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源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60142发布日期:2022-05-26 08:3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源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装置领域,特别是用于面源污染,具体是一种面源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面源污染是指以面积形式分布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水体污染,农业污染水和农田的灌溉水是造成面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农田的灌溉水或由于雨水冲洗过后使大量的化肥、农药流入到江河湖泊中,造成大面积的面源污染。
3.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面源污染也日趋严重。城市面源污染是指在降水条件下,雨水和径流冲刷城市地面,使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汇入受纳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它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水环境污染类型,亦称为城市非点源污染。
4.城市地面中包含许多污染物质,有固态废物碎屑、化学药品、空气沉降、车辆排放物、屋面沉积物及析出物等。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化与城市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原有地表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导致城市地表硬化率急剧增加,不透水比例增大,使得雨天特别是暴雨天气产生大量的径流不能通过城市地表渗透到土壤中或者是被植物截流,只能通过分流制或合流制系统把径流排放到受纳水体中,对受纳水体的水质造成明显的破坏。
5.为解决面源污染,现阶段一般通过面源净化装置治理。传统的面源净化装置长时间使用后,会积聚有淤泥,清理比较困难,而且一般设有过滤装置,在过滤的同时,会降低水流流速,从而影响城市正常排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面源净化装置清淤困难,而且容易降低水流流速,影响城市正常排水的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源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其上端设有入口,下端设有出口;
8.所述壳体内设有清淤管道;
9.所述清淤管道顶部位于所述入口下方、所述出口上方;
10.所述壳体下端设有位于所述出口下方的过滤装置。
11.清淤管道用于快速清掏淤泥,解决传统的面源净化装置清淤困难的技术问题;雨水从入口进入壳体,顺着清淤管道进入壳体底部,在过滤装置过滤的作用下从出口排出,当雨水水量过大无法正常排出时,雨水从清淤管道溢流出来,直接从出口排出,从而解决了传统的面源净化装置容易降低水流流速,影响城市正常排水的技术问题。
12.由于水量过大时,雨水直接从出口排出,这些雨水没有经过过滤,污染物会影响水质,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所述清淤管道顶部的下方、所述出口上方设有第一网板。溢流的雨水经过第一网板过滤后从出口排出,起到过滤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水质;而且雨水从入口进入壳体后先进入第一网板,再进入清淤管道,由于第一网板的高度低于清淤管道顶部,污染物受到清淤管道的阻挡,还起到截污的作用。
13.由于第一网板上的污染物清理困难,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所述第一网板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其外圈设有环板,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内壁,所述第一网板内圈套接所述清淤管道。如此设置,将第一网板取出倾倒,即可完成清理,操作简单方便;环板与第一网板内圈在第一网板安装时起到定位作用,便于第一网板安装。
14.进一步地,所述清淤管道下端呈喇叭口结构。如此设置,雨水到达清淤管道下端时,向四周散开,从而提高了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
15.为说明过滤装置的具体结构,本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二网板以及放置于所述第二网板上端的过滤材料。
1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清淤管道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聚丙烯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因此面源净化装置采用聚丙烯制作,结构更加稳定,还不易磨损,不仅寿命长,而且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壳体;2、清淤管道;3、第一网板;4、第二网板;5、过滤材料;31、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面源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上端设有入口,下端设有两个出口。
23.壳体1内中心位置设有清淤管道2;清淤管道2顶部位于入口下方、出口上方。
24.壳体1下端设有位于出口下方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二网板4以及设置于第二网板4上端的过滤材料5。
25.清淤管道2用于快速清掏淤泥,解决传统的面源净化装置清淤困难的技术问题;雨水从入口进入壳体1,顺着清淤管道2进入壳体1底部,在过滤装置过滤的作用下从出口排出,当雨水水量过大无法正常排出时,雨水从清淤管道2溢流出来,直接从出口排出,从而解决了传统的面源净化装置容易降低水流流速,影响城市正常排水的技术问题。
2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之处为:清淤管道2顶部的下方、出口上方设有第一网板3。当水量过大时,雨水直接从出口排出,这些雨水没有经过过滤,污染物会影响水质。第一网板3的设置,使溢流的雨水经过第一网板3过滤后从出口排出,起到过滤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水质。而且雨水从入口进入壳体1后先进入第一网板3,再进入清淤管道2,由于第一网板3的高度低于清淤管道2顶部,污染物受到清淤管道2的阻挡,还起到截污的作用。
27.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相比,区别之处为:第一网板3与壳体1滑动连接,其外圈设有环板31,用于连接壳体1内壁,第一网板3内圈套接清淤管道2。第一网板3通过摩擦力安装固定,实现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将第一网板3取出倾倒,即可清理第一网板3上的污染物,操作简单方便。环板31与第一网板3内圈在第一网板3安装时起到定位作用,便于第一网板3
安装。
28.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之处为:清淤管道2下端呈喇叭口结构。如此设置,雨水到达清淤管道2下端时,向四周散开,从而提高了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
29.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之处为:壳体和清淤管道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聚丙烯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因此面源净化装置采用聚丙烯制作,结构更加稳定,还不易磨损,不仅寿命长,而且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30.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面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上端设有入口,下端设有出口;所述壳体(1)内设有清淤管道(2);所述清淤管道(2)顶部位于所述入口下方、所述出口上方;所述壳体(1)下端设有位于所述出口下方的过滤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管道(2)顶部的下方、所述出口上方设有第一网板(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板(3)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连接,其外圈设有环板(31),用于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所述第一网板(3)内圈套接所述清淤管道(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管道(2)下端呈喇叭口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二网板(4)以及放置于所述第二网板(4)上端的过滤材料(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清淤管道(2)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源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其上端设有入口,下端设有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清淤管道;所述清淤管道顶部位于所述入口下方、所述出口上方;所述壳体下端设有位于所述出口下方的过滤装置。清淤管道用于快速清掏淤泥,解决传统的面源净化装置清淤困难的技术问题;雨水从入口进入壳体,并顺着清淤管道进入壳体底部,并在过滤装置过滤的作用下从出口排出,当雨水水量过大无法正常排出时,雨水从清淤管道溢流出来,直接从出口排出,从而解决了传统的面源净化装置容易降低水流流速,影响城市正常排水的技术问题。城市正常排水的技术问题。城市正常排水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伟 乐聪明 周敏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