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1622发布日期:2022-06-11 00:4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泡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泡泵。


背景技术:

2.微泡水产生过程中,能分裂出对身体有益的微细水分子及氧负离子,能对使用者的身心产生最佳的舒缓效果,良好的微泡水生成装置,必须能够在最有效率的过程中,产生最为微细的水气泡。
3.现有的微泡水生成装置,混气罐在运行过程里,由于进气量与混气量总会存在差异,导致罐内气体越来越多会使液面下降,最后会导致出水口大气泡流出,微泡效果会消失,且在关机后罐内气体释放会产生喷溅,误导客户以为整机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排出混气罐内部分气体,保证混气罐内液体不会出现大气泡从而导致失去微泡效果的微泡泵。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微泡泵,包括泵体,还包括泵壳体、混气罐,所述的泵壳体一端与泵体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混气罐密封连接,所述的泵壳体与泵体之间形成进水腔、高压腔,所述的混气罐与泵壳体之间形成混气室,所述的进水腔、高压腔分别与混气室连通;所述的泵壳体还设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所述的进水口、进气口分别与进水腔连通,所述的出水口与高压腔连通;所述的混气罐底端与泵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的混气罐顶部设有自动排气装置。
7.本方案中,微泡泵工作时,其进水腔内的水流或者空气被吸走,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此时,气体由进气口进入进水腔内,水则由进水口进入进水腔内,再进入混气室后经由高压腔、出水口排出,根据需要,在出水管路中进行节流,则混气室内的压力就会上升,由于出水口在混气室的下方,混气室内的部分气体残留在混气室的上方,在当压力上升到预设值时,混气室内的气体会在高压作用下溶入水中,当水经过节流阀后水压释放,气体则会自动溢出水中形成微泡。由于气体溶入水中的量与经由进气口进入的气很难完全平衡,混气室内气体会逐渐增多导致液面下降,最终会形成水气混合直接流出,此时不会形成微泡,还会造成出水口喷溅。本方案在混气室的上方设有自动排气装置,当液面下降到一定值或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可通过液位数据或气体压力预设值,自动进行排气,当液面上升到初始面或压力正常时,停止排气,从而保证混气室内持续混气入水中的工作状态;当泵需要停止工作时,还可以通过该自动排气装置提前排气,使最终出水口不会产生喷溅。
8.可选的,所述的进水腔与高压腔之间设有泄压孔,所述的泄压孔设有泄压装置,所述的泄压装置包括泄压阀、阀座、泄压弹簧、弹簧座,所述的弹簧座固定在泵壳体内,所述的泄压阀固定在阀座上,所述的泄压弹簧套设在弹簧座、阀座外侧,所述的泄压阀初始位置紧贴密封泄压孔孔口。当出现非正常情况导致出水口堵塞时,泵内压力会急剧上升可能会破坏甚至爆裂,本方案当水压超过预设值时,高压水经泄压孔作用在泄压阀上传递到阀座上
压缩弹簧后,泄压阀、阀座在泵壳体孔道内产生移动,打开了泄压孔,从而形成水流从混气室回流至进水腔内达到泄压效果,保证产品在安全压力下工作。
9.可选的,所述的混气罐包括罐身、罐底,所述的罐底与泵壳体密封固定,所述的罐身底部与罐底密封固定,所述的泵壳体与泵体螺纹固定。
10.可选的,所述的罐身底部与罐底为滑动式密封固定,所述的罐身与罐底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罐身底部对称设有滑动块,所述的罐底设有与滑动块配合的滑动槽。本方案滑动块和滑动槽接触面可设置为平面或斜面,罐身不同方向的旋转,可使得滑动块楔入滑动槽或脱离滑动槽,楔入滑动槽时,罐身压紧第一密封圈,实现密封效果。
11.可选的,所述的罐底与泵壳体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的罐底通过紧固螺钉与泵壳体、泵体一起固定。
12.可选的,所述的自动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孔、排气孔盖、可移动排气孔塞、可伸缩电磁铁,所述的排气孔设于混气罐顶部且与混气室连通,所述的排气孔盖固定在混气罐上且设有穿过排气孔的排气管,所述的可移动排气孔塞一端穿过排气管并在排气管管口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的可移动排气孔塞另一端与可伸缩电磁铁接触,所述的可移动排气孔塞与排气孔盖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本方案的可移动排气孔塞两端粗、中间细,也可采用螺钉加螺帽的结构,可移动排气孔塞一端可密封堵住排气管管口,另一端被可伸缩电磁铁顶住,当可伸缩电磁铁顶出时,可移动排气孔塞中间部分在排气管内移动,从而打开排气管管口,使得混气罐内顶部气体从可移动排气孔塞与排气管的间隙内排出;可伸缩电磁铁缩回后,可移动排气孔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重新把排气管管口密封堵住。
