浆的口感无论多么细腻,总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与传统的豆浆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传统石磨加工的豆浆也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石磨的低转速造成加工效率低,耗费时间长出渣量大,部分营养成分富含在豆渣内被浪费掉,特别是传统石磨本身体积过大不适合现在家庭使用,因此一些企业对传统石磨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改进。
3.中国专利号2015204577107公开了一种加工细腻的高效率石磨盘,这种石磨盘采用阶梯式磨盘结构,阶梯式磨盘的最上层的磨齿大于下层的磨齿,最下层的磨齿细密,大颗粒的磨料很容易进入阶梯式磨盘的最上层磨齿中,经过粗磨齿进行快速加工,加工后的磨料逐渐进入较细的磨齿中,最后由细密的磨齿进行细腻研磨加工,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采用支撑垫进行隔离支撑。但是这种石磨盘对于上磨盘和下磨盘圆周没有隔离限位,有可能造成圆周一侧的间隙过大,而另一侧的间隙过小,间隙过小时有可能造成上磨盘磨齿和下磨盘磨齿之间发生干磨,加快了磨齿的损耗。
4.中国专利号2019200013599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这种石磨豆浆机的石磨盘采用阶梯式磨盘结构和中心进料,阶梯式磨盘结构和中心进料可以使得进料均匀,磨盘研磨更加均匀细腻,同时可以提高研磨效率。这种石磨豆浆机的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采用进料套管和间隙支撑顶板保持和控制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的间隙,以避免上磨盘和下磨盘的磨齿之间的直接碰撞和摩擦,防止磨盘石料产生粉末混入豆浆中。
5.这些改进的石磨加工设备在使用中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这些改进的石磨为了提高研磨效率,均采用了阶梯形磨盘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豆子研磨更加均匀细腻,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了研磨效率。但是这种阶梯形磨盘结构加工复杂,加工难度较大,加工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研磨速度快,豆渣的出渣快,豆渣中豆浆没有得到充分分离;其次,这些改进的石磨为了防止传统石磨的上下磨盘之间的干磨,在上下磨盘之间采用支撑结构产生研磨间隙,以避免上下磨盘之间发生接触,它们的支撑结构位于上下
磨盘的中央位置。中央支撑的缺点是:为了研磨细腻,上下磨盘的边缘的出浆部位之间的间隙很小,当上下磨盘在转动运行时因豆粒分布不均发生摆动时,中央支撑不能防止上下磨盘边缘产生的瞬时接触和摩擦,造成磨齿现象,不但降低了研磨效果,发出噪音,也影响了石磨的使用寿命,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有的产品只得加大了上下磨盘边缘之间的间隙,因此影响了石磨盘的研磨精度。随着人们对石磨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十分有必要对现有的石磨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的高精度石磨盘,这种石磨盘能够对豆渣中豆浆进行充分分离,并可以提高对磨盘转动的精度控制,避免转动的石磨盘发生摆动,杜绝上下石磨盘之间的接触和摩擦,提高研磨效果,延长石磨盘的使用寿命。
