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生产用复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7310发布日期:2022-01-08 02:0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化硅生产用复混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碳化硅碳化硅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生产用复混设备。


背景技术:

2.碳化硅,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sic,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加工。碳化硅加工时添加的硅酸盐、矿渣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外加剂往往用人工添加、上料和搅拌,这样添加量无法精准控制,并且搅拌效率较低,拌和效果较差,由于受人员劳动力的限制,加工的碳化硅产量低,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
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碳化硅生产用复混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硅生产用复混设备,解决了目前在碳化硅加工时添加的硅酸盐、矿渣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外加剂往往用人工添加、上料和搅拌,这样添加量无法精准控制,并且搅拌效率较低,拌和效果较差,由于受人员劳动力的限制,加工的碳化硅产量低,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硅生产用复混设备,包括:两仓配料机,所述两仓配料机的一侧安装有斗提式提升机,所述斗提式提升机的出料仓延伸至所述两仓配料机的进料口处,所述两仓配料机的底部设置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挡板输送机,所述第一挡板输送机的尾端延伸至第一搅拌箱的上方,所述第一搅拌箱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箱的出料口上安装有第二挡板输送机,所述第二挡板输送机的尾端延伸至第二搅拌箱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箱内设置有第三搅拌轴,所述第三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收料箱。
6.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箱一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皮带连接有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杆与所述第二搅拌杆均倾斜且相互交错设置。
7.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搅拌杆呈螺旋状设置。
8.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所述两仓配料机上方安装的收尘装置,所述收尘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两仓配料机上方的收尘罩,所述收尘罩的一端连接有出尘管,所述出尘管与吸尘器连接。
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槽包括第一卸料管和第二卸料管,所述第一卸料管和所述第二卸料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两仓配料机的底部连通。
10.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滚轮。
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复混设备,包括:两仓配料机,两仓配料机的一侧
安装有斗提式提升机,斗提式提升机的出料仓延伸至两仓配料机的进料口处,两仓配料机的底部设置有进料槽,进料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挡板输送机,第一挡板输送机的尾端延伸至第一搅拌箱的上方,第一搅拌箱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第一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箱的出料口上安装有第二挡板输送机,第二挡板输送机的尾端延伸至第二搅拌箱的上方,第二搅拌箱内设置有第三搅拌轴,第三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三搅拌杆,第二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收料箱。
12.在使用该设备时,利用斗提式提升机上料不但节约人力,而且避免上料过程中物料外扬。利用两仓配料机对碳化硅机原料进行配料,一方面满足了配料精准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劳动力。而第一搅拌箱和第二搅拌箱的能够提高搅拌效率,使得搅拌效果较好。同时,该设备在复混操作时产量较人工方式更高,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复混设备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复混设备俯视图;
16.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槽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两仓配料机,2斗提式提升机,21出料仓,3进料槽,4第一挡板输送机,5第一搅拌箱,51第一搅拌轴,52第二搅拌轴,511第一搅拌杆,521第二搅拌杆,6第二挡板输送机,7第二搅拌箱,71第三搅拌轴,72第三搅拌杆,8收料箱,53皮带,11收尘罩,12出尘管,13吸尘器,31第一卸料管,32第二卸料管,81移动滚轮,325软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19.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碳化硅生产用复混设备,可以解决现有在碳化硅加工时添加的硅酸盐、矿渣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外加剂往往用人工添加、上料和搅拌,这样添加量无法精准控制,并且搅拌效率较低,拌和效果较差,由于受人员劳动力的限制,加工的碳化硅产量低,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的的问题。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复混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复混设备俯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槽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包括:两仓配料机1,两仓配料机1的一侧安装有斗提式提升机2,斗提式提升机2的出料仓21延伸至两仓配料机1的进料口处,两仓配料机1的底部设置有进料槽3,进料槽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挡板输送机4,第一挡板输送机4的尾端延伸至第一搅拌箱5的上方,第一搅拌箱5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轴51和第二搅拌轴52,第一搅拌轴51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杆511,第二搅拌轴52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杆521,第一搅拌箱5的出料口上安装有第二挡板输送机6,第二挡板输送机6的尾端延伸至第二搅拌箱7的上方,第二搅拌箱7内设置有第三搅拌轴71,第三搅
拌轴上设置有第三搅拌杆72,第二搅拌箱7的底部设置有收料箱8。
21.在本实施例中,两仓配料机1的设置可以满足碳化硅的加工需要,其中,两仓配料机1由称重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现有结构组成,本技术未详细描述。在两仓配料机1的一侧安装的斗提式提升机2进行送料。较于其他提升机,斗提式提升机2的密闭性较好,对碳化硅及原料从低处向高处输送时能够起到防尘的效果,提升效率更高。斗提式提升机2的型号可以为th250。考虑到在下料过程中可以产生扬尘,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两仓配料机1上方安装的收尘装置,收尘装置包括安装在两仓配料机1上方的收尘罩11,收尘罩11的一端连接有出尘管12,出尘管12与吸尘器13连接。吸尘器13选用工业吸尘器。在两仓配料机1的底部设置的进料槽3起到导料的作用,如图3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进料槽3包括第一卸料管31和第二卸料管32,第一卸料管31和第二卸料管32的上端分别与两仓配料机1的底部连通。两个卸料管的设置方便对两仓配料机1的出料口连接后进行卸料。而为了方便连接,还可以在第一卸料管31和第二卸料管32的上端设置软连接管325,方便连接。在进料槽3的底部设置的第一挡板输送机4和第一搅拌箱5的出料口上安装的第二挡板输送机6均为挡板式结构有益于碳化硅混合物输送过程中发生滑移。
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箱5内设置的第一搅拌轴51和第二搅拌轴5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搅拌杆511和第二搅拌杆52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搅拌箱5一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皮带53连接有第一搅拌轴51和第二搅拌轴52,第一搅拌杆511与第二搅拌杆521均倾斜且相互交错设置。因此可以实现第一搅拌轴51和第二搅拌轴52同步转动。当然,也包括联轴器等现有结构共同来实现同步转动,此处不详述。第一搅拌杆511与第二搅拌杆521交错设置使得搅拌的效果更好。同时,作为进一步的方案,第三搅拌杆72呈螺旋状设置。两个搅拌箱的设置,使得碳化硅在第一搅拌箱5和第二搅拌箱7内能够进行充分搅拌。在第二搅拌箱7的底部设置的收料箱8用于对碳化硅的收集。为了方便移动,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收料箱8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滚轮81。
23.相较于现有技术,在使用该设备时,利用斗提式提升机上料不但节约人力,而且避免上料过程中物料外扬。利用两仓配料机对碳化硅机原料进行配料,一方面满足了配料精准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劳动力。而第一搅拌箱和第二搅拌箱的能够提高搅拌效率,使得搅拌效果较好。同时,该设备在复混操作时产量较人工方式更高,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
24.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技术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27.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