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的浸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0547发布日期:2022-04-06 16:5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卷材的浸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的浸涂装置。


背景技术:

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防水卷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沥青等防水基料浸涂在胎布上,以保证产品的防水性。
3.目前在将胎布浸涂时,由于浸涂时间短以及浸涂后缺乏对胎布上基料的处理,容易出现基料分布不均的现象,影响产品防水性,降低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卷材的浸涂装置,具有浸涂均匀、适用性广泛、降低环境污染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浸涂槽,所述浸涂槽内设置有浸调组件和匀料组件,所述浸调组件包括浸压辊,所述浸压辊位于浸涂槽内,所述匀料组件包括支撑杆一、双头丝杠、上匀辊和下匀辊,所述支撑杆一为u型且固定于浸涂槽相对两侧,所述双头丝杠数量为二,所述双头丝杠一端转动连接于浸涂槽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另一端贯穿支撑杆一的横杆,所述双头丝杠两端的螺纹朝向相反且分别螺纹连接有连接块,上端的所述连接块之间连接有上匀辊,下端的所述连接块之间连接有下匀辊。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匀料组件还包括手轮一、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两个所述双头丝杠位于支撑杆一的横杆和上匀辊之间的部分分别固定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套设有链条,位于主动链轮上端且贯穿所述支撑杆一的横杆的丝杠上固定有从动锥齿轮,靠近主动链轮的所述支撑杆一的侧杆上垂直固定有手轮一,所述手轮一与主动锥齿轮同轴固定,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浸调组件还包括支撑杆二、手轮二、齿条和齿轮,所述支撑杆二为u型且平行于支撑杆一固定于浸涂槽上方,所述支撑杆二的横杆两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中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限位块相对横杆一侧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抵接于齿条上,两个所述齿条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浸压辊,所述支撑杆二的两侧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均固定有齿轮,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转轴一端固定有手轮二,所述手轮二位于浸涂槽外侧。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位于匀料组件侧边且远离浸调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支撑竖杆、电机、上压辊、下压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支撑竖杆数量为2且对称垂直固定于浸涂槽相对两侧,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竖杆之间,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贯穿一侧支撑竖杆处分别固定有从动齿轮和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下压辊贯穿另一侧支撑竖杆处与电机同轴固定。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浸涂槽外罩设有方形罩壳,所述方形罩壳相对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方形罩壳顶部为斗型且设置有排气管。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平行靠近于所述浸压辊的浸涂槽内转动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另一侧靠近进料口,所述导向辊位于底布上方。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浸涂槽一端倾斜连接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平行浸压辊贯穿方形罩壳侧面,所述进料槽与位于导向辊与浸压辊之间的滤槽连通,所述滤槽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滤槽位于底布上方。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浸调组件,当转动手轮二时,手轮二带动齿轮转动,齿条在齿轮的转动下被带动上升或者下降,转动连接于齿条底端的浸压辊在浸涂槽的高度被调节,此时胎布浸润在浸涂槽内的长度被改变,以此改变胎布中在浸涂槽中穿行的时间,从而调整浸涂量,适合不同厚度的浸涂需求,实用性增强;齿条贯穿限位块并通过螺栓抵接,仅需要调整螺栓的松紧程度即转动手轮调节浸压辊的高度,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14.2、匀料组件中的双头丝杠两端分别连接有上匀辊和下匀辊,当转动手轮一时,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转动,两个双头丝杠朝着同一个方向转动,由于双头丝杠上的螺纹朝向相反,所以上匀辊和下匀辊在双头丝杠转动时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适合不同涂料厚度需求胎布从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穿过,同时能对浸涂后胎布上的沥青进行滚涂,沥青被避免胎布上的沥青出现厚薄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后续挤压效果,同时该步骤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15.3、通过设置挤压组件,当电机启动后,下压辊被带动转动,固定于下压辊上的主动齿轮带动固定于上压辊上的从动齿轮转动,上压辊和下压辊转动方向相反,对从匀料组件中滚涂均匀的胎布进行挤压,使得沥青牢固粘连在胎布上,避免后期沥青出现掉料的现象,为后续覆膜等工艺提供稳定胎体。
16.4、在浸涂槽外罩设有方形罩壳,方形罩壳顶部设置有排风管,由于浸涂槽内装有大量沥青,设置排风管不仅可以净化方形罩壳内的空气,降低环境污染,同时降低对操作人员健康的损害。