7.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运行稳定的高精度石磨盘,它由上磨盘和下磨盘组成,上磨盘和下磨盘分别为扁圆柱体,上磨盘的下表面和下磨盘的上表面分别有磨齿相对,上磨盘的下表面和下磨盘的上表面的中部分别为圆形的粗齿区域,粗齿区域外部为环形的细齿区域,上磨盘的下表面和下磨盘的上表面的粗齿区域和细齿区域分别相对,粗齿区域和细齿区域中的粗磨齿和细磨齿分别相适配,上磨盘的外部圆周下边缘固定有环形的滑动支架,下磨盘的外部圆周上边缘固定有环形支撑板,下磨盘外周的环形支撑板嵌在在上磨盘外周的滑动支架的内侧,滑动支架与环形支撑板为滑动配合,在滑动支架和环形支撑板的支撑下,上磨盘和下磨盘的磨齿之间有间隙,上磨盘的顶面与石磨盘的驱动装置相连接,下磨盘的底面与石磨盘的底座或机架相连接。
9.上述运行稳定的高精度石磨盘,所述上磨盘外周整体镶嵌在上磨盘金属套中,上磨盘金属套的下部与环形的滑动支架相连接,滑动支架由顶板、侧板和滑动块组成,顶板和侧板分别为环形,顶板和侧板组成截面为倒l形的圆环,圆环上端的顶板的内孔边缘与上磨盘金属套的下端垂直焊接连接,圆环的侧板下端位于下磨盘的环形支撑板的板面外端的外侧,滑动块为截面为方形的圆环形块,滑动块放置在滑动支架的的顶板和侧板之间,滑动块的下底面与下磨盘的环形支撑板的板面上表面滑动接触。
10.上述运行稳定的高精度石磨盘,所述下磨盘的外部整体镶嵌在下磨盘金属套中,下磨盘金属套的圆周上端边缘与环形支撑板的内孔边缘焊接连接,环形支撑板的板面外端顶在上磨盘的滑动支架的侧板内侧壁上,环形支撑板的板面外端与滑动支架的侧板板面为滑动配合。
11.上述运行稳定的高精度石磨盘,所述下磨盘金属套的圆周上部向外倾斜,与下磨盘上端圆周边缘分离,在下磨盘金属套的圆周上部向外倾斜板面上有出浆口,多个出浆口沿着下磨盘金属套的圆周均布。
12.上述运行稳定的高精度石磨盘,所述上磨盘的上顶面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圆周的上磨盘顶面上安装有驱动齿,驱动齿与石磨盘的驱动机构相连接。
13.上述运行稳定的高精度石磨盘,所述下磨盘的下底面中心有阶梯孔,阶梯孔的截面为方孔,阶梯孔中嵌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下端与石磨盘的底座或机架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的上磨盘和下磨盘的磨齿采用平面结构,减小了加工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由于上磨盘和下磨盘采用平面研磨状态,浆渣在研磨过程中排出的速度会减慢,浆渣在磨腔中能够得到反复充分的研磨,豆渣会更精细,出渣量大大减小,出浆率显著增加;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的支撑改为在上磨盘和下磨盘的圆周实施,避免了磨盘转动中发生的圆周摆动,磨盘转动平稳,杜绝了上下石磨盘之间的接触和摩擦;支撑结构的滑动支架和环形支撑板可以对上磨盘和下磨盘起到定位作用,防止上磨盘和下磨盘发生错位和偏移,滑动块为高强度耐磨材料,并且可以磨损后更换。
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容易、出浆率高,保证了上下磨盘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可以实现对上下磨盘的研磨间隙进行精准控制,把控上下磨盘在运行中的精准轴心定位,避免上下磨盘出现偏摆现象,实现了高精度研磨,同时也延长了石磨盘的使用寿命,是对现有的石磨盘的卓有成效的改进,特别适用于家庭和小型豆浆及豆制品加工企业应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仰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0.图中标记如下:上磨盘金属套1、上磨盘2、下磨盘金属套3、下磨盘4、粗磨齿5、细磨齿6、进料口7、驱动齿8、出浆口9、阶梯孔10、滑动支架11、环形支撑板12、顶板13、侧板14、滑动块15。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实用新型上磨盘金属套1、上磨盘2、下磨盘金属套3、下磨盘4、粗磨齿5、细磨齿6、进料口7、驱动齿8、出浆口9、阶梯孔10、滑动支架11、环形支撑板12组成。
