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式喷淋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2757发布日期:2022-05-11 13:5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风式喷淋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气专用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风式喷淋塔。


背景技术:

2.喷淋塔是使用喷淋设备将水喷向废气一利用水滴的表面吸附包括尘埃等有害杂质实现气体净化处理的专用设备,现有喷淋塔一般采用水滴自上而下直射喷淋,废气自下而上反向运动的方式来完成,一方面由于喷淋装置上所用的水洒或者喷管无法保证均匀喷射,使得气体能够得到充分处理,另一方面存在气体与水滴概率以及废气浓度的不均匀分布,并最终导致废气处理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往往需要经过多道过滤以及净化处理,导致废气处理流程趋于复杂,废气处理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废气和水雾混合和接触更加均匀有效,能够提高水雾吸附效率,提高废气过滤效果,同时耗水量和处理时间更短的旋风式喷淋塔。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旋风式喷淋塔,包括塔身1、水槽2;
6.塔身1包括筒状壳体1a、导风叶片1b、进风管1c、出风管1d;
7.筒状壳体1a上端封闭,下端呈漏斗结构,出风管1d与筒状壳体1a同轴且自上而下插入且下端伸入漏斗结构的中心;
8.进风管1c内设置有喷水器;进风管1c偏置设置在筒状壳体1a外侧,导风叶片1b设置于筒状壳体1a内侧,导风叶片1b呈螺旋状自上向下延伸,且延伸方向与进风管1c进风方向匹配以形成旋风导流结构;
9.水槽2为上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水槽2扣在筒状壳体1a下端,漏斗结构伸入水槽2中。
10.基于前述结构,再废气进入喷淋塔的同时,通过设置于进风管1c内的喷水器向废气流中射入水雾,利用高速气流带动水雾向喷淋塔内流动,并在旋风导流结构的引导下形成自上而下运动的旋风,使废气与水雾充分接触混合,混合过程中吸附有杂志的水雾聚集呈水滴和水流向下流动至水槽,被净化后的废气携带少量水雾从出风管进入下一道处理流程;本装置充分利用废气排除后携带的动能,使其崔东催动气体液体混合运动并生成旋风,一方面实现了气体降速匀速排除一方面使其用于实现气液混合,一举多得,相对于传统采用重力滴灌喷淋的方式,喷淋塔的高度得以被压缩,且气液混合效果更好,实现更好的过滤效果。
11.对前述旋风式喷淋塔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导风叶片1b 外侧连接在筒状壳体1a内壁上,内侧悬空且与出风管1d外壁之间形成气体通道1e。
12.在旋风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携带有水雾的高速气流主要沿导风叶片以及筒状壳体1a内壁向外向下运动,通过设置内侧气体通道,可以使得底部已经被降速的气流可以再冲
击下向上回流,形成循环过滤接触,实现气液的二次混合接触,并再次进入旋流,进一步改善喷淋塔过滤效果。
13.对前述旋风式喷淋塔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导风叶片1b 大端面均匀设置有导风孔1g。
14.利用导风孔形成自伤向下运动的气流,与旋风气流相互作用以提高气液混合效果。
15.对前述旋风式喷淋塔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漏斗结构上侧的介质安置板1f,所述介质安置板1f为多孔平板结构,介质安置板1f的外侧与筒状壳体1a内壁连接,内侧与出风管1d外壁连接。
16.根据新版废气处理标准的要求,在废气处理过程中至少要包括两种不同的废气处理技术以保证足够好的废气处理效果,为便于本装置单独使用,在喷淋塔的下侧设置有介质安置板1f,利用设置于介质安置板1f上的介质(包括过滤棉、活性炭、喷淋球等)对气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清除杂质,具体实施时,为便于介质的取放更换,在筒状壳体1a上还可以设置操作窗口1k。
17.对前述旋风式喷淋塔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漏斗结构的下端收缩后向下延伸形成筒状延伸部1j,水槽2内盛有水,所述筒状延伸部 1j伸入水面以下。
18.采用漏斗结构便于收集废水,通过筒状延伸部保证废水以及含有各类杂质或颗粒的水滴能够充分溶解混合在水中,以便于循环和清理。
19.对前述旋风式喷淋塔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筒状壳体1a 的桶身与漏斗结构连接部外侧设置有上连接法兰部,所述水槽2的上端开口外侧对应设置有下连接法兰部2g,上连接法兰部和下连接法兰部2g通过螺栓组连接。