13.可选的,所述的混气室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与可伸缩电磁铁电连接。本方案的液位传感器采用现有技术,在混气室内液体液面下降到指定位置后发出电信号并传递到可伸缩电磁铁的控制器上,从而使得可伸缩电磁铁产生动作。
14.可选的,所述的进气口设有进气芯,所述的进气芯设有贯通进气芯的阻尼孔,所述阻尼孔的长与直径之比大于4。本方案利用阻尼孔对进气量限制。装配后不需要手工调节,大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杜绝了人为误操作导致产品效果变差的不良后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液面下降时,排气孔打开做适量排气,保证液面高度不会出现大气泡产生而导致微泡效果失效,而且在停机时该排气孔打开就不会造成出水口喷溅,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使用安全可靠,杜绝了人为误操作导致产品效果变差的不良后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水口出水口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爆炸示意图。
20.图中:1、泵体2、泵壳体3、混气罐4、进水腔
21.5、高压腔6、混气室7、进水口8、出水口
22.9、进气口10、自动排气装置11、泄压孔
23.12、泄压阀13、阀座14、泄压弹簧15、弹簧座
24.31、罐身32、罐底33、第一密封圈34、滑动块
25.35、滑动槽36、第二密封圈37、紧固螺钉
26.91、进气芯92、阻尼孔101、排气孔102、排气孔盖
27.103、可移动排气孔塞104、可伸缩电磁铁105、排气管
28.106、第三密封圈10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2.一种微泡泵,包括泵体1,还包括泵壳体2、混气罐3,泵壳体2一端与泵体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混气罐3密封连接,泵壳体2与泵体1之间形成进水腔4、高压腔5,混气罐3与泵壳体2之间形成混气室6,进水腔4、高压腔5分别与混气室6连通;泵壳体2还设有进水口7、出水口8、进气口9,进水口7、进气口9分别与进水腔4连通,出水口8与高压腔5连通;混气罐3底端与泵壳体2密封连接,混气罐2顶部设有自动排气装置10。
33.进水腔4与高压腔5之间设有泄压孔11,泄压孔11设有泄压装置,泄压装置包括泄压阀12、阀座13、泄压弹簧14、弹簧座15,弹簧座15固定在泵壳体2内,泄压阀12固定在阀座13上,泄压弹簧14套设在弹簧座15、阀座13外侧,泄压阀12初始位置紧贴密封泄压孔11孔口。
34.混气罐3包括罐身31、罐底32,罐底32与泵壳体2密封固定,罐身31底部与罐底32密封固定,泵壳体2与泵体1螺纹固定;罐身31底部与罐底32为滑动式密封固定,罐身31与罐底32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33,罐身31底部对称设有滑动块34,罐底32设有与滑动块34配合的滑动槽35;罐底32与泵壳体2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圈36,罐底32通过紧固螺钉37与泵壳体2、泵体1一起固定。
35.自动排气装置10包括排气孔101、排气孔盖102、可移动排气孔塞103、可伸缩电磁铁104,排气孔101设于混气罐3顶部且与混气室6连通,排气孔盖102固定在混气罐3上且设有穿过排气孔101的排气管105,可移动排气孔塞103一端穿过排气管105并在排气管105管口设有第三密封圈106,可移动排气孔塞103另一端与可伸缩电磁铁104接触,可移动排气孔塞103与排气孔盖10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07;混气室6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可伸缩电磁铁104电连接。
36.进气口9设有进气芯91,进气芯91设有贯通进气芯91的阻尼孔92,阻尼孔92的长与直径之比大于4。
37.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本方案的微泡泵工作时,其进水腔4内的水流或者空气被吸
走,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此时,气体由进气口9进入进水腔4内,水则由进水口7进入进水腔4内,再进入混气室6后经由高压腔5、出水口8排出,根据需要,在出水管路中进行节流,则混气室6内的压力就会上升,由于出水口8在混气室6的下方,混气室6内的部分气体残留在混气室6的上方,在当压力上升到预设值时,混气室6内的气体会在高压作用下溶入水中,当水经过节流阀后水压释放,气体则会自动溢出水中形成微泡;在混气室6的上方设有自动排气装置10,当混气室6内液面下降到一定值时,可通过自动排气装置10自动进行排气,当混气室6内液面上升到初始面时,停止排气,从而保证混气室6内持续混气入水中的工作状态;当微泡泵需要停止工作时,还可以通过该自动排气装置10提前排气,使最终出水口不会产生喷溅。
38.当出现非正常情况导致出水口8堵塞时,泵内压力会急剧上升可能会破坏甚至爆裂,本方案当水压超过预设值时,高压腔5内高压水打开泄压孔11,从而形成水流从高压腔5(及混气室)回流至进水腔4内达到泄压效果,保证产品在安全压力下工作。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