17.5、整个装置仅适用一个电机即可完成浸涂工序,设备成本低,装置性价比高,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方形罩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匀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浸涂槽;2、方形罩壳;3、进料口;4、出料口;5、排气管;6、匀料组件;601、支撑杆一;602、双头丝杠;603、上匀辊;604、下匀辊;605、连接块;606、手轮一;607、主动锥齿轮;608、从动锥齿轮;609、主动链轮;610、从动链轮;611、链条;7、浸调组件;71、浸压辊;72、支撑杆二;73、手轮二;74、齿条;75、齿轮;76、限位块;77、螺栓;78、转轴;8、挤压组件;81、支撑竖杆;82、电机;83、上压辊;84、下压辊;85、主动齿轮;86、从动齿轮;9、导向辊;10、进料槽;11、滤槽;12、滤网;13、胎布。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一种防水卷材的浸涂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浸涂槽1,浸涂槽1外罩设有方形罩壳2,方形罩壳2相对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方形罩壳2顶部为斗型且设置有排气管5,由于浸涂槽1内装有大量沥青,设置排风管不仅可以净化方形罩壳2内的空气,降低环境污染,同时降低对操作人员健康的损害。
26.如图2-3所示,浸涂槽1内设置有浸调组件7,浸调组件7包括浸压辊71、支撑杆二72、手轮二73、齿条74和齿轮75,支撑杆二72为u型且平行于支撑杆一601固定于浸涂槽1上方,支撑杆二72的横杆两端固定有限位块76,限位块76中滑动连接有齿条74,限位块76相对横杆一侧设置有螺栓77,螺栓77抵接于齿条74上,两个齿条74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浸压辊71,支撑杆二72的两侧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78,转轴78两端均固定有齿轮75,齿条74与齿轮75相啮合,转轴78一端固定有手轮二73,手轮二73位于浸涂槽1外侧,当转动手轮二73时,手轮二73带动齿轮75转动,齿条74在齿轮75的转动下被带动上升或者下降,转动连接于齿条74底端的浸压辊71在浸涂槽1的高度被调节,此时胎布13浸润在浸涂槽1内的长度被改变,以此改变胎布13中在浸涂槽1中穿行的时间,从而调整浸涂量,适合不同厚度的浸涂需求,实用性增强;齿条74贯穿限位块76并通过螺栓77抵接,仅需要调整螺栓77的松紧程度即转动手轮调节浸压辊71的高度,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27.如图2-4所示,匀料组件6包括支撑杆一601、双头丝杠602、上匀辊603和下匀辊604,支撑杆一601为u型且固定于浸涂槽1相对两侧,双头丝杠602数量为二,双头丝杠602一端转动连接于浸涂槽1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另一端贯穿支撑杆一601的横杆,双头丝杠602两端的螺纹朝向相反且分别螺纹连接有连接块605,上端的所述连接块605之间连接有上匀辊603,下端的所述连接块605之间连接有下匀辊604,两个双头丝杠602位于支撑杆一601的横杆和上匀辊603之间的部分分别固定有主动链轮609和从动链轮610,主动链轮609和从动链轮610上套设有链条611,位于主动链轮609上端且贯穿支撑杆一601的横杆的丝杠上固定有从动锥齿轮608,靠近主动链轮609的所述支撑杆一601的侧杆上垂直固定有手轮一606,手轮一606与主动锥齿轮607同轴固定,主动锥齿轮607与从动锥齿轮608相啮合,当转动手轮一606时,主动锥齿轮607带动从动锥齿轮608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链轮609与从动链轮610转动,两个双头丝杠602朝着同一个方向转动,由于双头丝杠602上的螺纹朝向相反,所以上匀
辊603和下匀辊604在双头丝杠602转动时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适合不同涂料厚度需求胎布13从上压辊83和下压辊84之间穿过,同时能对浸涂后胎布13上的沥青进行滚涂,沥青被避免胎布13上的沥青出现厚薄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后续挤压效果,同时该步骤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28.如图2所示,挤压组件8位于匀料组件6侧边且远离浸调组件7,挤压组件8包括支撑竖杆81、电机82、上压辊83、下压辊84、主动齿轮85和从动齿轮86,支撑竖杆81数量为2且对称垂直固定于浸涂槽1相对两侧,上压辊83和下压辊84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竖杆81之间,上压辊83和下压辊84贯穿一侧支撑竖杆81处分别固定有从动齿轮86和主动齿轮85,主动齿轮85和从动齿轮86相啮合,下压辊84贯穿另一侧支撑竖杆81处与电机82同轴固定,当电机82启动后,下压辊84被带动转动,固定于下压辊84上的主动齿轮85带动固定于上压辊83上的从动齿轮86转动,上压辊83和下压辊84转动方向相反,对从匀料组件6中滚涂均匀的胎布13进行挤压,使得沥青牢固粘连在胎布13上,避免后期沥青出现掉料的现象,为后续覆膜等工艺提供稳定胎体。
29.如图2所示,平行靠近于浸压辊71的浸涂槽1内转动连接有导向辊9,导向辊9另一侧靠近进料口3,导向辊9位于底布上方,导向辊9对进入浸涂槽1内的胎布13下压导向。
30.如图2所示,浸涂槽1一端倾斜连接有进料槽10,进料槽10平行浸压辊71贯穿方形罩壳2侧面,进料槽10与位于导向辊9与浸压辊71之间的滤槽11连通,滤槽11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2,滤槽11位于底布上方,通过设置进料槽10,源源不断为浸涂槽1内提供沥青,无需人工手动加料,节省人力,同时在滤槽11内设置滤网12,对沥青等物料进行前期过滤,提高成品品质。
31.一种防水卷材的浸涂装置的工作原理:
32.拧松螺栓77,转动手轮二73,调节齿条74在浸涂槽1内的高度,确定高度后拧紧螺栓77,此时胎布13浸润在浸涂槽1内的长度被改变,以此改变胎布13中在浸涂槽1中穿行的时间,从而调整浸涂量,适合不同厚度的浸涂需求,实用性增强;齿条74贯穿限位块76并通过螺栓77抵接,仅需要调整螺栓77的松紧程度即转动手轮调节浸压辊71的高度,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33.按照需要滚匀的厚度需求,转动手轮一606,调节上匀辊603和下匀辊604之间的距离,适合不同涂料厚度需求胎布13从上压辊83和下压辊84之间穿过,同时能对浸涂后胎布13上的沥青进行滚匀,避免胎布13上的沥青出现厚薄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后续挤压效果,同时该步骤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34.再将胎布13依次穿过导向辊9、浸压辊71、上匀辊603和下匀辊604之间、上压辊83和下压辊84之间,
35.沥青等原料通过进料槽10再经滤槽11中的滤网12流入浸涂槽1内,进料槽10能够为浸涂槽1源源不断提供沥青,无需人工手动加料,节省人力,同时通过设置滤网12,对沥青等物料进行前期过滤,提高成品品质。
36.待浸涂槽1内的原料累积到一定给程度,启动电机82,胎布13在外部的牵引力作用下,开始浸涂、滚匀与挤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