20.通过设置上下两侧的法兰连接结构以及使用螺栓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设备装配使用。
21.对前述旋风式喷淋塔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水槽2内设置有循环水泵。为便于快速清理内部污水,保证设备能够持续运转,防止杂质堆积黏附在水槽底部,通过循环水泵实现内外部水循环。
22.其有益效果在于:
23.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式喷淋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相对于现有喷淋塔整体高度更高,废气处理时间更短,能耗以及水资源消耗更少,能够降低喷淋设备总体成本,提高喷淋设备废气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24.图1是旋风式喷淋塔的主视图;
25.图2是旋风式喷淋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26.图3是旋风式喷淋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斜视图);
27.其中附图标记包括:
28.塔身1、筒状壳体1a、导风叶片1b、进风管1c、出风管1d、气体通道 1e、介质安置板1f、筒状延伸部1j、水槽2、下连接法兰部2g。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30.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式喷淋塔,主要用于各类工业废气的水喷淋处理,通过利用高速废气进气气流以及旋风结构实现水雾和废弃的高速和充分接触,进而提高气液交换接触的效率,实现在更低的喷淋塔高度,更短的接触路径以及更少的水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实现更充分地接触混合,获得更好的废气处理效果。
31.如图1、图2、图3所示,旋风式喷淋塔的基本结构包括塔身1、水槽2;
32.塔身1包括筒状壳体1a、导风叶片1b、进风管1c、出风管1d;
33.筒状壳体1a上端封闭,下端呈漏斗结构,出风管1d与筒状壳体1a同轴且自上而下插入且下端伸入漏斗结构的中心;
34.进风管1c内设置有喷水器;进风管1c偏置设置在筒状壳体1a外侧,导风叶片1b设置于筒状壳体1a内侧,导风叶片1b呈螺旋状自上向下延伸,且延伸方向与进风管1c进风方向匹配以形成旋风导流结构;导风叶片1b外侧连接在筒状壳体1a内壁上,内侧悬空且与出风管1d外壁之间形成气体通道 1e。导风叶片1b大端面均匀设置有导风孔1g,导风孔1g与旋风气流相互作用以提高气液混合效果。
35.水槽2为上端开口的盒状结构;水槽2扣在筒状壳体1a下端,漏斗结构伸入水槽2中。漏斗结构的下端收缩后向下延伸形成筒状延伸部1j,水槽2 内盛有水,筒状延伸部1j伸入水面以下,采用漏斗结构便于收集废水,通过筒状延伸部保证废水以及含有各类杂质或颗粒的水滴能够充分溶解混合在水中,以便于循环和清理。
36.在具体使用时,向进气管内喷水形成水雾,通过废气排出后的动能(在必要时可以再进气管一侧设置风机主动提供动能)带动气液混合物高速进入筒状壳体1a内部,在旋风导流结构的引导下形成自上而下运动的旋风,使废气与水雾充分接触混合,混合过程中吸附有杂志的水雾聚集呈水滴和水流向下流动至水槽,被净化后的废气携带少量水雾从出风管进入下一道处理流程。
37.在旋风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携带有水雾的高速气流主要沿导风叶片以及筒状壳体1a内壁向外向下运动,通过设置内侧气体通道,可以使得底部已经被降速的气流可以再冲击下向上回流,形成循环过滤接触,实现气液的二次混合接触,并再次进入旋流,进一步改善喷淋塔过滤效果。
38.再具体实施时,本装置可以和其他废气处理设备组成联合废气处理系统,也可以单独使用,在单独使用时,为了装置负荷废气处理设备的至少两种刚处理手段的技术要求,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漏斗结构上侧的介质安置板 1f,介质安置板1f为多孔平板结构,介质安置板1f的外侧与筒状壳体1a内壁连接,内侧与出风管1d外壁连接。利用设置于介质安置板1f上的介质对气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清除杂质,具体实施时,为便于介质的取放更换,在筒状壳体1a上还可以设置操作窗口1k。
39.特别的,本装置中,包括塔身1和水槽2可以设计为一体也可以设计为分体,单位了便于设备维护清理,本实施例中管采用分体机构,具体而言,筒状壳体1a的桶身与漏斗结构连接部外侧设置有上连接法兰部,水槽2的上端开口外侧对应设置有下连接法兰部2g,上连接法兰部和下连接法兰部2g通过螺栓组连接。
40.同时,在水槽2内设置有循环水泵,以可快速清理内部污水,保证设备能够持续运
转,防止杂质堆积黏附在水槽底部,实现内外部水循环。
4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