22.图中显示,上磨盘2和下磨盘4分别为扁圆柱体,上磨盘2的下表面和下磨盘3的上表面分别有磨齿相对,上磨盘2的下表面和下磨盘4的上表面的中部分别为圆形的粗齿区域,粗齿区域外部为环形的细齿区域,上磨盘2的下表面和下磨盘4的上表面的粗齿区域和细齿区域分别相对,粗齿区域和细齿区域中的粗磨齿5和细磨齿6分别相适配。采用粗磨齿5的快速加工和细磨齿6的细腻研磨相结合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能够将豆类研磨细腻。
23.上磨盘2和下磨盘4的磨齿采用平面结构,减小了加工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由于上磨盘2和下磨盘3采用平面研磨状态,浆渣在研磨过程中排出的速度会减慢,浆渣在磨腔中能够得到反复充分的研磨,豆渣会更精细,出渣量大大减小,出浆率显著增加。
24.图中显示,上磨盘2外周整体镶嵌在上磨盘金属套1中,下磨盘4的外部整体镶嵌在下磨盘金属套3中,上磨盘金属套1和下磨盘金属套3分别为食品级金属材料精密铸造成型,可以防止上磨盘2和下磨盘4的磕碰损伤。同时,上磨盘金属套1和下磨盘金属套3也用于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支撑上磨盘1和下磨盘4的滑动支架11和环形支撑板12。
25.图中显示,上磨盘2的上顶面有进料口7,进料口7的圆周的上磨盘2顶面上安装有驱动齿8,驱动齿8与石磨盘的驱动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上磨盘2转动。
26.图中显示,下磨盘4的下底面中心有阶梯孔10,阶梯孔10的截面为方孔,阶梯孔10中嵌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下端与石磨盘的底座或机架固定连接。
27.图中显示,上磨盘2的外部圆周下边缘固定有环形的滑动支架11,环形的滑动支架11与上磨盘2外部的上磨盘金属套1的下部相连接。下磨盘4的外部圆周上边缘固定有环形支撑板12,环形支撑板12的内孔边缘与下磨盘4外部的下磨盘金属套3的圆周上端边缘焊接连接。环形支撑板12嵌在在滑动支架11的内侧,滑动支架11与环形支撑板12为滑动配合。
28.上磨盘2和下磨盘4之间的支撑改为在上磨盘2和下磨盘4的圆周的滑动支架11与环形支撑板12,避免了磨盘转动中发生的圆周摆动,磨盘转动平稳,杜绝了上下石磨盘之间的接触和摩擦。滑动支架11和环形支撑板12可以对上磨盘2和下磨盘4起到定位作用,防止上磨盘2和下磨盘4发生错位和偏移。保证了上下磨盘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可以实现对上下磨盘的研磨间隙进行精准控制。
29.图中显示,滑动支架11由顶板13、侧板14和滑动块15组成。顶板13和侧板14分别为环形,顶板13和侧板14组成截面为倒l形的圆环,圆环上端的内孔边缘与上磨盘金属套1的下端垂直焊接连接,圆环的侧板14下端位于下磨盘4的环形支撑板12的板面外端的外侧。滑动块15为截面为方形的圆环形块,滑动块15放置在滑动支架11的的顶板13和侧板14之间,滑动块15的下底面与下磨盘4的环形支撑板12的板面上表面相接触,滑动块15为高强度耐磨材料,并且可以磨损后更换。
30.图中显示,下磨盘金属套3的圆周上端边缘与环形支撑板12的内孔边缘焊接连接,环形支撑板12的板面外端顶在上磨盘2的滑动支架11的侧板14内侧壁上,环形支撑板12的板面外端与滑动支架11的侧板14板面为滑动配合。
31.图中显示,下磨盘金属套3的圆周上部向外倾斜,与下磨盘4上端圆周边缘分离,在下磨盘金属套3的圆周上部向外倾斜板面上有出浆口9,多个出浆口9沿着下磨盘金属套3的圆周均布。浆渣从下磨盘4的边缘流出后,沿着下磨盘金属套3流动倒出浆口9排出。
3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下:
33.上磨盘2的直径为80-260mm,高度为10-48mm,进料口7的直径为30-63mm;
34.下磨盘4的直径为80-260mm,高度为10-48mm;
35.滑动支架11的顶板13的宽度为8-26mm,侧板14的高度为5-20mm,滑动块15的宽度为8-26mm,高度为5-20mm;
36.环形支撑板12的宽度为8-26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