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5681发布日期:2022-05-17 10:2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量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硫酸锌溶液制备工艺流程是将次氧化锌原料投入到反应罐中,用水湿润,加入硫酸进行中酸浸出、浸出锌液用双氧水进行氧化还原、锌粉置换净化等过程制备出合格的硫酸锌溶液。在浸出锌液的氧化还原过程中,需要在氧化还原反应罐中加入氧化剂双氧水,氧化溶液中的二价铁离子,由于双氧水是强氧化剂,原来双氧水的加入方式是直接用料液泵将双氧水泵入到氧化还原反应罐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这种方式存在加量不准确、速度不可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包括双氧水储存罐,所述双氧水储存罐连接有双氧水定量罐,所述双氧水定量罐与所述双氧水储存罐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压力泵,所述双氧水定量罐上刻有记录容积量的第一刻度线;所述双氧水定量罐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安装有弹性卡位,所述双氧水定量罐卡于所述卡座内,所述双氧水定量罐底部设置有定量罐出口;
4.所述定量罐出口连接有双氧水暂存罐,所述双氧水暂存罐上刻有记录容积量的第二刻度线,所述双氧水暂存罐与所述定量罐出口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双氧水暂存罐连接有氧化还原反应罐,所述氧化还原反应罐与所述双氧水暂存罐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压力泵和第二阀门;所述氧化还原反应罐上刻有记录容积量的第三刻度线。
5.进一步的,所述定量罐出口与所述双氧水暂存罐的顶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氧化还原反应罐与所述双氧水暂存罐的顶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双氧水暂存罐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撑底座;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也位于所述氧化还原反应罐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也位于所述氧化还原反应罐底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通过第一压力泵将双氧水通过双氧水储存罐泵入双氧水定量罐内,双氧水定量罐上设置有刻度线,可准确计较进入双氧水定量罐内的双氧水的多少,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罐内容积,初步判断需要氧化还原反应的双氧水,这样可大概有个范围,然后给双氧水定量罐存入与估量的所需差不多一样多的双氧水。为进一步估量,可将双氧水定量罐内的双氧水进一步的通入双氧水暂存罐内,双氧水暂存罐比双氧水定量罐容积小,相邻两个第一刻度线之间的双氧水量也比相邻两个第二刻度线之间的双氧水量要多,所以第二刻度线记录的双氧水量更准确。然后将双氧水暂存罐内的双氧水泵入氧化还原反应罐内参与反应,分多次少量加入,尽量使加入的双氧水恰好合适,避免浪费,避免因加入过量的双氧水存在安全隐患,解决了氧化还原反应时定量加入双氧水
存在加量不准确、速度不可控的问题,减少了操作工人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双氧水储存罐、2-双氧水定量罐、3-第一压力泵、4-第一刻度线、5-第一支撑底座、6-弹性卡位、7-定量罐出口、8-双氧水暂存罐、9-第二刻度线、10-第一阀门、11-氧化还原反应罐、12-第二压力泵、13-第二阀门、14-第三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包括双氧水储存罐1,双氧水储存罐1连接有双氧水定量罐2,双氧水定量罐2与双氧水储存罐1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压力泵3,双氧水定量罐2上刻有记录容积量的第一刻度线4;双氧水定量罐2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底座5,第一支撑底座5上安装有弹性卡位6,双氧水定量罐2卡于卡座内,双氧水定量罐2底部设置有定量罐出口7;
16.定量罐出口7连接有双氧水暂存罐8,双氧水暂存罐8上刻有记录容积量的第二刻度线9,双氧水暂存罐8与定量罐出口7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阀门10,双氧水暂存罐8连接有氧化还原反应罐11,氧化还原反应罐11与双氧水暂存罐8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压力泵12和第二阀门13;氧化还原反应罐11上刻有记录容积量的第三刻度线14。
17.具体的,定量罐出口7与双氧水暂存罐8的顶部连接。
18.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罐11与双氧水暂存罐8的顶部连接。
19.具体的,双氧水暂存罐8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撑底座。第二支撑底座也位于氧化还原反应罐11底部。
20.具体的,第二支撑底座也位于氧化还原反应罐11底部。
2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前,双氧水储存于双氧水储存罐1内,为了方便控制使用量,通过第一压力泵3将双氧水通过双氧水储存罐1泵入双氧水定量罐2内,双氧水定量罐2上设置有刻度线,可准确计较进入双氧水定量罐2内的双氧水的多少,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罐11内容积,初步判断需要氧化还原反应的双氧水,这样可大概有个范围,然后给双氧水定量罐2存入与估量的所需差不多一样多的双氧水。
22.为进一步估量,可将双氧水定量罐2内的双氧水进一步的通入双氧水暂存罐8内,双氧水暂存罐8比双氧水定量罐2容积小,相邻两个第一刻度线4之间的双氧水量也比相邻两个第二刻度线9之间的双氧水量要多,所以第二刻度线9记录的双氧水量更准确。
23.然后将双氧水暂存罐8内的双氧水泵入氧化还原反应罐11内参与反应,分多次少量加入,尽量使加入的双氧水恰好合适,避免浪费,避免因加入过量的双氧水存在安全隐患。
24.双氧水暂存罐8内的双氧水不够就从双氧水定量罐2内取,双氧水定量罐2内的双氧水不够就从双氧水储存罐1内取。
25.定量罐出口7与双氧水暂存罐8的顶部连接,从顶部通入,可使双氧水暂存罐8存更多双氧水。
26.氧化还原反应罐11与双氧水暂存罐8的顶部连接,双氧水暂存罐8只设置一个进出口,便于管理。
27.双氧水暂存罐8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撑底座。第二支撑底座也位于氧化还原反应罐11底部。第二支撑底座也位于氧化还原反应罐11底部。第二支撑底座同时对双氧水暂存罐8和氧化还原反应罐11起到支撑作用。
28.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申请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29.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包括双氧水储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储存罐连接有双氧水定量罐,所述双氧水定量罐与所述双氧水储存罐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压力泵,所述双氧水定量罐上刻有记录容积量的第一刻度线;所述双氧水定量罐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安装有弹性卡位,所述双氧水定量罐卡于所述弹性卡位内,所述双氧水定量罐底部设置有定量罐出口;所述定量罐出口连接有双氧水暂存罐,所述双氧水暂存罐上刻有记录容积量的第二刻度线,所述双氧水暂存罐与所述定量罐出口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双氧水暂存罐连接有氧化还原反应罐,所述氧化还原反应罐与所述双氧水暂存罐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压力泵和第二阀门;所述氧化还原反应罐上刻有记录容积量的第三刻度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罐出口与所述双氧水暂存罐的顶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反应罐与所述双氧水暂存罐的顶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暂存罐底部安装有第二支撑底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也位于所述氧化还原反应罐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双氧水的定量控制装置,包括双氧水储存罐,双氧水储存罐连接有双氧水定量罐,双氧水定量罐上刻有第一刻度线;双氧水定量罐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底座,第一支撑底座上安装有弹性卡位,双氧水定量罐卡于卡座内,双氧水定量罐底部设置有定量罐出口;定量罐出口连接有双氧水暂存罐,双氧水暂存罐上刻有第二刻度线,双氧水暂存罐与定量罐出口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阀门,双氧水暂存罐连接有氧化还原反应罐;避免浪费,避免因加入过量的双氧水存在安全隐患,解决了氧化还原反应时定量加入双氧水存在加量不准确、速度不可控的问题,减少了操作工人工作强度。减少了操作工人工作强度。减少了操作工人工作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季成 卿建荣 殷彪 马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京成天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